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掌柜

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育新楼恢复帖)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9-6-15 17: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攀登架在2009-6-14 22:12:00的发言:
    小草儿一棵!
) |# t; x. t% Y, H A' |

    看过《昆仑山上一棵草》。

3 k2 F# y* w$ O0 w3 q( H

    而且想起来,有一期电影传奇专门介绍这部影片,还说到电影中女主角的饰演者后来就找不到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发表于 2009-6-15 21: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送给小青草和大家的《小草》,殷秀梅演唱。我很喜欢的一首歌,词曲都很好!

1 u, a1 @8 d1 b0 L1 ?) R

 

. m$ a7 M/ K) k; R' i2 n- }

@- `1 C6 k3 P9 h! o2 r6 }; T

 

2 k% Y+ [" b8 R6 b" p( B( Y

歌词:

J8 m9 y6 n9 K' q# s: E4 h: {( ?# C

没有花香没有树高
 我是一棵无人知道的小草
 从不寂寞从不烦恼
 你看我的伙伴遍及天涯海角
 春风呀春风你把我吹绿
 阳光呀阳光你把我照耀
 河流呀山川你育哺了我
 大地呀母亲把我紧紧拥抱
 没有花香没有树高
 我是一棵无人知道的小草
 从不寂寞从不烦恼
 你看我的伙伴遍及天涯海角
 春风呀春风你把我吹绿
 阳光呀阳光你把我照耀
 河流啊山川你哺育了我
 大地呀母亲把我紧紧拥抱

发表于 2009-6-15 21: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草色入帘青在2009-6-15 17:58:00的发言:
9 c' i! l9 P2 p9 x* {" ~# _

    看过《昆仑山上一棵草》。

& R" t5 f0 o: U# R. u

    而且想起来,有一期电影传奇专门介绍这部影片,还说到电影中女主角的饰演者后来就找不到了。

6 x' i4 D4 k2 h- p7 B

你找她干嘛?

发表于 2009-6-15 22: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听了一遍。这歌刚一问世,我就喜欢。
发表于 2009-6-17 08: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雨夜兄的记忆力超群,看来是经常用脑。

0 Z1 r7 c, v6 |/ a1 k3 z

另告老培,我出差回来了。

发表于 2009-6-17 08: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世间过客在2009-6-17 8:53:00的发言:
9 ]7 W) _& e5 \# Y u# x

雨夜兄的记忆力超群,看来是经常用脑。

9 \ P0 |7 _! t3 N' Y

另告老培,我出差回来了。

4 i& a T1 o- T5 x) }! L

老雨是电脑。(那上有“搜索引擎”)

! H( \& U' n* i* M+ z& B

知道了。

发表于 2009-6-16 23: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wangpei在2009-6-16 6:30:00的发言:
, k' ~4 p3 g7 N- w5 E

有这事儿。(好记性!好像跟军人有关)。

. W# l2 k# I$ d4 b6 l( a
QUOTE:
以下是引用攀登架在2009-6-15 23:32:00的发言:
     这歌儿最先出现在一出话剧里,名字我忘了.
- ?5 u9 x6 i! `# b% f4 [0 p

哈哈!老培你可能记错了。那是一部话剧〈芳草心〉的主题歌,大概是86年改编成同名电影了。大意是说:妹妹芳芳代替姐姐与因公失明的工程师的一场情感戏,主唱主演的都是房新华,为此她还曾获“梅花奖”呢。大概是85年春节联欢晚会,房新华还演唱过这首歌。

发表于 2009-6-17 23: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世间过客在2009-6-17 8:53:00的发言:
8 f) L4 y4 g2 Y6 H, O( v1 K$ S

雨夜兄的记忆力超群,看来是经常用脑。

3 `( x; e; {4 G8 G5 W9 z

另告老培,我出差回来了。

. M# v7 d E- l! ]8 D+ x5 Y& J
QUOTE:
以下是引用wangpei在2009-6-17 8:59:00的发言:
5 a) W: {* f6 V$ Y: N t

老雨是电脑。(那上有“搜索引擎”)

2 ?$ Y6 A( }% F3 [- Q0 B8 g' W

没有那么夸张!只不过特定的因素让我记得那场戏和女一号。如果问到现在发行的影视作品,我几乎是一无所知。呃!过客兄辛苦了,再有喝“梦绿”的机会,别忘了叫上我。呵呵!

