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560|回复: 12

冯其利老师的两篇追忆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0-4-12 17: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冯其利先生是研究老北京王府、王坟、皇族等方面的泰斗级专家。现将冯先生刚刚写就的两篇追忆文章转贴于此,供本网同仁阅览。
回复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12 17: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7 }) K$ M$ P2 q) ~2 I

忆念“师傅”冯宏兴fficeffice" />

2 x6 J/ l: ^& z- Q+ R8 I

 

2 p4 J" x/ N4 y& I9 M

 一、最深刻的印象

: t% {1 r0 k% f& O

1968年5月,学校解散,大部分学生分配到了铸锻车间。我的师傅刘永亮,是六级工(九级制的七级工),参加过国徽、人民英雄纪念碑金字的铸造,参加过广济寺铜佛像的修复。车间技术员冯宏兴,1962年清华大学铸造专业毕业。因系冯玉祥之侄,受到批判,下放到车间劳动。

8 O8 L1 Z4 j$ E" [% l5 e

刚开始与他不熟悉,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大高个的冯宏兴,午饭时,买半张大饼、半斤猪头肉,席地而坐,狼吞虎咽。

4 k$ G {8 W9 B/ } Q; Z: R) l$ P+ T

他就是我的启蒙老师。不过,几十年来,我一直叫“师傅”。

/ j3 V h6 M7 `8 @! f2 [1 B

  二、注重对我的教育

5 \4 |7 p$ ? |( S) X7 B

我所在的车间,有好几位师傅会讲故事。冯宏兴给我们讲《基督山伯爵》《三个火枪手》之外,注重对我的教育。我初中毕业,喜欢地理和历史。他让我读《明史》。之后,认识中国科普出版社总编辑郑公盾先生,让我改学清史之前,《明史》我已经读到十六册。

5 L" [9 \/ X) d" Y( r; B) Q( w! w

“师傅”让我学外语。我中学学的俄语,成绩不超过3分,对学外语没有信心。他说:“10年学一门,怎么样?60年可学六门。”我想也是。我说:“沒人教我。”他在1972年给我找了中国人民银行经济研究研究员胡彦尊先生,夫妇二人留日八年,义务教我三年。

/ Q v" \4 ]- A6 T" d2 l

  三、对“师傅”的依赖

. x6 w) m0 \7 R

“师傅”住西城甘石桥的南半壁胡同,我住在菜市口的红罗巷,无轨电车没几站。我每天晚上都去他家,无话不谈,晚上九十点钟再回家。他教我为人处世,教我学习的方法,让我给《北京日报》“话北京”投稿(给《北京晚报》“五色土副刋”“谈北京”栏投稿在这之后)。我依赖他。我认识他时十八、九岁,是社会上的第九等人,现为进步为第八等人。

( v0 G$ \: ?" d* I' ]! K. t3 ?& D1 [# f

  四、家族关系

' d. Z0 e1 ]3 T, t& c9 w- a

我也问过他的家族关系。他父亲冯基道为冯玉祥之兄,交通部顾问、中将。我想这个“中将”一定是蒋介石的礼遇。“师傅”小时候在重庆,一张摄影是他把手放在冯玉祥的头顶上。他搬到丰汇园小区后,一面墙上是周恩来“为冯焕章祝寿铭”卧碑拓片。

- @$ N* X! l5 S

我原籍山西原平,根在晋南。冯玉祥原籍在安徽巢湖,先世为山西移民。我不高攀。“师傅”毌亲去世,我抬的肩膀,自认为关系近。

/ }+ {+ c; D5 f1 @4 Q6 M

报章上说冯理达为冯玉祥长女。我早知道冯弗能、冯弗伐等。也知道“师傅”大哥冯宏顺为河南省政协副主席,与冯理达院长在全国政协会上坐在同一排,称“四姐”。

. I, a: \8 e5 W! X, m: {

  五、“我以为你死了呢?”

