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027|回复: 15

抛砖引玉画着玩——老北京网徽记[含4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9-10-21 15: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抛砖引玉画着玩——老北京网徽记

' C4 v! x! B2 L+ x8 F

 

! [3 y5 L" Q, C, _0 Z b

飞哥说的太好了

2 g4 O- n7 G% i2 Q4 O

考虑的既科学又全面

6 E% s2 r) b0 X1 g: [1 ]8 K

 

6 Z4 |- ]" v, c& r) c

就像当初为什么 梁先生首推天安门作为国徽的设计元素一样 是有道理的

" N# Y* b2 w7 p0 P7 c2 l2 D& w

老北京  体现的就是一个老  谁的老  老百姓心里的老

/ a! _1 x! Y5 C$ |1 g% U" y. G$ Z e

 

, Q; G- k k4 C1 y! V; a* `) T' j }

太和殿再老  老百姓一般是看不见的  那是国家机关  过去进都能进不去

, D7 q, H( `: t1 [

佛香阁  北海白塔  那是帝王生活 不是百姓生活

4 L4 J5 t# J9 ~. S/ m

虽然后来是公园了 但毕竟 不是我们家的后花园

) l7 C, A6 s/ W/ R2 @0 c

白塔寺白塔  任何一个城门楼子  都太局限  不是大家眼里的普遍北京印象……

- I, B9 e" j9 n+ u+ Z- j

 

- |* p# c' }3 W5 W! C5 p) g

上面所有人的发言  本身就说明问题了

1 P0 e. @9 Q1 l1 F

他们都在说 自己眼里的北京

. d7 V0 U' ^: L) H6 _+ A

 

' r( u/ ~$ u1 d4 @0 S) w

但标识设计(我再补充一句  后面那个字 不念“石”   念“志”)

& }) v/ ?4 [* X9 b+ Z7 N

考虑问题的方式  就是飞哥的思路

/ Z5 @+ r$ T! v1 K7 k# f) R) ~

不是某一个人眼里的北京  而是大家眼里的北京

) M" Y$ z4 ~7 s

 

# t+ f/ X f1 p% s2 w/ A

四合院固然好  但没有明确的指向性 因为多而不专

$ f) T* ?$ b4 I, _- g9 ^, j: O

用哪一个院  几进的   门楼用哪种形制合适呀 

+ T5 [, }' V7 M8 @

都无法完全代表于是只有概念化

0 X9 N7 _5 H6 z7 S% I- Q

但标识设计  必须体现“专有所指”的明确  的视觉形象

# J8 x: s- w6 \' \2 Y

 

# n% R" h: Z( M# w

所以前门楼子(箭楼)就不一样了  飞哥已经表达的太清楚了

) W D% X* @- M- Q( n$ i& S6 g: P

所以我支持

- A& ^0 c8 Y1 z- M$ L1 [8 v3 Q/ g

 

' n% }6 q6 K) m: M4 F( ~; n

 

* l: n! G. T* }& m# @, @

抛砖引玉画着玩——老北京网徽记

抛砖引玉画着玩——老北京网徽记

抛砖引玉画着玩——老北京网徽记

抛砖引玉画着玩——老北京网徽记




抛砖引玉画着玩——老北京网徽记

抛砖引玉画着玩——老北京网徽记

抛砖引玉画着玩——老北京网徽记

抛砖引玉画着玩——老北京网徽记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09-10-21 22: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不错~~~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1 20: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掌柜在2009-10-21 20:55:00的发言:
6 x! ^/ u# }! |' [# i' s

 

0 k( Y* ]- w) p: X; U

 

* S& ?- n1 k4 [( r2 n

明年(10周年)徽章将从本贴开始征集设计,然后通过漫长的征集过程和漫长的评选过程,然后再经过漫长的制作过程,将在漫长的十周年纪念日发行!