发表于 2009-6-17 23: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qqqppp在2009-6-17 11:34:00的发言:
嘿嘿,直接点进125楼,大伙说什么哪老没见各位学长,问个好
7 k: i# E; B U: X

Q学妹,你好!好久没有见到你了,以后要经常回来呀!

发表于 2009-6-17 11: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嘿嘿,直接点进125楼,大伙说什么哪老没见各位学长,问个好
发表于 2009-6-17 11: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妹的行踪可用一句成语来形容。
发表于 2009-6-16 12: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记忆力真好。
发表于 2009-6-15 22: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wangpei在2009-6-15 21:51:00的发言:
: J& b1 O2 D2 [) H- \5 b7 o( j8 K8 e. W

你找她干嘛?

6 g8 `( c* Z0 }+ _( q# u& \" O0 a

    报告学长,只不过想知道美女演员的下落罢了。^_^。

) [$ W# ~0 @3 _/ T

    对了,她还出演过《创业》。

发表于 2009-6-15 22: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歌曲挺动听。谢谢秘书长关心下级!
发表于 2009-6-15 22: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兰台秘笈在2009-6-15 22:25:00的发言:
, o/ _3 a3 A g' \% u2 }, G

什么时候问世的?谁是原唱?

N( Y( l0 y6 l, T) p* {5 T) B+ _

80年代,首唱忘了。反正赵本山唱过。

发表于 2009-6-15 22: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wangpei在2009-6-15 22:05:00的发言:
听了一遍。这歌刚一问世,我就喜欢。
/ M% ^$ S, {6 S' `5 d$ |

什么时候问世的?谁是原唱?

发表于 2009-6-15 23: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wangpei在2009-6-15 22:51:00的发言:
& w% @: Z# K) `

80年代,首唱忘了。反正赵本山唱过。

( w: r; p1 f$ J) y

千万别听赵版!把好歌唱成烂歌了。

发表于 2009-6-15 23: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歌儿最先出现在一出话剧里,名字我忘了.
发表于 2009-6-15 23: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兰台秘笈在2009-6-15 23:32:00的发言:
% q; |& Y! A1 A: B% D$ a0 C

千万别听赵版!把好歌唱成烂歌了。

1 _' ?2 U) g0 `( l* u4 P

    哈哈,又乐死我啦!

发表于 2009-6-16 06: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攀登架在2009-6-15 23:32:00的发言:
     这歌儿最先出现在一出话剧里,名字我忘了.
9 t' n) L' y* s- g2 p# k2 z) m9 {

有这事儿。(好记性!好像跟军人有关)。

发表于 2009-6-19 22: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几天好呀!来的人多了。
发表于 2009-6-20 09: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3 l# x! C) P! ^! h

     京华在线,我是用ps(佛德绍夫)修的,根据在媒体多年“审图片”获得的一点感觉和一知半解的“半专业知识”,对其进行剪裁和增白。挺简单的。

发表于 2009-6-19 14: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 R- \3 R$ W/ a" s

          秋江, 别客气,那三条半小船拍的很有味道。老树心花,如果把左侧树身上那些凌乱的柳枝,清理清理,可能更好。但愿是“锦上添花”吧,哈哈哈……

发表于 2009-6-19 09: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 s! S" Z. p! h8 `

      冼溪,推荐一个叫【西祠胡同】的网站,注册后,可以进入“国内媒体编辑记者论坛”——“驿钊传媒学习小组”。

8 Y4 _, J' q8 u* Z3 A1 y' l5 [

 

9 w1 i" Y* f7 R" v

   该论坛在国内媒体圈子中颇为瞩目,主要以“新闻专业”问题的探讨与研究为主,上至国内著名报人、总编辑以及记者中的大腕,下至实习记者编辑等,皆在这里各抒己见,很有趣儿。

b: v6 G- F& L

 

+ N' S" a7 w: i5 b4 I

    时不时也抖搂出些新闻背后的“新闻”、被枪毙的不能发出的“稿件”、采访与写作技巧、发泄对目前国内新闻“环境”的不满、崇尚西方新闻专业主义的价值观等等……可以从中看到新闻人的真性情、领略这些大侃爷幽默辛辣的文笔和国外记者拍摄的优美的图片。

2 i8 @+ H8 P; t9 \" d, x& z4 A8 e

   

0 R; t$ ~* s# {- {2 _9 z

    帖子多出自国内新闻界的各位大虾们多年的新闻实践。这是一个层次较高的论坛,对新闻圈外的人可能有点“阳春白雪”了。但是,对在媒体圈中混过的人看来,确实有点意思。

0 A6 }. Y; l2 _2 u. D1 F) P' {" N

   

+ |! q7 n2 I8 N% z

    注册后就进入下面的“界面”——然后,对哪位大虾的高论感兴趣,可随意浏览,也可以发表个人高见—— 有时感到很解气!       

