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1356|回复: 38

原清漪园治镜阁的两角度旧照片[含3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9-4-7 00: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因为之前在这里看过有人发了一篇"治镜阁复原设计研究"的文章,还记得有发过一张治镜阁的老照片,因为刚找到另一角度的治镜阁老照片,并不清楚论坛是否有人发过.还是发上来说两句.在去年的一帖

7 {! B9 b0 T5 ?. N6 O( J- y- w Q& _

HK的《疑似或冒充比托大全》

8 _8 s7 Y1 R' f. Q4 {

http://bbs.oldbeijing.org/dispbbs.asp?BoardID=16&ID=34685&replyID=&skin=1

( I, w2 b9 z8 ^3 }1 u$ t( U

此帖中有下面第一张照片,角度从某个侧面拍摄,此照只有该一座建筑.

. D% o- R( d1 y: I! ^5 V I

而第二张拍摄的方位类似是和第一张照片拍摄的方位在一条直线上

; Q: T6 g# c, l* @1 Q6 H$ A! L

 

( ^9 u# M7 c# o6 ^# S: Z, R2 [ u

原清漪园治镜阁的两角度旧照片

原清漪园治镜阁的两角度旧照片

. P9 L/ m4 c8 M3 ?/ F; S

原清漪园治镜阁的两角度旧照片

原清漪园治镜阁的两角度旧照片

% z9 m: G. }6 L& O9 a! z

 

! K- r. |$ s6 u2 |2 X

如果此两张照片为同一人所拍,那肯定不是比托的.

9 |% q# ~0 Z' B7 ]: v$ @

在我找到的这一组照片,英文提示来自于Royal Society for Asian Affairs, London.

1 s. Q9 H+ M' G9 Q

拍摄时间大约是1870年左右,而拍摄作者具体没有,他们被统一归类为"中国海关总署"所拍摄.

9 A, J- G. M5 P0 D3 J

熟悉清代历史的或许应该了解到,清代海关总署一直被英国人所占据.

4 O* L* I- M3 o$ [

在同为1870年左右拍摄的照片中,包含了部分HK的《疑似或冒充比托大全》

7 y7 N O# F- B& B) n) `3 [

 

* }' a8 G( s* S9 P8 p* j

此外这是同属一个时间拍摄的万寿山前照片,由于这组照片未见有全景照,根据之前的托马斯查尔德的一张万寿山照有点类似,而且查了下托马斯,他曾在当时海关担任燃气工程师.与此组照片的分类有些相符.但具体是否就为查尔德拍摄?这点我就不太清楚.

( A, n# u% g8 C& i0 ]# F: _

 

# {' o. W% l3 n D3 d( l" Q

原清漪园治镜阁的两角度旧照片

原清漪园治镜阁的两角度旧照片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09-4-7 10: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疑似和我五年前看到过的那张站在万寿上佛像阁遗址向下拍的照片是一个摄影师!当时昆明湖已经干涸.

发表于 2009-4-7 10: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楼主分享珍贵老照片
发表于 2009-4-7 09: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张第一次见,治镜阁第二层已经塌毁,仅余一角,树木似乎也少了;墙体也破败了不少;

- E$ R% D7 [8 ~" |

 

C3 [, q/ \: I/ k! d; k

从这些迹象来看第二张拍摄时间应该晚于第一张.

/ Q7 m) b7 F: U! U

 

* s1 [9 H; P! s2 A

敢问此批照片还有其他少见的清漪园遗迹否?

发表于 2009-4-7 12: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稻子按烫样画的,话说以前可能城上根本没有游廊?

发表于 2009-4-7 07: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欣赏了
发表于 2009-4-7 00: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楼主分享珍贵老照片.第三张真少见.
发表于 2009-4-7 02: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张也很少见,和我这个图角度差不多

- l/ B( M4 u3 o/ [7 @+ J0 e

 

. f* a2 A* a |. L# M) s


发表于 2009-4-8 23: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稻子在2009-4-8 1:18:00的发言:
, U, i2 N; q) r. K" h9 M

 

. ~8 ]# W2 `" ~2 n

拜托,我画图从来不参考烫样,烫样和实物差距极大

% W7 [% m8 H* s& x) L1 O

 

+ D: R& s7 q, p* I$ ^. E

你的话说没游廊是啥依据?若没有游廊为什么山墙上开俩门?若是山墙开门便于交通也就算了,为啥还开吉门?一看建筑结构就该知道是带廊建筑。

6 M* U2 Y, z- [" y+ P

 

: s6 ^6 ^0 l7 d( D3 d

汗,不懂建筑结构。我看照片上干干净净的感觉奇怪故有此问。

发表于 2009-4-8 19: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张有传过吗?