5 R' q9 T! w# h+ f

期待着 

& f; i; B1 A4 E3 k/ S }. o4 @( D

我估计最后  会设计一个卡通版出来 哈哈

6 s# u: Z" y8 S; p

 

% B( R5 H9 @6 F) }

要想不复杂很简单 只要把那个  源于实际照片的箭楼图  进行简单处理(图案化)  就不存在复杂的问题了

# S" H) H7 o" ?4 D) s& J# R

当年的国徽  是梁先生应用了建筑投影图概念 其实天安门还是非常复杂的

; }4 Z9 h8 F2 u/ R5 a

 

6 y1 d3 V, i% p. |

所以关键不是复杂的问题 是喜欢与不喜欢的问题 哈哈

) ^# _! ]3 Q! [4 W$ E

再有就是设计理念

. C$ z# P/ Z. w' F

 

! v+ C+ V* b2 N+ a( d) h1 L2 _& v

期待看到出色的设计

4 j2 U0 ?/ {& E" T

 

发表于 2009-10-21 20: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画面过于复杂,工艺上不好处理,精神可嘉,继续设计!

9 u f0 F5 }) L& G {

要标准LOGO 可以跟小车要矢量图

- c; B5 i" b6 H

 

8 Z; B4 N" J! @( a& ~

明年(10周年)徽章将从本贴开始征集设计,然后通过漫长的征集过程和漫长的评选过程,然后再经过漫长的制作过程,将在漫长的十周年纪念日发行!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1 17: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骁骑校在2009-10-21 17:16:00的发言:
中文字用手写体比较好,与圆整的边和下边的英文,有个对比和呼应。
" T- g( D' g; J' U: u

说明一下

7 U1 y6 c9 K- ]. s

 

5 S4 K( ~# Y. J5 u w' q

用手写体 有用手写体设计的规矩  和常识  与适用范围

/ ]) z, l; \+ g4 \0 p; i( o, c" i

不是所有的书法家、文人的字体都适合用作标识设计

: G0 y- Z8 h- g m

 

, }6 ?3 C" t: c" I

用不好就非常难看

7 c) {! P# M7 t+ E( C `% }# [

本网的那个手写体  就非常不适合

: a: r- q5 b, a) f6 _( y" M( {

我自然是做过了 由于太难看 当时就放弃了

# Y, D" I7 ~$ W5 W# d

 

) c. V" o, Y: z5 o- C* S

 

" n' {- o: i6 j( C! q% b

我自己的标识  就是手写体的


发表于 2009-10-21 17: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宜用照片直接改成黑白的,细节太多,不够简化,这样的话,最小标识怎么也要3-4cm才能完全体现出这么多的细节,应用上会有问题。

发表于 2009-10-21 17: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再者,不建议用前门箭楼,尤其这个面,被洋人弄得不伦不类,难看死了。。。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1 18: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imhsb在2009-10-21 17:30:00的发言:
, }. {/ K( q6 c2 @

不宜用照片直接改成黑白的,细节太多,不够简化,这样的话,最小标识怎么也要3-4cm才能完全体现出这么多的细节,应用上会有问题。

8 O, a+ J u5 |" t; X

做小了就更漂亮了 哈哈

2 D, A9 ?- k4 D8 d1 x: Q

绝多没有希望老北京网  就真的使用这个图形

* A1 W+ W O& i2 s. p

就是为了好玩

# o [1 E2 o r' K. O- s3 A

 

* L8 N2 f9 P3 m- D

所以要做这个图

8 t7 _6 g% c# b

就是为了树立一种  “不要凡事只停留在嘴上要有行动”的精神

9 O1 g- `8 v9 ~) _5 q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1 19: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我最中意的是这一个,哈哈

- X! K9 L2 s: d* S) x6 f+ P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1 18: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imhsb在2009-10-21 17:32:00的发言:
再者,不建议用前门箭楼,尤其这个面,被洋人弄得不伦不类,难看死了。。。
2 D! |% V. q, V- U( `7 d6 Q

说明一下

- b2 ~" x6 @1 d* C1 o) r4 l* E

这是抛砖引玉 不是定稿

0 e* G3 Q7 {' ~9 F

 

' ?( y2 _" i3 }" p6 b8 B

但对上面的意见  因为早有考虑 

1 t6 F7 l% l! O G& J* ~* T9 n8 B3 Y/ n

提出来的就根本不是问题了

/ c/ X7 a- l P7 `2 ]

