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查看: 12629|回复: 17

[原创]即将逝去的原汁原味—明 茂陵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8-13 12: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自从4月22日从十三陵回来,得知茂陵会在6、7月大修,一直很关注。在7月初,确切得知茂陵会在7月18日正式迎来自1787年到现在200余年里再次大规模修缮。就在工程启动的前一天,终于做不住,拿起相机,走出家门,直奔茂陵。

) z6 \$ l( |9 E9 J. I6 A! A j! P

到达茂陵,远远就能看到明楼已被脚手架重重包围。宝城墙上突出的树也都已经被锯掉。不时有工人进进出出。我试着能否进入,由于是施工重地,在加上是未开放陵寝,未能如愿。最后只是绕着茂陵拍了些照片,留以最后的纪念,记录下最后即将逝去原汁原味的茂陵。

3 @; H9 g8 |3 ?9 X2 T7 n

 

, b) ]7 ?% K" k/ x

[原创]即将逝去的原汁原味—明 茂陵

[原创]即将逝去的原汁原味—明 茂陵

$ y% G. ?. l& q- B- `- g( g

 

3 C3 l6 c G- {& i u+ A

[原创]即将逝去的原汁原味—明 茂陵

[原创]即将逝去的原汁原味—明 茂陵

/ y+ Q3 m9 Y- U2 Q

 

8 s: d# A7 A# m; C9 V+ ?4 Y8 ~ O* {

[原创]即将逝去的原汁原味—明 茂陵

[原创]即将逝去的原汁原味—明 茂陵

& q7 @& j% P& l

 

6 B; N- ^6 o- H- i

upload=jpg,img_0054.jpg]UploadFile/2009-8/200981312355292430.jpg[/upload]

/ \" I- z* r6 g O0 q) Y5 H% c

 

" I$ {# q/ l4 }1 ?$ g

[原创]即将逝去的原汁原味—明 茂陵

[原创]即将逝去的原汁原味—明 茂陵

$ Y* b# x+ A* S0 H3 g" I

 

/ k- w. ?# m( L( }# I7 v. I9 R

[原创]即将逝去的原汁原味—明 茂陵

[原创]即将逝去的原汁原味—明 茂陵

) }5 M, G1 x$ {

 

5 a- X u& t& A" e, {: P

[原创]即将逝去的原汁原味—明 茂陵

[原创]即将逝去的原汁原味—明 茂陵

w% } N* c+ f& _) L9 i

 

% v( N( b! e ^. [

[原创]即将逝去的原汁原味—明 茂陵

[原创]即将逝去的原汁原味—明 茂陵

6 q9 r! O. X; V" p% c5 s

 

, Q2 R* E! _2 h6 m+ M

[原创]即将逝去的原汁原味—明 茂陵

[原创]即将逝去的原汁原味—明 茂陵

8 z$ f. T" t# Y3 A* Y; L

 

2 g+ s4 |6 g# g$ q6 q2 @

[原创]即将逝去的原汁原味—明 茂陵

[原创]即将逝去的原汁原味—明 茂陵

- O. X2 ~" C' @7 ?% l" Y

 

0 W {# Z6 W: Y/ R/ M

[原创]即将逝去的原汁原味—明 茂陵

[原创]即将逝去的原汁原味—明 茂陵

* ^* R& ?6 ?' @1 j& X1 y& U N4 v- k

 

. D$ }- A, q* s; A, a3 v

[原创]即将逝去的原汁原味—明 茂陵

[原创]即将逝去的原汁原味—明 茂陵

% ] O2 N: \ W$ o% U5 E: J

 

|# j3 h! n. m* P' n% T

[原创]即将逝去的原汁原味—明 茂陵

[原创]即将逝去的原汁原味—明 茂陵

: V8 ^' h' h; K, h- e

 

1 _" b/ t8 Y- l5 p2 S

[原创]即将逝去的原汁原味—明 茂陵

[原创]即将逝去的原汁原味—明 茂陵

3 ~* v$ n% Z. Q2 ~% x+ H+ K! V) C

 

' k9 ]0 V R" W" a% d1 R5 q L

[原创]即将逝去的原汁原味—明 茂陵

[原创]即将逝去的原汁原味—明 茂陵

: X* v* u- R+ A

 

* s' @5 y, ^- F* C" a

[原创]即将逝去的原汁原味—明 茂陵

[原创]即将逝去的原汁原味—明 茂陵

6 X/ K( _% N, N9 E

 

- @5 f: u l( j$ Q

[原创]即将逝去的原汁原味—明 茂陵

[原创]即将逝去的原汁原味—明 茂陵

& B2 d9 W* L; P* c; y" n: T; v) e

 

3 J1 C2 Z6 {6 Q' O

[原创]即将逝去的原汁原味—明 茂陵

[原创]即将逝去的原汁原味—明 茂陵

1 i9 d3 F/ b: s& G

 

