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点:美国规划学家S·丘吉尔评论北京古城的设计“像古代铜器一样,俨然有序和巧为构图”,“北京是三维空间的设计,高大的宫殿、塔、城门,所有的布局都具有明确的效果”,“金光闪烁的琉璃瓦在单层普通民居灰暗的屋顶上闪烁”。登景山俯瞰古城,城市中央是一条7.8千米长的中轴线,全是金黄和红两色为主的高大建筑,皇城之外是青砖灰瓦的四合院及出墙的绿枝。强烈的视觉反差,给予人们极具震撼力的审美感受。
0 E1 H1 B0 ?. c$ }9 k北京古城的高大建筑几乎都在中轴线和城墙上:永定门(原)高26米、正阳门高42米、天安门高34.14米、太和殿高35.05米、景山万春亭高62米、鼓楼高45.14米、钟楼高46.96米、内城城门高34---35米、外城城门高11---17米。再有就是几座塔,北海白塔高67米、白塔寺塔高52.37米。其他地方几乎全是低矮的平房。这样一来,北京古城空间平缓开阔,高大建筑分布具有节奏,天际轮廓错落有致,形成特有的景观。其原因就是“天人合一”、“营国制度”、“礼制等级”、风水学说等传统文化在皇家都城建筑布局与规格方面的各种体现。如有人起居活动的屋舍中,最高的就是前朝主殿---太极殿,以体现皇帝的天子地位、紫禁城是紫微垣的缩影和天下的中心。 5 Y! |2 I, [! s6 \1 {6 R, q) n( S+ T' g
而现在站在景山顶上四望,四周全是逼仄的高层建筑,使人感到局促而不舒服。“鸟蛋”和东方广场这两个建筑风格与古城格格不入的“怪物”(东方广场是削掉了原设计高度的一半),更是刺目。有形象的说法,北京古城原来像丘陵,高度从中心向四周舒缓地降低,而现在北京城市的中心成了“盆地”或“锅底”:周边的高层建筑把原皇城及附近的四合院保护区紧紧包围。 1 K* u& A9 T/ W
因此,就出现了有的学者所指出的,由于北京的城市发展是以老城为中心向四周蔓延的,所以老城的土地价值越来越高,成为加快开发的强大动力,使得老城区的开发强度越来越大,限制高度一再被突破。目前北京城市中心的“锅底”状高度分布,恰恰违反了级差地租规律,经济代价极其巨大。
. n2 [' ^) K0 X6 X/ y这种情况本可以避免,梁思成和林徽因两位先生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就指出:“新建筑在城中沿街或围绕着天安门广场建造起来,北京就立刻失去了原有的风格,而成为欧洲现在正在避免和力求纠正的街型。绝不应以数以百计的、体形不同的、需要占地六至十平方公里的新建筑形体来损害这优美的北京城。”梁先生还明确提出: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建筑物高度不应该超过天安门第二重檐口,不能超过故宫。然而他们的主张未被采纳。他们失败了。 ! K# R9 w) t4 L. C2 [3 U( b$ q, r
在贝聿铭大师等呼吁下,作为补救措施,1985年北京市才规定:长安街、前三门大街两侧和二环路内侧以及部分干道的沿街地段,建筑高度一般控制在30米以下,个别地区控制在45米以下。后来,前述学者又提出北京城市发展中心东移至东三环和东五环之间,在那里发展高层建筑,使中心区向四周高度逐渐降低,也符合级差地租规律,获得最佳经济效益。这就是CBD的由来。 . x. }* @1 ?7 N% Q
这就是北京传统文化缺失的后果和保护传统文化的重要的有力案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