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西水车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1》

 关闭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0-4-2 11: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lanjinguo在2010-4-2 10:48:00的发言:
各位校友!!!我们2143班近期在北京的同学要聚会了!!!欢迎参加!!!
1 g( e. e H0 k* w$ o2 ?

  请问,2143班是那年入学、那年毕业的?同学分配都啥方向?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发表于 2010-4-2 11: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zhangmen4014在2010-3-29 20:05:00的发言:
1 r S7 C" e! U: R# `

请Duyan帮忙给解释解释“若到蓬山莫放归”这句大概是什么意思这里有没有什么典故?难道说紫阳宫是在蓬莱山吗?这是所以山东这种鸟多的原因吗?这是从未读过这首诗的人在瞎猜,请勿见笑。

% h) k+ [# M+ y6 `+ F

哈哈,这得把他们给气坏了!!歪批!整个一歪批!

发表于 2010-4-2 11: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924_3346_3在2010-3-31 16:33:00的发言:
( @. c/ y+ Y. Z9 @4 R3 U: \

邱主任(邱经邦)是红旗一号的总工程师,他知识渊博、待人和气......

) E3 e* x) B a; a2 D0 {6 T7 }+ W

可以请邱主任给我们回忆一下红旗一号试飞的事情,叫我们这些后来人,对航校这一段辉煌历史有所了解,我们入校时只是看到那架飞机放在那里。

 楼主| 发表于 2010-4-2 13: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过客shu在2010-4-2 11:25:00的发言:
/ \. u7 B A3 C1 p8 q" F) ]

可以请邱主任给我们回忆一下红旗一号试飞的事情,叫我们这些后来人,对航校这一段辉煌历史有所了解,我们入校时只是看到那架飞机放在那里。

0 I& Z/ n% J; d; a

你在学校哪里看到过红旗一号?

发表于 2010-4-2 13: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过客shu在2010-4-2 11:25:00的发言:
2 K& i' A! h. O; h: \

可以请邱主任给我们回忆一下红旗一号试飞的事情,叫我们这些后来人,对航校这一段辉煌历史有所了解,我们入校时只是看到那架飞机放在那里。

0 D5 z. s$ Z' u# L; \! m

    过客shu你现在深圳还是北京?我们班4月11日聚会,我们俩都要参加,不知道能否在北京见到你?如果你在京,请联系!

发表于 2010-4-2 13: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em52] 哈哈哈
发表于 2010-4-2 14: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从昨日起,就不能自动关机了,不知为何?是不是中了病毒?是的话,就得注意点了。我可不会删这删那的,只有shan人,

发表于 2010-4-2 16: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预祝校友山东聚会圆满成功!

8 I5 F8 a2 N' z! o5 Q$ _

今年春天天气变化无常,望各位老兄多带衣物,多拍照片,多吃素食,高兴之时少喝酒多喝茶、少熬夜多休息、控制情绪少激动,毕竟年龄不饶人。

9 ?! A2 E$ I$ D# m

祝大家平安!健康!快乐!

发表于 2010-4-2 16: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tongying在2010-4-2 16:11:00的发言:
' E- v; `, s% b

今年春天天气变化无常,

8 L$ l1 W8 @$ \2 H9 _2 t. \

  这个提示很重要!!

发表于 2010-4-2 16: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2143班

  2143班是1961年入学,1965年毕业的。多数同学在成都,西安,留在北京的不多!!!不过最近在北京的有十几个人。
发表于 2010-4-2 17: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lanjinguo在2010-4-2 10:48:00的发言:
各位校友!!!我们2143班近期在北京的同学要聚会了!!!欢迎参加!!!
( R4 S) C: d* z2 U( P% p: y; D

      祖素云是3143班的,3 月中旬曾出席了我们8381班的聚会。不知是否就是2143班的。因为专科代码调整过分不清了。如是一个班的可与她电话联系。请确认后给我的电子信箱发信,我再转告其电话。网上不好直接发公布电话。