6 c# U. a( X- q$ F1 Z: |0 `$ d q

[原创]即将逝去的原汁原味—明 茂陵

[原创]即将逝去的原汁原味—明 茂陵

[原创]即将逝去的原汁原味—明 茂陵

[原创]即将逝去的原汁原味—明 茂陵
发表于 2009-8-13 16: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老盘子在2009-8-13 15:50:00的发言:
乾隆的渣滓工程顶到现在也不易了。
! k* L! r# M% P, F& Z

是呀,全烂了,所以应该修修,要不砸到看院子的狗就不好了~~~

发表于 2009-8-13 15: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也该修修了,不然那天真塌了那才是,民族的真正损失,文物就是要恢复起本来性,我相信此陵刚建造好的时候肯定不是现在这样的破的原汁原味。

发表于 2009-8-13 15: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乾隆的渣滓工程顶到现在也不易了。
发表于 2009-8-13 15: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飞哥在2009-8-13 15:47:00的发言:
小牛在里面呢?情况到底怎么样?
8 J& j1 [) r; b+ `0 P

还成,都是乾隆时期从修的,本来是木构,他们都搞砖构的了,然后外面贴的斗供什么的,但琉璃是明的,很漂亮,拣了大钉子当纪念,哈哈!

发表于 2009-8-13 15: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牛在里面呢?情况到底怎么样?
发表于 2009-8-13 15: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修了才知道是乾隆的渣子工程,太好玩了

" p7 P/ C# |& z: ~* F

 

# {7 Z8 K m- Q; A7 i9 v/ A

 


发表于 2009-8-13 16: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油油在2009-8-13 16:19:00的发言:
+ F' K& f2 ?8 s

到清代,中国传统建筑已经有了发展

|) ]9 i. b( J8 i3 d1 }

用徐怡涛老师的话来说,这也是进步的表现,用砖构代替之前的土木结构,尽管他说的很牵强

+ }0 V. D9 H# A' ~" }

但毕竟徐老师也算是中国古建筑研究的专家了,能这么说,已经很难得了

) W+ u4 v8 _! ?# A* m' f

 

" L: ~4 B2 w3 `) U

单就茂陵讲绝对不是发展,是糊弄,不是自己的祖上,工程就是不成.

发表于 2009-8-13 16: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鲁丝在2009-8-13 16:23:00的发言:
, T* T/ x* ~" t8 @1 Q+ J7 \

不是一性质,太和殿他还是去的,茂陵估计差着行市呢吧

$ t- ^8 f8 b1 h O2 {% G

这倒是,哈哈

发表于 2009-8-13 16: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过能给前朝修坟墓,不错啦

6 B3 l: z) x( y, {, v/ I( V

不挖就不错了

发表于 2009-8-13 16: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油油在2009-8-13 16:15:00的发言:
6 F7 M4 \8 T( i* g9 P

这么说的话,太和殿也是渣滓工程

( v% v& [$ A/ v- n& ^4 g

柱子都是包的金丝楠,里面就是黄柏木。。。。

9 b3 ^0 J3 o) ?% K! {: v

不是一性质,太和殿他还是去的,茂陵估计差着行市呢吧

发表于 2009-8-13 16: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鲁丝在2009-8-13 15:42:00的发言:
' E" b& c. Q* c9 O

修了才知道是乾隆的渣子工程,太好玩了

9 U8 a* ~5 c) B: [) M

这么说的话,太和殿也是渣滓工程

1 P, ?) n" s8 B3 c9 p

柱子都是包的金丝楠,里面就是黄柏木。。。。

发表于 2009-8-13 16: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老盘子在2009-8-13 15:50:00的发言:
乾隆的渣滓工程顶到现在也不易了。
$ n$ A! ?3 j n' {! W# X$ x

比起现在的强多了,现在的还没完工就塌了。。。

发表于 2009-8-13 16: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鲁丝在2009-8-13 15:52:00的发言:
J' z! k S7 P0 h) v; o0 |7 R

还成,都是乾隆时期从修的,本来是木构,他们都搞砖构的了,然后外面贴的斗供什么的,但琉璃是明的,很漂亮,拣了大钉子当纪念,哈哈!

6 i: r1 a; L+ b& p# `& {. N

到清代,中国传统建筑已经有了发展

$ J2 k4 u& W, N( M

用徐怡涛老师的话来说,这也是进步的表现,用砖构代替之前的土木结构,尽管他说的很牵强

- ~: {: P" ~3 I; t, f4 R3 y

但毕竟徐老师也算是中国古建筑研究的专家了,能这么说,已经很难得了

% K2 ^* h$ o1 m8 {- S8 Y

 

发表于 2009-8-13 13: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做秀工程!修就修吧,还搞个开工仪式。。

发表于 2009-8-14 21: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9-8-14 23: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
发表于 2009-8-17 12: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xxjkovc2090在2009-8-14 21:37:00的发言:
修新虽不如旧顔,但比一直荒废下去强,我们不能以摄影的角度看问题,毕竟保护为主。万物都有大限期,一旦大限到了,必须从新做,这是客观规律。
, Z' {# [, {$ R, v

重新做的原则,是在保护原有建筑的基础之上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1-28 08:00 , Processed in 0.184089 second(s), 19 queries .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