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1811|回复: 54

[原创]这个是什么庙[含2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9-9-11 13: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寺庙位于青龙桥。据老人讲曾经有会武功的和尚在此出家。目前寺庙留有天王殿、大雄宝殿和后殿,有方形碑座,石碑靠墙散放着看不到字。大雄宝殿三开间,进深有8米左右,后殿三破五间,进深有6米左右,规制不小。

! Q8 ?# \0 ^2 k! ]. h

      在寺庙东侧50米远也有庙宇,现剩两间殿宇,规制比西面的小得多,据说是庵。

. o2 k, L, }' A9 p( h, j" h4 J

     现在青龙桥正在拆改,寺庙不知能否保住?

x& y" M6 P, g% g4 i. R: J

     记得有人发过颐和园后山老照片,照片显示颐和园后墙之外有和尚灵塔,不知是否是此庙的。

. _4 S; [. p' G0 U9 F

 

" L0 s% M1 A# V2 D8 |

 

3 s; g( E5 v8 R$ @* u( S

     这是姑子庵的两座殿:

[原创]这个是什么庙

[原创]这个是什么庙

[原创]这个是什么庙

[原创]这个是什么庙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09-9-14 10: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座庙的匾额原来在民居门口的台阶上,以前看见过没拍,现在盖上房子了,估计匾额也砌到墙里了
 楼主| 发表于 2009-9-14 13: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飞哥在2009-9-14 11:50:00的发言:
( Y$ x4 |; c$ M4 v+ s

吴老您好,我也拍过此处,记得还问过这里的住户,他们知道这个寺叫什么,您瞧我这记性,死活想不起来了。如果着急知道,可再去一次,住大殿里的男性住户当时告诉我的,回来之后照片一直没有整理,就忘啦,惭愧!

, }1 n4 X; i1 I6 g& c' G+ V( x( d

您好!现在两殿住的都是民工,老住户都拆迁了。过去这里是青龙桥小学,所以几座殿都重修过多次。

发表于 2009-9-14 12: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周末去了,趴到那个碑后面看了,没有字,整个碑看起来没有经过细加工,与其说是碑不如说是打算用于制作碑的石料。吴老说的那个天王殿我觉得是山门,因为这个建筑后面是一个三开间的殿,再后面是五开间的,若其为天王殿,则三开间的为大雄殿,五开间的为后殿,后殿比大雄殿还大,不太合常理。

) [. Y* d8 H- v! _, @

这个庙的许多地方做的较糙,山门的拱券,大雄殿墀头的砖雕都比较糙。不知是否和本殿的等级较低有关(山门至大雄殿均为硬山,且大雄殿后为封护檐,推断没有后殿。)还有一个猜测,该殿可能建于清末到民国初年,山门窗户上以砖为拱的做法应是民国前后才出现的,碑也许也是还没完成就国家出现变故所致,全为猜测,要搞清这到底是个什么所在还要有详实的史料。。。

 楼主| 发表于 2009-9-14 11: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houlei_001在2009-9-14 10:40:00的发言:
这座庙的匾额原来在民居门口的台阶上,以前看见过没拍,现在盖上房子了,估计匾额也砌到墙里了
, U0 u* N7 f _& q0 }+ d2 h& g

您没记住匾额的内容吗?

发表于 2009-9-14 11: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颐和吴老在2009-9-14 11:39:00的发言:
/ n1 f0 f }$ h5 Z

您没记住匾额的内容吗?

/ C! M, U" j% _( Q/ G) E+ r

吴老您好,我也拍过此处,记得还问过这里的住户,他们知道这个寺叫什么,您瞧我这记性,死活想不起来了。如果着急知道,可再去一次,住大殿里的男性住户当时告诉我的,回来之后照片一直没有整理,就忘啦,惭愧!

