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西水车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1》

 关闭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0-7-26 08: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duyan在2010-7-26 8:05:00的发言:
* B% V: v5 t; n2 j0 X( j

都雁发的图(以黄河边的老汉为例)图片的尺寸为3504X2336像素,可图片文件的大小只有520K。这样尺寸的图片在PHOTO上以全优(12级)输出文件要达3000多K 。如果要求500K左右的文件大小,则这样尺寸的图片只能以7-8级的质量输出。这个质量的图片对于以资料或记录为主题的图片,效果没有什么问题,但对于风景和人物类的则不太好了。因此建议,要使发上来的图片文件不是太大,应以修改图片尺寸为主;而且最好用专门的图象处理软件,尽量不要用系统自带的画图软件。因为那个软件处理后的图片被压缩的很厉害,细节会有损失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发表于 2010-7-26 09: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山东人099在2010-7-26 8:55:00的发言:
0 C( j/ i q- ] ^8 k8 f! j$ w

---因此建议,要使发上来的图片文件不是太大,应以修改图片尺寸为主;而且最好用专门的图象处理软件,尽量不要用系统自带的画图软件。因为那个软件处理后的图片被压缩的很厉害,细节会有损失的。

- m& Z+ e$ c6 I& D1 S1 Y! M4 q

谢谢,笨人尽量注意,好好学习。(我现在用光影魔术手,这软件好像比较适合我:又懒又笨之人)

发表于 2010-7-26 11: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山东人099在2010-7-26 8:00:00的发言:
1 I5 `% k. K. b7 `3 J

谢谢夸奖!是用PS(CS4),背景是另选了一张蓝天白云的图片。先调原图色阶,再调“高光/阴影”,调两次,每次调阴影25%,高光不动,再调亮度和对比度,然后把天空背景去掉,注意要先复制一个图层。再把另一张图打开,把调好的图拉到蓝天背景图中。根据原图裁剪,再调天空背景图层让两个图层的光和色彩协调。合并图层后再调一下使进一步协调。另存。OK!看着好象有点麻烦,其实用惯了很快的。大家可以试试!

4 \ m1 \0 v" W H F

 

% R% g( h0 S5 z% a0 [! r, E

已经下载收藏。谢谢099详细介绍,很有启发,要用好的话还真得好好研究研究。关于上传图像的尺寸,我一般先用PS软件打开要调整的照片,在图像菜单中选图像大小,直接改为800X600另存后再上传,此法只改变了照片的大小不影响原照片的质量。

发表于 2010-7-26 11: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zzh8381在2010-7-25 20:16:00的发言:
1 e& x% ^, A4 @; m2 d$ e1 M7 N

夕阳红学姐:这张图片是从报纸上翻拍的吗?

: @4 [" B# o' t* R

  是的,我觉得那组照片拍的很真实,有意思,

) C, x: z* F& S& }/ M- n# d& a( R

  就想传给大家看看雨后众生相。

发表于 2010-7-26 11: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子养生秘诀译文(转贴八)    * z" H. g7 y$ D% O' }5 ]. Y: U

乾坤明原系群仙——此句的意思是,凡修道之人,须从无极入手,离坎作用,水升火降,生克冶化,阴阳消长,然后又将修成的乾坤之象炼油成混沌一团,无阴无阳一派清虚,练到这个地步,就明白了三在,快乐无边,小德川流,汇成大德之海,不论是道家的三千六百法门,佛家的八万四千法门,都是万法归一,都不外乎为阴阳动静。乾坤二字,<>为天上之天,乃是修真人所居之地;<>者,门闪有个亚字,即为虚室雅静之意;三三三为明,即明白九穷,九为老阳之数,九为最大;<三原>为原,意即三教之根源,<儒、佛、道>;系群仙的<系的[>字为<三男一女>乃是无极之母,原为老阴,凡真正成佛、成仙、成圣之人,总不离无极天尊,祖穷之穴为无极之要,太极之母,如能系之,无不相随,<>字上有三男,意味着精、气、神三阳,<>者四个牛字组成,四大性牛是指眼、耳、鼻、口,后跟八万四千小性牛,应指人身所有的汗毛细孔均通,也就是学会胎息之法,即算达到三无的境地,<三无>为仙,自是成仙成佛之人,可谓大道成仙。

fficeffice" />

3 b' N- J) c7 p7 g( |+ x0 j2 a) o4 ~

归纳上述八句,养生长寿之法可概括为:
第一, 养生长寿在己不在人,在内不在外,全靠自身虔心修炼。
第二, 养生贵在入静,入静为气功的秘中之秘。
第三, 强调<胎息法>,即下决心改变正常人呼吸方法。
第四, 养生长寿应排除各种私欲妄念冰受七情六欲之扰。
第五, 无极、太极,阴阳学说是立论之本。

/ t. M' t/ ~: o% U0 e, ?; I

 

; q# v7 p! m3 Z. u8 G

全文转贴完毕 

发表于 2010-7-26 12: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zzh8381在2010-7-26 11:35:00的发言:
 老子养生秘诀译文(转贴八) 

7 i; f9 Q/ M4 U

全文转贴完毕 。fficeffice" />

$ Z4 t K3 y: }. P

辛苦了,谢谢!

; a( [/ A6 A# X! b. _

有几句不敢苟同(您这总结):。。。。总之,像我双手和双脚(鞋)都沾满了蟑螂的尸体(那也是生灵呀)之人,欲静不能,哪里还谈得上修炼?




