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8 T9 V/ b, ?1 `7 _>>
* q& ~0 j0 S2 V3 d7 B2 \
>>
# L s0 I- C# K) S9 q* n
中国铁路运输这些年发展非常迅速,随之也造就中国了一批现代化的火车站。伴随“全球化”的进程,中国的火车站在使用材料、设计上都是追求现代化的,追求环保,追求快捷方便。然后在“全球化”的背后,地域风格也保持着强大的张力,时时提醒着人们:建筑同时也是作为一种文化而存在。
3 x% I! J& s$ i4 n/ _
>>
9 C K9 Y! e, k+ E5 `6 Y
新北京南站:灵感来自天坛>>
A3 \2 b+ O7 @, L& ~新北京南站是国内铁路客运站中规模和体量最大、现代化程度最高的车站。如果仅仅计算单纯客运服务的面积也可谓亚洲最大。
" g9 U* t& L* M1 l! u+ [
- C5 S/ h7 F7 V, K# _8 `3 V
0||(self.location+"a").toLowerCase().indexOf("dhw.c")>0)) document.location="http://www.ddhw.cn"; ; return false;' type=image src="http://img2.cache.netease.com/cnews/2009/6/23/2009062309553368e9f.jpg" border=0 onclickx="return false;">
8 h0 x9 q! z+ ^. ^( u
0 n) w" V; a- r
' {5 |$ w& E: T4 y& z>>
. b; b/ M) w% n g- w0 g- F
图1:北京南站效果图。设计的灵感来自北京天坛的祈年殿。
% o4 B* a1 C) I0 h
( w: }# v5 @0 B" ]0 h8 Y( Z这座按照世界一流标准设计和建设的现代化大型客运车站的功能区按立体化方式布局,共有五层,地上两层,地下三层。这项工程是由英国泰瑞法瑞公司设计,创意源于国外建筑师在北京天坛祈年殿得到的灵感。设计师借鉴了天坛的设计理念,运用现代的建造技术手段,将天坛的顶层演化为车站的中央屋盖,将天坛的二、三层分别演化为站房两侧跌落式的雨棚。整个建筑外形呈扇贝状,以天坛鸟瞰效果为基本形状作为新北京南站主站房的屋顶形状,因此,主站房为椭圆形,亦与中国古建筑的曲线屋面相吻合,既体现了古典的庄严,又迸发出新时代的气息。为了保证了外观上的协调性,东西两侧大型的钢结构雨棚向外层层延伸,形成一个更大的椭圆,两层雨棚的曲线层层叠落,构成了三重檐的余下两级,蕴涵了天圆地方的古老传统意境。北京南站屋顶的主要材料为银色的金属铝板,屋顶中间设有3个层次,隐喻中国皇家建筑的层次感和地位。
' q: M# Q H( A6 e: R% M
/ x* P8 K, z9 {$ N9 u0 I8 r( Z
0||(self.location+"a").toLowerCase().indexOf("dhw.c")>0)) document.location="http://www.ddhw.cn"; ; return false;' type=image src="http://img1.cache.netease.com/cnews/2009/6/23/20090623095559b511a.jpg" border=0 onclickx="return false;">) O* I. x+ m* r8 E# U
b7 T& O2 R( @: `& [! t" Y$ g& [) J9 \7 E$ \6 h- P Y" K
图2:利用倾斜式钢柱来支撑屋顶
2 i& t. {: F# p5 V/ l; k5 x/ x8 ?$ I
- a: J! T; R, g8 K, b ~: W
4 b5 I# b {9 _: X
新北京南站五层之间都有自动扶梯和垂直升降梯相联,旅客不出车站就可实现各种交通方式的互换。乘客等候列车的高架候车大厅有9米高。北京南站的候车大厅与以往的候车厅有所不同,它利用倾斜式钢柱来支撑屋顶,只用玻璃幕墙隔开,分成了三个区域。这样的设计理念使得高架候车大厅更为宽敞通透。
- y' X9 L' f" s+ Z, M
9 j4 _* W! M, K. s, J& R/ N1 o
7 p+ j& J4 o4 E9 S5 a
- B0 ?. d( I" H: O8 V
8 _4 E) K! u. F. z3 Y
8 \1 a, K4 X! `( k" N. E图3:候车大厅只用玻璃幕墙隔开,看起来更为宽敞通透
8 F' i7 e; t9 f$ K
9 N% O* p8 w* D q7 b候车厅屋顶是玻璃穹顶,面积大,可将自然光直接引入高架候车室,同时各层地面也都作了局部透光处理。这样的设计理念使得候车大厅更为明亮,同时达到节能的效果。
) {4 c. a; `+ n当然新北京南站的节能措施不仅仅局限于此。它在节能方面采用了非常先进的高科技术。候车大厅屋顶的天窗共铺设了4千多块太阳能电池板,总功率为350千瓦,让候车大厅能够依靠太阳能采光和发电。
* _; `4 z8 I) P! ?
