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104|回复: 0

避暑山庄与口外八庙(七)[含22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9-3-2 11: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f$ Q9 b$ d6 e- y6 i

沿着小巷北行,走到尽头东拐,前面是承德至隆化的单线铁路。

Q0 \( @- T1 s

过铁路沿农田旁的小路向山上插过去,10分钟不到就看到普乐寺的山门了。

" Y2 S! z$ Y, v$ f3 ?


现在的时间是:09:20 .

' J8 H9 ]9 q! f7 I$ x- W

避暑山庄与口外八庙(七)

避暑山庄与口外八庙(七)

避暑山庄与口外八庙(七)

避暑山庄与口外八庙(七)

避暑山庄与口外八庙(七)

避暑山庄与口外八庙(七)

( V4 t) U+ u- q6 g$ @2 R

普乐寺位於河北省承德市避暑山庄,武烈河东岸,坐东面西,居溥仁寺东北,与安远庙南北相峙,正面隔河遥对永佑寺舍利塔,中轴线隔山直指磬锤峰。

1 P7 G8 O5 |* v* d" l! w3 N! @

该寺东西长195米,南北宽93米,占地2.4公顷。

2 u! N3 E1 O5 {! p

  普乐寺建於公元l766年。当时,清朝政府彻底平定了准噶尔部贵族的叛乱,使生活在巴尔喀什湖一带的左、右哈萨克族和生活在葱岭以北的东西布鲁特(柯尔克族),从此摆脱了准噶尔叛乱势力的压榨和欺凌。不久清军又粉碎了“回部”霍集占兄弟的暴乱,使西北疆强更趋隐定。至此,西北各民族与清朝政府的关系日益密切,他们不断派代表到山庄朝觐,奉表贡物,接受封赏,并经常伴随乾隆围场行獵。为了表示对西北各民族宗教信印的尊重,进一步加强中央政权的统治,乾隆遂决定修建这座庙宇,敕赐“普乐寺”,即天下统一,普天同乐的意思。因此可说,普乐寺的修建,是各民族团结的象徵。

& W$ c# K6 X" w2 @: Q( T; Q

1949年後,经过维修,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备受各族人民的爱护和崇仰。

V/ G( V1 r: M W: X

避暑山庄与口外八庙(七)

避暑山庄与口外八庙(七)

6 W9 c9 N8 U' O& v

  普乐寺平面成规则长方形,分为前後两个部分,前部由山门至宗印殿,为汉族寺庙的传统形式;后部为藏式阇城(坛城)。

! ?7 P6 D4 f0 `& p

普乐寺有前後两个山门。

$ i- A" ^6 l$ `0 D! S

前山门向西,正对避暑山庄。

5 G- H( l! d; A; B! j

 

2 B- t4 K& V+ V, J" p+ L, b

 

. B5 k: h) e& {1 w. a

前山门[摄于2006-09-18.]:

& E( X! H+ P# r+ b) @ m

避暑山庄与口外八庙(七)

避暑山庄与口外八庙(七)

3 m/ T: H" e0 t5 e2 H

 

& u5 p* z1 w' c. f/ g1 g

 

! }# L# u9 j0 S, t4 [9 {

今天拍的前山门

1 R& q, J+ @/ Z4 V


避暑山庄与口外八庙(七)

避暑山庄与口外八庙(七)

1 C8 n& Y1 G4 {/ Y

 

+ F, e. q0 e" e

 

' A; t6 N1 T- J7 c# s3 Q% i

请注意:山门殿顶的荒草被清除了。

5 e8 j8 }. Z) Y, |& v$ y) m/ A1 U

 

+ u$ M. X8 i- s4 H6 Q* `

前山门外有石狮和旗杆,十分气派。

/ ~' O( \ ?; F

 

3 n; E& L# a; M$ {4 m

 

" P8 S9 y7 a( b S$ v3 P

避暑山庄与口外八庙(七)

避暑山庄与口外八庙(七)

' o" U- P6 S/ A, D+ g/ t' t

 

5 g" C! M! l5 N$ J


 

! P4 ^5 ?3 b9 `+ r5 c5 i

山门为单檐歇山顶,开三座券门,山门的左右有角门。

0 g$ Y' q9 v/ h# x

山门内不见“哼”“哈”二将,现在是票务处及参观入口。

: ?( ?. j: F( b0 T. {

普乐寺的门票: 30元.