有趣,看来什么都得实践一下。试一下。
2QkX3wSy.jpg
KCT4iwz6.jpg
AFJiHVfa.jpg
kJ6uUyxG.jpg
发表于 2010-7-26 13: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zzh8381在2010-7-26 11:35:00的发言:
 老子养生秘诀译文(转贴八)    7 b* R' h# |( h* n

fficeffice" />----

* s9 [, p3 [3 ]% M6 {2 n5 X) m5 C$ _

归纳上述八句,养生长寿之法可概括为:]
第一, 养生长寿在己不在人,在内不在外,全靠自身虔心修炼。
第二, 养生贵在入静,入静为气功的秘中之秘。
第三, 强调<胎息法>,即下决心改变正常人呼吸方法。
第四, 养生长寿应排除各种私欲妄念冰受七情六欲之扰。
第五, 无极、太极,阴阳学说是立论之本。

. U/ q5 |0 C' b7 p0 V

 

2 L1 [4 k2 o/ X% S3 u, j8 P! W

全文转贴完毕 。

2 z8 ?" u: y- N" {' I N" D

谢谢学长为大家服务,辛苦了。虽说要看几遍,很难懂,但毕竟有了些了解。

发表于 2010-7-26 13: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托马斯在2010-7-16 14:53:00的发言:
U9 G9 Z4 I) |* ?: O2 n5 R- [ |

回一首:           红装俊媳骑毛驴,

7 g; d' C0 r# o& B3 l

                       不去娘家不赶集。

" G8 C: J0 E: V' R5 P t' z

                       身边瀑布多壮观,

. D6 Y; }, q d0 L5 W

                       含笑返家头不回。

& x. b* w4 k8 e. r) s6 B9 l

  在才子面前凑热闹,写两句顺口溜,不好意思。

! t i' I1 W+ V

                         一人骑驴回娘家,

; E0 F) Y0 E) L- f" Q' o

                         路经壶口与山崖,

! M% }: ?; v3 o# j& z: N V

                         呼唤妹婿快点来,

# h& P( O7 _, O5 j: B( @/ o5 G+ a

                         拉缰送妹免牵挂。(注意安全)

发表于 2010-7-26 13: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夕阳红在2010-7-26 13:15:00的发言:
& i. h$ H) G9 v# h

  在才子面前凑热闹,写两句顺口溜,不好意思。

5 ^* ~! b% V/ k: M1 O( F4 r/ f, @, h, ~

                         一人骑驴回娘家,

+ l1 i$ k# ~: x

                         路经壶口与山崖,

6 s" @/ Q6 {& n1 \! L5 c1 `" @

                         呼唤妹婿快点来,

- j, E1 y5 G8 t

                         拉缰送妹免牵挂。(注意安全)

6 L4 t0 i) x' N- ?

哈哈,真好!又多了一位才女大姐。(不过那“妹”差点意思,有点对不起观众。)

发表于 2010-7-26 13: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干什么都得亲自实践反复练。按099的介绍的方法实习了一下,请看看效果如何?局部补色时有点粗燥。

, ]% z, U% ?( k& a: n3 x" t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

发表于 2010-7-26 13: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夕阳红在2010-7-26 11:32:00的发言:
* V! I- t, w8 X' W' G

  是的,我觉得那组照片拍的很真实,有意思,

, C' H, S8 q6 Y$ d

  想传给大家看看雨后众生相。

' u4 L; p- S% w" S% i5 v( S! T

  zzh校友:请教一下,如何把报纸杂志上的图片传到网上?

, i9 O1 T$ C, L9 f8 d/ G7 q; f

                  我的方法太笨了。先谢谢啦!

发表于 2010-7-26 13: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夕阳红在2010-7-26 13:41:00的发言:
! B7 v b) K% p2 b: W0 O

  zzh校友:请教一下,如何把报纸杂志上的图片传到网上?

0 R, X2 J$ Y- a

                  我的方法太笨了。先谢谢啦!

# J0 M- y$ C& q

夕阳红学姐:别客气。报纸杂志上的图片只能是翻拍下来或用扫描仪扫描下来再上传。你这张图片拍得很好!如能找到电子版时可以下载图片另存再上传。

发表于 2010-7-26 14: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进二退一,只希望它进得多点退得少点。

发表于 2010-7-26 17: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 c% O; o3 O3 z' ^/ s% U

我们航校同学`毕业以后根据祖国的需要走向了全国各地,贡献了我们的一生,因此对各地的方言也都有了一定的了解。我无意中在网上看到有人将徐志摩的“再别康桥”用各省方言给作了“翻译”,看看还蛮有意思,抄录在此供同学们酒后饭余做玩笑看看,讲不定还能给他的“翻译”挑出些毛病哪!遺憾的是这里没有山东、内蒙、陕西方言的翻译。

* p7 s6 Z. s& S& _& `- S

再别康桥各省方言版,很NICE!

- K+ a$ U# y1 t' Q

红尘清音 ? 2010年 7月 21日 星期三 10:13 pm

% z" d) G5 f/ U b

原文:再别康桥   

徐志摩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东北话版
鸟悄儿的我走了,正如我蔫巴的来;
我得了八嗖的招手,磨叽西天的云彩。
那泡子边的金柳,是夕阳中的媳妇儿;
波光里的倩磴儿,在我的心头汩涌。
埋了巴汰的青幸,油了巴叽的在水底赛脸;
在康河的旮旯里,我甘心做一把蒿子。
那榆荫下的一座,不是蘑菇,是个猫楼;
揉希碎在浮躁间,沉淀着贼拉彩虹的梦。
嘎哈啊?划拉一把笤帚疙瘩,向青菜贼青那嘎的漫溯;
整一兜子星辉,在星辉斑斓里嗷唠两嗓子。
但我不能嗷唠,悄悄是滚犊子的笙箫;
扑勒蛾子也为我蔫儿了,蔫儿了是这宿儿的康桥!
我傻了巴叽地走了,正如我飚的呼的来;
我得瑟得瑟衣袖,不带走一嘎达云彩 。

四川话版
轻飘飘地我梭起走啰,就好比我轻飘飘地梭起来;
我轻飘飘地甩一下手杆,离开啰西边那堆云坨坨儿。
那河沟头黄呼呼的柳树,是太阳落山时候的新媳妇儿。
水花花儿头的乖影子,在我胸口里面拽(zhuai)来拽去。
稀泥巴高头的野葱葱,油腻腻的在河底下疯叉叉地板(摇的意思);
在康河耙(pa)融融的水泡儿里面,我巴不得是一堆绿青苔。
在榆树阴凉地方的湿窝窝,不是从泥沙沙头浸出来的清水;
是天上边彩虹,捏烂啰滚进烂草堆,埋起来的五颜六色的梦。
到处睃(suo)?拿一根长竹竿,朝比绿叶子还绿的地方乱捅;
装满一木船星星儿的光亮,在明晃晃的坝坝头干吼。
不过我不能够干吼,悄悄梭起走才是散伙的喇叭调子。
屎壳郎也在旁边大气都不敢出,不开腔就是今天半夜的康桥。
轻飘飘地我梭起走喽,就好比我轻飘飘地梭起来;
我把袖子挽得邦紧,不拿跑一丁点儿云坨坨儿。


