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693|回复: 12

大堂体量为全国之最的淮安府署[含4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9-11-8 12: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淮安府署

; s, T. Q/ Z1 ?+ _2 U0 @

大堂体量为全国之最的淮安府署

大堂体量为全国之最的淮安府署

4 }) f) n- f( u. K+ s


     淮安府署位于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江苏省淮安市,坐落在淮安老城楚州区东门大街,总督漕运部院以北。其大堂体量为全国之最,面积超过500平方米。

: Q: ?) l. ~; O( F$ L


   
淮安府署的建筑历史可以追溯到南宋时期,现存衙门原为南宋五通庙,元为沂郯万户府。明洪武元年,知府范中以元淮安路总管府府署(现漕运总督部院处)加以修葺为府署。洪武三年,新任淮安知府姚斌在城中选址,结果选中了上坂街以北南宋五通庙和元沂郯万户府,便加以修建改造,作为淮安府的新府署,一直沿用到清末。

! Y! b) T& w4 Q/ H8 l% c# P


 

' w1 m* _. @& @# @. c D7 d

大堂体量为全国之最的淮安府署

大堂体量为全国之最的淮安府署

大堂体量为全国之最的淮安府署

大堂体量为全国之最的淮安府署

大堂体量为全国之最的淮安府署

大堂体量为全国之最的淮安府署

1 P/ x& m, z% r5 B" U


   
      淮安府署是淮安历史地位的象征和见证,其规模宏大。衙内有房屋50余幢、600余间,分东、中、西三路,中路有大堂、二堂、六科用房等,东路为迎宾游宴之所,西路为军捕厅,大门外有石狮,照壁、牌 坊等。

回复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1-8 12: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11-8 12: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 ~" r# L0 Z; X: b( w

 府城与府署

; J7 b- u0 G% j


       淮安府城有着2200年的建城史。清光绪二十四年,一代伟人周恩来总理就诞生在淮安府城驸马巷内。这里是中国淮扬菜的重要发源地,历代为军事重地,有“铁打的淮城”之美誉,曾并称淮扬苏杭为“运河沿线四大都市”。淮安自古人文荟萃,城内名胜古迹星罗密布,淮安府署作为全国仅存之一的古代府级官衙,更是显其历史地位。

$ J9 C# [ J, o0 A% |

 

: O! ]8 S' K. j& `& L


) n& Q- T$ F: ]! \$ b+ Z

 

2 b- b' o5 F1 Q6 f

      明清时期的淮安府城,为漕运咽喉,商业十分兴盛。城区位于运河岸上,水域广阔,老城的西部和城北都是多水地区,只有城的中部南北一线地势较高 。淮安府署就设置在府城中部偏北地区,总督漕运部院设在全城的中部,府学试院、督学部院和山阳县署则设在中部偏南地区,漕运刑部大堂设在城西南隅。 居中而指挥,形势有利。

; ^) y \! c2 W. c

 

, G5 _2 Y; I# z, Q: Z! I! K

^$ Z" O$ h" L" T3 j) Y

 

7 B1 G$ ?) Z% {9 t, h

淮安府署曾审理过窦娥案、李毓昌(《天下粮仓》)案等著名案件,文化内涵丰富。

发表于 2009-11-8 13: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淮水安澜:淮安府署果然壮观,附上淮安名人梅氏故事

好图好文,难得保存完好的淮安府署,黑漆油饰才是府署正宗,北京的顺天府大堂近年也已改作黑漆了。

* O4 o/ e! p0 i/ c

 

8 \! l; q+ X+ p9 N- v7 P

梅氏家族,明代洪武年间居住南京。永乐年间迁居北京。后因子孙世代承袭“天津右卫指挥使”之职,且延续至崇祯十七年(1644年)明亡,遂世居于天津。梅氏先世出过明太祖朱元璋的开国功臣、汝南侯梅思祖,出过朱元璋二公主的驸马梅殷。梅思祖和梅殷都曾镇守淮安。

7 R4 N3 a& w% |6 h, n) U

1926年,天津梅氏中,梅曾臣这一支移居北京,几经迁择后,于1931年定居于旗手卫10号院(旗手卫,在1947年北平地图中标作“旗守卫”)。

2 m! o+ [. c# S' E0 v" t0 L) m& ~# o" t9 ^

梅曾臣一支,以教育世家闻名,连任18年清华大学校长的梅贻琦,是梅曾臣长子;抗战时期在成都复建燕京大学并任代校长的梅贻宝,是梅曾臣五子。梅曾臣的儿、孙两代后人中,共有9人从事教育工作。若将外孙辈后人计入,则执教育者可达20余人。

( h5 ~) g1 x h1 h2 r9 K6 |, V3 q6 U/ ^

 

( k9 a' W& p% G' A% D" g

近年,海内外多家媒体报道过天津梅氏的先祖是明初驸马梅殷。笔者在《明史》中查到梅殷,及梅殷父、祖、子、孙共计五代人的史迹。这五代人中,有两位在《明史》立有《列传》,有六位在《明史》叙及姓名事迹。梅氏的端绪,其下限可上溯至600余年前的元末红巾军大起义时代,这在当代名人家族史研究中,也是罕见的事例。

) j3 {7 c9 X4 d" i' l% m8 `4 B

《明史·列传第十九·梅思祖列传》开篇即说: “梅思祖,夏邑人.初为元义兵元帅,叛从刘福通.扩廓醢其父。寻弃福通归张士诚,为中书左丞,守淮安。徐达兵至,迎降,并献四州。士诚杀其兄弟数人”。寥寥数行史语,血雨征尘跃然纸上,所涉人物,均为一时风云之辈。了解了这些人物事件,梅思祖活动的社会背景即可明晰。

