|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605|回复: 35

■随民俗专家拍胡同·一月十日拍记[含5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9-1-11 15: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月十日是随民俗专家陆老师及老盘子等同行进行的胡同拍记,一路走来他们渊博的专业知识受益匪浅。

7 G3 a! G- r8 F1 i/ O ?# E

 此次拍记最大收获是探访了朱彝尊的故居,据陆老师介绍曾居住在宣武区海柏胡同16号的朱彝尊是清代著名的学者,曾参加编写《明史》,他又能写作诗词、古文。他的最大贡献是在康熙年间编辑了《日下旧闻考》一书,这本书是研究北京历史必备的参考书。他从1600多种古籍中,选录历代有关北京的记载和资料。他居住在顺德会馆内一间不大的南屋(如下图),原来屋前还有一座曝书亭,屋前种植了青藤,故名“古藤书屋”。

- v1 u' o, U B6 |& `# w7 A( r# y

■随民俗专家拍胡同·一月十日拍记

■随民俗专家拍胡同·一月十日拍记

■随民俗专家拍胡同·一月十日拍记

■随民俗专家拍胡同·一月十日拍记

7 u9 b3 v$ A: A: \/ S% T u) u9 `& Q

■随民俗专家拍胡同·一月十日拍记

■随民俗专家拍胡同·一月十日拍记

■随民俗专家拍胡同·一月十日拍记

■随民俗专家拍胡同·一月十日拍记

# r8 Y" O+ P0 w" f/ y2 s5 R

■随民俗专家拍胡同·一月十日拍记

■随民俗专家拍胡同·一月十日拍记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09-1-13 12: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美女的板砖,盘总总是乐呵呵的伸头滴~~~~~~~~~~~··
发表于 2009-1-12 23: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元大都在2009-1-12 19:02:00的发言:
5 \# C2 ~* R, A0 ^

" B+ F% E; B/ ]( q; ~8 H" p( [

不愧是小可乐的势力范围!连主席都敢拿板儿砖拍!

: H! d9 `: L1 u6 q! S- n# r A

哈哈哈~元哥好久不见了~

发表于 2009-1-13 09: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9-1-12 19: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k' S/ [/ ]" E; H

不愧是小可乐的势力范围!连主席都敢拿板儿砖拍!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 17: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观赏留言的朋友们,有机会共同参加拍记。
发表于 2009-1-12 08: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当初我家拆迁时也是酱紫
发表于 2009-1-12 09: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的令人伤感!
发表于 2009-1-12 10: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欣赏。
发表于 2009-1-12 13: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為朱彝尊故居早被拆毀了。有時間一定去一趟。只不過看著被拆毀的胡同心裏很難受
发表于 2009-1-12 13: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和对面的大厦对比,反差很大~~

发表于 2009-1-12 00: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后的城中村,看的令人伤感!
发表于 2009-1-12 00: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食烟火斋在2009-1-11 20:19:00的发言:
, B" @7 Z$ n$ s- W! @) `& p. G, a' U

    广顺老师能将如此幽暗深邃的门道拍摄得如此明暗得当,层次分明,实有功力。而且广顺老师的拍记注重人物活动与景物结合,胡同确实就是人物生活出没的场所,我很赞同这样的艺术取向。

3 r8 O: f8 o- v4 [

    补充一点,朱彝尊在这里写作了《日下旧闻》,后来他的儿子朱昆田又有增补,而后乾隆时期改写为《日下旧闻考》,成为一部有助于了解老北京的名著。

7 x7 b/ c! Q: v- v

 

, [/ c- [1 `1 E4 o: S: h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t$ x. b: g( I; Q

 

( `, e9 [& a& z0 z/ o8 Y8 s0 F

朱老夫子是明室后人吧?

发表于 2009-1-12 00: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食烟火斋在2009-1-11 20:23:00的发言:
* G0 @. E( T' @% Q+ I' r% e

够两个自行车驮的,也就不错啦。

* g- g/ ^! ~. t9 Y" y2 v

您老年底抄肥,净顾着赚钱啦,几次都不来聚会。不过赚钱也是正差,赚多一些吧。

7 F: ?2 O1 ^% p% p8 W3 q# A; S' k0 ]- g

 

, W4 x1 ~& t7 d/ Z6 l7 @

最近跟白忙差不多,银子估计得年后收咧!