河南话版
慢摸儿的俺跑了,就象俺慢摸儿的来;
俺较起儿的晃晃手,离开西板儿的云彩。
乖乖你看河膀的金柳,是后晚黑儿中的新媳妇儿;
水波纹儿里有恁多花里胡哨,让我的心痒不及溜的。
臭腥泥上的狼尾(yi)巴蒿,光溜溜的在水底啊(dia)招摇;
在康河的软水圈子里,俺喜欢当一把水闸草
那树凉意儿下的一窝儿,我的哥不是清泉,是顶上虹
搓碎在水闸草里面,沉淀着花里胡哨的梦。
找梦?拿一根长棍子,向黑青黑青的闸草里乱搅,
俺整满一大船星辉,在花里胡哨里胡吼
妈呀俺不敢胡吼慢摸儿是跑了的调儿;
凑猪儿也为我憋气儿,憋气儿是今儿后晚黑儿的康桥!
慢摸儿的我跑了,就象俺慢摸儿的来;
俺较起儿的晃晃手,不拿走一嘎蛋儿云彩。


上海话版
阿拉缩手缩脚额走了,就像阿拉缩手缩脚额来了;
做一记招差头的姿色,还么看到西面额云跟阿拉一道跑。
湖浜边朗相额柳树,是壶比捏太阳额嘎子婆;
浪头里相额影子,来了阿拉肚皮里捣糨糊。
拉乌泥高头额两根葱,贼特嘻嘻额来了湖浜底壶头澎嚓嚓。
来了个条叫糨糊额浪头里,阿拉西心踏地额行愿做一根葱。
来了唉面的树下头额央沟桶里相,伐是老清爽额水,是天高头落下来额伐晓得啥么事,
又跟唉内根葱搞了一道了,还老开心额来了做贼特嘻嘻额忙。
搞忙办羊摸摸?
撑根竹头吧,顺老根额葱往上头爬,
娘依拉数数太阳啊好额,等了星星下头做超女啊,
比过阿拉伐好唱额(一唱就跌身价了)。
还是贼头骨闹额刚拜拜,这晒界要帮阿拉保持低调,
一本正经熬到今朝芽到额康桥!
阿拉缩手缩脚额走了,就像阿拉缩手缩脚额来了;
做一记招差头的姿色,还么看到云跟阿拉一道跑。


云南方言版
轻轻泥,我走了,就呛我轻轻泥来;
我轻轻泥招哈手,作别西天阿些云彩。
阿河坎坎上泥金柳,是夕阳中泥新媳妇;
波光里头泥花脚乌龟,在我心里头搅来搅气。
软泥巴上的草聋聋,油油的在水底峡招摇;
呆康河的柔波里头,我管甘心做根水草!
榆荫下泥阿一潭,根本就不算是清泉,
是天上杠搓融呆浮藻头,沉淀几呛杠浪凯泥梦。
找梦?阿就撑支长篙,往青草更青泥地方杀撒,
装几满船的星仔,呆星仔放光泥卡卡里头,安逸泥吼几句!
但是我不能乱吼撒,悄悄咪咪是别离泥笙箫;
夏虫为了我,也高矮不吭声,点声音都没得,字就是今天晚些家的康桥。
悄悄咪咪泥,我走了,就呛我悄悄咪咪泥来;
我舞了一哈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发表于 2010-7-26 18: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duyan在2010-7-23 9:54:00的发言:
; Y+ b+ C3 P9 u4 A) V

临汾的古迹---尧庙(临汾历史上曾被称为尧都)

# M2 s2 D/ T( Y

尧庙始建于晋代,后经唐、元、明、清历代修建,不断扩大。

; r0 ^7 p1 y. V) T, f2 Q1 ]) v) v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p1100242-1.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p1100252-1jpg.lnk.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b5 |; N. \! `/ P# W

 

5 g2 [0 A* i K9 h C

我倒是对那牌楼前边两侧的雕塑更感兴趣,拍了许多。

% D4 V* v; F# Z* D1 l) z$ z. K f

发上其中一张;。

; W+ M) a6 ~5 H+ _ O3 q

 雕塑旁标牌上文字:

& G7 t6 Z( t$ I* L

                                       击壤歌

- i. A- Q- K, o% t% F6 ^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7 |7 E# i+ e# |6 j2 D4 F- {5 S `

               凿井而饮,耕田而食。

7 q; x" l6 R! l9 a# X! p& O

               帝力何有于我哉?

K+ I0 E8 O% q: c/ r6 a; R* v8 }

击壤歌》其最早记载于《古诗源》一书,相传采集于尧时期襄汾席村,是我国最早的诗歌之一。

4 o! K" n* h. | ]2 q* o5 G

 

, \# k. q7 [9 Y; r; Q5 B7 F

希望师哥师姐能发挥文采特长,描绘一副历史画面。

" t; y" T4 ]) e$ a- Y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p1100251-1.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U2 S* v3 T7 w

 

& v2 Y' X% s% C9 Y2 r. j

    附一首:旭日劳作晚霞归,掘井饮水耕能炊。天帝无力乃何我?老翁欢歌把地棰!

发表于 2010-7-26 19: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试发长贴(过会删除)

$ b; a7 w8 h) T

原文:再别康桥   

徐志摩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东北话版
鸟悄儿的我走了,正如我蔫巴的来;
我得了八嗖的招手,磨叽西天的云彩。
那泡子边的金柳,是夕阳中的媳妇儿;
波光里的倩磴儿,在我的心头汩涌。
埋了巴汰的青幸,油了巴叽的在水底赛脸;
在康河的旮旯里,我甘心做一把蒿子。
那榆荫下的一座,不是蘑菇,是个猫楼;
揉希碎在浮躁间,沉淀着贼拉彩虹的梦。
嘎哈啊?划拉一把笤帚疙瘩,向青菜贼青那嘎的漫溯;
整一兜子星辉,在星辉斑斓里嗷唠两嗓子。
但我不能嗷唠,悄悄是滚犊子的笙箫;
扑勒蛾子也为我蔫儿了,蔫儿了是这宿儿的康桥!
我傻了巴叽地走了,正如我飚的呼的来;
我得瑟得瑟衣袖,不带走一嘎达云彩 。

