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老北京啦

问候花市的老街坊们!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9-3-15 21: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徐老师不带课,具体名字记不清了,好象在教务处.

5 a7 ^( I' U) O& S

我哥68届,您是69届,我想您不会认识.

( V2 X1 V: h" J1 q, P

我和老北京啦是一届的,都是72届,但不是一个班的,我是三班,老北京是四班,

" O8 ]& U$ G* A: n

我只记得四班在中二条有一个外号叫毛孩儿的,还有一个女生好象叫张裕仙.

# V8 C9 ?% E; }) f" `' T

我想认识不认识并不重要,最主要我们通过老北京网,聊聊老花市一带的景,物,人,一说都知道,回忆回忆过去,就是一种享受,老北京啦,花市女,你们说是不是啊?

9 k% E6 J. J; k- o& c. ]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3-16 00: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老花市在2009-3-15 23:26:00的发言:
- W& [ k5 x6 [2 W

老北京啦:你好!

( T2 `& ]: l$ ]5 K P

我是96中的,我是三班,三条有几个你们班的,李和,于延安,马广明,对吧?朱英杰是我中学同班,我还知道你们班几个喜打兵浜球的,那时经常在一块打球,有中四条的李东生,住南小市口的张瑞国,还有李和更是常在一起打球,还和你们班的张裕仙一起去区里参加单打比栽,

2 P6 z4 A& p7 G: J3 q

你初中毕业插队五年,怎么这么长时间啊?我们班也有插队的,去密云和你们在一起吗?

+ A6 Q2 E5 _! ~5 S% i- e" Y

我初中毕业上了高中,和孙峰,马广明一班.

% {( ]% j1 ^0 e

你好!你提到的同学都对,我们现在还都有联系,基本上每年不定期的聚会一次。

. Z) Y. q( M* {1 N- ~2 E

我插队不是去的密云,去的是农场,与插队有区别,挣工资,算插场,享受知情待遇,可以分配回城,但时间长。

6 c( D3 @+ n" E" e2 n% C. N3 a! M

三班有个叫刘建勇的同学,你记得他吗?他的字写的很好。毕业去当兵了。复原后在上二条的电镀厂工作。

 楼主| 发表于 2009-3-16 00: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北京花市女在2009-3-15 22:46:00的发言:
老北京啦好:后来知道拍花子是怎么传说的了吗?我听说被拍了以后,两边是河中间就一条小道 后面一条狗追 所以只能往前跑  ,小时候我真设想过  ,万一那天被拍了  ,狗追我跑的情景。 写信的老人 我当然记得,没到过年过节前都很忙,  我还经常在那里看他写信,开头   一般都是写:二位大人好,见字如面  ,问候语基本一样 写完给念一遍  大概一毛钱一封。你说的鞋店我也记得  ,就在路北 和你说的地方差不多。
" T Z; b) K. [

 您好!

7 S/ K3 P w) }! ^8 K

 就是那次知道了“拍花子”是怎么一回事,与您叙述的一样。说来也好笑,从那次我就不敢一个人出门儿了,过了几天,爷爷知道了,告诉我不要怕,出门要注意两件事,一件是不能和不认识的大人说话,更不能吃他(她)给的东西,二是不要让不认识的人摸你的头(据说拍花子的手里有迷幻药,或骗小孩儿吃下去或抹在小孩的头上,小孩儿就出现您说的那种幻觉了),这我才又敢一个人出门啦。

. [$ H2 `7 g% q9 V" Q! ]3 W% O

您还记得羊市口里有个小人书店吗?

发表于 2009-3-15 23: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北京啦:你好!

" h0 q& U0 x0 i1 t5 i

我是96中的,我是三班,三条有几个你们班的,李和,于延安,马广明,对吧?朱英杰是我中学同班,我还知道你们班几个喜打兵浜球的,那时经常在一块打球,有中四条的李东生,住南小市口的张瑞国,还有李和更是常在一起打球,还和你们班的张裕仙一起去区里参加单打比栽,

( X: ]( \1 e6 c

你初中毕业插队五年,怎么这么长时间啊?我们班也有插队的,去密云和你们在一起吗?

