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123|回复: 14

[讨论]不知可否征集到如下照片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9-11-30 03: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日无事,突发想总结些已经不可能见到的而且我也未能见到的墓地状态的奇想。于是列表如下:

( l/ e- K! \( {6 k9 P

 

6 ^6 w+ W- }: E* J9 g+ l

1 福田寺瑞怀亲王墓地宫原址照片(地宫已平毁,最早一次走访,只看了村中的碑亭和阳宅,懒得去地宫,竟成遗憾)

? g" o- y0 A# K5 D9 g' V

2 团结湖马道口明安达礼墓碑原址照片(此地已盖楼,最早一次走访就错过了机会,已经太晚了)

, r U" |4 i+ O9 p3 l6 S1 z

3 朝阳金盏楼梓庄扎库塔墓碑在河岸放置时照片(已丢失,去寻访时,被告知都偷走两年了)

, `8 M3 f* _; k3 t$ A- F# A

4 南平庄平敏郡王福彭墓石五供在土中的照片(不知所终,寻访时遍寻不见,可能已经埋没)

1 M4 G# W9 U& \' }; H

5 798厂和谨郡王绵伦墓地赑屃照片(不知所终,未仔细走访过,不知近况)

) {7 L% E6 Z& w" g4 y

6 劲松肃武亲王墓断碑停在小学操场时的照片(不知所终,最早一次走访豪格墓只见了小学和古松,未见断碑)

- M/ W4 E/ R2 e: i

7 车道沟某幼儿园门口洪承畴墓地石狮子照片(未走访过,也许如今还在)

" ^( i Y+ x7 ?2 r) [

8 国贸豫王坟宫门照片(我还没出生就被拆除了)

$ Y3 u9 @, o+ p; s! Q" G: W

9 右安门外郑王坟地宫,碑原址照片(未走访过,但此地照片十分珍贵,现碑已挪至连山岗,已无原址保护价值)

, N& K* Q) n0 l

 

' r& [; M- g8 c0 M( p5 O! ^5 I

其余变化了状态的墓葬仍有很多,便不一一列举了。

' U& Y7 s% f, s2 ^$ q3 p2 y& x8 T

 

- n6 c- G7 H! c: e

以上照片都十分珍贵,现状均有较大改变。不知有否网友拍摄过~也不知白叔可否奉献一二而令后辈开眼?

回复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 05: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完了,居士一来,这贴又得往歪了引。一上来就贴两张别人的而且已经披露过的照片,真无聊。
发表于 2009-11-30 23: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帝京子民在2009-11-30 13:21:00的发言:
    还有劲松原毛巾厂那块碑(现已丢失,连朝阳文委都不知下落)等~
y# T/ {8 I* t& D

就是这块碑,会不会就地掩埋了.



发表于 2009-11-30 23: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居士,原创。
发表于 2009-11-30 10: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图照片分类极不清晰,而且照片来源比较固定,不太可能有这类照片;

" Y- D5 ?4 F. {! P: J# O

 

1 r, |2 ^) U. r' T

就看有否高人关注较早,或是当时住在附近的人无意拍摄了

发表于 2009-11-30 10: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找过

( a% ?& W) F1 y- _9 m

国图没有相关照片

发表于 2009-11-30 13: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劲松原毛巾厂那块碑(现已丢失,连朝阳文委都不知下落)等~
发表于 2009-11-30 12: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有否网友拍摄过~也不知白叔可否奉献一二而令后辈开眼?

- M0 C2 u( l7 Z' S$ Z3 D

              回斑竹:   鄙人可以贡献几张(也没拍全),都是以前拍的胶片,不像现在数码片便捷,以后会慢慢找出、扫描、陆续贴上。

# Q6 n' c- |; U; f: U% [ Y

                                  从你列出的单子看出你真是这方面的翘楚啊,极在行。有些老冯、杨海山、王林他们也没见过。

 楼主| 发表于 2009-11-30 17: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些片子,如果不是当地住户有心拍摄,恐怕也只能从白叔那看到了~~

发表于 2009-11-30 14: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扎库塔碑网上倒是有一张新闻图片
发表于 2009-11-30 14: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扎库塔碑
发表于 2009-11-30 14: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恩,对,就是这张。白老师
发表于 2009-12-3 22: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昨天还在和西堂感叹,为什么东西在的时候没那意识呢。。。如果能找到这些照片真的太珍贵了。。
发表于 2009-12-4 16: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这些,我想起了我常常想的一个问题,难道以前,就是二十年甚至更早,直到建国以前的几十年,就没有人像大家一样,去关心或留意这些历史文物吗?不管是官方的,还是民间自发的,爱好的。。。如果大家或坟协再早出现几十年,那该多好啊。。。。。。
发表于 2009-12-7 13: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云游的东东在2009-12-4 16:22:00的发言:
看到这些,我想起了我常常想的一个问题,难道以前,就是二十年甚至更早,直到建国以前的几十年,就没有人像大家一样,去关心或留意这些历史文物吗?不管是官方的,还是民间自发的,爱好的。。。如果大家或坟协再早出现几十年,那该多好啊。。。。。。
% n# d% c- f& }

      民国时期还真有人专门踏访过这些墓地,还逐一拓片保存,《雪屐寻碑录》就是传世的很好一例。解放以来的大部分时期,摄影的主导权属于官方,不会关注这些过时陈旧的东西,而私人一般没有足够的精力和经济条件支持这一工作,冯其利先生是觉悟很早的一位,他在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系统地调查京郊清坟,后来也配备了一台简易相机,为节省成本,每到一地只能拍一到二张,但保存下来的也不多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4-25 16:31 , Processed in 1.152559 second(s), 5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