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574|回复: 14

[转帖]太多的失望,心就死了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0-4-17 16: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L* V6 B5 p) c- k

41日看到这个新闻,我多希望只是个玩笑。

6 M' R0 h( f6 d6 G8 Y f

试想,如果你在市中心住了一辈子,忽然政府对你说,不好意思,我们要在这里建写字楼,要建金融西街,就是通知你一声,两年之内卷铺盖卷滚到五环以外去。没得商量。听懂了么?

* {" X4 p* M( a! V7 N. p. ]

北京晚报:北京西城区三万户居民将全部疏散到五环外

, h$ k3 U, c* h/ T. |5 k7 Q# X! U

西城区今年将开始实施两年3万户的人口疏散工程,将在昌平区回龙观建设50万平方米的安置房,力争今年五一开工。在金融街西扩规划中,儿研所搬迁将采取资源置换的方式,新址仍将留在西城区域内。(感谢你,是不是祖宗八辈都得感谢你!)这是西城区区长张建东今天做客市民对话一把手时透露的。(是对话么?你就是一出来发通知的吧?!你问过市民的意见么?!!)

9 D [/ G- e7 c7 q, B3 e5 C7 [1 N

  回龙观安置房五一有望开工

4 e" e0 H4 w5 M9 Y2 W

  今年西城计划实施西四北一至八条及白塔寺等地区的保护性改造工程和全区两年3万户的人口疏散工程。目前,有关部门正在进行基础数据调查,抓紧制定具体工作方案。(保护性改造,多优雅的借口,你们表示的简单,政府所有职员加上家属不比我们西城区3万老百姓人少。你们怎么不疏散走做个表率作用昂?!

2 P. E! @ Y! H B: `

  根据安排,西城区将和昌平区对接,在回龙观建设50万平方米左右的安置房,力争五一开工。西城区的医院、学校等优势资源也将配置到回龙观地区,与安置房同步建设。(当人民群众都文盲不会算数么!每人和17平米,张建东,你丫怎么不自己住去!!西城区和昌平区对接,唉呦喂,您能有点水平么!分的清东南西北么?!西城和昌平中间还隔着一海淀呢,知道海淀区多大么?!对接个鸟啊!)

' _2 [4 A$ R) w: v) o( Y- J n

为保证疏散到回龙观的居民享有优质的医疗服务,西城区目前正与区内的12家三级医院研究协商,将在两种模式中择一实施,一是由医院在安置小区周边自建自管医疗机构,二是由政府建设医院,区内医院派优秀人员前去管理。张建东表示,届时疏散到回龙观的居民将享受到很好的配套服务。(你凭什么表示?!放屁还能闻见味呢!您一张嘴,满嘴跑的都是火车。医院,北大,人民,协和都在西城,您这意思是让这些医院弄个小分院在回龙观么?!社区医院?死就死吧,反正人民的命不值钱; 学校,西城区小学有北京市第一的 实验二小,还有皇城根…… 初中,十三中分校,三帆,实验中学,外国语……高中,四中,8中,实验,二附,16113 35……你丫要是都给搬的昌平去,我一句话也没有!! 你到底懂不懂,你拆的不是房子,你拆掉的是家,是一种感情。是那些老北京的爷爷奶奶一辈子的寄托!!他们住了一辈子的地方,说没就没了,人近黄昏还要被赶到五环以外安度晚年。你以为那些所谓的设施对他们重要么!?他们真正在意什么谁问过! 现在北京变成什么样子了 3000万人只有三分之一的本地人口。80%还都被挤到5环以外了……是不是下一个被拆的就该是故宫了?)

' g0 o. b# ?, |" e2 M& d0 d

2004年,因为金融街的建设,乐坛北桥地区的胡同全被拆除,很幸运,我家就在那里。亲眼看着自己的家被夷为平地,亲身感受着跟亲人一样的邻居们各奔东西。再也没有对门爷爷可以接我放学,然后做饭给我吃;再也没有地方放窗前的那些盆景;再也喝不到对门爷爷熬得豆汁儿,金大大炸得焦圈儿和咸菜;再也看不见老北京们在院子门口摇着扇子拿着啤酒侃天说地的样子,再也找不到喧嚣城市中那一片宁静…… 一下子,大家都被赶走了,那点可怜的拆迁费让老北京那些老人怎么买得起城里的房子。一大批人都迁往了大兴,这种心理落差,你们这帮政府出来放屁的人都体会么?!那里对于我们已经不仅仅是房子,那是家,是一种寄托。是一个可以让心定下来的地方。北京是要发展,但是可不可以不要以北京的历史和灵魂为牺牲品。

/ n0 W' U+ L+ p, V

谁懂北京的胡同?在现代的高楼面前,一条条胡同看上去都是灰头土脸的样子,但它们却是一个活着的世界上最伟大的800年古都的细胞,是一个从历史深处一直活到现在的都城的印迹。每一条胡同都有一个它自己的文化,每一条街都有它自己的韵味,当一个又一个细胞破灭,一条又一条胡同消失,便是800年古都的死亡。

_ r' ?' E+ `3 @4 S




, B1 m7 O8 a7 T7 d1 M$ n

我不想抨击政府,埋怨社会,但是北京的发展已经到了让我心痛的地步,每次回家,在大街上,我都在问自己,这是在哪?为什么我如此陌生,为什么我感受不到京味儿了。北京的灵魂呢?小时候的归属感呢?

