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531129laowu在2010-3-22 16:37:00的发言:
: c6 w8 F5 ^( C* k E3 `, B! X 临近清明,BAOZHU、ZUYIN嘱予对已逝同学写文纪之,以释思念,遵嘱,以文祭,悼之: + A2 Q8 T( F$ B1 p6 N
6 T H, M! J, b: p s
9 v/ z, H3 [& x7 u7 P3 X/ o祭已逝同学文ffice ffice" /> 6 c( {( ^. F, u
维
- o* h+ \& G7 @! ^ 岁次庚寅春三月清明,具者BAOZHU、ZUYIN、SHULUN并北京航空工业学校6311班生者以清酌薄羞之奠,致祭于已逝同学之灵前,而吊之以文。曰:
0 v j$ D7 \' e6 ~- u0 R) I呜呼!高喜林、金广、赵文林、云玲玲、白庆生、宋玉福、朱瑞增。尔等仙逝,魂归何处?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 [- ~% ~5 F; F6 d' B! c 6311班凡34人,女13男21,今已逝7人,去其十之有二,怎不悲痛呼号! I; a: K( K" s# Z7 \
喜林吾兄(一千九百九十六年冬卒于天津):尔自天津,风尘仆仆,来至吾等家中,推销产品,为补家境,而当时,弟等职位低微,无能力挺,至今想起,愧对兄长! 8 ^$ d9 \5 P6 ~- ~% H$ a$ k
金广吾弟(一千九百九十八年卒于北京):尔的逝去,令吾等泣血,为学友平反,尔奔于航校,并最早告之于吾,汝结婚生女,吾亦在京,彻夜长谈,白酒一瓶,而今离开妻女,撇下为兄,撒手西去,何其悲痛!
1 `( ~; Y( N. J% Y玲玲吾姐(二千零九年卒于景德镇):齐耳短发,透之干炼,金丝眼镜,衬映文静,又投篮之绝技班内男生几人及你,英年早逝,香消玉殒,范垂巾帼,令人唏嘘! 2 k+ [4 I3 o: x. B( j
庆生吾弟(二千零六年卒于贵阳):二千零零年尔携夫人来济,与BAOZHU、吾等三人曾有一聚,二千零三年吾赴黔,时之汝,公司老总,撇弃工作,亲自驾车,陪吾游玩,之黄果树,为赶时间,自坝顶之坝底,只需须臾,你还自夸:看!身体多棒!事隔三年,竟千秋永诀,驾鹤西归!老弟呀老弟,残酷现实,如何承受!
! ~0 M; y' q, q2 p文林吾兄(二千零五年卒于北京),曾记长征,浆洗缝补,俱由尔做,汝之细心,胜于女生,何处再寻,如此兄弟?
& [. q! i& _; Z3 ^) ]玉福(二千零八年卒于北京)、瑞增(二千零九年卒于沈阳)二学兄:班中长兄,吾曾桀骜,然对长兄,言听计从。尊敬兄长,不敢忘情,教诲之音,言犹在耳!
/ [& o7 f1 w) Y6 K 逝者已矣,生者犹悲,暗祷冥福,聊以藉慰。以泪以血,成此祭文。
% m7 w1 D ?+ v* {& @5 d) F) \呜呼痛哉!伏惟尚飨。 4 |! A- J3 y# @$ y1 W* o9 b
' q. Q* o5 h0 O4 H" Y% V. c. T
今天我又一次打开这个网页,心情非常悲伤。回想起“金广老弟,瑞增兄”我们过去在一起的往事。那是1968年8月我们分配到沈阳117厂,我与他俩(还有6209侯福瑞)住在同一个宿舍并一起分到试验室,每天吃住在一起,工作在一起,有时也发生点小矛盾.有一次瑞增到工厂下设的农场劳动在稻田里抓不少小鱼,在宿舍晾干当菜吃.有那么一天赶上他上班,我与金广在宿舍喝酒,菜不够吃就把他的小鱼用电炉子烤吃了.瑞增兄气得哭笑不得.想起来很有意思.后来侯福瑞与金广调回北京,我也结婚都离开那个宿舍,78年离开117厂,后来那间宿舍就是瑞增的两人世界.同一宿舍走俩个,那个不知怎样,回想起往事,就像发生在昨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