+ m y! ^. ?( T3 S* F M


我对寺内的佛像兴致不高,且寺内未经同意不可以拍照,就不进去了。

" G; c( _1 |3 w I

 

% r) I9 I% [ u# F: z3 F

 

( n* y- `* a, @- |- S& n& S

 

. w- O3 e3 i, P8 z, o. n! _

避暑山庄与口外八庙(七)

避暑山庄与口外八庙(七)

避暑山庄与口外八庙(七)

避暑山庄与口外八庙(七)

W$ S1 a' X- Y, d

 

/ C% B( Q) \# q+ K$ d0 h


 

! \; P3 ~( ^& b* t3 W

门内两侧是钟楼和鼓楼。

/ x0 u' N/ @) `. R- D) B

往东走是天王殿五间,与普宁寺天王殿大体相同,殿脊用云纹花琉璃瓦,上置三座琉璃喇嘛塔。

/ b9 B X/ l; ~$ h: \! F9 J

天王殿内供有四大天王和弥勒、韦驮像。佛像的色泽优於其它寺庙。天花板为贴金团龙,彩框中画一横条黑线,象徵皇帝以万乘之尊一统天下。

* ~+ Q4 v! H- D) g; d J$ F

  天王殿後面为宗印殿,面阔七间,进深五间,重檐歇山顶,覆盖琉璃瓦,屋脊装饰色彩缤纷的琉璃饰件,以数条黄琉璃龙贯穿起来。正中嵌釉瓦喇嘛塔。两边浮雕宝伞、金鱼、宝瓶、莲花、法螺、法轮、法幢、八扎等吉祥八宝。

5 H; C& f9 I/ Q9 n

殿内正中由北至南,供无量寿佛、释迦牟尼、燃灯佛。在他们背光上,有金翅大鹏浮雕。两侧山墙上,分列八大弟子。南面自东而西为文殊、金刚手、观世音、地藏王;北面自东而西为除後障、虚空藏、弥勒、普贤。天花板绘有藏式六字真言图案。

i! d' T4 {" g: P8 u* x: m0 F

宗印殿前两侧有配殿,均面阔5间。

- c4 X- R1 _, X9 O

南面的叫慧力殿,内供三头六臂的马头金刚、一头四臂的愤怒降魔王,三头六臂的愤怒降魔王变体。他们身上挂着50颗人头,代表梵文的16个声母和34个韵母。

: V/ Q4 N3 B& S

北面的叫胜因殿,内供秘密成就金刚、外成就金刚手、内成就金刚手,都是弥勒化身。

/ h! ~0 J5 f! U2 I4 \+ B# n+ L

宗印殿之後为“阇城”(又称坛城),是普乐寺的主体建筑,其平面布局非常特殊。

8 G% i) u, ?( @& ~+ c3 x


雾气已经完全散去,天空一片湛蓝,像水洗过一样。

8 c5 h# Z1 j. Z8 k& {9 i

顺着南墙外的小路东行,到后山顶拍全景去!

0 f1 l+ I7 A' h

 

$ L, O: Q$ p) Y

 

( r9 ^5 p# M$ P) M ^7 X& Z

避暑山庄与口外八庙(七)

避暑山庄与口外八庙(七)

避暑山庄与口外八庙(七)

避暑山庄与口外八庙(七)

: ?7 E0 s( n, {5 }1 b


 

/ V1 m2 s. N) h: E# Y/ }

寺后东墙外有一条小路,沿着小路向后山门方向走,小路边有石阶路。

_( |* u. y9 C% [+ c1 l# Y

拾阶而上,可达一观景平台。

3 b" f! w3 {" o1 @

登上平台四望,风景无限,美不胜收!!!