 楼主| 发表于 2009-9-14 14: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imhsb在2009-9-14 14:11:00的发言:
$ C5 }/ i. F9 D @) e3 s

注意看了,内檐没有彩画,西侧的三个殿都有白色吊顶,透过损坏部分可看到上部梁架没有彩画,西侧的那两个疑似庵的建筑,靠南一个的外檐有雅伍墨旋子,做的很糙,像清晚期或民国的。靠北的一个外檐有苏画,也较糙,同样像是清晚期或民国的,保存状况都不好,好像没多大价值,内檐均没有彩画。

1 A" \4 K0 t8 ~" F

西面三座殿都油饰过,彩画看不到了。东面的圆通庵(?)有点但不太清楚:


发表于 2009-9-14 14: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注意看了,内檐没有彩画,西侧的三个殿都有白色吊顶,透过损坏部分可看到上部梁架没有彩画,西侧的那两个疑似庵的建筑,靠南一个的外檐有雅伍墨旋子,做的很糙,像清晚期或民国的。靠北的一个外檐有苏画,也较糙,同样像是清晚期或民国的,保存状况都不好,好像没多大价值,内檐均没有彩画。

发表于 2009-9-14 13: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吴老,请问内檐有彩画吗?
发表于 2009-9-13 23: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喜欢看庙
 楼主| 发表于 2009-9-11 13: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王殿和大殿
 楼主| 发表于 2009-9-11 13: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殿和后殿
发表于 2009-9-11 13: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您都能找着~~~真不易~~~辛苦您的~~~
 楼主| 发表于 2009-9-11 13: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西面的寺庙,天王殿?
 楼主| 发表于 2009-9-11 13: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王殿后身:
 楼主| 发表于 2009-9-11 13: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雄宝殿

 楼主| 发表于 2009-9-11 13: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殿前碑座和石碑

 楼主| 发表于 2009-9-11 13: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后殿

发表于 2009-9-11 14: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在青龙桥啥地方?周末想一就事去了,先谢了!

 楼主| 发表于 2009-9-11 16: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imhsb在2009-9-11 14:07:00的发言:
$ x2 S" l# b0 N+ F; ]/ I0 h : @2 W, J$ j8 X! k# ?, E% ?3 |

请问在青龙桥啥地方?周末想一就事去了,先谢了!

: d2 t) f4 q: s ]6 K 1 \! Y3 C6 B" q N$ q, o! Z

在北宫门往西100米路右手一个停车场院内。
发表于 2009-9-17 19: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黑龙,你的这个帖子我怎么也搜不到了,应该是慈恩寺,我记得问住户的时候,有个恩字,这次绝对忘不了了。

发表于 2009-9-18 09: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黑龙在2009-9-17 17:30:00的发言:
) l: O0 s8 ~+ ~: v) T7 d: l$ B

 

1 A L; v/ k1 @

“庵”一般三种解释

" c4 O. i; E- t" D

 

: ?( R m% d9 B. {, U

1   小庙

- M4 ~* Y' d) C7 Z8 z

2   尼姑庙

% Y% h% S7 O. X2 F8 Q" J, W

3   书斋

! p5 M2 r; I) X- A; V. [9 @

 

) X' l' Q7 o _1 k3 O- J

如叫庵应该不会太大

" @: E9 W; q! R; Z8 G

 

+ }' o( j2 u/ \2 z

 

) z- F2 e$ Y/ y

  这个规模好像不算大的吧,西边这组,山门、天王殿、大雄殿、后殿(疑斋堂或僧寮),就这四个,后殿五间,大殿也就三间。 东边这组,一共就两个建筑(当然不排除有损毁的)。东西两组不像一个庵里的,怀疑是两个庵,这么说来应该也不算太大吧。。。

发表于 2009-9-18 12: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刚看明白"老住户说寺庙东西都是姑子庵",但本身不是.