' e0 V" |6 c, U& ]9 w+ i( ^# d3 I) y( y

“师傅”调海淀炊事机械厂副厂长,我还有联系;调西城科委副主任,还有消息;调中国科学院某所,失去联系。他住牡丹园时恢复联系。“师傅”第一句话是:“我以为你死了呢?”我身体多病,苟活于世。我有失礼之处,不怨“师傅”责怪。他搬回丰汇园小区,联系多了,我每次去都请我吃烤鸭。

0 @# F/ f: F- o. C' f$ B% Z B% p

  六、“你爱还不还”

8 A5 f& l. ~8 K i( G

2008年5月,我一位朋友周转不开,我向“师傅”借款,他立刻从邮政储蓄取出3万元。我问他:“利息怎么算?”他说:“不要。”我说给他写借条,他说:“不用”。我说:“我不还。”他说:“你爱还不还”。

6 v" o+ Y2 ]3 A& w& g4 H

2009年9月,“师傅”公子冯傑替我还款,我给冯傑打欠条。他说话中,总是“冯叔叔长,冯叔叔短”。我给他纠正,告诉他我俩平辈。冯傑说:“我父亲年长你17岁,你又年长我17岁”,坚持称我冯叔叔,实在不敢当。

) {6 t9 n; v& x8 {+ L: D

  七、“师傅”驾鹤西归

! ]+ l2 b0 x$ L; S* n6 i

“师傅”年青时就抽烟,而且抽黑烟,2009年查出肺癌。我也没当回事,因为许多患

& ]. X3 p- F8 c" p. M: B

 

: @, _- Y7 \3 ?; q+ z

者切了肺叶,还活的好好的。谁想到,9月初他刚化疗,突然逝世。

3 }" F+ A+ {. B2 k& d4 f9 i B

冯傑托“毛姑”冯宏敏在山东泰安用16万元购置了墓地,离冯玉祥将军墓不远。

* f' ]% B8 l, n. n. T4 b4 P& K- `7 N+ v

我要更加努力,以谢“师傅”冯宏兴的恩德。

$ g* p) f/ J1 d2 ^" {

2010年4月12日(周一)下午3时30分

 楼主| 发表于 2010-4-12 17: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8 T2 R7 f8 i, @6 u3 |) `

忆念刘毓煊先生fficeffice" />

" }5 m/ M' W: a+ E; X$ a

 

- x3 g: C; s8 h" k! ?3 [* ]

一、“你都这么困难了,怎么还不走?”

# L( A s: y, \/ D" K( P0 M+ m8 D4 M

我是1949年9月23日生于北京的,虚度了61年。1962-1965年在先农坛业余体校师从大师侯玉山先生学过中国象棋,可我人生道路和我中国象棋水平差不多。先是,严昭(严慰冰之妹)让我去中国科普出版社料技史组。再是金启孮教授让我去辽宁民族研究所当他的研究生。三是郑仲兵先生调我去《新观察》,我举棋不定,不想走。

8 i* E% H+ n- ?3 P- w( v8 `; y$ ]

1991年7月13日《北京日报》刋出邱洪波给我宣传的文章。8月,郑伯农研究员拟调我去中国社科院,做助理研究员。我认为我厂同学多,人熟是一宝,始终不想挪地。1992年8月,面临下岗,我去中国社科院见人事教育局副局长廖自力、科技局长朱崇力,人家已无意接纳我。雪花公司在宋家庄北京市服装技校宣布集中学习的五百余人下岗后,多数人无心上课。校长找我让我讲课,说:“只要大伙不闹就行”。我想讲作家金寄水的故事,到刘毓煊先生家求教金寄水先生的诗作。刘毓煊先生说:“你都这么困难了,怎么还不走?”我说:“我没地儿去。”刘先生说:“找又名(他长子)去”。

' k6 p6 Q6 ?7 m- @

我到北京飞达企业集团公司,正值刘又名兄要出门。我径直走到他面前,说:“大哥!我没饭吃了。”又名说:“过了春节过来。”1993年2月4日,我到北京飞达企业集团公司秘书处工作,受到又名、可名、常名三兄弟的礼遇。

; N: F. ` g: V' A, g# @" Q

我感激刘毓煊先生。

% ]- w, A. a$ F

  二、刘毓煊先生是文化人

8 o7 K1 t/ i# I% Y5 q

刘毓煊先生,是河北南皮人。冯玉祥原配刘氏,是他的夲家。刘先生祖父刘之洁,留日士官生。辛亥革命时,为江苏省民军司令,民国初年为将军府的鼎威将军。抗日战争爆发,为了不做汉奸,刘之洁避乱至湖南,死于常德大火,冯玉祥为之修墓。