发表于 2009-1-11 23: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9-1-11 20: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析津志在2009-1-11 18:27:00的发言:
* y/ _( `% ~: B( r

朱彝尊所著的是<日下旧闻>,而不是书市上所卖的<日下旧闻考>,那书是乾隆时期的于敏中等编.

- S; C, l$ g H7 o, Q- J

学习,谢啦!

发表于 2009-1-11 18: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广顺园主在2009-1-11 15:44:00的发言:
& l' S/ n! }# t. r! e, l

回老片:这亭子一定是大户人家吧?

) D0 h7 |! r: a) d9 g2 X

 

- v& P2 l& Y8 m$ {' }% Z, j! T. b

 

" G0 _9 {* R% r. a. S, |- x

曾居住在此的是朱彝尊是清代著名的学者,曾参加编写《明史》,他又能写作诗词、古文。他的最大贡献是在康熙年间编辑了《日下旧闻考》一书,这本书是研究北京历史必备的参考书。他从1600多种古籍中,选录历代有关北京的记载和资料。

% V" r1 c2 c3 l4 g' @+ F# F

朱彝尊著的不是<日下旧闻考>,而是<日下旧闻>,<日下旧闻考>是乾隆时期的于敏中等所著.

发表于 2009-1-11 18: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老片在2009-1-11 17:26:00的发言:
. a1 l4 y4 O+ W$ B9 }9 U+ _, f

谢老师解答!《日下旧闻考》在书市见到过。原来是他老人家的宅子啊!

8 U3 w& E+ d+ j- \5 f& a' K& B! `% g

朱彝尊所著的是<日下旧闻>,而不是书市上所卖的<日下旧闻考>,那书是乾隆时期的于敏中等编.

发表于 2009-1-11 19: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幸当时也跟着陆老师他们学习了很多东西,真是一件幸事啊,呵呵
发表于 2009-1-11 19: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从陆老师和盘子兄弟那儿确实学了不少东西!他俩的学问加起来有十车呐!

# m4 J" j% g3 P

而老哥您的大作更能给俺们以美的享受!顶!

发表于 2009-1-11 20: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大漠孤狼)够两个自行车

够两个自行车驮的,也就不错啦。

* c6 ^$ a4 R) S* u

您老年底抄肥,净顾着赚钱啦,几次都不来聚会。不过赚钱也是正差,赚多一些吧。

发表于 2009-1-11 20: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广顺老师拍得真好

    广顺老师能将如此幽暗深邃的门道拍摄得如此明暗得当,层次分明,实有功力。而且广顺老师的拍记注重人物活动与景物结合,胡同确实就是人物生活出没的场所,我很赞同这样的艺术取向。

0 S$ P, Q- G5 X

    补充一点,朱彝尊在这里写作了《日下旧闻》,后来他的儿子朱昆田又有增补,而后乾隆时期改写为《日下旧闻考》,成为一部有助于了解老北京的名著。

& T/ y; ]- q. N, }, a, A' ?1 L

 

3 w2 L8 l1 X, i1 D! G& e6 h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发表于 2009-1-13 23: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刚跑过来,没沙发,没凳子,站着欣赏广顺老师力作。视角富有冲击力,令人印象深刻。
发表于 2009-1-11 17: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广顺园主在2009-1-11 15:44:00的发言:
' l8 b8 @+ g% {+ n- ?- w6 w3 Y

回老片:这亭子一定是大户人家吧?

/ s+ J/ j3 _. G$ u4 N+ m; Y- p

 

5 ~) o& n. F! e+ \) ?& I. a5 u

 

/ j/ z4 B, g0 d a

曾居住在此的是朱彝尊是清代著名的学者,曾参加编写《明史》,他又能写作诗词、古文。他的最大贡献是在康熙年间编辑了《日下旧闻考》一书,这本书是研究北京历史必备的参考书。他从1600多种古籍中,选录历代有关北京的记载和资料。

, H+ m! x7 O3 ^) j2 c6 E# j# D0 ]

谢老师解答!《日下旧闻考》在书市见到过。原来是他老人家的宅子啊!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 15: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随民俗专家拍胡同·一月十日拍记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 15: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随民俗专家拍胡同·一月十日拍记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 15: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随民俗专家拍胡同·一月十日拍记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 15: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随民俗专家拍胡同·一月十日拍记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 15: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随民俗专家拍胡同·一月十日拍记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 15: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随民俗专家拍胡同·一月十日拍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7-18 10:03 , Processed in 1.299370 second(s), 9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