, n& q5 m/ d" x- k4 y5 ?

我初中毕业上了高中,和孙峰,马广明一班.

发表于 2009-3-15 23: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北京花市女在2009-3-15 23:03:00的发言:
老花市你好:事務徐老師  這就明白了,這個老師我印象很深,本校前院南屋教室後面是學校的倉庫,我們上課的時候徐老師經常去倉庫拿東西 或者把剛買回來的東西放進去,至于徐老師死于文革 我還真不知道。還一位  是李老師嗎?
能说全称吗?哦,我还记的校长是李玉清吧,文革整的够呛.
发表于 2009-3-18 06: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花市好:书场放电视是很早就有了,我记得那里的那台电视是电子管的 ,走进了看就和传真照片一样是小点组成的画面,肉铺旁边的小人书店最早在上三条口北羊市口路东,那个房子很破 随时都有倒塌的危险,后来才搬到肉铺那里的 。羊肉铺的老头忘了什么样了 但我不记得是二条的人  也许是下二条的。你们记得羊肉铺对面住的一个大大的胖子吗?
发表于 2009-3-17 23: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北京,花市女:你们好!

' ] S4 k' w2 n7 d7 U8 d

你们知道大众电影院对面说书场有一段时间放过电视吗?好象二分钱一场,我记得在那看过<小兵张嘎>,<南征北战>,有时我们经常混进去,不花钱,小儿书店在肉铺隔壁时看过小儿书,好象时间不太久就关了.

, H3 y) |; Y5 f6 x/ U+ N- ~, T" i% I( W

羊市口的羊肉铺卖肉老大爷就是二条的吧?

 楼主| 发表于 2009-3-18 15: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北京花市女在2009-3-17 7:36:00的发言:
老北京啦忙什么那?小人书店最早在羊市口上三条口北面一点的一个房子里 你知道吗?后来搬到猪肉铺南边一点的那个房子里了。
" t! J$ n$ O. f4 Q

您好!这两天有点儿忙,没到网上来。抱歉。

1 z3 u$ c7 e/ T2 N9 P( O7 U

小人书店我只记得在羊市口回民饭馆南边接边儿,斜对着老中药铺(那时已经停业),只是在那看,一分钱看一本。那时家里每天给一角零花钱,吃一根奶油冰棍(5分),看5本小人书,看完了也吃完了也没钱了,就回家了。

+ I+ O1 v: Q D5 r& Q

 

- F5 P' ?4 ]( N" q% @

 

 楼主| 发表于 2009-3-18 15: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老花市在2009-3-17 23:28:00的发言:
+ E$ j# x7 ` T1 @0 I

老北京,花市女:你们好!

7 Q8 S& \% @) t. d0 ^

你们知道大众电影院对面说书场有一段时间放过电视吗?好象二分钱一场,我记得在那看过<小兵张嘎>,<南征北战>,有时我们经常混进去,不花钱,小儿书店在肉铺隔壁时看过小儿书,好象时间不太久就关了.

" L2 e; y2 F1 l5 b7 O

羊市口的羊肉铺卖肉老大爷就是二条的吧?

7 I" [% t% R7 r6 @8 T% D

你说的说书场就是青山居,三分钱看一晚上电视,来得早的在前边坐凳子,来得晚的在后边坐桌子,再晚点儿的就不收钱了。羊肉铺在什么位置?我怎么想不起来了?

 楼主| 发表于 2009-3-18 15: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北京花市女在2009-3-18 6:27:00的发言:
老花市好:书场放电视是很早就有了,我记得那里的那台电视是电子管的 ,走进了看就和传真照片一样是小点组成的画面,肉铺旁边的小人书店最早在上三条口北羊市口路东,那个房子很破 随时都有倒塌的危险,后来才搬到肉铺那里的 。羊肉铺的老头忘了什么样了 但我不记得是二条的人  也许是下二条的。你们记得羊肉铺对面住的一个大大的胖子吗?
# p- G) I8 \2 b2 B

您说的那个大胖子有印象,记得夏天时总看到他坐在家门口(他的家是临街的)乘凉,非常胖,腆着巨大的肚子,肩上披着湿毛巾......他在内明远工作,专门蒸包子,一边蒸一边卖,我从他手中买过,挺香的!您在他那儿买过吗?