四川话版
轻飘飘地我梭起走啰,就好比我轻飘飘地梭起来;
我轻飘飘地甩一下手杆,离开啰西边那堆云坨坨儿。
那河沟头黄呼呼的柳树,是太阳落山时候的新媳妇儿。
水花花儿头的乖影子,在我胸口里面拽(zhuai)来拽去。
稀泥巴高头的野葱葱,油腻腻的在河底下疯叉叉地板(摇的意思);
在康河耙(pa)融融的水泡儿里面,我巴不得是一堆绿青苔。
在榆树阴凉地方的湿窝窝,不是从泥沙沙头浸出来的清水;
是天上边彩虹,捏烂啰滚进烂草堆,埋起来的五颜六色的梦。
到处睃(suo)?拿一根长竹竿,朝比绿叶子还绿的地方乱捅;
装满一木船星星儿的光亮,在明晃晃的坝坝头干吼。
不过我不能够干吼,悄悄梭起走才是散伙的喇叭调子。
屎壳郎也在旁边大气都不敢出,不开腔就是今天半夜的康桥。
轻飘飘地我梭起走喽,就好比我轻飘飘地梭起来;
我把袖子挽得邦紧,不拿跑一丁点儿云坨坨儿。


河南话版
慢摸儿的俺跑了,就象俺慢摸儿的来;
俺较起儿的晃晃手,离开西板儿的云彩。
乖乖你看河膀的金柳,是后晚黑儿中的新媳妇儿;
水波纹儿里有恁多花里胡哨,让我的心痒不及溜的。
臭腥泥上的狼尾(yi)巴蒿,光溜溜的在水底啊(dia)招摇;
在康河的软水圈子里,俺喜欢当一把水闸草
那树凉意儿下的一窝儿,我的哥不是清泉,是顶上虹
搓碎在水闸草里面,沉淀着花里胡哨的梦。
找梦?拿一根长棍子,向黑青黑青的闸草里乱搅,
俺整满一大船星辉,在花里胡哨里胡吼
妈呀俺不敢胡吼慢摸儿是跑了的调儿;
凑猪儿也为我憋气儿,憋气儿是今儿后晚黑儿的康桥!
慢摸儿的我跑了,就象俺慢摸儿的来;
俺较起儿的晃晃手,不拿走一嘎蛋儿云彩。


上海话版
阿拉缩手缩脚额走了,就像阿拉缩手缩脚额来了;
做一记招差头的姿色,还么看到西面额云跟阿拉一道跑。
湖浜边朗相额柳树,是壶比捏太阳额嘎子婆;
浪头里相额影子,来了阿拉肚皮里捣糨糊。
拉乌泥高头额两根葱,贼特嘻嘻额来了湖浜底壶头澎嚓嚓。
来了个条叫糨糊额浪头里,阿拉西心踏地额行愿做一根葱。
来了唉面的树下头额央沟桶里相,伐是老清爽额水,是天高头落下来额伐晓得啥么事,
又跟唉内根葱搞了一道了,还老开心额来了做贼特嘻嘻额忙。
搞忙办羊摸摸?
撑根竹头吧,顺老根额葱往上头爬,
娘依拉数数太阳啊好额,等了星星下头做超女啊,
比过阿拉伐好唱额(一唱就跌身价了)。
还是贼头骨闹额刚拜拜,这晒界要帮阿拉保持低调,
一本正经熬到今朝芽到额康桥!
阿拉缩手缩脚额走了,就像阿拉缩手缩脚额来了;
做一记招差头的姿色,还么看到云跟阿拉一道跑。


云南方言版
轻轻泥,我走了,就呛我轻轻泥来;
我轻轻泥招哈手,作别西天阿些云彩。
阿河坎坎上泥金柳,是夕阳中泥新媳妇;
波光里头泥花脚乌龟,在我心里头搅来搅气。
软泥巴上的草聋聋,油油的在水底峡招摇;
呆康河的柔波里头,我管甘心做根水草!
榆荫下泥阿一潭,根本就不算是清泉,
是天上杠搓融呆浮藻头,沉淀几呛杠浪凯泥梦。
找梦?阿就撑支长篙,往青草更青泥地方杀撒,
装几满船的星仔,呆星仔放光泥卡卡里头,安逸泥吼几句!
但是我不能乱吼撒,悄悄咪咪是别离泥笙箫;
夏虫为了我,也高矮不吭声,点声音都没得,字就是今天晚些家的康桥。
悄悄咪咪泥,我走了,就呛我悄悄咪咪泥来;
我舞了一哈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发表于 2010-7-26 19: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学长的再别康桥,我就看懂了东北话的版本,上海方言的我都没弄明白,离开家乡太久咯。
发表于 2010-7-26 19: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8484lu在2010-7-26 19:35:00的发言:
          大学长的再别康桥,我就看懂了东北话的版本,上海方言的我都没弄明白,离开家乡太久咯。
- [! S0 K' t' B; g6 [

您已经不错了,他的翻译也不见得完全正确。

发表于 2010-7-26 20: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西水校友:您在9410楼修改后的照片,很好看,

/ _1 r0 g( f" ^1 K. w

       图像清晰明亮,色彩、对比度也调的好,看

- c. J* U: z3 z8 N) ^

       起来舒服,我再试试,我不会用光影手,只

; P: G. h: A3 n6 T; U7 D( W3 F/ w

       会用美图秀秀,不知行不行。

发表于 2010-7-26 22: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 h" Z0 i# H7 A/ W+ R2 g

我们的国家有着悠久的“吃的文化”的历史,欣喜的看到这个“吃的文化”得到迅猛的发展。据说目前每年国家都要为公款吃喝付出3000亿的钞票,其中还不包括企业的请吃费。这笔费用占去了我们国民经济收入的很大一部分,可见在吃上我们付出了很大的成本和代价。“民以食为天”吃是人的生理需要也是一种文化,我们应该提倡科学的健康的吃,胡吃海塞是要吃出毛病来的,搞不好还会吃死人的。下面就将民间流传的有关吃的文化介绍给大家,仅供参考未经权威部门认证和批准


$ s. F- ^" A4 N9 g8 a5 N

 某些家常菜合着吃就会死人。

! h1 B* Z& F8 y8 C, Q2 V : z# B3 f) w* ?1 T, H2 n% Q9 E% {# c' Z* g \7 v# e5 D+ A: {; N, ?6 G) F, i
9 H3 H) x, J; s+ [5 S" w1 ]