* g0 u0 k" ]' L6 G: n+ Q4 X7 P

避暑山庄与口外八庙(七)

避暑山庄与口外八庙(七)

* M: z( i+ N$ h% s* E


 

) L, [" r' c" t/ K u$ C9 i" P) {

阇城前门内有一碑亭,碑上用汉、满、蒙、藏四体文字刻着乾隆手书《普乐寺碑记》,记述了兴建普乐寺的目的、经过和意义。

M7 R6 x; n9 X! _% T8 f

  阇城是藏传佛教密宗修炼、观摩、传授秘法之密宗道场,另含“群贤聚至,万德交归”之意。

& v% j' x) d2 z' J! b

阇城立面分三层。

0 W- a1 u; I S3 U8 z. m5 x

阇城底层是金刚墙,条石砌筑,高3.36米,长宽75米见方,中设对称蹬道,2O级。

3 f* A& l7 V9 O8 n$ |& f

四面设门,均为三楹,进深一间,单檐歇山顶。

3 V5 ]% R- H: u! n5 B0 |7 `

面西门殿内立乾隆御碑一座,上刻《普乐寺碑记》。

% ]7 S- w6 s6 }) x' E, {. I2 e! N

四个门殿由群房相连,计84间,形成方阵封闭。

: H/ c$ }; a! _) \

现在仅存门殿,除西门殿外,其余九间门殿辟为展室。

: }- H% N1 I$ e7 g

群房正中是44.4米见方的石砌方台,是阇城的第二层。台高7.2米,四面正中辟拱门,台上砌雉堞,俨若城池。拱门与门殿之间有甬路相通,东、西拱门之内设左右石级登达台顶,上建庑亭遮雨,西门镌“舍卫现洋”方额。南北拱门对封,具有佛龛功能。台顶四周环布琉璃喇嘛塔八座,形状近同,色彩各异。四角台座为八角形,白色。四面正中台座方形,颜色分别是西紫、东黑、南黄、北蓝。此八座藏式佛塔都属功德塔,表释迦牟尼的“八大成就”;八座塔施五种颜色表“五大”(地、水、火、风、空);东、西、南、北四塔表“极乐世界四方天门”;四角、四面、八方表“四平八稳”。

& g) e; }; s: d- n1 @" h* b

台顶正中又起方台为第三层,台高6.6米,宽32.8米见方,四面辟拱门:东、西门是封闭深龛;南、北门均砌石级登达台顶;出口建庑屋遮雨;台顶四周环以76棵云龙望柱和栏板;上檐外砌黄琉璃瓦檐,檐下四面砌l2条出水石槽。

/ R$ @- W' [/ l p$ c# W- n

  阇城上面正中起主体建筑旭光阁,它打破了传统寺庙坐北面南的格局,平面圆形,立面亭状,重檐黄琉璃攒尖顶,底直径21米,高24米。檐柱、金柱各12根,环成两个同心圆。檐柱支撑底檐,金住支撑顶檐。外圆成12间格局,东西南北四间各辟门,馀设槛窗。阁内顶部置圆形藻井,龙凤图案,藻井中心雕金龙戏珠。藻井采用层层收缩的三层重翘重昂九踩斗拱手法,雕工精细,金光闪闪,与阁正中汉白玉须弥座构成色彩、形状及大小的呼应。须弥座上置国内最大的立体曼陀罗模型,由37块木料组合而成。象徵释迦牟尼三十七种学问。曼陀罗上供双身立姿欢喜佛铜像,呈男女拥抱交欢状。男像胜乐王佛是大日如来的法身像,三面十二臂,正面直对磬锤峰,代表“智慧”;女像明妃(即佛母罗浪杂娃)一面双臂,遥对永佑寺舍利塔,代表“禅定”。此是藏传佛教密宗最高修炼形式,是藏密五部金刚大法本尊之一。此尊铜铸双身佛像是国家一级保护文物。旭光阁内四面有条幅依次是“竺乾法示西为意,震旦光圆东向因,化城层拱通乾闥,属国环归过月氏”,“花凝宝盖皈真相,云拥祥轮现化身;妙演梵乘超最上,广臻法会乐无遮。”阇城後殿、东山门殿和阇城北殿现供奉密宗欢喜佛三十馀尊。东殿南为密集金刚,三头六臂拥佛母;北为顶髻白伞盖金刚,三头八臂;山门居中者为大威德怖畏金刚,牛头三面变体,三十四臂拥佛母;居北者为牛头域主金刚;居南者为大黑天金刚。北殿居中者为文殊化身大威德怖畏金刚,牛头赤身,九头三十四臂十六足,拥明妃罗浪杂娃,有“降伏恶魔之威,护善安良之法”,是藏传佛教格鲁派的护法神。

& ^ d% V0 [- m1 N3 D8 G( B

原来四方门殿旁各有21间群房,现在仅存门殿,除西门殿外,其余九间门殿辟为展室。

9 [! d9 D# O* M3 ^1 c+ E

避暑山庄与口外八庙(七)