发表于 2009-9-17 17: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imhsb在2009-9-17 16:12:00的发言:5 K" b/ O7 ^) A+ U, l: i I. p1 ^

   个人感觉这两个肯能性较大,建筑传达的许多信息都指向民国。

9 E3 S/ e# R/ @$ s1 h

 

3 T4 T' s. t+ R

“庵”一般三种解释

: w# f4 X3 y5 E5 c" L! I! g

 

4 X9 f8 Q n: | o. j; z) S6 A

1   小庙

" |* X) y( J% M6 [$ \" \2 A8 z" {

2   尼姑庙

) O j& m8 a! z6 y

3   书斋

5 V% j; E7 D# i' K+ h9 S

 

0 E+ h* V% ^: T; G# B. E

如叫庵应该不会太大

发表于 2009-9-17 13: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颐和吴老在2009-9-16 13:24:00的发言:
5 F" G: S1 |4 J) \0 g) C

     今日再访周边住户,真没人知道庙和庵的名字。但是老住户说寺庙东西都是姑子庵。

) }# x0 \' @9 g1 y2 N

     庙过去有山门,山门已拆,门额还在。说明现在最南面的还是天王殿。

# e, ~1 v& h }& ~# D% J9 h$ P

     我测量大殿(有正脊的)进深有十米左右,后殿进深八米五左右、大殿原来有后门,后成为学校给封死了。

1 t2 Q: Z' o) z, `% H" p: g! N. Y

     大殿三开间,后殿五开间,但是后殿仅比大殿宽一间。后殿是卷棚顶,没有台阶,明显比大殿矮小、大殿有正脊,上面应该有兽吻,并且基座比后殿高,所以有条石台阶。

6 {- l! M+ S8 e% n

 

+ a, U2 l0 A, n2 \2 k3 U7 o: W

     这就是山门门额,可惜有两条狗狂吠,没敢下手清理:

* N; G, s( b8 ~' K! V/ C% a' w/ v9 z

 

( c2 i1 u# s& T2 T# s% o) w

 

4 X+ O5 r$ |2 C4 Y0 j

   有道理,这个后殿也许是斋堂,僧寮等需要容纳多人的建筑,这样的话,其比大雄殿大一间还可以理解。

* T7 b7 d8 z% f7 j9 i4 x* d

 

6 D# W. F8 Y! i( J

   这个后殿后面的封护檐不像是新做的,应该原来就是如此,不认为后殿(可能是斋堂,僧寮)后面原来还有其他建筑。

' E. o3 r: r" p( c/ g

 

( }* l; o& V z

   倒是天王殿比较奇怪,天王殿好像用石拱券的倒是不多见,从其石券雕刻粗糙以及窗户做法来看,严重怀疑在民国时期曾重修并改作他用(或就为民国时期的建筑)。

5 E, y& k7 l- J* B _; Z

 

/ H$ O- B& U, b: V1 i9 x

   此外,两条狗确实是个大障碍,关键还不拴着,从南边都没敢进去,我是从北边垃圾堆那过去的。。。

1 S9 g. y* y" R2 Q. X2 q( J- M

 

9 u3 n' h8 L4 B x3 Y9 Y

   最后一张彩画应该是东侧两个建筑南边的一个外檐上的,说明一下。

发表于 2009-9-17 15: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青龙桥镇古迹众多,镇区内有建于明成化年间的娘娘庙,建于明朝,清乾隆年间重修的慈恩寺。建于清道光年间的五圣祠,建于清代的关帝庙,建于民国十三年(1924)的圆通庵和隐修庵。这些古刹寺庵今日虽然已经废圮,但对繁荣地区民俗文化、集市文化起过一定作用。
(文章来源:北京地名典 

( L% o" X4 G! t6 j

 

& j8 H$ B5 u1 {

 

, Y/ r: W' S' H6 _3 j3 s

重点怀疑是娘娘庙和慈恩寺;

' K) ~; _5 J, D5 f* C

至于五圣祠和关帝庙,都不会太大

# q& D2 y% M# d+ w1 K, O5 t# }

 

