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点:要说现在的二环路(确切的说,应该是德胜门东、西大街,安定门东、西大街,东直门南、北大街,朝阳门南、北大街,崇文区东护城河西侧,永定门东、西街,右安门东、西街,广安门南、北街,复兴门南、北大街,阜成门南、北大街,西直门大街)和前三门大街(确切的说,应该是宣武门东、西大街,前门东、西大街,崇文门西大街)在五十年前都是高大的城墙和间或出现的十几座巍峨的城门,不要说外地人,就连北京土生土长的70后都不会有感性认识,更不要说80后、90后了。现在保留的老北京城门和城墙建筑只有几处:正阳门及箭楼、崇文门东大街北侧城墙及东南角楼、建国门古观象台、德胜门箭楼。而复兴门南大街南端的城墙及碉楼,还有永定门则是后来重建的,并非原物(复南端的墙里包了一小段明城墙)。 " K7 m: X: v1 R( O5 S9 G! Z
要想了解北京古城墙和城门的详细情况,最好的资料就是瑞典学者O·喜仁龙(Osvald Siren)于1924年所著的《北京的城墙和城门》。这本书是侯仁之老于新中国成立前夕在伦敦旧书店偶然发现并购回,于1984年推荐,由北京燕山出版社于1985年出版。这本书概述了北京建城建和筑城史,逐段详细测量并记录了北京城墙的规格,对各个城门绘制了精确的平面图和剖面图,还附有照片。虽个别地方不够准确,但是极其珍贵,是全面记述北京城墙和城门的最佳资料。因为我们在后来拆城的时候并没有进行测量。至今许多媒体还一再提及这本书的宝贵。 " b! ]* a1 H% b9 C
据史料记载,明内城城墙东、南、西三面各高三丈有余,上阔二丈;北面高四丈有奇,阔五丈;壕池各深阔不等,深至一丈有奇,阔至十八丈有奇。外城墙高二丈,顶阔一丈四尺。内城九门的名称各有寓意:正阳门因位于南面正中,尽供皇帝出入,取“天子当阳”之意。按照阴阳学说,文治武安为“左辅右弼”,所以正阳门左为崇文门,右为宣武门。北面的西门为出兵征战之门故名德胜门,而东门为胜利凯旋之门故名安定门。(也有相反的说法)东直门、西直门、朝阳门名称与方位有关。阜成门则寓意物资丰富。根据各城门功能的不同,崇文门俗称“税门”,宣武门俗称“死门”,朝阳门俗称“粮门”,西直门俗称“水门”,阜成门俗称“煤门”。
& Y- a( u+ d! \0 R: P- t一九一二年以後为了铁路运输,因修环城铁路,北洋政府拆除了朝阳门、东直门、德胜门和安定门共四门的甕城。正阳门的甕城也被拆。一九二一年拆除了崇文门和宣武门两个箭楼。而大规模的拆除则在新中国成立以后。1953年8月,毛泽东明确指出,拆除北京城墙是经中央决定的。但是梁思成和陈占祥先生(后者后被打成“右派”)在1950年就已提出将北京城墙建为环城立体公园,底下开辟城门。关于交通问题,要控制车流,不要使它像洪水一般的到处泛滥。当然分歧的结点还是另建北京新城,还是在原古城基础上旧地扩大城市范围。因此,梁先生又失败了。从1952年起,北京外城城墙被陆续拆除。而后,经过“大跃进”、修建地下轨道交通,“十年动乱”,北京的城墙和城门基本拆光。后来西安倒是受梁先生的启发,把西安古城墙变为立体公园,保住了后期的西安城墙(唐长安城要大得多)。北京呢?不幸被梁先生言中,洪水般的车流到处泛滥,拆了城墙,交通问题依然没有解决,反而丧失了一个无法挽回的文化遗产---北京古城墙和城门。至于现在又在动议个别地复建城门,更是某些领导的拍拍脑袋的奇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