避暑山庄与口外八庙(七)

避暑山庄与口外八庙(七)

避暑山庄与口外八庙(七)

0 q3 q# M+ z% |


仔细看:旭光阁的匾额悬挂在东面。

5 v: K3 Y1 s$ v3 {) K" l2 t

避暑山庄与口外八庙(七)

避暑山庄与口外八庙(七)

/ Q0 @1 J* z+ M( R- Q9 t; y


 

, x0 R/ v; V2 S/ N1 h

後山门面东,正对磬锤峰。

) d8 p. g" z' \5 S3 L; \

乾隆认为磬锤峰为神物,是上天的启示,故在寺的後部又辟一个山门,这是我国寺庙中少见的建筑布局。

% N6 {" F o' J$ k

避暑山庄与口外八庙(七)

避暑山庄与口外八庙(七)

避暑山庄与口外八庙(七)

避暑山庄与口外八庙(七)

! O0 D6 F! I, o& G

根据乾隆《普乐寺碑记》所述,普乐寺的兴建,并不像普宁寺、安远庙那样,针对具体的历史事件,是因为乾隆皇帝觉得从普宁寺、安远庙向磬锤峰一带望去,还有较大的空地可以利用,为使避暑山庄周围寺庙整体合理布局,因而建了这座寺庙。

5 R2 {) `' P) u& F4 F+ |& l

普乐寺虽然是一座喇嘛教寺庙,但寺内并不设喇嘛,而是由八旗官兵守护。

+ S: f2 ]* d$ A6 {% M- p

这里主要是供来避暑山庄朝拜清帝的哈萨克、维吾尔、柯尔克孜等少数民族上层人物瞻礼,居住的场所。

4 e% c+ s$ Q, c! g

是住在那84间围屋吧!

. m8 q# ?: Y: y$ D

所以普乐寺不是“口外八庙”之一。

! N4 Z. M4 t: N% J

它只是乾隆帝敕建的一座寺庙。

! ]/ c( Q& h+ t& `' k \9 U


& E; B- ?% x8 P7 V5 p3 v/ Y

避暑山庄与口外八庙(七)

避暑山庄与口外八庙(七)

9 k% b( `" O0 N/ v


 

$ t% D/ [$ z$ K( p& c

根据乾隆《普乐寺碑记》所述,普乐寺的兴建,并不像普宁寺、安远庙那样,针对具体的历史事件,是因为乾隆皇帝觉得从普宁寺、安远庙向磬锤峰一带望去,还有较大的空地可以利用,为使避暑山庄周围寺庙整体合理布局,因而建了这座寺庙。

9 q) J! p& s/ x" ~5 x; ~

普乐寺虽然是一座喇嘛教寺庙,但寺内并不设喇嘛,而是由八旗官兵守护。

5 J3 P6 o) r# s# I( _( ]

这里主要是供来避暑山庄朝拜清帝的哈萨克、维吾尔、柯尔克孜等少数民族上层人物瞻礼,居住的场所。

/ |8 s- { H8 D# d5 H

是住在那84间围屋吧!

" Y5 q) H, h! n4 i" M1 v% j ~

所以普乐寺不是“口外八庙”之一。

* u4 p2 g8 P2 t/ w! p

它只是乾隆帝敕建的一座寺庙。

3 R/ H. k- A v8 d! j


在观景台给体内补充了食物和水,休整后恋恋不舍地离开普乐寺。

1 D3 k2 u% M7 w: Q9 d: ]

避暑山庄与口外八庙(七)

避暑山庄与口外八庙(七)

避暑山庄与口外八庙(七)

避暑山庄与口外八庙(七)

避暑山庄与口外八庙(七)

避暑山庄与口外八庙(七)

* s* i+ @2 p7 G1 X


再发一张黄昏时我所拍的“锤峰落照”:

* a; e/ p9 d* D: U( D

 

\4 O* @( A( i9 c# b

避暑山庄与口外八庙(七)

避暑山庄与口外八庙(七)

' |: [: k$ G9 a2 @* e( n, r

 

4 y5 M5 m1 j+ x& ~; j7 g

 

0 D, o+ E' R! g, L. q7 r

 

: Y6 {2 m3 y& @+ {

待续。


回复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8-26 19:02 , Processed in 1.174967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