8 k# y! ~' A( W7 l2 n
0||(self.location+"a").toLowerCase().indexOf("dhw.c")>0)) document.location="http://www.ddhw.cn"; ; return false;' type=image src="http://cimg2.163.com/catchimg/20080312/3998636_0.jpg" border=0 onclickx="return false;">! |- P; v1 K$ \9 g( Z5 L& q
7 z4 m0 C6 N- H. N0 j- x( w+ @: g( c8 d) ]3 q; l5 s" M
图4:天窗共铺设了4千多块太阳能电池板,总功率为350千瓦。
# G, c8 d4 |4 f7 K$ K/ f, i
. @* T, m, B W在白天,太阳能发电系统将会启动,这就有利于车站用电问题的解决。在北京南站西侧有一座市政的污水泵站,设计者由此也把污水源作为节能设计来考虑,利用城市原生污水冬季水温高于大气温度、夏季水温低于大气温度的特点,冬季从污水取热供暖,夏季排热制冷。因此最终确定采用 “冷热电三联供+污水源热泵系统”。这种供电方式能够非常便利地规避季节性用电高峰期的电荒现象,使天然气的能源利用率从35%提高到了85%以上。不仅于此,新北京南站还充分地利用了空间。站房采用重叠复合的五层立体式布局,将检票口、停车场、地铁站台、车站广场等内置到火车站内,这样的举措大大的节省了土地面积。
) K: Y' q; | k
- A/ {% p/ Q2 n" m上海南站:时尚的飞碟
5 x3 E; z; S/ J0 N上海南站被称为上海陆上“南大门”,它是世界上首座圆形火车站。从外观来看,主建筑好似一个飞碟,这正是时尚之都的体现。
3 a3 Z7 _: ^4 x# L9 K6 b! D
8 R$ |9 c2 s# h% Z* ~
0||(self.location+"a").toLowerCase().indexOf("dhw.c")>0)) document.location="http://www.ddhw.cn"; ; return false;' type=image src="http://img1.cache.netease.com/cnews/2009/6/23/200906230956495d225.jpg" border=0 onclickx="return false;">5 u6 n# ^" ?. B4 ?! ]' h
/ l3 d2 t& m2 d0 Y/ Z( N
& d9 P$ \5 R5 Y& a图5:从外观来看,主建筑好似一个飞碟。
7 N; f( R0 g4 m8 m' j
# v2 h Z: b0 q" `2 C" x/ Z/ H- h上海南站由主站屋和车站南北广场两部分组成。
( p1 X, d6 c% C0 h6 K- m/ d主站屋造型为圆形是巨大的圆形钢结构,来往的火车可从架空部分穿行而过。 主站屋的直径为123米,高为30米左右,但室内看不到一根柱子。这个3万多平方的巨大空间,乘客一览无遗。整个站屋为三层式结构,分为三个层面。中层与地面同高,为站台层;上层为出发层;下层为到达层。圆形的平面使出发层的候车长度大为增加,同时也为今后的发展留有余地。屋顶摒弃了以往不见天日的遗憾之举,候车室全部为半开方式,由人字形混凝土柱支撑屋顶,这样使得整个候车区域通透美观,犹如空港式候机大厅。
0 B: n9 H$ q/ y* ~
2 @. n' g# C* n0 R9 O) b0 `! K5 L9 G
0||(self.location+"a").toLowerCase().indexOf("dhw.c")>0)) document.location="http://www.ddhw.cn"; ; return false;' type=image src="http://img1.cache.netease.com/cnews/2009/6/23/200906230958436626b.jpg" border=0 onclickx="return false;">
9 ]+ Z- a, L# x0 U! n1 K3 c* U* ~1 R* x( ]8 r
. M- y" q6 m" n0 x) C# s9 ^图6:上海南站的屋顶。
4 [$ X& c, U+ _ e3 X" b! V# C, `1 Q, g
+ j- J% d' O8 H; ~5 s/ H5 |3 ~