发表于 2010-4-2 17: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预祝山东之行园满成功!期待你们聚会的盛况照片。
发表于 2010-4-2 17: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lanjinguo在2010-4-2 16:32:00的发言:
  2143班是1961年入学,1965年毕业的。多数同学在成都,西安,留在北京的不多!!!不过最近在北京的有十几个人。
5 Z/ N" }4 B: X+ H( V9 x4 H" @' k

你们很幸运,文化大革命对你们读书没有影响,分配的岗位差不多又都是搞航空的.同班同学分开四十多年了,能够再相聚是很开心的事,祝你们愉快!多发些照片给我们看看,叫我们也一同享受享受几十年后再相会的快乐.

发表于 2010-4-2 18: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duyan在2010-3-30 6:37:00的发言:那首《题戴胜》,是否也有劳学长,
; ~' ?7 \0 ]( \$ y; V- k3 U8 \

 

\/ `, V' Z% V

出差几天,未带电脑,回来一看,几位学兄、学弟、学姐、学妹对拙文《作心体会春江花月夜》提出表扬,令我诚惶诚恐,DUYAN贴出《春江花月夜》让各位学长解读,等了两天,没见动静,我便自告奋勇,写了一篇,也是胆大,发了出去,没曾想,遭到储位表扬,谢过了!fficeffice" />

& J) \" A/ |; }& T

这不,DUYAN又给布置了任务,解读贾岛的《题戴胜》,没办法,遵命吧,再胆大一回:

读贾岛《题戴胜》
贾岛:晚唐诗人,一生坎坷,曾出家为僧后入仕,他的诗极讲究用字,有他的两个小故事:
有一次,贾岛骑着毛驴在长安朱雀大街上走。那时正是深秋时分,金风一吹,落叶飘飘,那景色十分迷人。贾岛一高兴,吟出一句"落叶满长安"来。但一琢磨,这是下一句,还得有个上句才行。他就苦思冥想起来了,一边骑驴往前走,一边念念叨叨。对面有个官员过来,不住地鸣锣开道。那锣敲得山响,贾岛愣是没听见。那官员不是别人,正是京兆尹,用今天的职务来说就是长安市市长。他叫刘栖楚,见贾岛闯了过来,非常生气。贾岛忽然来了灵感,大叫一声:“秋风生渭水。”刘栖楚吓了一跳,以为他是个疯子,叫人把他抓了起来,关了一夜。贾岛虽然吃了不少苦头,却吟成了一首诗《忆江上吴处士》: 
1 Y+ {& b, i2 Q9 M1 u( Q" e" E' g
闽国扬帆去,蟾蜍亏复圆。
( O. x" a- {4 h/ Q& ~: r4 s
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
此处聚会夕,当时雷雨寒。 
$ h1 O! i C$ p! W& {. }
兰猱桡未返,消息海云端。”
' C/ U+ S5 N, Y f$ L$ t: z* r   
贾岛吃了一回亏,还是不长记性。没过多久,他又一次骑驴闯了官道。他正琢磨着一句诗,
6 o9 e9 O2 t( g) I# A0 u! E
闲居少邻并, 草径入荒园。
$ T; E& C* U$ b- @
鸟宿池边树, 僧推月下门。
9 r+ ^& ~& {' w& ?( u7 @
过桥分野色, 移石动云根。
, \# s9 o0 R- l' t# w- d2 M
暂去还来此, 幽期不负言。
0 |& G( R. T9 W; p6 ]; B 
就是这句“僧推月下门”"。可他又觉着〈推〉不太合适,不如〈敲〉好。嘴里就〈推敲〉〈推敲〉地念叨着。不知不觉地,就骑着驴闯进了大官韩愈的仪仗队里。
. S. J) G1 X/ a, e. [1 ?  
韩愈比刘栖楚有涵养,他问贾岛为什么乱闯。贾岛就把自己做了一首诗,但是其中一句拿不定主意是用“推”好,还是用“"敲”好的事说了一遍。韩愈听了,哈哈大笑,对贾岛说:(“我看还是用‘敲’好,万一门是关着的,推怎么能推开呢?再者去别人家,又是晚上,还是敲门有礼貌呀!”)贾岛听了连连点头。他这回不但没受处罚,还和韩愈交上了朋友。
这就是《推敲》一词的由来。
9 d0 B7 e! K1 T& @/ C. p Y0 Y- a: v

