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952|回复: 3

初游清西陵—永宁山下(五)[含6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9-2-22 06: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v! }# x6 v% a* ^

 

( b& Z# v5 g. G# c0 W4 k# {2 P

龙凤门北是一路三孔石拱桥、砂山。

2 Y. x7 T0 n$ |& A+ S$ h

 

/ t$ H4 t- ]/ p$ J4 a

 

7 ` S: O7 |7 ^; H

过龙凤门北行见一座一路三孔石拱桥:

, _) _: p4 ~7 V2 X m2 s2 ]% u

初游清西陵—永宁山下(五)

初游清西陵—永宁山下(五)

初游清西陵—永宁山下(五)

初游清西陵—永宁山下(五)

b* z$ {% g. R8 `" c# e

三孔石拱桥南望是龙凤门:

# D1 f! G5 X; \4 w1 B9 v3 W

初游清西陵—永宁山下(五)

初游清西陵—永宁山下(五)

3 u5 l- U0 C0 h. _( e

 

5 S" G6 Z. \% i6 U+ c


 

/ a5 ^1 Z x/ h4 n

三孔石拱桥向北行数十米就是环陵公路。

O8 z9 h& F: V" ]. x6 n5 x) a


横穿环陵公路,北面是一座起伏的小砂山。

# u1 ^4 d# V' ?$ w" J


砂山北面是三路三孔石拱桥后面的泰陵陵寝。

1 O) b6 X0 M+ t

初游清西陵—永宁山下(五)

初游清西陵—永宁山下(五)

$ B8 F5 R& Q, R J


 

* O& x5 D0 I* H; A" }2 `

这是转贴的图片。

2 ^7 \8 O* J& i. U; r7 Q4 y

我没有原照片作者那麽幸运。

4 y- z6 b/ j" D# N4 Y

虽然天气晴朗,但由于清西陵古松极多,植被好,北易水又流过陵区,水汽很大,我没有拍到泰陵后面的永宁山雄姿。

, p) |% J: j u" A) l+ W

泰陵的靠山永宁山原来叫泰宁山。

+ g% M, T* C. z0 f* o" R/ ?

明清皇陵大都依山而建。

/ @ c8 m: L+ C* U; _1 i

在划定陵区以后,将首陵所背靠的山赐以嘉名,以前所用的地方土名不能再用,成为定制。

+ J3 s6 s; z0 L6 Y; R2 A9 K, B


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把陵址选定在京北昌平县(今北京昌平区)境内的黄土山下。

0 \8 \( { s$ ^/ s) S1 J! q


永乐七年五月八日朱棣将黄土山改名为天寿山。

/ @1 @, [% x% ]/ H


到了清朝,入关以后,由于受汉文化的影响,也沿此制。

: t9 s2 e9 z8 c$ c$ z9 k- B


顺治八年(1651年)十月二十一日,封辽宁新宾县兴京陵(永陵)山曰“启运山”,封辽阳东京陵山曰“积庆山”,封福陵山曰“天柱山”,封昭陵山曰“隆业山”。

5 |. [" s' A0 v3 R v

顺治十五年(1658年)景祖、显祖从东京陵又迁回兴京陵,遂罢积庆山之名。

2 {% H- {" B7 l6 m9 B


康熙二年,遵化县境内的丰台岭下建孝陵,封丰台岭为昌瑞山。

" `$ L% P6 j8 M2 f8 S- e( _


乾隆元年二月二十四日雍正皇帝的陵定名为泰陵以后。紧接着五月二十一日,总理事务大臣、保和殿大学士鄂尔泰等人向皇帝上了一道奏折,要求赐予陵山嘉名。他们在奏折中说:
臣等窃惟帝王崇亲之典备极尊隆,山陵营建之区每加封号。妥神灵于宝域,山岳增荣;启昌炽之庥符,名称祀异。盛朝因以为制,史编历有可稽。……再考彝章,隆规宜备,睹高山之天作,实拱卫之佳城。况吉地之钟祥,更默符于泰祉。昔凤凰来集,显示嘉征;兹灵爽凭依,永凝福佑。应表灵山之懿号,式开昌运于嘉名。经臣等敬谨酌拟字样,恭呈御览,伏候钦定。

% I% x# ~' R9 d+ @# f

鄂尔泰等恭拟了“永宁山”、“昇平山”、“凝佑山”、“仪凤山”四个山名供皇帝选用。

7 A- j4 O! ^ H! |4 L7 M

本日奉旨:

& K, V) {8 X8 e! R7 X

“泰陵山名用‘永宁’字样。”

! P: W, |% ?% Z. j$ [8 [


从此泰宁山改名为永宁山。

; N4 w7 D; I3 F( U) Z: X


泰宁山一名本来就很好,但与“泰陵”有重字,将“泰宁”改为“永宁”也有避讳之意。

/ h! S" m! M* n3 B' B5 N# ?