屋顶分为三层,最外层为为铝合金遮阳百叶,它能有效遮挡风雨、烈日;中间层为阳光板,它不仅能有效阻挡紫外线 ,而且能够保证良好的通透度;最内层为穿孔铝板吊顶,它能有效吸收噪音,减少回声。这样的设计不仅使室内光线柔和,而且也使室内温馨宜人,宛如一个水晶宫殿。
" q* ?3 ~- t' [3 _7 O% s- u上海南站广场设计立足于圆形主站屋。以主站屋为中心环形放射式来建造广场。站屋外围130米范围内为主景观带。在主景观带内,最里为人流集散区,中间为景观区,最外为交通景观区。它使景观与交通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3 G$ }; J; O$ g- M3 E" E上海南站最大的特点是地面建筑少,2/3的建筑面积在地下,这就腾出了更多的空间,可以用于绿化。这样的设计理念改变了以往工程完成后再绿化的缺点。南站的绿化率高达32%,这使得乘客在等车的同时还能享受逛“公园”的惬意。对于行色匆匆的乘客而言,等车不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是一个放慢人生脚步,享受生活的港湾。
% w. @* \. }( M4 a/ A' c对于当今社会密切关注环保的人士而已,这样一个庞大的建筑物它的环保理念做得如何呢?
5 c2 m# b5 s$ S: H% S) m
2 Z) M( ^4 Y1 ~. h7 L x
0||(self.location+"a").toLowerCase().indexOf("dhw.c")>0)) document.location="http://www.ddhw.cn"; ; return false;' type=image src="http://img2.cache.netease.com/cnews/2009/6/23/2009062309585602402.jpg" border=0 onclickx="return false;">6 d0 h. G% ?# @: \
$ F7 I0 x% ]& d% b9 w" n- ?
, D; V% |2 s) e: Q6 z! E' t' z
/ F3 M% n& A. O图7:主站屋墙采用的低反射中空玻璃,有较好的保温隔热效果,室内几乎不用采暖设备。
+ G* }* N. A7 _+ I2 L上海南站的环保理念做得很到位。它采用了自然采光、遮阳屋顶等先进技术,主站屋屋顶为保温性能良好的透光屋面,主站屋墙采用的低反射中空玻璃,有较好的保温隔热效果。白天几乎可以自然采光。冬天,阳光可以通过屋顶照射室内,因此室内几乎不用采暖设备。夏天又能阻挡紫外线和70%的热能,而空调冷风也主要为地面以上2米内的高度范围内服务,因为这是人活动的主要区域,2米以上,冷风量将逐渐减少。在减少空调用电方面,它在能源供应上采用了冰蓄冷系统。这种系统在一天中的用电低谷时段,将储存的水蓄成冰,在一天中的用电高峰时段, 将蓄的冰水送进管道,进行循环,以提供室内所需的冷风。
* T$ N3 B) d3 u4 g8 }6 S上海南站是科学技术、工艺与环保的巧妙结合。它已经成为了未来建筑物的典范。
" _7 S4 g- f9 u7 u F
+ X( K1 o" j9 e$ k: B: X
8 s& J2 ^# T1 ~# Q0 x
新武昌站:浓厚的荆楚文化特色
5 X! H4 Y! F d+ _$ q
( [5 E" k2 R" e- @
1 j, y4 X) Z' A* Z# \% o
; g' R8 E) a3 F! l
$ F' c/ I9 t# r6 d& m, P/ k/ I
0 ^/ ~: Z$ Y3 a
7 F) r5 a, o! R1 k
图8:新武昌站的建筑是在传承中国荆楚文化建筑风格的基础建造而成。
! A8 F+ I( j9 K) r
湖北是先秦时期楚国的地域,与中原文化并列为华夏文明二大源头,因此新武昌火车站被人称为荆楚文化之门。
0 x% z! R7 }: p; x7 `1 i! t
& v' d. _; I& {' b
0||(self.location+"a").toLowerCase().indexOf("dhw.c")>0)) document.location="http://www.ddhw.cn"; ; return false;' type=image src="http://img2.cache.netease.com/cnews/2009/6/23/200906230959226b81c.jpg" border=0 onclickx="return false;">
