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紫禁城的北门神武门,就是高63米,有五座亭子的景山,寿皇殿在景山北面
7 U$ H1 j: Z$ K; w* q8 Y2 O的中轴线上。寿皇殿是清乾隆十四年(1749)仿太庙建筑建造的,专门供奉皇帝
- U' Q* H* q1 W7 ^, s$ V和皇后祖先的影像,每年皇帝及家人都到这里凭吊列祖列宗神像。清《日下旧闻
' s2 N0 I7 r1 h. j) I! i( v考》二六O页记载:“寿皇殿旧在景山东北,乾隆十四年上命移建。……北为砖城 : t4 s3 y) k) i- t1 l% j* L6 S3 x
门三,门前石狮二,门内戟门五楹。” 寿皇殿门前的一对石狮是清乾隆时期雕凿,石狮采用整块无裂纹、无瑕疵精品白 9 R" c6 k9 ]$ s+ ^' l
石料雕成,造型比例上比传统石狮要长一些,宽一些,大部分明清古石狮的姿态 % u* k+ i4 R6 o5 q+ r2 c( t
为直蹲式,而这对石狮是身躯靠后卧,在卧与蹲的姿势之间,整体看感到石狮稳
8 U& w N5 [# @. v重,有真狮子卧姿的一些特点,但造型上还是有些夸张,狮子头顶秃,头盖骨饱
$ x: G. D3 ~6 P N& w Y( s满,螺旋卷毛数量多,梳理得有点像卷毛披肩发。下巴两撇须髯有一撮下带卷, 4 w; ? y# ^5 Q0 K( Y
宽宽的绶带上兽头衔着三铃两缨穗。四肢均匀,每条腿的前部有盔甲纹,后部有
, Z3 n: T/ R9 E% F3 f雕工均匀细腻的曲卷毛。两石狮的前爪下的绣球和小狮也记得得十分精细,石狮 ; |- _6 N" C! c G7 x
基座为扁长方形,只有一层须弥座,由于石狮向后坐,身体拉长,长宽比例加大 . K8 V8 u0 t) ^
,视觉感基座是低矮稳重,更显石狮雄壮,制作石狮的工匠们手艺非常好,在吸 0 \' t4 q$ z1 D5 D
收传统手法上大胆变化,雕凿了这对石狮。“文化大革命”期间景山公园封闭多
# F8 A% w/ N$ O& r) j年,石狮也算躲过一难,未受人为破坏。 寿皇殿除了门口大石狮外,同期建造的还有四柱九楼的木牌坊三座,位于门口的
L1 H7 l& C4 Z' i5 H6 L东、西、南三面,也称为“四阿顶”。牌坊柱的夹柱石顶有卧姿石狮,老师面向 - O$ L0 r7 I3 K0 [- N3 w& r
牌坊中门,每个夹柱石顶有两只石狮,共24只。这些石狮造型基本一样,身上没 . r) E3 E* o8 [/ _- B8 {
有绶带、环铃一类饰物,趴卧在方形夹柱石顶上,为牌坊的装饰物。东西两侧牌
& G) \, Z4 F7 j, j1 H' \坊的戗柱之间,有地狮四只,两雄两雌,被磨损得比较严重。 景山寿皇殿前这些石狮,就是北京中轴线最北的古狮了。 ) ?) ? q+ v l, Q* _ _. ^: S
+ ^0 ~* S; d3 _8 R《北京古狮》 梁欣立著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 c, B& X" @. P) z
版次 2007年4月第一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