% C( V# A1 `0 N) P. M

比较特殊的是圆通庵

" N& F' [4 M9 y; [, j o" e

 

) F( V8 `$ G1 s. T

一个回忆录记载,关于刚解放时便衣警卫人员全体人员就住在颐和园西边青龙桥地段的一所大庙圆通庵内

" G" ^" D; {2 b0 |' Y6 Y" w6 F' u

另外青龙桥小学始建于1932年,原名为乡村试验区,原址在颐和园如意门外,后迁至圆通庵。解放后,迁到现址青龙桥东街16号,校名改为第三中心小学。1975年学校实行九年制教育,更名为青龙桥学校。1981年又恢复成为完全小学,即青龙桥小学,归属西苑中心学区领导。

. Q0 L3 o2 F% I) k

 

" L; X6 `- C" M: [) W5 r

所以圆通庵也值得怀疑,其实如果当地的老人问问就应该能确认

# @0 a r/ T' c$ G, Y+ E

 

# ^( c( U! N; V1 j) Z7 P' F

 

发表于 2009-9-17 16: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_' @* I5 ~% j% Y: @
QUOTE:
以下是引用黑龙在2009-9-17 15:04:00 的发言:
, r' k# }6 {2 q" s3 U' x# c$ ~

     建于民国十三年(1924)的圆通庵和隐修庵。

e9 F6 f; J7 H0 z+ z; t0 W

 

5 e. l: n3 I3 B

 

2 q% C& b& ?$ \6 s3 c I% Y

   个人感觉这两个肯能性较大,建筑传达的许多信息都指向民国。

 楼主| 发表于 2009-9-16 13: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imhsb在2009-9-14 12:24:00的发言:
; O: o- e. q" g1 I( A4 B, ?

周末去了,趴到那个碑后面看了,没有字,整个碑看起来没有经过细加工,与其说是碑不如说是打算用于制作碑的石料。吴老说的那个天王殿我觉得是山门,因为这个建筑后面是一个三开间的殿,再后面是五开间的,若其为天王殿,则三开间的为大雄殿,五开间的为后殿,后殿比大雄殿还大,不太合常理。

4 G- E5 [$ Y8 ]: k

这个庙的许多地方做的较糙,山门的拱券,大雄殿墀头的砖雕都比较糙。不知是否和本殿的等级较低有关(山门至大雄殿均为硬山,且大雄殿后为封护檐,推断没有后殿。)还有一个猜测,该殿可能建于清末到民国初年,山门窗户上以砖为拱的做法应是民国前后才出现的,碑也许也是还没完成就国家出现变故所致,全为猜测,要搞清这到底是个什么所在还要有详实的史料。。。

) S" Z8 V. B+ m, f2 K

     今日再访周边住户,真没人知道庙和庵的名字。但是老住户说寺庙东西都是姑子庵。

2 f1 f4 z; s8 J* t- N

     庙过去有山门,山门已拆,门额还在。说明现在最南面的还是天王殿。

: E4 H6 t6 J# v0 a# |

     我测量大殿(有正脊的)进深有十米左右,后殿进深八米五左右、大殿原来有后门,后成为学校给封死了。

; R5 C' ~# N# }$ D+ W

     大殿三开间,后殿五开间,但是后殿仅比大殿宽一间。后殿是卷棚顶,没有台阶,明显比大殿矮小、大殿有正脊,上面应该有兽吻,并且基座比后殿高,所以有条石台阶。

7 L q c1 |6 ], n

 

# Q+ p" {1 s7 q k1 b' R9 p

     这就是山门门额,可惜有两条狗狂吠,没敢下手清理:


 楼主| 发表于 2009-9-16 13: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王殿:


 楼主| 发表于 2009-9-16 13: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殿前后及正脊:

' P1 j1 d( ~6 W& B9 I K


# m$ W* N0 j2 E5 `/ K6 e+ b' 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9-21 00:30 , Processed in 1.603571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