台湾,一名女孩突然无缘无故的七孔流血暴毙,一夜之间,就奔赴黄泉,经过初步验尸. 断定为因砒霜中毒而死亡。那砒霜从何而来一名医学院的教授被邀赶来协助破案。
   教授仔细地察看了死者胃中取物,不到半个小时,暴毙之谜便揭晓。教授说:死者并非自杀,亦不是被杀,而是死于无知的它杀,大家莫名其妙。

8 s$ {; N5 K* B- p% ?# |1 m [ u

   教授说:砒霜是在死者腹内产生的。死者生前每天也会服食维他命C ,这完全没有问题的问题出在她晚餐吃了大量的虾,虾本身也是没有问题的,所以她的家里人都没有事,但死者却同时服用了维他命C ,问题就出在这里 !
       美国芝加哥大学的研究员,通过实验发现,虾等软壳类食物含有大量浓度较高的-五钾砷化合物。这种物质食入体内,本身对人体并无毒害作用,但是,在服用维生素C之后,由于化学作用,使原来无毒的-五钾砷 “即砷酸酐,亦称五氧化砷,其化学式为(As05)”转变为有毒的三钾砷 “即亚砷酸酐” ,又称为三氧化二砷,其化学式为(As203),这就是们俗称的砒霜!
       砒霜有巨毒作用,能麻痹毛细血管,抑制巯基梅的活性,并使肝脏脂变肝小叶中心坏死,心、肝、肾、肠充血,上皮细胞坏死,毛细血管扩张。故中其毒而死者,常是七窍出血。
       所以;为慎重起见,在服用维生素 C 期间,应当忌食虾类。 
       虾+维C=中毒 感冒药+可乐=中毒 
       还有一些,你知道么?!
1、鸡蛋忌糖精┄┄同食中毒、死亡
2、豆腐忌蜂蜜┄┄同食耳聋
3、海带忌猪血┄┄同食便秘
4、土豆忌香蕉┄┄同食生雀斑
5、牛肉忌红糖┄┄同食胀死人
6、狗肉忌黄鳝┄┄同食则死
7、羊肉忌田螺┄┄同食积食腹胀
8、芹菜忌兔肉┄┄同食脱头发
9、番茄忌绿豆┄┄同食伤元气
10、螃蟹忌柿子┄┄同食腹泻
11、鹅肉忌鸭梨┄┄同食伤肾脏
12、洋葱忌蜂蜜┄┄同食伤眼睛
13、黑鱼忌茄子┄┄同食肚子痛
14、甲鱼忌苋菜┄┄同食中毒
15、皮蛋忌红糖┄┄同食作呕
16、人参忌萝卜┄┄同食积食滞气
17、白酒忌柿子┄┄同食心闷
不能一起吃的食物:
1.红薯和柿子——会得结石
2.萝卜和木耳——皮肤发炎
3.芋头和香蕉——腹胀
4.花生和黄瓜——伤害肾脏
5.牛肉和栗子——引起呕吐
6.鲤鱼和甘草——会中毒
以下食物在两小时内一定不要同吃:
羊肉忌西瓜———同食 伤元气
鹅肉忌鸡蛋———同食伤元气
洋葱忌蜂蜜———同食伤眼睛
黄瓜忌花生———同食伤身
香蕉忌芋头———同食腹胀
猪肉忌菱角———同食肚子痛
豆腐忌蜂蜜———同食耳聋
萝卜忌木耳———同食得皮炎
狗肉忌绿豆———同食多吃易中毒
马肉忌木耳———同食得霍乱
牛肉忌毛姜———同食中毒死亡
羊肉忌梅干菜——同食生心闷
鸡肉忌芥菜———同食伤元气
驴肉忌黄花———同食心痛致命
兔肉忌小白菜——同食易呕吐
鹅肉忌鸭梨———同食好生热病
黑鱼忌茄子———同食易得霍乱
海蟹忌大枣———同食易得疟疾
芥菜忌鸭梨———同食发呕
马铃薯忌香蕉———同食面部生斑
一些蔬菜不能搭配吃 :
猪肉菱角同食会肝疼,羊肉西瓜相会定互侵;
狗肉如遇绿豆会伤身,萝卜水果不利甲状腺;
鲤鱼甘草加之将有害,蟹与柿子结伴会中毒;
甲鱼黄鳝与蟹孕妇忌,鸡蛋再吃消炎片相冲;
柿子红薯搭配结石生,豆浆营养不宜冲鸡蛋;
洋葱蜂蜜相遇伤眼睛,萝卜木耳成双生皮炎;
豆腐蜂蜜相拌耳失聪,菠菜豆腐色美实不宜;
胡萝卜白萝卜相互冲,蕃茄黄瓜不能一起食;
香蕉芋艿入胃酸胀痛,马铃薯香蕉面部起斑。

不宜吃的食物 :
1、发芽、发青的土豆有毒,不能吃。
2、新鲜的黄花菜(金针菜)有毒,不能吃。
3、没有炒透的四季豆、扁豆有毒,吃不得。
4、老鸡头(5年以上鸡头)有大毒,吃不得。
5、嫩炒猪肝,含有毒素,不宜吃。
6、皮蛋、爆米花含铅特别多,儿童不宜吃。
7、烤焦的食物不能吃,吃后易患癌。
8、烂姜有极毒,能坏死肝细胞,切不可吃。
9、生豆油含有苯,会破坏造血系统,不可吃。
10、久煮的水含有亚X盐,吃则易生癌。
11、太烫食物不能吃,易烫伤消化道引起癌变。
12、未熟透的豆浆不能吃,吃易中毒。
13、腌制的食物含有致癌物质,不宜多吃。
14、烘烤的肉串类、鱼片含致癌物,不宜多吃。
15、柿子空服易患胃内柿结石,千万不要吃。
16、食品添加剂、人造食素、香料、香精、皮蛋、方便面、午餐肉、油炸食物不宜多吃。
食疗歌 :
盐醋防毒消炎好,韭菜补肾暖膝腰。
萝卜化痰消胀气,芹菜能降血压高。
胡椒去寒又除湿,葱辣姜汤治感冒。
大蒜抑制肠胃炎,绿豆解暑最为妙。
梨子润肺化痰好,健胃补肾食红枣。
蕃茄补血美容颜,禽蛋益智营养高。
花生能降胆固醇,瓜豆消肿又利尿。
鱼虾能把乳汁补,动物肝脏明目好。
生津安神数乌梅,润肺乌发食核桃。
蜂蜜润肺化痰好,葡萄悦色人年少。
香蕉通便解胃火,苹果止泻营养高。
海带含钙又含磺,蘑菇抑制癌细胞。
白菜利尿排毒素,菜花常吃癌症少 。