 

5 T* U4 P0 ]9 j' m! Q, P

 

( w" M3 L% K- d* K$ j# e

永宁山与启运山、天柱山、隆业山、昌瑞山一样,从祀地祗坛(北京先农坛南院内):

! P9 u9 `: ?) r3 n' |. n* ?( H' W

初游清西陵—永宁山下(五)

初游清西陵—永宁山下(五)

9 _4 g# f; Q6 I7 g7 K- D

继续向北前行是泰陵宫前广场南端的三路三孔石拱桥。

# s( o: T* p/ v% k9 ?

 

9 W" e5 g1 K" x: c7 b1 H! k


简单介绍泰陵祭祀区:

) Q1 O' N% m; n1 H7 a1 q8 @8 F


继续向北前行是泰陵宫前广场南端的三路三孔石拱桥。

/ Q/ f& \( g2 k- J6 ?6 ]


三路三孔桥北是神道碑亭。

% J& j; y0 F$ W9 D; v: D

神道碑亭形式与圣德神功碑楼相仿,但规模缩小了将近三分之二左右。

2 p4 _4 X) T8 T! u

马槽沟上建有平桥通往神厨库院。

" h- x$ n. h5 Q& m T

所谓祭祀用的整牛整羊,仅取头、脊、尾、蹄几个部分象征性地摆在盘中,并非整头整只地抬上去。

3 L7 r& [+ I4 R7 {

院南有井亭,黄瓦秃顶式,四柱飞檐,亭顶露天。

. `9 e0 R8 ]# G8 `

亭顶露天的洞口与亭内水井口垂直。

1 W5 w, S! a3 g- `

井口直径0.5米,是祭祀制作供品的水源。

* w7 c0 @; H8 X& L2 k0 b, s

东西朝房建在桥北泊岸上。

6 E1 G! O3 a* |1 }7 ^1 O- p

东朝房是为祭祀准备奶茶和瓜果的地方,所以又名茶膳房。

' O0 E1 U: I6 q7 f' R D) d! E

西朝房是为祭祀准备面食点心的地方,故此又称饽饽房。

4 z4 z( f- O& J% m; K+ b

两房内均设有锅灶,房后各矗烟囱两座。

3 Q+ ~/ }9 K7 F

东西朝房北有东西班房。

: n/ d, j' A, j7 f

东西班房以北为隆恩门,门内东西配殿。

0 T6 `# T; f6 z0 w) {. ~% O

正中隆恩殿内有三间暖阁。

: ~: Z9 [; |- x) C# W3 ^! N

中暖阁设神龛,供奉帝、后的牌位;西暖阁内安置宝床,床上设檀香宝座,供奉皇贵纪牌位;

5 S& o6 v* a5 ^; Y

东暖阁为佛楼,上下两层供奉金银佛像;

* W4 Z& J1 ^4 w3 f: f& |* x) ^

西暖阁内安置宝床,床上设檀香宝座,供奉皇贵纪牌位;

* G% U- g2 n# c4 c m1 n+ W5 Q9 H3 G

地面以“金砖”铺漫。

. C/ ?3 z' O0 k/ L' u5 B7 J

殿外月台铜鹤铜鹿已失。

( x8 B5 g% U" i

隆恩殿殿北为三座门、二柱门等......

" E; ]+ D0 G/ H& B. H6 u

清世宗于雍正13年8月23日在圆明园逝世,享年58岁。

0 _: H; X# G' P) \7 S! }

地宫中还葬有孝敬宪皇后乌喇那拉氏(雍正9年去世)、敦肃皇贵妃年氏(雍正3年去世)。

! o/ Y. V( I8 L8 c5 y4 i



我来到三路三孔桥的时间是: 13:00 .

, o+ z; O( n. z5 R* @8 `

泰陵宫前广场上是人流如潮!