) E. E1 _( m' d8 f. q

刘毓煊先生,1923年6月14日生于南京,笔名石城。在辅仁附中念初一,即有才名,为高中生判作文。1944年辅仁大学地下组织被破坏,许多人被捕。刘先生找到米市大街宝泉堂正在洗澡的英纯良(英若诚的叔叔),二人脱险。刘先生东渡日夲,由日夲明治大学新闻高等研究课毕业。日夲投降,23岁时出仼北京《益世报》总编。

$ o) H' I7 G X4 y

1949年后,中国科协安排他编辑《科技小报》,他说开始不叫总编辑,是“组长”。该报发展更名《北京科技报》。文革后,经清史专家杨向奎推荐,刘毓煊先生到农业出版社古农历室工作,最后由该社退休。

# Z3 s% t, z8 W2 G! N, O0 _+ u

刘先生受姑父萧劳先生影响很大。萧劳先生百岁时,我还跟着去看望。老人头脑清晰。我们去后,用遥控关了电视。握手时,他的手绵绵的、热乎乎。

% c" C1 [& \; W

刘先生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老年书画社社员。对书法艺术进行了不懈的追求,有“书道追寻”。但有心得,常给同道、友人讲述。

4 X3 e% [. q- y: L$ s

刘先生在诗词创作上,有集唐,主张为社会现实服务。古诗中的断句,他从后边往前分析,方法特殊。我和同事每有疑难,打电话咨询,他有问必答,解决了不少难题。

% _3 R9 N* a1 @6 X3 g& J6 ~

我钦佩刘毓煊先生。

; O8 C, W- c, `7 j3 U5 [

  三、身体状况

/ |4 Z1 @: {$ m8 ]: H" q: @

1992年之前,刘毓煊先生患过心肌梗塞,奇迹般完全恢复。他的恢复,完全是相信科学,运用科学,注意健康饮食的结果。

9 t8 V0 l& F- r" } U

1994年2月,第三子刘常名病逝。白发人送黑发人,对他刺激很大,身体大不如前。刘先生积极面对,每次生病都能转危为安。

9 ?" H6 n: ?! f m" f& w

2009年以来,他身体好,亦精神,我们都很高兴。今年春节,因《绍英日记》六巨册出版,有三天我都在家读书,没去刘先生家拜年。直到三月下旬,才去看望。看他身体好,心里高兴。

; j$ ]4 J8 H' v3 k6 \

 

8 Y) @% J. V4 S& w

 

! S. R) i0 L" p. l" G

就是因为刘先生自己大意了,我们亦大意了,4月2日刘先生突发大面积心梗,于中日友好医病逝,终年88岁。4月10日9时在八宝山兰厅告别后火化。因万安公墓为名人集中之地,且亲属萧劳、刘常名均安葬于兹。我们已经与万安公墓业务室张璐取得联系。

% x1 B h; W* M( B: _- z: w% H% c% D( E' T! R

我怀念刘毓煊先生。

: V8 R- K+ @3 s: U

  附记:截止到4月2日,1984年在干面胡同14号聚会的金寄水先生、金启孮教授、金启暻先生、索延昌大夫、祺克泰先生、刘毓煊先生,都离开我们远去,心中怅然不乐。

3 H+ G" Y* q& f8 ?7 K# q0 o% ]

2010年4月12日(周一)下午2时10分

 楼主| 发表于 2010-4-12 19: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再贴二张图:2008年9月17日,冯其利、孙永红(东四街道办文教负责人)等在东三环外西坝河旁香河园小区刘老寓所。

发表于 2010-4-12 18: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严慰冰……《新观察》……冯叔总是处于历史的漩涡边擦身而过……真不知道冯叔要真进了《新观察》将会是怎样了……

发表于 2010-4-12 18: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昨天刚刚拜读完冯先生的《回忆金寄水先生》,今日又能连读到两篇冯先生的追忆文章,一是感到有缘,二是感到为老先生们的逝去而顿足惋惜,三是总能读到冯先生的文章,真乃晚辈三生有幸。
 楼主| 发表于 2010-4-12 18: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老五在此在2010-4-12 18:14:00的发言:
昨天刚刚拜读完冯先生的《回忆金寄水先生》,今日又能连读到两篇冯先生的追忆文章,一是感到有缘,二是感到为老先生们的逝去而顿足惋惜,三是总能读到冯先生的文章,真乃晚辈三生有幸。
/ A) p2 }8 T+ P/ F

      远隔万里,雅兴不减,令人钦佩,遥祝安康!