3 P' g6 {* I4 V$ k3 r' d- ~

. r& V; `- @" ^! S. r( x* j# K


C/ @/ S3 T, R: [


' V o# @/ ?& ~+ ]# t# w

9 ~. y) s7 q# }# y E5 P1 O" M D2 r* D1 | 3 s0 A# l$ b# r1 v* P, b: U# E; c) y; G. ?, v/ u + y8 K5 b( F! ^; A9 F8 c8 Q0 I1 e9 K! C( N( V8 W |( p9 t9 t+ g' D! T7 j6 k( X3 O , d/ G& J* V2 @9 j( A3 y [ 

发表于 2010-7-27 06: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zhangmen4014在2010-7-26 22:07:00的发言:
  7 Z( y. [/ L2 C! v; h, s

----下面就将民间流传的有关吃的文化介绍给大家,仅供参考未经权威部门认证和批准

---以下食物在两小时内一定不要同吃:
6 N8 E" }: [$ n

 

---黄瓜忌花生———同食伤身
+ b" @9 t5 [" g+ c0 G A9 g3 a- X+ P

 

) |. A- {! J. Z' [- A, P0 j# ~

这两种倒是经常见到搭配在一起,饭馆里也经常见到的一种小菜:黄瓜切成丁,配上煮花生米,或许再加点木耳等,一道凉菜。

& v5 ^: |0 ~) V( s, b7 g

这么多禁忌,还真不好记。

发表于 2010-7-27 10: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zzh8381在2010-7-26 11:35:00的发言:
 老子养生秘诀译文(转贴八)    % j2 J$ S. l7 _# h

fficeffice" /> 

+ d. x& w" c5 \/ x! d* R4 Z

归纳上述八句,养生长寿之法可概括为:
第一, 养生长寿在己不在人,在内不在外,全靠自身虔心修炼。
第二, 养生贵在入静,入静为气功的秘中之秘。
第三, 强调<胎息法>,即下决心改变正常人呼吸方法。
第四, 养生长寿应排除各种私欲妄念冰受七情六欲之扰。
第五, 无极、太极,阴阳学说是立论之本。

5 J# ?* c- Q8 s! m: v

 

# r; \5 U7 E, U, i1 S

全文转贴完毕 

3 Q* k" U: _% o; U

辛苦、谢谢了。还是归纳的内容清晰好记些,知道大概就行了,还是挺深奥的。据说长寿还是遗传基因起决定作用。

发表于 2010-7-27 10: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zhangmen4014在2010-7-26 22:07:00的发言:
  % B" L# u( f" o6 |$ a/ b U

我们应该提倡科学的健康的吃,胡吃海塞是要吃出毛病来的,搞不好还会吃死人的。下面就将民间流传的有关吃的文化介绍给大家,仅供参考未经权威部门认证和批准

2 S4 C! A/ K; r8 }

您的介绍很实用。以后要明明白白的吃。

发表于 2010-7-27 11: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7 n- K' |: n `1 B5 l; @

航校的同学毕业几十年了,尽管大家吃过了太多的美味佳肴,但还会时不时想起航校食堂那看家菜—蚂蚁上树。其实这只菜并非无名小菜,请看:

) T+ {% V4 E$ y2 w1 u! d) ^

 

美食典故——蚂蚁上树fficeffice" />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

  8 a# M4 \: [& I" p

“蚂蚁上树”是一道经典的川菜,将肉末与粉丝用辛辣的调味料拌炒而成,爆过香的肉末与吸满辛辣调味料的Q嫩粉丝,充分展现出川菜香辣的好滋味。本佳肴,因肉末细小如蚂蚁般分布在粉丝上,恰似爬上树的蚂蚁而得名。又因“蚂蚁上树”的主要食材是肉末与粉丝,故本佳肴也俗称为“肉末粉丝”。相传它的由来,还与六月雪的窦娥有关。

1 V, g' K! p/ y

楚州有位窦娥,三岁丧母,父亲窦天章是位穷秀才,为了上京应考,将年仅七岁的窦娥,卖给债主蔡婆婆作童养媳,一来抵债,二来窦娥也有人照顾。早年丧夫的蔡婆婆,因有一子,看上窦娥长着乖巧,就盘算着让他们长大成亲,于是就收养了窦蛾。

w6 D1 i! |4 C5 Q! J( {

十年后的窦娥从童养媳变为蔡家的媳妇,与丈夫过着二、三年的恩爱日子,因天妒良缘,不久丈夫就病逝了,伤心的婆婆也随之病倒。

( ~. C9 ^3 i2 y. Z' y: j, w

为了医治婆婆的病,窦娥不惜花了大把银子,寻求名医并用高贵的药材,又为了调养婆婆的身体,三餐的饭菜也尽是美味的佳肴,虽然婆婆的病情日渐好转,但也花尽了家里的财富,家庭的开销也出现了困境。

! {- G8 m' P0 M. X, o. O0 x

但是为了婆婆能吃到肉早日康复,窦娥只得拉下脸,再去卖肉的摊子赊帐。肉贩说:“你前两次欠的钱,尚未还清,今天不能再赊欠了。”窦娥只好再三拜托,肉贩无奈下,仅给她一小肉片。

( `( a) N" D: u' A- w7 r) X

窦娥注视着这小肉片,正思索要如何烹煮它时,无意间看到橱柜中尚有一小把粉丝,于是灵光乍现,将这一小把粉丝用水泡软膨胀,再将小肉片耐心地切成小碎末后,加些葱、姜、辣椒与酱油拌炒,就变成一大盘香香喷喷的炒粉丝,就急忙地端给病床上的婆婆。

( H* [5 R; x* ]& I: @6 }

婆婆问:“你炒什么菜,这么香?”窦娥答:“炒粉丝,趁热吃吧!”老眼昏花的婆婆在动筷子前,看见粉丝上面有许多像蚂蚁的小黑点,婆婆责问:“这粉丝上面怎么会有蚂蚁?”窦娥委屈地声泪俱下:“媳妇不孝!为了给婆婆医治疾病及调养身体,花尽了家里的财富,因无钱买肉而只能赊欠到一小肉片,切成细小的肉末,恰似小黑点的蚂蚁,而使婆婆惊心受怕!”

