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聊波尔卡,和,如风,敬赠十三条和十四条怀旧:" w- J0 ^; r4 [& }9 J5 w! ^/ E3 d
嘿嘿,握个手,邻居啊。现在我家还有亲戚住在十三条81号后门(门儿开在十四条)。 . @% ]) i2 y2 R ~) E
依稀记得十三条81号是个四进的大院子。十四条小学(我在那儿上的一二年级)旁边,当年住个文化部长。 0 {( F: H# i: `% ]9 s* `, E6 Y
十四条,我家对面以前是人民日报宿舍,也是个四进的大院子。
" {3 w4 w0 V5 \$ O; a* U. [! @ A D5 h/ j+ R. l: z9 h$ q" A
东四十三条 ' j" t% M* m5 s, w
慧照寺民居留古碑
9 u l0 I' X! O7 J# i3 ^9 A 汪由敦敷衍煮鸡蛋 ( J. B; o1 \1 `) x1 U$ P/ \
& W3 F# {6 j8 b0 E" x
十三条东段,旧称慧照寺胡同,因有明代古庙慧照寺而得名。清代《日下旧闻考》记述,慧照寺是1481年在明朝永宁伯谭广故宅上建成的。谭广是明初六朝元老,在朱棣起兵夺取皇位的“靖难之役”中屡建奇功,曾参与北京城建都工程,后多年镇守北方边关,因战功受封为永宁伯,82岁时病逝于府邸。因谭广的伯爵不是世袭爵位,他死后37年府邸被改建为慧照寺。慧照寺现已变成居民大杂院,有一座明代古碑被砌筑在门道的墙壁里,碑文是《慧照寺修建记》,落款是明弘治十年,即1497年。
, R6 S, j/ B5 B4 E) |8 L十三条西段,明代旧称汪家胡同,清代住过高官汪由敦。汪由敦是杭州人,考中进士后,历任尚书、军机大臣、协办大学士等要职,是著名的书法家,曾为乾隆皇帝代笔写过许多诗文。
2 S5 ~3 v! l) `0 I$ ]# J 汪由敦原住南城椿树三条,因受乾隆宠爱赐第于内城十三条居住。有一次他进宫上朝到得很早,乾隆皇帝去朝房巡视时,见他如此勤奋很是高兴,遂与他聊天。乾隆问道,你起来这么早,可曾用过早餐?汪答道臣无暇早餐,,只不过是凑和吃了几个煮鸡蛋。乾隆闻言大惊说,一个鸡蛋值十两银子,就连朕也不敢多吃,你如何早餐就吃掉几个鸡蛋,还说是凑和?汪由敦明白皇帝是受了御膳房的蒙蔽,但又不便揭穿,只得敷衍道,鸡蛋确实贵重,但是易破,破鸡蛋身价大跌,因此臣吃的都是降价甩卖的破鸡蛋。汪由敦病故后,乾隆曾亲临十三条胡同来祭奠他。 : `( y" H: W& A: K1 N; O, }
) q8 @8 _: P' @# {
东四十四条 , s& M/ J, ]# p
末代肃王忙复辟 2 y8 Z8 N( { r; d# y5 a9 q
川岛芳子被处决
+ f4 J$ w( W( V' b' U) i
( R; g6 b8 |" o 东四十四条在1965年改名前,东段称五显庙,西段称船板胡同。十四条西段的农贸市场,原是北京袜厂的厂房,在旁边有几座老房子,是清朝末代肃亲王府的遗迹。
! G" g( c2 ~' k1 t6 x/ v: d7 o7 D+ e 肃亲王府,原在玉河桥东面,即今正义路北京市政府位置。首任肃亲王是清太宗的长子豪格,本来最有资格继承皇位,后来他被多尔衮排挤迫害致死。末代肃亲王名叫善耆,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他因王府被日军强占而迁居于十四条。善耆通过结交日本人川岛浪速,与日本军政人士关系密切,清朝灭亡后,他一直在策划依靠日本势力实现复辟。1914年,善耆在大连将自己的女儿十四格格送给川岛浪速作养女,即著名的女间谍川岛芳子。
+ c# y* E$ O9 `7 i2 w 日寇侵华期间,川岛芳子跟着日寇回到北平,住在东四九条一座由国民党官员那里抢来的大宅里,化名金璧辉,自封为金司令,勾结日军做尽坏事。1945年10月11日,川岛芳子在九条被捕,后被处决于北平第一监狱,即南城叫作“自新路”的地方,所谓“自新”者,悔过自新也,这地名不是什么好地名。 $ x, \ `* w% |$ U1 l) S
如今,地铁5号线工程正在东四北大街的地下深处加紧施工,东四头条、九条和十一条的胡同口也正在建造地面车站,预计明年就要通车。这片古老的街巷,即将被注入新的活力。 / Q' y" \8 v" p2 b0 d8 y( t
撰稿:陆元(此文原载2006年6月13日《法制晚报》) * L4 o% k1 T6 e9 @& u' 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