 楼主| 发表于 2009-3-18 16: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老花市在2009-3-16 22:05:00的发言:
1 e: t8 h; Y# o: D0 ^/ C

我当然记得刘建勇,他在我们班写字最好,标准的"王金锺体",记得经常刻蜡板呐,我记得咱们年级都学王金锺,用黑水钢笔.还举办过钢笔字比赛,我记得我也参加了,结果没入围,我们老师还替我鸣不平,我的笔体不是标准的楷书字体,这事我记得特清楚.你们班也有一个写字好的,哦,我看你和花市女聊你喜写字画画,莫非就是你吗?

4 g$ e/ H$ O$ y5 C) I

初中三年对王金锺老师印象最深,爱穿小立领制服,大围脖,宽边眼镜,压舌帽,朗读课文声音洪亮,对不遵守纪律的同学不动声色的掐你一把,不过你也可以掐他一下,一般同学都喜欢上他的课,也喜欢他的字,是个难得的好老师.

7 }% `3 c J* e7 u2 B

还有一班的周伯京老师,他带的班学习成绩,文体,在年级都是名列前矛,前两年在朝阳体育馆碰到周老师,还一起打了一会球,仍不减当年.

. j0 z2 E9 b. h2 l% g* T4 g

  我和王金钟老师关系非常好,这么多年一直有联系。和怹的在一起的趣事很多。先说个最初和怹接触的事吧:

9 ~' o- v: t2 ~5 T u

  当时是刚入中学,第5节语文课(每周4节语文课,第一周的4节课是一个叫刘彬的女教师上的,一周后她就调到小学去了)就是王老师上的,他没有马上按课本教课,而是讲如可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和规律,写满了一黑板的笔记。我被他如此漂亮的板书震惊了,为何呢?因我从小练习毛笔字,临摹过王羲之、柳公权、黄自元等等名家书法,那都是看字帖、看碑帖,去揣摩其内涵精华。这次是看到王老师在墙上的黑板上直接书写(因为我知道“字怕上墙”这个自古以来的说法,即桌面上练出漂亮字不难,但挂在墙上看就不漂亮了),怹的字从立面看同样漂亮,这功力匪浅!于是开始学他的字。当时我不知道怹姓王,听到其他老师叫怹“老万”,我还以为怹姓万。笑话就来了,第一次交作业后,怹叫我下课后去教员室找怹,我去了,到门口喊报告,离门口近的办公桌是杜老师(杜雪舫老师,因该是你们班的班主任)问:“你找谁?”“找万老师”“这没有万老师”“那不是吗?”我指了指坐在紧里边的王老师,“是我叫他来的,进来吧。”王老师在里边回应。杜老师和其他的几个在教员室的老师看看我再看看王老师,都大笑起来,当时给我笑傻了,不知道这些老师在笑什么,我到了王老师桌前,王老师也在笑,对我说,你记住,我不姓万,我姓王,为什么他(她)们都叫我“老万”呢?因为我胖,他们说我体重有一万斤,所以打趣我叫我“老万”。我有一个“老万”的绰号就够了,你又给加了一个“万老师”,多了,可别叫开喽!(全教员室又大笑)。我和王老师就是这样熟悉起来的,怹找我什么事儿呢,下回再和你们说.............哈

发表于 2009-3-18 22: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北京啦 你生活里的趣事真是不少,我看也笑起来了,太有意思了,接着给我们讲,你真是幸福,每天能有一毛钱 ,有看小人书 有吃冰棍的&nbsp; ,在三条口的时候你可能太小了 ,不知道你记得有个糊纸车的屋子吗?就在那房子的西面,糊匠的东面就是绢花场的后窗户了。羊肉铺菜站在青山居东面&nbsp;对着大众电影院。
发表于 2009-3-18 22: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老北京啦在2009-3-18 15:27:00的发言:
# [1 X/ L& ?) K2 C) y# x* H

你說的說書場就是青山居,三分錢看一晚上電視,來得早的在前邊坐凳子,來得晚的在後邊坐桌子,再晚點兒的就不收錢了。羊肉鋪在什麽位置?我怎麽想不起來了?