   这首《题戴胜》,是贾岛为数不多的专写动物的诗作,从全诗看,他对这种鸟很喜爱,从而透视出他对生活的热爱,并不象传说中的《冷》、《竣》。

9 r- W6 }6 Q; ?1 U* B, E8 p# }

    诗的第一句〈星点花冠道士衣〉,写此鸟的外貌,头上戴着有星星点点的花冠,身上穿着道士的衣服,第二句〈紫阳宫女化身飞〉,说出此鸟的出处,是紫阳宫的宫女变成的。紫阳宫一般是女道观,第一句说它穿着道士的衣服,第二句紧接其意,是紫阳宫里一个美丽的宫女——女道士变化而来,唐朝时的紫阳宫应是南昌紫阳山上的道观——紫阳宫,传说是吕纯阳——八仙之一的吕洞宾创建。第三句能传世上春消息〉,这种鸟一般春天出现,因而说它能传递春天的消息。第四句〈若到蓬山莫放归〉,如果这种鸟飞到了蓬山——蓬莱仙山,就别放它走了。有两层解读:一是由紫阳宫宫女化身而成的戴胜飞到了蓬莱仙山,见到了同是由紫阳宫而来的吕洞宾道长,自然亲切万分,吕洞宾道长留下待客,不会轻易放小老乡飞走。二是贾贾岛身处唐朝后期,唐明皇与杨玉环的爱情故事,已成为历史,白居易在《长恨歌》中曾写道:

- ]' C6 _! k+ {( S4 h1 T F

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渺间。
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
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

8 ^5 Y1 R1 c- f% i" R

-------------------------------------------

7 _7 ~4 D' _5 j0 s1 f) Z

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

; ^% ^& ?+ `. {1 z

杨贵妃见戴胜来到了蓬莱,喜不自禁,自然留下作伴,哪有放归的道理,说不定还能让它向唐明皇传递爱的信息呢。

* L. }* S5 {# g4 S/ Y( [ T, t

以上纯属瞎掰,供同学一笑。

4 F8 `: I- k& K+ Z# ^

 

# _4 q" z" N1 Y9 v& Y/ b: T

 

发表于 2010-4-2 18: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8 p6 l9 ~: o' N$ n0 L

   三月份是出差,先上了景德镇,后去了哈尔滨,最后在沈阳住了半个月。回到北京特别想吃北京小吃,正好

) V) f+ D+ u/ @6 p

 

* J$ Z! H+ T. S$ K2 R4 d5 s

昨天晚上老同学李仲荷,韩大来相约相见在光熙北里,惊喜发现路边有一《爆肚宛》小吃店,三人一和

c4 d7 f1 g6 D Y i( A# @7 W

 

( {3 Z5 r2 l/ }0 r4 `& ^' o X" `

价,吃爆肚,解解谗,于是要了一盘爆肚,一盘肚仁,一盘麻豆腐,一盘咯吱,一盘羊头肉,一锅羊杂碎

$ J0 s3 T6 p- q

 

2 f1 F& w& {. d

汤,他们每人喝了一瓶小二和一瓶啤酒,我开车不能喝酒,只能喝酸梅汤了,大家边吃边喝边聊天,真是

) @/ `% t* \, p0 \4 D9 q

 

n; i5 ~3 ^' a# ]. O; m5 A$ ^

有说不完的话,叙不完的情,最后大家喝着羊杂碎汤,吃着芝麻烧饼,算解了谗了,那叫一个爽。

8 U" k+ u. V) }1 |6 d

 

- Y p9 X6 n% F, |

   遗憾的是:1.没喝着豆汁,2.没有咯吱盒,3.我没喝着酒。

发表于 2010-4-2 20: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祝山东校友会的同学山东之行顺利,祝3143班和8484班同学聚会成功。

发表于 2010-4-2 20: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航校校友又将欢聚,祝愿各位山东之行愉快、顺利!