0 w8 q' N, p8 v) X/ g/ ^3 d, F& S+ l
驿钊传媒学习小组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切换]
* z. q$ P; D% v& n/ k

- m) E- H2 h& b) J' ]; V

. y! W# F P; E6 `1 |# s" X: v, ]3 m5 Y5 ]9 c3 O* m0 _' G' L- r k, G. }% t( ~- L: z' z: M7 Q! k) E4 O9 ]/ u$ E5 c3 c. p: M' R' @2 c! O2 r$ e! q/ V5 X' [2 b( z$ Y
导航: 主版·版委会·新闻病院
斑竹: 驿钊, 沉默的草, 吕克.贝松, gee, 家在北方
" n& [% e7 I& }' y


发表于 2009-6-19 09: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6 t8 Z: @7 O0 C# ]; A0 U1 [

       冒昧为秋江同学“北戴河"图片用ps略微修理一下:

8 u* _* x2 ?1 ]: _! C G

 

, |3 k0 n+ `7 e- y

     




发表于 2009-6-19 11: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昨天回来照片发得匆忙,谢糊涂兄帮助!
发表于 2009-6-19 17: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怎么修的?

发表于 2009-6-18 09: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 M: T/ g4 ^$ G4 _4 h+ M6 P

         冼溪,我一个朋友推荐网上一专题片《寻找林昭的灵魂》,未能公开播放。有关当年"反右"的——

9 G2 y& c7 J5 K1 p# R7 j/ A

 

' y' Q* j% g# o: p4 T

斯人:林昭,原名彭令昭,又名许苹,1932年生于苏州,1954年,林昭以江苏省最高分数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1957年,共 产 党把 五十五万以上响应共 产 党号召,给党提意见的人打成右派,林昭因为替被打成右派的人鸣不平,也被打成右 派1960年,林昭因反革命罪名在苏州被捕。1968429日,林昭接到由二十年有期徒刑改为死刑的判决。她当即刺破自己的血管,用鲜血书写了历史将宣告我无 罪,死刑于当天执行。林昭遇难时,不满三十六岁。林昭在狱中用笔和自己的鲜血写 下了数以十万计的文字。。。fficeffice" />

- Z" X- g: W9 H0 N

 

+ A7 z H3 `% d) B7 h2 h/ Q% V F

     值得一看。

发表于 2009-6-18 08: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雨夜泛舟在2009-6-17 23:03:00的发言:! i# p$ i3 \. B% _: p! E u3 Z% H8 z

过客兄辛苦了,再有喝“梦绿”的机会,别忘了叫上我。呵呵!

! |6 R% P# |1 t1 B- l4 W2 |1 |# s

那是一定了,以茶会友,有利于身心健康啊。

发表于 2009-6-18 12: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胡涂人在2009-6-18 9:57:00的发言:
I+ c; r( X/ F, [) }' |

 

2 P; a1 p/ X/ ^+ A" D/ L

         冼溪,我一个朋友推荐网上一专题片《寻找林昭的灵魂》,未能公开播放。有关当年"反右"的——

) Y% ?: {! h! o, |# V% u

 

# ]# {& ]! o# V6 b& O, \9 {

斯人:林昭,原名彭令昭,又名许苹,1932年生于苏州,1954年,林昭以江苏省最高分数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1957年,共 产 党把 五十五万以上响应共 产 党号召,给党提意见的人打成右派,林昭因为替被打成右派的人鸣不平,也被打成右 派1960年,林昭因反革命罪名在苏州被捕。1968429日,林昭接到由二十年有期徒刑改为死刑的判决。她当即刺破自己的血管,用鲜血书写了历史将宣告我无 罪,死刑于当天执行。林昭遇难时,不满三十六岁。林昭在狱中用笔和自己的鲜血写 下了数以十万计的文字。。。fficeffice" />

, H. I' R( {; ]. o% F, D( G

 

3 ?5 t8 F7 U* F: M7 x) z2 L

     值得一看。<!--EndFragment-->

( L$ `3 l2 E! c- w4 U

好,我去看看。谢谢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7-31 10:36 , Processed in 1.188269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