Y U! K/ O' ^) L* w8 a

从三条到羊市口往南路东,头一个门住户,第二个就是羊肉铺,和卖菜是一起的.

& j" j/ W8 Q. ?- p; m

那个胖大叔是我初中同学的父亲,姓赵,后来他家开了一个小吃店,取名"炒肝赵"

% u S/ C! D* U. j' X w% `+ b

 

发表于 2009-3-18 22: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老北京啦在2009-3-18 15:35:00的发言:
2 A+ N; j3 S3 I2 `

您说的那个大胖子有印象,记得夏天时总看到他坐在家门口(他的家是临街的)乘凉,非常胖,腆着巨大的肚子,肩上披着湿毛巾......他在内明远工作,专门蒸包子,一边蒸一边卖,我从他手中买过,挺香的!您在他那儿买过吗?

# ?, F0 |( i1 a7 W' C/ W

我知道他是餐饮店的但不知道在哪 ,也没吃过他卖的包子,解放前他家可能就烧饼铺。内明远 我没怎么去过,很少去小市口那面去。

发表于 2009-3-19 06: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北京啦老花市发的照片第4张的东面就是西花市派出所
发表于 2009-3-19 00: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借老北京网友花市的照片,让我们回忆一下.

 






发表于 2009-3-19 23: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时候玩的玩意儿记忆犹新,在河沿有个铁器加工,下角料是个长条型,一侧中间有一鼓肚,我们称他为"天安门",撮着玩输赢,要是赢一兜子"天安门",可高兴了.

" ~ Y. T, c5 H- M/ L

还记得捡娟花儿厂的剪纸,回去拓下来,再用刀刻,穷有穷的玩法,哈哈!

4 W- w- e6 B6 p+ u6 o5 ~+ O/ Y

老北京玩过这些吗?

发表于 2009-3-19 22: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nbsp;&nbsp;&nbsp;&nbsp;&nbsp; 你说的那大水缸那家是开豆腐房的,那缸是往里流泔水的,&nbsp;&nbsp; 这个房子里每天门庭若市,东家的人也来西家的人也串都是街坊四邻的。从二条到三条路东最早都是小铺,&nbsp; 第一家&nbsp;&nbsp; 小百货(小老西儿), 地二家&nbsp; 油盐点,第三家 就是豆腐房了,第四家专门买牛肉,第五家是酱油铺 (当年那房是高台阶门脸最正规),第六家铜铺 ,第七家裁缝铺,第八家 买切糕的 。&nbsp;&nbsp;前个帖子落下买牛肉的了。
发表于 2009-3-19 22: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说的那大水缸那家是开豆腐房的,那缸是往里流泔水的,   这个房子里每天门庭若市,东家的人也来西家的人也串都是街坊四邻的。从二条到三条路东最早都是小铺,  第一家   小百货(小老西儿), 地二家  油盐点,第三家 就是豆腐房了,第四家是酱油铺 (当年那房是高台阶门脸最正规),第五家铜铺 ,第六家裁缝铺,第七家 买切糕的 。   

+ {. v) c* a3 Z6 u4 \

     你说看着花市的照片没感觉 很正常,这些照片人去楼空 残墙断壁,人没了情也不在了!

发表于 2009-3-19 22: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老花市在2009-3-18 22:32:00的发言:
$ F! g/ m6 d: S: D/ Q& v' _

从三条到羊市口往南路东,头一个门住户,第二个就是羊肉铺,和卖菜是一起的.

% G0 W8 y. ~7 D, `, \3 g. O( f

那个胖大叔是我初中同学的父亲,姓赵,后来他家开了一个小吃店,取名"炒肝赵"

0 E4 }% M9 X6 y

 

9 q( L3 n1 `$ @5 A3 L5 X i& r, m

胖大叔是你同学的爸爸呀!那人看这挺和蔼的。他家开放以后开了饭馆 发了吧!