0 ^5 t% B8 C6 ]! B3 k* D' ]

 

/ s, y4 z2 y) h2 Y5 E" z

梅思祖先做“义兵”元帅,后加入刘福通部下抗元,被扩廓帖木儿醢杀其父。“醢”,音“海”,是把人杀死后剁为肉酱的酷刑。梅思祖改投张士诚后,受命镇守淮安。《明史·太祖本记》说,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朱元璋派徐达征讨张士诚,进攻淮安时,梅思祖归降徐达,并交出防地淮、濠、徐、宿四州。濠州是朱元璋老家,收复后仅10天,朱元璋就回到阔别十余的的老家探望。他封梅思祖为大都督府副使,随徐达进讨苏州。张士诚闻讯大怒,杀害了梅思祖“兄弟数人”。

9 B, q8 b+ Q( V- g, e. e1 n! L

在元失其鹿,天下群雄竟逐之,高材捷足者先登的混战乱局中,梅思祖几经周折,最终投入了日后能成大事的朱元璋集团。但他的父亲、兄弟为此曹到了惨痛的迫害。此后,梅思祖跟随“征虏大将军”徐达,参与了灭元大决战中的伐中原、克山东、取汴洛、破陕州、下潼关;回师河北、收取元大都周边郡县、攻略晋陕等全部战役,功勋卓著。明洪武三年,朱元璋大封功臣,论功封梅思祖为汝南侯,并赐予“世券”,即“功臣免死牌”。洪武四年(1371年),梅思祖又征伐川蜀、甘肃,十四年(1381年),又任“征南副将军”,扫平云贵,出任贵州都指挥使(省军区司令)、云南布政使(省长)。《列传》称他“善抚辑,远人安之”。

6 ~. C6 A" z6 ~" [1 T6 B

 

4 l6 Y, G0 i& x3 q+ @. U

洪武十五年(1382年),梅思祖去世,“赐葬钟山之阴”,成为明太祖皇陵陪葬功臣。

! U/ T5 [/ `" a; A( o+ s

四、梅思祖之侄梅殷,为朱元璋16位驸马中的“尤爱”者

; j& r P4 U+ z& y" S' Q- y" ]

朱元璋共有16位女儿,次女宁国公主,是元配孝慈皇后(即民间所说“大脚马皇后”)亲生。《明史·宁国公主、梅殷列传》说,“宁国公主,孝慈皇后生。洪武十一年(1378年)下嫁梅殷。殷,字伯殷,汝南侯思祖从子也,天性恭谨,有谋略,便弓马。太祖十六女诸驸马中,尤爱殷”。

- }6 T/ \; C. l

 

9 y! }6 F! R3 q1 p- _8 a

明代的驸马,全称“驸马都尉”,据《明史·职官志》,驸马都尉位在侯爵之下,伯爵之上,“岁禄各有差,皆不得与政事”。但朱元璋曾命梅殷“视山东学政(相当于山东省教育厅长),赐敕褒美,谓殷精通经史,堪为儒宗,当世皆荣之”。后来燕王朱棣进攻南京争夺帝位时,建文帝又命梅殷“充总兵官镇守淮安。悉心防御,号令严明”。可知梅殷确是文武全才,为朱元璋祖、孙两代皇帝所倚重。

发表于 2009-11-10 02: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楼主分享.
发表于 2009-11-10 22: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贴
发表于 2009-11-10 22: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1 02: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食烟火斋在2009-11-8 13:59:00的发言: - b z& n) P# h- e5 C

明代的驸马,全称“驸马都尉”,据《明史·职官志》,驸马都尉位在侯爵之下,伯爵之上,“岁禄各有差,皆不得与政事”。但朱元璋曾命梅殷“视山东学政(相当于山东省教育厅长),赐敕褒美,谓殷精通经史,堪为儒宗,当世皆荣之”。后来燕王朱棣进攻南京争夺帝位时,建文帝又命梅殷“充总兵官镇守淮安。悉心防御,号令严明”。可知梅殷确是文武全才,为朱元璋祖、孙两代皇帝所倚重。

. U+ L0 S% Z. f

食烟火斋:淮安周总理故居的那条巷子就叫“驸马巷”。不知是否就是驸马爷在淮安的住处。

" f' t- x: d+ b' T1 o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1 04: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9-11-12 22: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全国之最?可以见得?
发表于 2009-11-12 23: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格局和直隶总督府类似,

7 _" b+ _) r7 N4 P' W- s; r6 _

 

6 X) F; J- D5 [+ E8 ?

似乎是当时的标准样式

发表于 2009-11-13 12: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淮安在古代是个运输枢纽,小时侯练毛笔字常临写一个董其昌的淮安府浚路马湖记,但是一直不知道路马湖什么样的。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3 15: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瞌睡虫在2009-11-13 12:36:00的发言:
0 ?3 D& @- P! C" F+ V/ `7 r

淮安在古代是个运输枢纽,小时侯练毛笔字常临写一个董其昌的淮安府浚路马湖记,但是一直不知道路马湖什么样的。

5 k* G' J. O) `/ z9 h5 I& @

     现在管这湖叫骆马湖,是江苏省四大湖泊之一。

8 k2 y( r, I! D+ I8 E

 

. z# R1 o8 @& p/ I, `& D& U

     明代后期万历年间黄患对泗运压抑和蹂躏愈演愈烈,为保障漕运,明采取避黄开之举,自河开挖后,运北沂武诸水由于失去了泗通道,被迫寻找出路,由于自然条件,最后壅于今新沂市境西南部低洼地带.因东去有嶂山岭阻塞,就把原有的周湖、柳湖、黄墩湖、屿头湖等几个小湖连成一体,形成里骆马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9-25 00:21 , Processed in 1.160036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