- g3 }( A) P) i: C" {6 H( S" D


发表于 2009-4-9 01: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simwong在2009-4-8 23:53:00的发言:
7 E, o I# K4 V; T1 X

 

9 n: X0 U- U' k0 m/ y, {

汗,不懂建筑结构。我看照片上干干净净的感觉奇怪故有此问。

9 g [" ~, I3 B, v# Q" r. ]

 

5 z# x9 X# j) C2 \% z* A

。。。。。。。。。佛香阁的台子看上去也是干干净净的,,

发表于 2009-4-7 21: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像是这个人收藏的

Edward C.M. Bowra was one of the early British Commissioners of the & U5 N% V% M: W# L. u. RChinese Customs Service. His son, Cecil Arthur Verner Bowra also joined 8 L0 @; C" h- L2 N# u, t" ythe Chinese Customs Service.
发表于 2009-4-7 21: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Photograph album (1)  RSAA/SC/BOW/1  1869

These documents are held at Royal Society for Asian Affairs
0 _$ q+ \) y: f
; ?& D4 Q' J+ P$ b# Q4 z( _

1 album
7 }, s$ T) r/ ^; T$ i

Album measures 250 x 320mm, with gold edging to pages.
' X7 `% |7 W7 ~0 O, l
% h, H; ]& O- N/ Q9 a) f' n
Contents:% _1 k8 }! T# c' j* ^1 f
Photograph album belonging to Edward C M Bowra, containing$ k' H) k. R! W) |+ Q ninety-nine photographs (b/w, adhered, with captions in pencil) of9 L% v8 O; `$ ~ views of Peking (including the Summer Palace), Ningpo, Tien-dong, Kingpo (including views of "our house"), Chapu, and some family photographs.
发表于 2009-4-7 13: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这里现在有第三张照片的原照,结合同时送来的其他几张照片和《photographs of peking, China 1861-1908》一书,我推测是德贞(John Dudgeon)所摄,周末刚写了一片博文:http://jnxu.blog.hexun.com/31333028_d.html

发表于 2009-4-7 13: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2,3张以前没有见过

发表于 2009-4-7 17: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十分珍贵
发表于 2009-4-7 17: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J; y* {, h1 r* f" T2 F( A


 


发表于 2009-4-8 01: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simwong在2009-4-7 12:42:00的发言:
, \2 c7 W) m$ {3 E- e8 f. x

稻子按烫样画的,话说以前可能城上根本没有游廊?

( ?2 j- b: n6 h- r7 |4 l

 

3 C/ J6 G1 g7 ~

拜托,我画图从来不参考烫样,烫样和实物差距极大

* |) ?5 [7 U B7 f; x! {& g' I; C

 

% Y6 W! _; \; H/ M. \

你的话说没游廊是啥依据?若没有游廊为什么山墙上开俩门?若是山墙开门便于交通也就算了,为啥还开吉门?一看建筑结构就该知道是带廊建筑。

发表于 2009-4-7 22: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没错,证实就是出自这本相册,99张啊,谁英语好,跟老外交流交流,弄点高清的图片
发表于 2009-4-10 12: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像很多的地方都是自己倒的,但是书上说了是英法联军或者说是八国联军做的!
发表于 2009-5-14 17: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warbeauty在2009-5-13 23:22:00的发言:
终于在国外发现了目前为止第3张治镜阁照片,这趟没白去
M1 c) E# U0 [$ Q

哪里呢?

发表于 2009-5-13 23: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warbeauty在2009-5-13 23:22:00的发言:
终于在国外发现了目前为止第3张治镜阁照片,这趟没白去
' ?. S- G- o7 m0 t( z1 X; K" Y- G: l

发上来吧.

发表于 2009-5-14 00: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就不该递话。
发表于 2009-5-13 23: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终于在国外发现了目前为止第3张治镜阁照片,这趟没白去
发表于 2009-5-14 22: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由西南向东北拍摄,能看到玉带桥和佛香阁基座,
发表于 2009-5-14 22: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拍摄时间应该和第一张差不多,但更为专业,至少不会是歪的,信息量也大
发表于 2009-5-15 16: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都是上帝安排的,命注定的,挡都挡不住,这不刚刚又发现了这个,就是品相太差了
http://pm.kongfz.com/detail.php?itemId=2868457
发表于 2009-5-15 16: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标题叫 island in lake and Birthday Hill
发表于 2009-5-15 16: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位军子886好像是公款买北京的资料,不是特别想要就别争了,砸不过他,他什么都要,但主要是收集天安门主题的物件。知道他很多年了。
发表于 2009-5-15 11: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黑龙在2009-5-15 10:26:00的发言:
& ]) f/ l3 h7 j$ }

哎,rp 总能第一个找到好东西

: i% n; m# I: Y1 t9 U

 

: W/ N* r3 Z- [5 G' K$ v; v5 {# T

应该说RP总是第一个公布找到一个好东西,但只公布一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7-23 10:15 , Processed in 1.222152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