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片儿汤在2010-4-15 14:48:00的发言: q" m! ^2 s# \0 @" @# b0 O% P2 }
是“新征”包子铺,不过我们说新征的时候心里想的都是“新蒸”这两个字,哈哈.那会儿都是小学考本区的初中,我们光明小学的一般都报26,109,11,广渠门,108,50,龙潭,49,209,天坛等中学.都离家比较近,所以早饭一般都在家吃,只有三四个家远的同学买那儿的包子吃. 1 x4 k/ [( C. X' n7 h, H& U
您还别说,那会儿的包子味道还就是地道!早自习的时候班里飘着猪肉和大葱的香味儿直引得我们这些已经在家吃完早点的孩子一个劲儿地咽吐沫.在羡慕“包子同学”的时候暗下决心,长大挣了钱一定买它个二斤一憋气儿全吃下去.
5 V5 b7 F, l4 ] 如今呢到是长大了,可包子确变味儿了…… * ~5 x) ?6 g# y5 R
看看现在的北京城,有时就想,还有什么没有变呢?!北京的胡同平房变成了高楼大厦;北京人的有理儿有面儿变成了外地人的四六儿不懂;拷…… ( N6 T& Q u$ M
看来只有一颗真正热爱北京的心没有变.
* o* ~9 M) Y8 l , d4 a2 C7 j- y! y7 Q+ a
7 l; u |& F; o8 G+ B
是呵,我小时候特别爱吃鱼皮花生,放学路过小卖铺如果兜里有钱就进去买一毛的。我记得当时跟同学们说:将来如果我有了钱,就请你们吃鱼皮豆吃个够!现在不但没有了,就是有,我请也没几个敢吃的了,谁知道吃到嘴里是什么呀? . l) `. K. G3 n% U2 @: N2 z6 F
' L- I- d& {! }. e4 s" q
, a2 L+ B' q) w6 a* 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