发表于 2009-3-20 06: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花市还刻过剪纸?你说的那铁片我家好多那,听说是河沿那一个铁工厂的边角料,铁片放到手心里翻到手背上, 在掂起来&nbsp;, 一个一个的抓, 抓几个就归自己几个。那个铁片你也捡过?
 楼主| 发表于 2009-3-19 19: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老花市在2009-3-18 22:32:00的发言:
! Z8 I: P+ I: O' h3 i" w/ _7 [

从三条到羊市口往南路东,头一个门住户,第二个就是羊肉铺,和卖菜是一起的.

' b9 U% W; T/ S* K2 y% Y

那个胖大叔是我初中同学的父亲,姓赵,后来他家开了一个小吃店,取名"炒肝赵"

6 b, W: S$ j% o9 k$ f

 

8 N9 ?4 ~. @+ Z+ N% j

哈,终于回忆起那个羊肉铺了,它离中三条西口很近,稍微往南一点儿,只隔着一个住户的小铁门。对吧?

 楼主| 发表于 2009-3-19 19: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北京花市女在2009-3-19 6:04:00的发言:
老北京啦老花市发的照片第4张的东面就是西花市派出所
( ?5 t3 o/ y; S- W( x* Y

您好。是的,这回搞清楚啦。

# \, }0 x% I% r7 U1 `( a

我对咱们花市大街及羊市口的印象要早于老花市发上来的这些照片上的景象。这些照片虽然是花市,可总觉得没有印象中的过去的花市亲切,不知道您有没有这种感觉?

 楼主| 发表于 2009-3-19 19: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北京花市女在2009-3-18 22:28:00的发言:
老北京啦 你生活里的趣事真是不少,我看也笑起来了,太有意思了,接着给我们讲,你真是幸福,每天能有一毛钱 ,有看小人书 有吃冰棍的  ,在三条口的时候你可能太小了 ,不知道你记得有个糊纸车的屋子吗?就在那房子的西面,糊匠的东面就是绢花场的后窗户了。羊肉铺菜站在青山居东面 对着大众电影院。
1 m1 }: ?' E- |% _

  您说的糊纸车的屋子我是一点儿印象全无了。羊肉铺和菜站倒是想起来了。

- m0 N) F, ]; P* j5 p' ^5 A2 x

  印象里,羊市口路东离二条西口很近有一家住户,门口有一个大水缸,最初以为是盛水的,后来经常看到那家人总往里脏水,才知道那是个下水道,您记得吗?

发表于 2009-3-23 23: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
发表于 2009-3-24 00: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什么书?
发表于 2009-3-24 00: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北京花市女在2009-3-23 13:08:00的发言:
還有把照片複制的這裏來看這方便,每次來都看看,你記得本校前院那棵桃樹嗎?
" w) [ C7 V/ C4 ?5 l6 E/ D

照的太一般了,学校的桃树在院的西北角吧,好象树的主干不太高,记的能骑在树叉上玩,我说的对吗?

! S1 b) N# n& _$ @3 s

向你们推荐一本书,看照片吧!文字点击可变大.










发表于 2009-3-24 00: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花市 你住上三条的哪个位置?
发表于 2009-3-24 07: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花市的朋友们早安:花市上头条为何离花市大街最远?

 此文原载食烟火斋《消失的胡同》第74篇,画家况晗作画

, G7 n0 ~2 ~6 L4 J. O' E

 

% a5 y6 V) u( Y

74,原号138,花市上头条

" w" U# j+ M$ q% i6 Q' ^, y

 

* R/ ]* ]% d$ ^+ e. [

花市上头条,位于北京市崇文区崇文门外大街东侧。明代属崇北坊管界,清代属外城东城辖区。

% N$ `4 {" [: A

花市上头条南面,依次排列有花市上二条、上三条、上四条、西花市大街。花市上头条东面是花市中头条,又依次向南排列有花市中二条、中三条、中四条、东花市大街。要了解这些地名的含义及相互关系,必先了解“头条”、“花市”、“上”和“中”的来历。

p' r7 q0 T8 d- @3 W

《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记述,明代此处已经自北向南排列有东西向平行的“头条胡同”至“四条胡同”和南面的“神木厂大街”,其间还有南北向排列的“中板桥”、“小市口”、“户部税务分司”3个小巷,将以上各条胡同切割成“卅”字形。

