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973|回复: 2

总理童年读书的地方[含15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9-11-11 02: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周恩来童年故居(又称周恩来童年读书处)

H' {+ U7 S; k% C, A! W

总理童年读书的地方

总理童年读书的地方

: x: o+ R* A+ v; Y+ C

 

/ l/ @+ [. e) r/ }: p- ]/ }

  在清江浦十里西长街(今清河区境内),座北向南,面对大运河,对岸即是清江浦楼。

& z# |8 `2 [5 b; ~2 |3 D3 j, k6 I' r


总理童年读书的地方

总理童年读书的地方

! x' o* O% r z" V+ i

 

9 \; q& a1 j% s5 [" l8 S

 周总理的外祖父万青选,字少云,原籍江西南昌。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任清河县(治清江浦)县令。他性慈和,有政绩,首先在淮阴“创建土圩”。曾“说服邑境产棉”,还“刊为图说,传示通邑”。并且“设局募工,教以蚕绩之法,而除其累赋”。因而很得地方百姓的拥戴。万青选的儿子立钰,字筱庵,掌管水利,他们父子懂书法、绘画,喜好梅花,对年幼的周恩来曾经很有影响。

( K9 r, t t5 t0 b0 y


总理童年读书的地方

总理童年读书的地方

2 r# K% k N* }9 K8 n

 

1 V) S: |4 h, g) \6 N- r/ @

 周总理的生母万氏在生活困难的景况下,常带着孩子在娘家居住。总理6岁那年,他们全家迁居清江浦。先是寄居在外祖父家。不久即搬出,在外祖父家西边不远的张举人家租赁了14 间屋定居下来。

3 V* c, Y* [3 C. r* L


总理童年读书的地方

总理童年读书的地方

) U) W' Y d% m7 R, k& G


 这14间屋便是周恩来童年在清江浦的故居。有主堂屋两进,其间有厢房,后面还有一处精致的花园。父亲不在家时,母亲带着两个弟弟住堂屋,恩来便跟着嗣母住下堂屋。他还在东厢房晨昏攻读。厢房门前有株腊梅,冬天,梅花开得很茂盛。

/ l$ a2 d" x. B6 g


总理童年读书的地方

总理童年读书的地方

% L4 h( X- v$ X

 

3 A- ]4 A; F3 X6 r


 恩来从小天资聪颖,博闻强记。除读《四书》、《五经》外,更爱看多种传记、小说、游记、诗词。他自己说过:" 12岁以前,我受的完全是封建教育。家里请了先生教书,也是借钱请的,他只为自己考秀才,对我们根本不负责。我的知识,许多都是从看小说得来的。她(指嗣母陈氏)总让我看小说。”当时,周总理找小说书看极为方便,因为他外祖父家里藏书很多,从诗词歌赋、通鉴野史,到古今小说、说唱文学都可以找到。象《东周列国志》、《两汉演义》、《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说岳全传》等作品,他更是读得津津有味。

" c0 P7 [ X# u+ J


总理童年读书的地方

总理童年读书的地方

' E% G* T; u `' T {5 A" y

 

% k; d) C9 u5 I( f* {" H; _- D

 恩来童年在淮阴(辛亥革命后,改清河县为淮阴县)时,常过河登清江浦楼,观楚天风云,览运河水色,他对河上往来的船夫,特别是背着纤绳、缘大运河堤艰难躜行的纤夫,寄予深切的同情。他仰慕爱国英雄,常去凭吊岳飞祠庙。他后来在南开读中学时,还在《敬业》学报上撰文,讲他童年在淮阴的岳飞祠庙中曾看到有人题诗说:“一自金牌颁十二,常教血泪洒英雄。奇冤长很埋三字(即“莫须有”) ,和虏终惭失两宫。南渡江山悲逝水,北征鞍马付秋风。低徊往事成千古,祠宇空余夕照红" 。深感“其辞则凄凉欲泪,意则新颖出群,不落窠臼,少陵太白殆兼而有之”。(周恩来所著《飞飞漫墨》,曾发表于《敬业》杂志)这说明他童年读诗文小说就颇不浮泛,而且在思想上有很深的感受。

6 b3 g" l: p, z$ _" M


总理童年读书的地方

总理童年读书的地方

& f/ Z4 |: a/ L; w

 

! C3 \2 n- C' g3 U! N, M+ R8 X

 1907年,周恩来9岁,生母、嗣母相继因病去世。当时父亲在湖北未得归,母亲的灵枢暂厝于离家不远的海神庙中,恩来曾护送嗣母之灵柩赴山阳(即今楚州区)使与叔父周簪臣合葬。由于父亲谋生在外,不能养家活口,恩来遂与两弟迁回山阳自家祖屋居住。

1 Z) G6 ]' f0 n3 r


总理童年读书的地方

总理童年读书的地方

; b# O" T! ]4 S6 S# {/ p0 Y6 h


 周恩年童年在淮阴清江浦度过3个年头。他在这里接受了早期教育,对后来的生活道路产生了良好的影响。他后来见到淮阴籍的同志,如陈白尘、谢冰岩、周太和等,都曾殷切地问到在淮阴的故居和庭院中的腊梅树,以及外祖父家中的亲属,体现了他对清江浦童年读书和居住地方的深挚感情。

8 I) n/ U: r: a4 K, T


总理童年读书的地方

总理童年读书的地方

) {! N: Q+ a, g3 I' H ?# S


  1979年,当时的清江市政府按原貌对这14间房屋进行了维修。1988年,地级淮阴市(今淮安市)政府又行整修,并于3月5日周恩来诞辰纪念日,以“周恩来读书处”为名正式对外开放。其后十数年间先后接待了中央政治局常委乔石、宋平,国务院副总理谷牧,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陈王显等,还有一批省部级领导干部,以及日本等国友好团体。

9 t9 U9 j7 ?! w5 u+ Q


总理童年读书的地方

总理童年读书的地方

2 O4 A- a2 s5 F, V) `( l* n7 P

 

/ ^% @9 _1 o5 _


 谢冰岩曾为周总理在清江浦的故居梅花题诗道:“铁骨凌霜健,疏影映空阶。年年花劲发,仍为伟人开。”

* _& y, o5 g7 u

 

' Q ]0 m; T9 A8 U

 今天,我们来到这梅花树下,厢房门前,还可以想见周恩来童年时临窗就读的情景。

" _8 z6 l/ j! C0 z


总理童年读书的地方

总理童年读书的地方

总理童年读书的地方

总理童年读书的地方

总理童年读书的地方

总理童年读书的地方

总理童年读书的地方

总理童年读书的地方

总理童年读书的地方

总理童年读书的地方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09-11-11 12: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总理的话记心头,永不忘。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发表于 2009-11-11 23: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分享,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5-18 08:17 , Processed in 1.156078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