: X+ g8 [9 C# Z1 i g: D8 k& A

淄博的瓷器,周村的烧饼,泰安的煎饼及赤灵芝都很有名。

发表于 2010-4-2 20: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在聊城,明天从这里直接去潍坊。

% V1 n4 Q& [7 |3 Z# k0 v0 o3 i

 

8 ^' C7 R6 D+ Z* }5 [

       发两条欢迎标语:《一》民间的

! X, H- U3 f! V+ _- c8 q

 

4 b1 c0 y4 R0 w1 T

    热烈欢迎北京同学来山东参加聚会

! x+ }, t6 c' P. u/ g" O% a

 

2 M1 x8 R0 q' E9 t

                                     《二》官方的:

% j* |3 I3 W2 Z0 a* T) V

    热烈欢迎北京首长莅临山东指导工作!

发表于 2010-4-2 20: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0-4-2 21: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2143 班

祖素云就是我们班的,这次我们班聚会就是她发起的。
发表于 2010-4-2 21: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pd在2010-4-1 17:41:00的发言:
# c9 f ]. t6 u, N7 Z

他们三号从北京出发,经滨州到潍坊;四号在潍坊活动;五号经济南到泰安;六号经德州回京。

' e, O1 J" X: V8 C$ T, n8 t% O' w

   祝山东校友会的同学山东之行顺利,祝2143班和8484班同学聚会成功。期待你们聚会的盛况照片。


 楼主| 发表于 2010-4-2 21: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善若水在2010-4-2 20:56:00的发言: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dsc01301.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r/ g5 I. Y# m* m- v+ T1 q

不知为什么,看见善若水拍的樱花,就想起日本和在日本的日子里,跟着就哼起了“撒酷剌”。是不是樱花只有日本有,其他地方的都是移植的。贴上两只樱花歌,风格不一样。中国人和西洋人唱的都挺好听,你喜欢哪一个?

3 D0 y; K1 t7 f3 r; i/ w9 a" _

 

: X% M6 C g1 f! C, K/ p

/ b8 E- K p; [ _/ h' a) o

 

发表于 2010-4-2 22: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看老北京的清明节习俗

7 G9 `" ]" l( m2 W& x! `

看看老北京的清明节习俗(转贴)

) H+ Z$ X$ w% t5 w9 P" I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柳节”、“三月节”和“寒食节”,老北京在清明前后不仅仅是扫墓,还有踏青春游、插柳射柳、赏玉兰花、放风筝、荡秋千、城隍庙求愿等习俗。

, Y; p3 p q& T) f2 p

 

8 v: E: E# L% {; o, d

     阳春三月,春回大地、草木蕤苏,人们在度过一个寒冬收敛之季后,此时也想顺应自然生机,伸展腰肢,走出户外到阳光明媚、绿草如茵的公园或郊外去踏青寻春,或步行、爬山、涉水,或赏花斗草游乐,既是春游又是健身活动。

) {0 J& D# f; z+ `$ S3 X


“潭柘听泉,戒台观松”

9 ?3 {, c# J( Y' R/ e, M, ^

     老北京时的踏青由于那时交通不便,一般百姓或穷学子多赴西直门外高梁河畔、陶然亭和东直门外就近踏春。高梁河又名长河,是旧京西北郊的一条美丽河流。《帝京景物略》中云:“荇尾靡波,鱼头接流,夹岸高柳,丝丝到水。绿树绀宇,酒旗亭台,广亩小池,荫爽交匝。岁清明,桃柳当候,岸草遍矣。”那时两岸杨柳葱青,桃花傍着长河流水,岸两侧还有不少庙宇和高粱,景色佳妙非常吸引游人来这里游春踏青,当年曾有“天坛游松,长河游柳”的美誉。也有一些富家子弟、文人墨客乘马(轿)车、或骑车结伴去远郊的八大处、香山、潭柘寺、戒台寺等地赏景观花探春,那时就有“潭柘听泉,戒台观松”的俗谚。