当婆婆明白这其中的原因后,赶紧动筷尝了一口说:“我好个孝顺的媳妇,乖乖,不哭!这么好吃的炒粉丝,咱们就叫它为‘蚂蚁上树’!”窦娥破泣为笑:“嗯!叫的好!它确实很像蚂蚁爬上树的样子!就叫它为‘蚂蚁上树’!”
发表于 2010-7-27 12: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读者》上看到一篇喜欢的文章,发到论坛上。

6 b4 u, I& P1 d7 L

 

7 e1 [9 P0 k/ r! Z. L/ K

                                                              《消逝的放学路上》

* b" h7 y* Y3 d

                                                                                        ——王开岭

* ~/ p' J) S0 D5 c9 r4 x0 N1 u

——1——

* H0 m6 T6 N5 R2 d0 O

“小呀嘛小儿郎呀,背着那书包上学堂,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懒,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4 P% d/ K* y+ l; X- o

      30年前的儿歌倏然苏醒,当我经过一所小学校的时候。

' v4 t, [7 X; z. g z

      下午4点半,方才还空荡荡的小街,像迅速膨胀的救生圈,被私家车和眼巴巴等候的家长塞满了。开闸了,小人儿鱼贯而出,大人们蜂拥而上。这个激动人心的场面,只能用“失物招领”来形容。

* F+ | M' f5 M; C# {4 B: J

      从前,上学或放学路上的孩子,就是一群没纪律的麻雀。无人护驾,无人押送,叽叽喳喳,兴高采烈,玩累了、玩饿了再回家。

# Q% D: H7 P' Q! j: C! p3 t

      回头想,童年最大的乐趣就是在路上,尤其是放学路上,那是三教九流、七行八作、千奇百怪的大戏台,那是面孔、语言、腔调、扮相、故事的孵化器,那是一个孩子独闯世界的第一步,是其精神发育的露天课堂、人生历练的风雨操场……我孩提时代所有的趣人、趣事、趣闻,都是在放学路上邂逅的。那是个最值得想象和期待的空间,每天充满新奇与陌生,充满未知的可能性。我作文里那些真实和瞎编的“一件有意义的事”,皆上演其中。放学路上的每一条巷子和每一个拐角,每一只流浪狗和墙头猫,那烧饼铺、裁缝店、竹器行、小磨坊,那打锡壶的小炉灶、卖冰糖葫芦的吆喝声、爆米花的香味、弹棉弓的响声,还有谁家出墙杏子、谁家树上新筑的鸟窝……都会在某一时分与我发生联系。

0 [9 w9 o- p: x" S$ ]

      难以想象,若抽掉“放学路上”这一环节,童年还剩下什么呢?

) t" h3 @7 L! A

      那个黄昏,我突然替如今的孩子惋惜——他们不会再有“放学路上了”。他们被装进一只只豪华的笼子,直接运回了家,像贵重行李。

3 W7 _4 P$ @+ ]& @6 }9 [5 J

                                                                                                     (待续)

发表于 2010-7-27 13: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tongying在2010-7-27 12:19:00的发言:
! O6 R2 x* r1 j* ]* ]% i

在《读者》上看到一篇喜欢的文章,发到论坛上。

! h9 d+ h/ B4 {2 Z% Q

 

! {; U3 r6 O; I# `, w% x

                                                              《消逝的放学路上》

: S7 L) `$ m' B6 `5 A, t2 O

                                                                        ___王开玲             

5 S( @1 Y+ c. Q; z3 }

                                                                                                    

! G b' M% `) f6 C: O& d b

这篇文章还没有结束,可是就感到写的太好了,作者对哪个童年时代上下学路上的愉快和幸福有着很真实的体会。可是如今很多儿童被剥夺了这本应属于他们的幸福,甚至回到家中,还会要去完成老师安排的作业,和家长安排的五花八门的提高和进修,儿童欢乐的童年被减去了很大一部分,可是责任在谁哪?家长?老师?教育升学制度?交通和社会安全?可是大家都是出自好心出自对儿童负责,找不出是谁应负这个责任。

发表于 2010-7-27 13: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tongying在2010-7-27 12:19:00的发言:
( Z% O$ |; K- \/ R

在《读者》上看到一篇喜欢的文章,发到论坛上。

% a4 A+ }# d% C: T2 n

 

; P- S5 ]4 I0 W7 A2 k0 i7 A

                                                              《消逝的放学路上》

* C* P0 i6 _5 Y' |9 ~ }

                                                                                       (待续)

+ q; c5 K* f: S4 e. N, K

你也喜欢《读者》吗?它里面确实有好多这样的好文章,小豆腐块。可惜我现在看不了了,也没空打字,(我的打字速度太慢。)

, G. Z2 j) C( T, |4 |" F0 l7 _% n6 V9 h

遗憾!!!

发表于 2010-7-27 13: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消逝的放学路上》 # z( O4 C% U* C8 e4 C

                                                                ——王开岭

' v6 _* _' ]" H: E0 d/ Q, x

 

& G: o3 d D( @( n* g, T; J2 G. `

——2——

6 w! W6 g% t- q

     为何会丢失“放学路上”?我以为,除城市膨胀让路程变得遥远、为脚力所不及外,更重要的是“路途”变了,此路已非彼路。具体说,即传统街区的消失——那温暖而有趣的沿途,那细节丰富、滋养脚步的空间,消逝了。

4 M% W$ V) d' x- A" `, Q

    “城市应是孩子嬉戏玩耍的小街,是拐角处开到半夜的点心店,是列成一排的锁匠、鞋匠,是二楼窗口探出头凝望远方的白发老奶奶……街道要短,要很容易出现拐角。”这是简.雅各布斯在《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中的话,我以为是对传统街区最传神的描述。

