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就知道有位日本老人收集了不少的门墩放在了语言学院里,可就是不知道在哪,那天终于被我找到了。
一个近似独立的小院,一小片翠竹周围静静地躺着那些可爱的门墩。有的完好无损,有的已经残缺不全,或大或小,或圆或方。风吹动竹叶沙沙的响着。每一对门墩都是一个故事,向世人讲述着北京城的沧桑。感觉它们象是有生命一样,那门,那院,那已不在的一切。......
恐怕当我们每一个人听说是位日本老人收集的这些门墩时,都会有一些感想吧。一位值得尊敬的老人。
相关的说明在“枕石园里的博物馆”一文里可以查到。
举报
图文并茂的文风值得提倡。
文字的自我感受再挖掘一下。
照片的角度可以变换一下,有全景,有特写。
希望再见到您的作品。
谢谢您的指教!
今天再次去了 枕石园。紧邻小院南墙在盖房子,不知道这个小园子还能保留多久。
这次主要拍了为 枕石园 立的一块大理石石刻。正面是四合院与胡同的市井图,背面的文字我不知道在这里应该叫做什么文体,还请老前辈们传授。
补天之余鲁班用为辖坎固框承枢正楣雕文饰藻端仪肃威聚巧凝慧艺术之瑰沧桑几易逝者难回幸赖有识掇遗扶衰著文图象考源徽微保之保之再焕其辉
你现在很活跃,每个版块都有你的足迹。
从摄影角度提两点。
1,拍到一定时候,找个选题,深入,细致,全面,独特的坚持拍个几年,必然会有收获。
2。工夫在诗外。文化修养不好限定,但最好找些相关的书籍资料开阔一下思路。至于摄影技巧,是到了该提高的时候了。譬如这张片子,仅给人一种记录感,摄影语汇表现不充分,用光较平,纹理质感不强。虽然有正面角度,也要有变换机位,形成合理的组照格式。
看的出你有时间,那么拍片最好的时段是清晨黄昏,色温变化丰富,这样,简单的景物,就会有明显的感性因素创作其中了。
虾侃,别当真!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1-6 07:14 , Processed in 0.138596 second(s), 19 queries .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