5 o9 q @- i2 P) r# A+ ~


清明节期间,赏玉兰花正当时

: t7 b% J7 v2 g8 _% o

     另外,清明前后正值春暖花开之时,早开的玉兰花素有“玉树琼花”的佳称,其亭亭玉立、莹洁清丽的花质自古受人们喜爱,老北京时人们纷纷前往颐和园、潭柘寺、大觉寺去观赏难得一见的几棵明清时栽种的玉兰古树,那洁白如玉、清香四溢的玉兰花挂满枝头,花香扑鼻,给游人莫大享乐。解放后公园均种植大量花卉,如植物园内的桃花、长安街上栽种的玉兰花,每当盛开时均会吸引百姓们去观赏。

7 ]$ u2 x+ r5 F% g* f, n' s

     柳是春的使者,我国古代有许多与柳有关的民俗,老北京时有插柳、戴柳、射柳的清明节习俗。

! a# O1 x# X2 ]3 o

      插柳之俗盛行于唐宋明清时代,原意为“顺阳气”,在民间则用以悼念介子推母子,与“寒食节”相关。相传春秋时晋文公重耳为射避晋献公的杀害,带着近臣介子推离晋流亡,十九年后在秦穆公帮助下回晋被立为晋文公。复国后大封有功之臣时,唯独不见其流亡食不果腹时曾割股啖君的介子推。介坚决不求利禄,与其母隐入绵山不出,重耳则放火焚山以迫使介出山相见,烧山后子推仍坚不出,搜山后发现介与其母相拥被焚于山中大柳树根旁,其用衣襟留下血书:“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做谏君。倘君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臣在九泉心无愧,愿政清明复清明。”文公厚葬介子推母子于绵山,修寺立庙,改绵山为介山,并下令介子推烧死之日,禁动烟火,只许吃冷食,这就是寒食节由来的渊源。寒食在东汉时定为三天,正与清明节气相连接,当时寒食节与冬至、元正一起并列为国家的三大法定节日,届时除人们不动火外,还要用面粉制成飞燕,用柳枝串起来插在门窗上,称为“子推燕”,以示对介子推的敬佩与怀念。后来,老北京人在春游时还常在途中折些柳枝盘成个圆圈形戴在头顶上,农村的少女、孩童们也都有此习俗。戴柳有避邪除灾、平安保健之说,也有寓意珍惜青春生机勃发之意,故有”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之俗说。射柳也是一项在清明节时老北京人的习俗。一些文人墨客、学子们常在柳树上挂个有鹁鸠的葫芦,百步之外用弓箭或弹弓射之,善射者矢中葫芦,鹁鸠受惊飞出,以鹁鸠飞出的高低决定胜负。明代蒋一蔡的《咏春》诗曰:“莺啼岸柳弄春晴,柳弄春晴晓月明。明月晓晴春弄柳,晴春弄柳岸啼莺。”此诗正是一幅描述旧京踏春的风情图。

* @0 Y, N5 X6 |/ i

     老北京清明节时的另一习俗,是在这一天要去城隍庙烧香叩拜求签还愿问卜,在明清民国时老北京有七八座城隍庙,香火亦以那时最盛。城隍庙里供奉的“城隍爷”,是那时百姓信奉灶王爷、财神爷外最信奉的神佛。这个“爷”其实就是一个城、一个县的“不管部”部长,城隍庙在每年的鬼节——清明节开放时,人们纷纷前往求愿,为天旱求雨(多雨时求晴),出门求平安、有病企求康复,为死者祈祷冥福等诸事焚香拜神,那时庙会内外异常热闹,庙内有戏台演戏,庙外商品货什杂陈。据家中老人回忆在民国初时还有“城隍爷”出巡之举,人们用八抬大轿抬着用藤制的“城隍爷”在城内巡走,各种香会相随,分别在“城隍爷”后赛演秧歌、高跷、五虎棍等,边走边演,所经街市观者如潮。有一首杂咏:“神庙还分内外城,春来赛会盼清明,更兼秋始冬初候,男女烧香问死生。”即说的清明节这一习俗。