 

. [- U m1 J- [: I" d8 b0 V& g

第一,我是坚决同意使用 正阳门箭楼的  原因已经说过了

% n# c2 o$ f2 J2 e- y2 Y5 S% x! I

 

& M6 j- W7 x$ t% t0 v8 B7 e2 K

第二,正阳门箭楼 所以是正阳门箭楼  就是因为他最后成为了一个  中西合璧的产物  这也是历史

" y+ ? [3 X7 M

提意见容易 但想顺着自己的意见解决问题  就不容易了

" d: f. f7 n- m& ]0 t" a4 a. j4 F5 o

 

* @- U$ F1 U3 x" V, b0 y& `

如果不用这个面  恢复为最早的形态 那看上去  就无法一下识别这是正阳门箭楼

- a9 A h4 R4 R6 T: }( z

只有专业人士 可以通过正中的门洞进行识别  但今天大多都是对北京文化毫无了解的大众 他们看不出来

" F* M. y7 ~- l3 c; W# l

 

9 [" V& E2 Z+ r6 V7 j! X

本来在近年改造的时候  有报道说要拆除上面的西洋景

, e4 U" o6 S& w; v

但还是最终得以保留 

# O% S# |: }: k* a) H- w

 

7 r5 U. N$ t( e4 }4 }0 s% _+ b

其实今天看来  当年的这种改造 在当时的历史文化背景下  还是相当成功的

1 Y" |" A- P8 U( k: G9 c: K* H

我本人  也有一个 疑问到接受的过程

6 J! O% O Y4 }4 |# J( j. s

 

9 X$ ]! I& t+ Y7 c4 M$ y2 {: H

第三,这个形象正是体现了老北京的历史变迁

* d$ P/ g4 V' C

著名的大前门烟  其烟盒设计正是使用了这个“不论不类”的形象 也已经被公认是非常成功的设计作品

$ H# g o* S! _ K- l

 

; S% {' [ F& i( k

欢迎大家继续讨论

& z9 T7 G: I6 n' h

任何一个有过设计经验的人都知道  作品出来 就会被品头论足  这很正常

( f0 Q1 u) u- G0 N1 t" a/ d

但难就难在  学会从全局考虑问题

5 p" N6 W9 X, @9 z$ U

 

* E* Q, \4 i4 Y& n# y8 ^7 d/ {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1 18: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disonche在2009-10-21 16:19:00的发言:
哈哈 我一直在画这个呢,只是最近忙,刚画完一个,貌似网徽是那个 兔子
0 y; ~9 S+ j8 c2 Y

期待中

p' Q( N* B% S3 E8 ~- B' K6 Y# P

其实用任何图案  都可以有自己的道理  都不算错

# R9 K! }! w! i& `+ ?" g5 b0 g

但是由于本人只喜欢大气的东西 所以喜欢这个形象

8 G# \& y s, i' ~" S% {/ r

 

5 W" U. W, `1 @9 @

期待你的作品了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1 16: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老盘子在2009-10-21 15:59:00的发言:
改个别的色看看好不好
. } {& U" S% `3 n: P

颜色 可以随便用 

" V( Q% D5 C. G0 u

由于设计稿供讨论图案 只提供墨稿

. w, ], O. n1 z$ O) }+ S

完全可以想象一下用各种颜色的效果  都不会难看的

发表于 2009-10-21 15: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改个别的色看看好不好
发表于 2009-10-21 17: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文字用手写体比较好,与圆整的边和下边的英文,有个对比和呼应。
发表于 2009-10-21 16: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 我一直在画这个呢,只是最近忙,刚画完一个,貌似网徽是那个 兔子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2 01: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荔枝在2009-10-21 22:33:00的发言:
7 Y. s9 U) l) W7 F0 n

不错不错~~~

$ X0 ~! ~' i& G7 W# w3 k

哈哈  其实很少的人真正能了解

% @. v5 R4 _ L* X/ B

最高级的设计  就是不要有过多的设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5-22 19:59 , Processed in 1.187963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