发表于 2010-4-12 18: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情真意切!感动!
发表于 2010-4-12 20: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集唐人句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 T) R. \/ x1 E/ k! `

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衣马自轻肥。

& [. q# b& q R

可怜日暮嫣香落,嫁与东风不用媒。

/ O# U' f( ~2 J2 _: f6 k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楼主| 发表于 2010-4-12 21: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食烟火斋在2010-4-12 20:34:00的发言:
T7 y! a$ G+ {% X3 Y V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1 A8 I9 Y: o. j8 @0 ~2 s6 p7 L

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衣马自轻肥。

: f D% |& ~3 v( ]' R

可怜日暮嫣香落,嫁与东风不用媒。

) k" i$ i3 p. |* E% o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 K' z" U( o: V% f, Z

    多谢食烟老师献上一首令人回味的好诗!

发表于 2010-4-13 08: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食烟火斋在2010-4-12 20:34:00的发言:
8 Y5 G$ G) q' Z; Q/ o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0 w% I7 _' C7 R) Q) d- h N

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衣马自轻肥。

( l! b8 G# _8 A$ Y4 J9 m5 J! O

可怜日暮嫣香落,嫁与东风不用媒。

: a1 g8 l, M' E+ M) D' d1 e; D& k+ Y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 C% h8 L0 g9 w: I) G4 H8 [/ S4 c

集句不仅需要创作的才情,更要求总括的趣味。

7 e% G1 S% P- P( l: w( N" i

昔读梁任公,一联语集句:一晌销凝,帘外晓莺残月;

. X8 D5 l% X' `% R& N# ?

                                  无限清丽,雨馀芳草斜阳。

) }; t* | L8 h0 o/ s$ H# f h

 

D0 q3 q( a/ \" n

  揣摩良久,曾誊于书桌玻璃板下。

U8 h& ~* n6 k2 j* E' i z

 

+ b9 y' t+ `+ h1 v% }; i$ e

《清稗类抄》中曾介绍无锡杨子延一首集句联语:

+ N S' ?$ Z) w* N }

                                                           放歌自得,心旷神怡,侭教风雪江湖,梦里不知身是客;

: w; i: z9 U K4 q7 t4 d% o; J

                                                           逸兴遄飞,酒酣耳热,难得烟花鱼鸟,老来专以醉为乡。

. `3 w9 w0 i1 w3 @+ {/ D- i

 

- C6 s5 z2 N. M% _

张炎、范仲淹、张玉田、李后主、王勃、魏文亭、李商隐、苏东坡,凑齐了!!

8 c2 Z. n$ T4 L- ~2 }8 N2 \( K2 i% d

 

: m% y' i) p4 b1 X; M5 b) [

一笑!!

发表于 2010-4-15 05: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0 }3 M0 K- G# `1 Z5 e1 b: ^

悼刘毓煊先生

, Y, \1 D, q0 E" g: p& h

李茂林

" H2 r/ o: L9 @( \$ \

 

5 J+ p& M# t2 Q5 x4 F3 p& f

惊闻刘老毓煊先生谢世,不禁潸然泪下.数日前在刘老家,相约ffice:smarttags" />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马贵昌">马贵昌ersonName>先生﹑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周之仲">周之仲ersonName>先生同访.席间,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周">周ersonName>先生携来酒食,亲自为大家做春饼,刘老与我等相聊甚欢.不意别后仅八日,竟传来恶耗.计划中为刘老录制诗文吟诵,为北大方正研究院书写字库等,也成梦呓.思念刘老音容笑貌,犹在眼耳间,能不一恸乎.fficeffice" />

, ?) ^4 x7 f1 Z ^9 B# ~ M

报业春秋笔,

1 P1 w& |6 {8 ~$ ]5 [

军营孙武筹.

/ a; _+ {" b# k9 g

蹇途犹自励,

( L8 g5 D, {3 _% m6 _ W4 \

屈志善身谋.

9 |! I: `2 ]0 M+ o

启智传科普,

$ ^. L+ ]/ E) K* Q

交游重雅流.

: g9 z; L& t2 [6 U7 I6 Y

南皮多国士,

. Z# G3 C# R# J) p+ g

举世谁堪俦.

发表于 2010-5-7 15: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

; ?6 p, @. w" P$ o/ a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5-25 05:04 , Processed in 1.142254 second(s), 5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