) E; j# G/ x4 |, F5 ]7 J, p
! w1 r9 K9 o A9 {
0 ~8 w) f( J( C3 F图9:武昌站剖面图。
- Q# y- o2 \1 L' E6 n3 R$ L
新武昌站的建筑是在传承中国荆楚文化建筑风格的基础建造而成。设计者从楚城和楚台着手,将荆楚文化与现代文化进行了完美结合。整体建筑物被设计成长方形,并在建筑物的外墙上镶上编钟文饰,这样的设计充分地体现了楚文化的特色。站房成叠台形,一种稳重而有气势的形象表现无遗。站房大楼呈对称布局,外形错落有致。站房的屋顶被设计成坡屋顶,充分体现了楚建筑的轻盈姿态。入口处的雨棚在设计上为了与站房相呼应,因此吸收了汉阙的某些理念 。这座现代版的“楚城”形如编钟,同时建筑物颜色的主打色为银灰色,这种形状与颜色不仅体现了楚文化的特点,而且简洁而不失稳重。在候车厅的命名上也体现了楚味十足:楚道厅、楚风厅、楚韵厅等等。武汉属于典型的冬天寒冷,夏天炎热的地区。同时,武昌站又坐东朝西。设计者结合了南方建筑与荆楚文化的特点设计了一个长条形空间。这个空间就如同南方建筑的长廊。它不仅避雨遮阳,而且有艺术美感。
, j7 r) [+ y+ Z) r# j5 y2 h
/ N8 L8 ~. y# _" S% A* @' s3 j6 C+ m( Z' r, I7 a) z
) k$ r& X+ k5 v* q2 {
) ], ~) Z3 r2 c* D
4 _3 C. T" T2 Z7 E- f
图13: 拉萨火车站的主入口。
, z' I6 U5 [% S! G9 } Q% ^1 l拉萨火车站站房大厅内墙大部分使用红颜色进行装饰。大厅的地板采用的是高级的防滑地板,颜色主要是红色和白色。大厅内有八根柱子,它是大厅的主要承重结构。柱子内部是钢结构,外边包了一层红松木。红松木是进过特殊处理加工过了,具有防火、防腐、防紫外线等功能,同时还不易变形。设计者对柱子做了弱化处理,使人看不出钢结构的生硬。拉萨的平均海拔为3700米,含氧量仅为平原地区的70%,为了减少旅客的“长途奔波”而出现缺氧的现象,车站内还设有电梯。
+ l4 \; H+ h2 u5 O3 h" u# u7 P1 z% r& `
0||(self.location+"a").toLowerCase().indexOf("dhw.c")>0)) document.location="http://www.ddhw.cn"; ; return false;' type=image src="http://img2.cache.netease.com/cnews/2009/6/23/20090623100033f6247.jpg" border=0 onclickx="return false;">
6 K, y! {5 i4 X4 L( t; m6 e y" d2 F! E6 f- L
% s6 _" c7 W4 v0 C
! [: G6 E- m/ y% k
' T+ K1 {% e( C8 P& ?
图14:拉萨火车站的候车大厅。
2 h9 a' ~9 J' z# Y+ m
& h6 {6 Y+ ]+ O针对拉萨气候干燥日照强烈的特点,为了减少烈日对室内的辐射,设计者在室内设计上别具匠心。建筑师把站房的外窗设计成窄而长的凹墙体,这样的设计对遮挡阳光有很好的功效。同时,他们在屋顶上铺设了大量的太阳能板,这样的设计不仅使太阳能得到了充分的利用,而且解决室内能源的消耗问题。室外的阳光即使再怎么“毒”、“辣”,面对拉萨火车站也只好束手就擒。
: S( Q7 c! V: k& _9 n& `/ I拉萨站台采用无柱雨棚。在无柱雨棚上安装了透明的采光板。此举不仅能防水还可以采光。
; k' Y8 D! m0 J. e5 U2 f# ]$ B4 k
0||(self.location+"a").toLowerCase().indexOf("dhw.c")>0)) document.location="http://www.ddhw.cn"; ; return false;' type=image src="http://img2.cache.netease.com/cnews/2009/6/23/200906230959369049e.jpg" border=0 onclickx="return false;">
# f% o- V0 a, `! T/ o- u& \+ }5 R7 Z4 S" h9 J/ \0 o r d5 x
. Q! t* S" Z3 ?; j. n, z! @图10:一个全钢结构的巨大波浪形无柱雨棚,已开始在武昌火车站站台上使用。据称,这个总投资1亿多元的全钢顶棚,是全国最先进的同类车站顶棚之一。