; p: c/ p: x( ^9 Q! O; N* l

      这样的街区生趣盎然、信息丰富、故事量大,能为童年生活提供最充分的乐趣、最周到的服务和养分,而且它是安全的,令家长和教育者放心的。为何现在保险箱里的儿童,其事故风险却高于自由放养的年代?雅各布斯在这部书里,回忆了多年前的一个下午——

! P7 t) @2 |" S0 m" H$ t: t/ F

    “从二楼的窗户望去,街上正发生的一幕引起我的注意:一个男人试图让一个八九岁的小女孩跟自己走,他一边极力哄劝,一边装出凶恶的样子;小女孩靠在墙上,很固执,就像孩子抵抗时那种模样……我心里正盘算着如何干预,但很快发现没必要。从肉店里出来一位妇女,站在离男人不远的地方,叉着胳膊,脸上露出坚定的神色。同时,旁边店里的科尔纳基亚和女婿也走了出来,稳稳地站在另一边……锁匠、水果店主、洗衣店老板都出来了,楼上的很多窗户也打开了。男人并未留意到这些,但他已被包围了,没人会让他把小女孩弄走……结果大家感到很抱歉,小女孩是那个男人的女儿。”

& o+ [4 ~6 a& T) J* A

这就是老街的能量和含义,这就是它的神奇和美感。

5 r8 s+ m) B% n( W. |& U

      在表面的松散与杂乱之下,它有一种无形的秩序和梳理系统,因为它,生活是温情、安定和慈祥的。他并不过多搜索别人的隐私,但当疑点和危机出现时,所有眼睛都倏然睁开,所有脚步都会及时赶到。其实,这很像中国人的一个生态关键词:街坊。

, l# f- K1 {( t3 t- B

这样的背景下,一个孩子独自上学或放学,需要被忧虑吗?

+ X% e4 m# L z, m7 v' K4 Q

      自由,源于安全与信赖。若整个社区都给人以“家”的亲切和熟悉,那么一个孩子无论怎样穿梭和游走,结果都是快乐地、收获颇丰地回到家里。而路上所有的插曲,包括让他挨骂的那些顽皮、冒险和出格,都是世界给他的礼物,都是对成长的奖励和爱抚。

. Y# N, u! E$ m) R; w5 [ s

      在雅各布斯看来,城市人彼此之间最深刻的关系,“莫过于共享一个地理位置”。她反对仅把公共设施和住房作为衡量生活的指标,认为一个理想的社区应丰富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促进公共关系的繁育,而非把生活一块块切开,以“独立”和“私人”的名义封闭化、决裂化。

& p7 Z# U1 }/ o2 R" p' v z) a$ g

      这个视角,对人类有着重大的精神意义。顺着她的思路往下走,你很快就会发现:我们通常讲的“家园”“故乡”——这些包含体温与感情的地点词汇,其全部基础皆在于某种良好的人际关系、熟悉的街区内容、有安全感的共同生活……所谓“家园”,并非一个单纯的物理空间,而是一个和地点联结的精神概念,代表一群人对生活属地集体认同和相互依赖。

% Y D/ @9 Z8 [

                                                                                      (待续)

发表于 2010-7-27 13: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tongying在2010-7-27 13:20:00的发言:
                                   《消逝的放学路上》
+ q! V3 O9 ^9 C: }# b) @; I) Q
QUOTE:
——2—
! B) N) P" X+ b+ l3 @5 a
QUOTE:
(待续)
% D$ g4 {+ |5 t& P5 S) b$ g

不错,这是多年以前的事,。。。。。。。。现在还会有这种事吗?呵呵!!!

发表于 2010-7-27 14: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消逝的放学路上》 - k$ P! n t% p: T

                                                                ——王开岭

7 n% e, g5 T% Y. B: R) A8 l1 X0 h

 

+ T) g9 K g! z* M* N$ ]) g" n

——3——

2 g/ x9 I! v8 o, [

      有位朋友,儿子6岁时搬了次家,10岁时又搬了次家,原因很简单,又购置了更大的房子。我问:“你儿子还记不记得从前的家?带他回去过吗?他主动要求过吗?”“没有,”朋友摇头说,“他就像住宾馆一样,哪儿都行……”我明白了,在“家”的转移上,孩子无动于衷,感情上没有缠绵,无须仪式和交接。

. L: ~, r+ w1 A+ p! C4 K- o! ~6 \

     “想不想从前的小朋友?”我问。“不想,哪儿都有小朋友,哪儿的小朋友都一样。或许在儿子眼里,小朋友是一种‘现象’,一种‘配套设施’,一种日光下随你移动的影子,不记名的影子……”朋友尴尬地说。

; g5 H3 L P. W- Z- O' `

      我无语了。这是没有“发小”的一代,没有老街生活的一代,没有街坊和故园的一代。他们会不停地搬,但不是搬家。“搬家”意味着记忆和情感地点的移动,意味着朋友的告别和人群的刷新,而他们,只是随父母财富的变化,从一个物理空间转移到另一个物理空间。

4 R4 t$ ~& D) @4 y8 t

      我曾和一位初中语文老师交谈。她说,现在的作文题很少再涉及“故乡”,因为孩子们会茫然,不知所措。是啊,你能把偌大的北京当故乡吗?你能把朝阳、海淀或某个商品房小区当故乡吗?你会发现自己根本不熟悉它,从未在这个地点发生过深刻的感情和行为,也从未和该地点的人有过重要的精神联系。

0 V% ~/ `2 _1 R6 v

      还是前面那位朋友,我曾向他提议;“为何不搞个聚会,让儿子和从前同院的伙伴们重逢一次,合个影什么的?这对孩子的成长有帮助。”朋友怔了怔,苦笑:“其实儿子只熟悉幼儿园的孩子,小区的都不熟,偶尔,他会想起某个丢失或弄坏的玩具,但很少和人有关,他的快乐是玩具给的。”

7 j, |1 X5 g* u" `" f7 ^3 b0 n

      这个时代有一种切割的力量,他把生活切成一个个单间:成人和宠物在一起,孩子和玩具在一起。我曾在一个小区租住了三年,天天穿行其中,却对它一无所知。搬家的那天,我有一点失落,我很想去和谁道一声别,说点什么,却想不出那人是谁。

4 x J- l# L& f1 |, l

                                                                                    (待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8-16 19:50 , Processed in 1.287850 second(s), 4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