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还有此前其他网友的帖子都说麒麟碑是“清末民初时移至北京鼓楼内”,但有迹象表明麒麟碑的发现可能还要晚些。理由有二: & k* v h1 P, ]# a
. `$ r# a5 D! Y0 [. N. T& x) D
1.民国时期这条胡同原来叫“口袋胡同”,应是发现麒麟碑后才改为现名。 3 ` i6 f; v1 x* {/ Q7 {+ j4 ]: e
这是近日掌柜上传的1924年地图的局部,黄圈为我所加,虽然图纸分辨率低些,但“口袋胡同”几个字依稀可辨。是否说明此时麒麟碑还没有发现?
# u( y& D7 ?- P# t4 [ ( E+ S" X; ]7 y0 Q. _; K( h
 # Z# C1 U% S2 U5 q- E8 G
$ B3 b4 B$ d( Y q2. 出版于民国二十年(1931年)的陈宗蕃著《燕都丛考》第二编、第4章“内三区各街市”中有:
8 |9 i2 A7 ]' }& r, K& Z- h“自铁狮子胡同而北,安定门大街以东,曰府学胡同,文文山祠在其西,段合肥任总理时曾居于其东,其间南北小胡同曰中剪子巷,其旁又有小胡同曰铃铛胡同,曰谈字胡同,其西有小胡同曰口袋胡同,刘资颖冠雄总长曾卜宅于是……”(北京古籍出版社,1991年10月第1版,p294)
: `6 L; t" I5 T' K! e 1 v) q5 t5 F4 W: B$ A; |" m
这个“口袋胡同”应是指现在的麒麟碑胡同,曾任北洋时期海军总长的刘冠雄住宅当时就在这里,现为北京文物局所占院落的西半部(一说还包括西面的东四妇产医院旧址),原来是在口袋胡同(后来的麒麟碑胡同)出入。是否也说明1931年前后仍还没有发现麒麟碑?
9 N+ v7 x: L% e2 X
" T4 \& s1 g o$ }还是在掌柜上传的1934年老北京地图上,此处开始出现了“麒麟碑胡同”的字样。
2 {: H0 V7 h& F' D: @% ]( w1 z # Z2 v( x# v e5 }; ~& r
以上是否可以推断麒麟碑的出现是在1930年代初期?还请楼主及各位网友指正。 ) N) u5 d! W. B8 {, m
0 \& q+ E* Q8 Q) P
当然也不排除先发现麒麟碑,若干年后才改名字的可能。但我以为第一种情况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2 E$ F3 H7 W1 {
- j$ U) H, ~! j% s; D1 E5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