9 y' f+ L4 f( J2 R7 p9 w# i3 i

所谓“头条”,是指位于崇文门外护城河南岸边的北起“头一条胡同”,可是为何在“头条”的北侧却还有一个“崇文门东河沿”胡同?那样“头一条”岂不变成“第二条”?其实在地图上可以看到,崇文门东河沿与崇文门西河沿这两条胡同的相邻处,都明显地向南弯曲,合成一个“弓”形。原来,这两条“河沿”在明代都是崇文门脚下的护城河,那个“弓”形恰好环绕在城门向南凸出的瓮城前方,到后来才演变为河岸南侧的胡同。明代《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将最邻近护城河南岸的胡同记述为“头条胡同”时期,夹在护城河南岸与头条胡同之间的“崇文门东河沿”胡同尚未形成。

. |9 ]- z; y* b" x

明成祖营建北京宫殿预备迁都时,派遣大量民工去南方采伐金丝楠木等名贵巨材,民工伤亡之多曾有“进山一千,出山五百”之说。《明史·宋礼列传》记述,工部尚书宋礼奏称,他在四川深山采得“大木数株,皆寻丈(腰围8尺至1丈),一夕自山谷中抵江上,声如雷,不偃一草”。大木自行滑入江水,还没有压坏一棵草,肯定是宋礼为讨好明成祖而编造的神话,这批大木沿长江和大运河运抵北京后,明成祖正因群臣反对迁都而郁闷,遂将设在文明门(后改称崇文门)外的木材仓库命名为“神木厂”,将大木入贮厂内供奉为“神木”,以作为天神相助他夺皇位于南京、迁国都于北京的证据,神木厂大街即由此得名。

$ [8 C# _7 z! u

取代了明朝的清廷,自然不会容忍“天助明朝”的神话在京城存留,遂将神木厂撤消,将“神木”迁往广渠门外的皇木厂。神木厂大街至乾隆年间已改称为“花儿市”街,花儿市街不以卖鲜花为主,而以制做和销售假花闻名。民俗专家金受申在民国时期报纸的《北京通》栏目里写道,花市大街制售的假花,旧称“纸花”,用纸张、通草、绒、绢等物制做,在清代主要供应满汉妇女作为头饰,后来也制做插花摆设。旧京歌谣“糖瓜祭灶,新年来到,姑娘要花,小子要炮”里说的花,即指头上插戴的假花(也有人认为姑娘要的花是比炮仗安全的烟花)。

c' N1 ?/ f6 ~% Q; p

在乾隆年间,花儿市街以北的4个胡同均以2个南北向的小巷为界划分成3段,北羊肉胡同(明代的中板桥)以西称为“上头条”至“上四条”。北羊肉胡同以东称为“中头条”至“中四条”。北小市(明代的小市口)以东称为“下头条”至“下四条”,共计12个“条”。到了清末,南北向的虎背口胡同(明代的户部税务分司)以东,又形成了“下下头条”至“下下四条”。这样,明代的4个“条”就演变成16个“条”。1965年北京整顿地名时,将16个“条”的名称前面均增添“花市”二字,如“上头条”改称“花市上头条”。按胡同命名规律,花市头条应该最靠近花市大街,然后由近至远依次排列二、三、四条,然而头条在明代是以崇文门方向为起点,所以1965年将“上头条”改称“花市上头条”以后,它反而离花市大街最远。

: q; x! I* m) W* u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如今花市的16个“条”已所剩无几,大部分被建成新的街区和住宅小区。

发表于 2009-3-24 00: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北京花市女在2009-3-24 0:12:00的发言:
老花市 你住上三條的哪個位置?
5 s5 ?- K: p9 p7 y

我家住十六号,好了明天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0-15 23:06 , Processed in 1.205420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