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964|回复: 9

我干吗要轰走这帮拍照片的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9-2-3 11: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听老家儿说吧,想当初,家也阔过,那前后好几层院子呢。。。。。。这都老皇历了, 就甭提了 。。。。 ' ~7 I" i4 J, k. ~: C

     就现在我们这院吧,他就这么一水嘴儿,倒脏水呢,还得到院外雨水箅子那。院里地势低呀,没下水。上厕所得胡同口,早上跟打仗一样,人多排大队。我得在屋门口做饭,当初搬进来晚呐,院子里的地儿都让街坊占了盖小厨房了,10多户挤一院,电表两大排!都说大杂院老街坊亲情浓,那您是碰上好邻居了,不是人人都是谦恭君子,过去为了占地,鸡毛蒜皮,吵架拌嘴,拿刀动仗的可不少。唉!穷生奸计。。。细想也不能全怪街坊,就这么屁股大的地方,老少三代,这么挤着。谁也憋屈得一肚子火,能不拌嘴吗!

( l$ c; ?% M/ N. c

       您说我这正为这么多烦事儿憋屈着呢,进来一帮人拿着照相机,一个劲拍,还这说:太好了!我就喜欢这破败的景象,出片儿。。。搁您您不给他们骂出去吗!拿我这当猴山看新鲜来了!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09-2-3 12: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基本没遇到过这事。

1 ^( E/ @, [) \

 

/ i3 g5 y R3 K

以前很多老百姓不懂,说这破破烂烂的有什么好拍的?后来随着拍照的人增多,有些人也逐渐明白这些老房子有些文物价值。他日子过得好与不好都跟人家拍照的没关系,老北京人都是很开通很热情的,一般不会轰人。外地租户也不会,因为事不关己。

$ E: l& S- G- z0 W5 D' t# g, w( u

出现轰人的情况,一般是因为来的人太多,闹哄哄的跟放羊的似的;或者你不是那种静静地去理解去感受民间的生活,而是带着一种猎奇的心理去的。人家居民也不傻,一看你这德行不轰你才怪呢。

, ], N) O5 s. ~8 X5 Z2 ?

 

$ Y0 Y/ @0 U* j# c0 j9 c

不是有个讲少年和海鸥的故事吗。一个少年渔夫天天出海都会有很多海鸥落他船上,有天,有人跟他说这么多海鸥你还不抓几只回来,然后第二天他出海就琢磨着抓只海鸥,结果一只海鸥都不落他船上了。这就叫相由心生。

' i1 U# g4 A' i- l; G8 D7 ?

 

+ B2 @% L, f" \6 x6 l

总之,老街道老房子不只是给摄影和旅游杂志出片儿预备的,您要是去拍照最好带着一颗悲悯的心去。

发表于 2009-2-3 12: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深刻理解,在人屋檐下,不说低头,一定要万分的客气,打扰了,麻烦您了,谢谢,大爷大妈叔叔阿姨赶紧叫。问你为什么拍,就说拍老房子,通常多半的回答是“这破房子有什么拍的”,咱自己不忠听就扭脸出来就完了,没必要和人家争辩什么“这是文化遗产”,不然轻则挨骂,重则挨揍,一个人一个世界观,咱占人家院子一小会干咱自己的事,见着不可交流的人,走人就是了。

发表于 2009-2-3 11: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可以理解,希望看开些,少年不识愁滋味啊!

* v6 j- O- Q7 }* w( D' f

 

# |( ^/ G; C4 @/ p5 V4 F% P1 A

一直都在提醒同行的朋友,务必要注意不要打扰考察当地住户的生活,注意对方的感受,

8 R" y# N- O# M* M: v

 

( S* g" E8 }5 ^2 S

我们喜欢的是整个建筑变迁的历史;考察的现有保存情况,而不是喜欢破旧建筑;不同时代

( ~. c a4 m4 C/ ^8 m

 

2 Y3 \+ Z* N& I9 T6 I7 v

都会有很多无奈的现实需要承受的,如今的年轻人居高临下的审视和评价,同样是这时代的

2 Q* V8 f+ U7 F& O

 

. n) ?1 k1 B; g% Y k' y, W

历史教育不客观的结果。

$ d2 J$ n* z" V' d9 O5 M) |

 

! ~3 z2 m+ z' [/ f' f1 q" J

 

6 h9 i1 v1 x8 s5 n! H* ^# G4 C

 

发表于 2009-2-3 11: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能理解

发表于 2009-2-3 15: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9-2-3 18: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趁现在胡同居民还没象美国人那样对私闯民宅那么看重,可以赶紧能拍就拍,当然了,人家独门独院,咱这是好多家,那院子算不算公共部分呢?
发表于 2009-2-3 22: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忽然进来一帮人,是别扭,说明白了,说通了。就多拍几张,说不通,暂时走,如果有认识的人,再回来接着照,照完大家撮一顿。

发表于 2009-7-3 11: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说得很幽默。

现在楼主还住在老四合院里?
发表于 2009-7-4 13: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闷三爷在2009-2-3 11:33:00的发言:
     听老家儿说吧,想当初,家也阔过,那前后好几层院子呢。。。。。。这都老皇历了, 就甭提了 。。。。 . o5 S3 V, b0 Y; Q

     就现在我们这院吧,他就这么一水嘴儿,倒脏水呢,还得到院外雨水箅子那。院里地势低呀,没下水。上厕所得胡同口,早上跟打仗一样,人多排大队。我得在屋门口做饭,当初搬进来晚呐,院子里的地儿都让街坊占了盖小厨房了,10多户挤一院,电表两大排!都说大杂院老街坊亲情浓,那您是碰上好邻居了,不是人人都是谦恭君子,过去为了占地,鸡毛蒜皮,吵架拌嘴,拿刀动仗的可不少。唉!穷生奸计。。。细想也不能全怪街坊,就这么屁股大的地方,老少三代,这么挤着。谁也憋屈得一肚子火,能不拌嘴吗!

9 l0 f' j* i$ ~0 h

       您说我这正为这么多烦事儿憋屈着呢,进来一帮人拿着照相机,一个劲拍,还这说:太好了!我就喜欢这破败的景象,出片儿。。。搁您您不给他们骂出去吗!拿我这当猴山看新鲜来了!

5 c, I% @8 }, f: o1 C

深有同感!

* T* D8 n1 i' O# h$ a3 P

拍摄市民百姓的生活,从概念上,就不要采用“俯视”的心态。这是现下很多胡同拍摄爱好者容易犯的毛病。

4 p6 |; n! L* p9 ~5 i6 k/ o

尤其是近距离接触到百姓原生态的生活,这种心态更容易招致抵触。

8 U1 G7 g* W2 {5 @

别忘了,即便你手里握着最NB的单反、最NB的镜头,可是别忘记你不可NB,你还是百姓。不要以为拍摄对象有高低贵贱之分。贱的是那份心态。

3 @) C7 N5 j6 G

 

, Y% v3 U' O# V& H

这些话早就想说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8-1 08:05 , Processed in 1.167140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