9 [/ B; A& |" p5 ]# T+ a7 _% L0 }( v- w

     另外,清明时节还有放风筝、荡秋千等习俗,这是健身活动,亦是那时的游乐活动,白居易在《春游》一诗中就说过:“逢春不游乐,但恐是痴人。”风筝最早在春秋战国时就已用于军事,用放飞风筝传信息,明清后转为宫廷娱乐并为平民游乐玩具,因古时在风筝上装置响笛或洋皮小鼓等风吹发出似筝之声而称“风筝”之名,老北京时风筝制作更为精巧,那时有被称为“曹氏风筝”、“风筝金”、“风筝哈”、“风筝马”等流派的风筝,曹雪芹对风筝颇有研究,还曾写过一本《南鹤北鸢考工志》的书呢,书中记录了他放飞制作风筝的经验与体会。风筝可在庙会集市上购买,也有自家制作的,如儿童自制的称为“屁股帘”的简易风筝。阳春三月在郊外山野或四合院内外广阔之地放风筝,沐浴着阳光,吸着清新空气,或拉线奔跑或昂首仰视从而心旷神怡,人体气血畅通。这项活动至今仍受广大百姓喜爱,常见在天安门广场和城内外广阔地区有各式各样的风筝在蓝天白云中翱翔。至于荡秋千曾是宫廷内和贵族家园林中的设施是妇女孩子们流行的一项游乐活动,如今早已成为百姓的健身活动项目。

1 z0 Z( {. U5 d- K. j4 L6 [3 H9 i


 

发表于 2010-4-2 22: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祝学友们山东聚会快乐!祝2143学长们北京聚会快乐!
发表于 2010-4-2 23: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8484-hy在2010-4-2 13:06:00的发言:
) b% r1 [& V4 A3 I; \0 \

    过客shu你现在深圳还是北京?我们班4月11日聚会,我们俩都要参加,不知道能否在北京见到你?如果你在京,请联系!

9 A% e* t2 S& A+ J! D$ M

我现在还在深圳,还没有到北归还的时候,我和老伴四月中旬到台湾旅游,可能要到五月份回去。这次你们班聚会我不会在北京,代我向老朋友问好。

发表于 2010-4-3 09: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校友的祝福!!!(2143班)
发表于 2010-4-3 09: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六铺炕黄寺在2010-4-2 21:14:00的发言:
( d: h) \/ \( v

   祝山东校友会的同学山东之行顺利,祝2143班和8484班同学聚会成功。期待你们聚会的盛况照片。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祝贺.gif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谢谢!!!校友的祝福!!!(2143班)
2 _% z h% a) V% {

发表于 2010-4-3 10: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西水车在2010-4-2 13:02:00的发言:
2 A* P, ~& }( A* ^6 a$ Z& B& H( P

你在学校哪里看到过红旗一号?

' a+ u5 z) _, D! L) {6 i

没有嘛?好像有架飞机的,还有气垫船吧。

发表于 2010-4-3 10: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过客shu在2010-4-3 10:06:00的发言:
) E2 |/ H @, H9 e, L0 f) ~

没有嘛?好像有架飞机的,还有气垫船吧。

) I" w6 }: T, [5 }4 v4 B

对的!您读书的时候学校应该有这两样东西。

发表于 2010-4-3 11: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过客shu在2010-4-3 10:06:00的发言:
2 }( ~& I% g7 K: I% X# ^

没有嘛?好像有架飞机的,还有气垫船吧。

+ f' R$ @( T* E; x2 W% D

我们在刚入学时,进行入学教育,曾在机库里见过“红旗一号”。气垫船?听说过,但没有印象是否在机库里见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8-10 22:34 , Processed in 1.259618 second(s), 4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