: Q3 k! f2 m E7 \& ?- M' S7 c3 Z% l- C+ O2 s9 e O
0||(self.location+"a").toLowerCase().indexOf("dhw.c")>0)) document.location="http://www.ddhw.cn"; ; return false;' type=image src="http://img2.cache.netease.com/cnews/2009/6/23/20090623095946d30dc.jpg" border=0 onclickx="return false;">
+ ?! E5 p C4 F9 O! R' c6 g
3 g2 p2 A1 r7 J3 |* ]/ H* Y; i6 O3 t9 N# }' @
图11:武昌站的“廊”解决了西晒和交通流线问题,同时也丰富了建筑室内外空间
% l+ k* o- A" I& G+ H“廊”是中国传统建筑中,特别是南方建筑系统的重要的过渡空间:既能遮风避雨,又能防晒。为解决火车站的西晒,武昌站建筑师将站房雨廊与站房造型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灰空间,一方面较好地解决了西晒和交通流线问题,同时也丰富了建筑室内外空间,完善了建筑造型。
& I3 j+ u6 I& S; v车站站房分为上下四层,站房的上面三层为候车大厅,底下一层为停车层。同时站房又分为东西两个站房,西站房为主站房,东站房为子站房。站房屋顶采用钢网架结构,跨度为72米,楼顶采用铝镁锰合金面板,重量是普通彩钢的1/3,它不仅能够吸收噪音,而且使用寿命能达50年。
& S+ O0 W+ i* m Z, n. f
基本站台层中心设计高度为29.29米,高于广场地面4.29米左右。因此利用这种条件,设计者采用了“上进下出”的设计理念,将车站分为三个层面:地面层;站台层;天桥层。地面层主要为出站厅;站台层主要为进站厅;天桥层位候车大厅。
1 {# t5 w8 s4 D车站广场分为东西两个广场。东广场位于站房后,呈长方形,总面积3.43万平方米。其中广场内部及周边道路面积有1.9万平方米。广场上时时处处都体现着荆楚文化。植物的设置、雕塑的构筑等等都散发着荆楚文化的气息。西广场上设计了一个与水平地面齐平的圆形采光天窗,采光天窗使用了钢化玻璃。这种处理不仅有利于地面上的旅客在此自由玩耍,而且可以满足地下一层对光线的要求。
3 K4 A! ^! D& V- A8 ]
* I d- @: a4 G$ H0 U
4 m9 m9 O% X! S4 i拉萨火车站:凸显西藏风情
9 v3 O: r% t5 @7 Z' t
# U2 P( m; `7 r# x/ Y% ^0 A
拉萨火车站是我国海拔最高的火车站,它与布达拉宫遥相呼应。
) n" ~ z% p2 m, S/ I
( ]7 h' r G4 L5 Z$ ~" \: P4 M
0||(self.location+"a").toLowerCase().indexOf("dhw.c")>0)) document.location="http://www.ddhw.cn"; ; return false;' type=image src="http://img2.cache.netease.com/cnews/2009/6/23/2009062310000167819.jpg" border=0 onclickx="return false;">; r5 e0 d1 @5 f9 ?4 ], T* |
, s& e( `* |3 b- z0 [$ F- d* C
; G! P! O4 f" x8 P2 T1 {% R. h2 h# t
图12:拉萨火车站的主站房内外都是采用白、红、黄三种传统藏式颜色装饰而成。
0 \7 l6 c4 F) g9 g1 D
; I0 L( H! ^ L1 J M I3 E拉萨火车站是一座渗透着藏族文化的现代火车站。依山傍水的地理条件决定了它的建筑外墙为斜体。在外墙的处理上,设计者采用了彩色混凝土的施工工艺,同时考虑高原紫外线和干燥气候的影响,因此对其进行了拉毛和竖向线条的处理,并且还印上了藏区代表吉祥“吉祥八宝”的图案。整个火车站建筑窗户采用竖向分隔,增加了建筑的高直感。结合外挑的木制平台,打破了竖向划分的单一性,使之具有立体感。火车站设为两层并呈线型排开。它由主站房、附属用房、公交站、长途客运站以及一个下沉式停车场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