. [8 P0 o* ?9 J8 D

根本无法拍照片。

1 E3 ?. e7 g3 l% [; s

稍作休息, 13:30 .转道先去泰东陵和泰陵妃园寝看看。

' s/ U* _6 ?7 R. s" R( Y


根据我的叙述习惯,依照长幼有序,尊卑有别的原则,先将10-03.早晨拍的泰陵照片陆续发上来:

0 [0 R* T! X P3 K/ S+ {' a


继续向北前行是泰陵宫前广场南端的三路三孔石拱桥。

/ }0 a Q$ W* z' N8 I: U. E" E

初游清西陵—永宁山下(五)

初游清西陵—永宁山下(五)

7 b8 `2 v/ I, @# D3 H

 

! V1 |1 l. s b3 z2 o

近观三路三孔桥:

% E7 V! R4 Q2 P; i* W1 u3 U

 

+ n: M6 u( K- g# {3 h


. K$ E* U6 O/ Q( N

看看精美的拱桥栏板柱头石雕:

4 y0 t e# q( D0 Q% Y, H

 

% c6 F7 B! M: ~+ B. b: F# g


; ~6 i7 d! q8 N1 b P5 ^

 

2 q% Y+ ]$ f w& G

走过三路三孔桥就进入了泰陵宫前广场。

! \: A" V1 C/ ~$ s3 T

, }5 x F1 l6 V+ s1 C5 Y

 

7 K/ X; i9 l6 j' [. [' p! B

在三孔桥的东西还各有一个下马碑。

) X# ~5 L6 v; T: l

碑上面满.蒙.汉三种文字写着:文武官员至此下马。

3 K# K# z5 Y, x


宫前广场的东面是神厨库院:

5 m. I" Z) h6 G- o

' O5 W1 F+ E" s! b# F' l! t


 

) A* y% u' K, V6 x8 a' S" {

神厨库院位于神道小碑亭东面的院内。

: M4 a( T6 `/ G% e

坐东向西的建筑叫神厨,是祭祀时制作供品的地方;

c+ ]4 w) J6 w, u

南北相对的两处建筑叫神库,是存储原料和存放供品的地方;

. J1 W5 m8 B0 u+ N" `

东南角的建筑叫省牲厅,是杀牛宰羊的地方。

- M9 \( P+ a' s* c3 k

所谓祭祀用的整牛整羊,仅取头、脊、尾、蹄几个部分象征性地摆在盘中,并非整头整只地抬上去。

: v6 }* q9 {1 O* \


泰陵的神厨库院的建筑完整。

1 T( y- b J9 a

院内东面的神厨,东南角的省牲亭,南北两座神库及院外南面的井亭都在。

. `1 ^) Y2 t3 b. |9 u+ i4 A* _

* A/ f$ H8 d- u. w

 

. N2 ^8 Q( Q& d) O. Q

马槽沟上建有平桥通往神厨库院。

1 z) }9 u% {( t' ^

院南有井亭,黄瓦秃顶式,四柱飞檐,亭顶露天。

5 O5 |9 N3 W, T6 w' `4 K' A. a2 y& Q

亭顶露天的洞口与亭内水井口垂直。

i" h: j. f3 n, _. D9 T9 @

井口直径0.5米,是祭祀制作供品的水源。

" e9 p6 ^! f0 {) l+ @# r" a

三路三孔桥北是神道碑亭:

# p/ g4 I: b% \# R, @9 u

- E# f) F) B2 |% V" L

 

, y6 P, D" X( j0 v

 

/ G3 }) h6 H3 a" x8 ~. f$ Y% {' C- a


 

: @8 t. T4 C3 j7 D

神道碑亭又称作谥号碑亭或小碑亭,建在三路三孔桥之北、隆恩门之南的宽阔的广场上。

$ u+ K* S- B& B. |1 R+ r4 ]1 ]1 y/ \

这片广场用青砖铺地面,称为海墁。

' M2 ~3 ^/ d3 O

神道由海墁中心通过,抵穿谥号碑亭直达隆恩门。

! M! C# F) L+ H% H9 h1 P( L1 L$ p

谥号即封建时代在人死后按其生前事迹评定褒贬的称号。

3 v/ Z' N0 O8 z0 U0 D

谥号碑亭就是专为置放镌刻着皇帝谥号的石碑而建的,重檐歇山式,黄琉璃瓦覆顶,四角翘飞,形式与圣德神功碑楼相仿,但规模缩小了将近三分之二左右。

( a0 \+ ?/ k# t

碑亭四面有门。

7 Q2 I" \3 `+ l6 R; [0 w

亭内赑屃面南而卧,背矗石碑一通,碑上面刻着嗣皇帝御笔亲书的大行皇帝的谥号和徽号。

% R+ [2 C, I7 ^& w f2 E! }7 G


我从门上的透窗的缝隙处伸进手拍得世宗宪皇帝的谥号碑:

5 p* F, ]9 c- P+ v0 C( T9 y

 

: _& o8 J% y3 n% |( z

% P6 X+ }$ `0 ?. N- c# \# G' ~


 

+ u+ }; l( @. a( t! f* D

谥号碑文:

0 N1 ]% a4 r9 P( R5 a


世宗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宽仁信毅睿圣大孝至诚宪皇帝之陵

3 W. ~: A% G5 ]& R: e$ n" \0 N


我在匆忙中只拍得这样。

( L& }' w* z& T% E8 X; ^

 

/ _( I) R3 ^ ]2 q; x* G! |: @$ u& ]

 

: f; J7 }! l2 O4 F- P1 p3 [, D


小碑亭位于三路三孔桥北面。

+ Q# d, a7 _& K

/ `7 W7 h4 e& ^1 X6 P) r& B0 }5 E

 

- U$ R; ?# A4 ^2 I' O

东朝房与西朝房,分别建在隆恩门前广场两侧,均面阔五间,进深两间,黄琉璃瓦硬山式顶,房后各矗烟囱两座。

$ H4 J& @, x# |% q

东朝房后附有晒奶亭一座。今已不存。

$ B" h' n' j3 R

% y% m" t( O9 z4 r- y8 m# o



东朝房是为祭祀准备奶茶和瓜果的地方,所以又名茶膳房。

0 L' m- F9 l$ c1 \6 e) F: o+ Q+ Q1 e

, N% {0 z0 G6 g- \) I

 

- d5 g4 S. t' v3 q4 f7 V7 t


 

7 {" q) c) z) d z

西朝房是为祭祀准备面食点心的地方,故此又称饽饽房。

u+ I2 f6 ?. d- M6 A L

两房内均设有锅灶。房后各矗烟囱两座。

! j8 F7 e, ]% k4 Z) C' ]& a


东西朝房稍北各有布瓦卷棚顶的班房三间,称东班房、西班房,为护陵官兵值班的驻地。

! v8 C" Y- w4 e: o3 \/ g4 g. z# y

东班房由满族八旗兵驻守。

1 d8 }5 s6 I0 K! o) Z9 s

西班房驻守的是汉军绿营兵。

3 R5 w: J/ j, a; d

东西班房以北正中为泰陵陵寝的殿门——隆恩门:

# S7 h% e) K1 j& Z0 @: P7 |

* H2 b+ L* X6 N+ x9 T% D

 

8 ]9 D ^9 e. q) o

门正中悬有匾额:

3 c4 U/ k( O0 e; B

/ d A9 c. C+ Q6 v; ], T

 

U& A" L E# ^


 

6 X% y1 d5 O5 c' ~

隆恩门内是收费游览区。

/ w3 p& V% K+ L/ Y8 h9 n" E8 }, u" W


泰陵门票 47元.

4 k* N" l* g8 ]( w q) P

清西陵通票 122元.

% W( S( N, T6 g; ^ d* [

现在的时间是: 2008-10-03. 07:30 .

( L! c8 A* j6 w; I5 Z

 

1 C5 O$ @* k. L4 b# Y* r# T5 A

 

2 E- ~( y7 p* }) R4 J; s

 

8 f; g2 Y& c0 d" q. T: U6 u; ?

 

/ ~' @* Z% i( c: q8 H- N4 K6 Q) |

 

& ~) C) C6 I8 E. i! [

 

4 J" p. J+ L8 _1 b5 W% f& h& k

待续。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09-2-22 13: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仅去过一次,还是随着单位大部队去的,纯游玩性质,哎,可惜
发表于 2009-2-22 13: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泰陵的隆恩门是满汉蒙三种文字书写的.....

* ]8 x: i, O3 t5 w, Z

楼主你尊仔细!

发表于 2009-2-22 07: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很久没这样看帖子了,一篇篇看下来,已被他吸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4-25 20:34 , Processed in 1.133154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