现在胡同在一条一条地消失。因为胡同的消失,北京正在改变着模样。也在渐渐地消失着。也许有一天,后海和南锣鼓巷也变成文物了,是大家认识胡同文化的教材,但是,你要知道从那里看到的早就变了味道,文化死了,那种味道和感觉就再也没有了。 有些东西,毁掉了就再也回不来了。。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10-4-17 22: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拆迁正在把北京变成另外一座城市,社会资源的从新分配依然严格地按照强势的既得利益者的规则来进行,强势者更强势,弱势者更弱势.
发表于 2010-4-17 22: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只希望它们毁完了北平别再腆着B脸再说什么“北京有三千年建城史”“八百年定都史”什么的了 北京没了!有的只是首都! 河蟹城! 千方百计把人家先诱奸再虐杀 完了还拿受害者名誉给自己脸上贴金 这事但凡还是个人能干得出来么?!
发表于 2010-4-17 23: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不买票在2010-4-17 22:28:00的发言:
我只希望它们毁完了北平别再腆着B脸再说什么“北京有三千年建城史”“八百年定都史”什么的了 北京没了!有的只是首都! 河蟹城! 千方百计把人家先诱奸再虐杀 完了还拿受害者名誉给自己脸上贴金 这事但凡还是个人能干得出来么?!
+ |. e1 m& V3 w, ^ B. q3 _

 

- B, Q9 l. O" P" s+ @9 {

哎,我也这么觉得。北京的过去、现在、未来……断层!分裂!完全没有联系

 楼主| 发表于 2010-4-17 16: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看了这文章不知道说什么好了~~~也闹不清楚到底拆不拆了~~~
发表于 2010-4-17 17: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刀俎 鱼肉。
发表于 2010-4-17 17: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全国上下都一样~自上而下,只有命令没有对话

* E1 b' e0 l. W9 W* K0 X

 

5 K, H d: P/ I& J- [6 c- m# H1 w! X1 Z

失望以后就是没意思,没所谓了~

9 \( | b; H( D) |5 N. z

 

+ j. a$ z; r! J. J! ^7 K& M) l* H

有时候会觉得,要死就死干净点,也算瞑目了,要死不活的伤人又伤心!

 楼主| 发表于 2010-4-17 18: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幸格格说的很赞啊~~~
发表于 2010-4-17 19: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具体的某个人对现在这些行为负责任。都是政府出面儿做决定。

9 u' }) h7 r" A5 k

对于他们的这些做法儿,没有具体条条框框来约束,他们想怎么干就怎么干。

% Y8 q* ^, R& g4 u( R

为了政绩,为了业绩,为了仕途,他们不会顾及老百姓的感受。

发表于 2010-4-17 19: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北二条在2010-4-17 16:50:00的发言:
  6 \/ ]8 [# \( h

41日看到这个新闻,我多希望只是个玩笑。

# J/ Y) k g. |) C: a; V l

试想,如果你在市中心住了一辈子,忽然政府对你说,不好意思,我们要在这里建写字楼,要建金融西街,就是通知你一声,两年之内卷铺盖卷滚到五环以外去。没得商量。听懂了么?

$ H1 n0 ]1 u. K5 m e; Z5 M+ @7 J+ X

北京晚报:北京西城区三万户居民将全部疏散到五环外

- Q5 g- m, S0 Z( c& O

西城区今年将开始实施两年3万户的人口疏散工程,将在昌平区回龙观建设50万平方米的安置房,力争今年五一开工。在金融街西扩规划中,儿研所搬迁将采取资源置换的方式,新址仍将留在西城区域内。(感谢你,是不是祖宗八辈都得感谢你!)这是西城区区长张建东今天做客市民对话一把手时透露的。(是对话么?你就是一出来发通知的吧?!你问过市民的意见么?!!)

, t% K: W" @8 M/ |) c5 T8 `0 }; N

  回龙观安置房五一有望开工

8 ?8 x- X/ D' u0 f" S, F

  今年西城计划实施西四北一至八条及白塔寺等地区的保护性改造工程和全区两年3万户的人口疏散工程。目前,有关部门正在进行基础数据调查,抓紧制定具体工作方案。(保护性改造,多优雅的借口,你们表示的简单,政府所有职员加上家属不比我们西城区3万老百姓人少。你们怎么不疏散走做个表率作用昂?!

1 B" e3 U$ H$ n2 ] P1 u

  根据安排,西城区将和昌平区对接,在回龙观建设50万平方米左右的安置房,力争五一开工。西城区的医院、学校等优势资源也将配置到回龙观地区,与安置房同步建设。(当人民群众都文盲不会算数么!每人和17平米,张建东,你丫怎么不自己住去!!西城区和昌平区对接,唉呦喂,您能有点水平么!分的清东南西北么?!西城和昌平中间还隔着一海淀呢,知道海淀区多大么?!对接个鸟啊!)

. v( h4 i. a# X

为保证疏散到回龙观的居民享有优质的医疗服务,西城区目前正与区内的12家三级医院研究协商,将在两种模式中择一实施,一是由医院在安置小区周边自建自管医疗机构,二是由政府建设医院,区内医院派优秀人员前去管理。张建东表示,届时疏散到回龙观的居民将享受到很好的配套服务。(你凭什么表示?!放屁还能闻见味呢!您一张嘴,满嘴跑的都是火车。医院,北大,人民,协和都在西城,您这意思是让这些医院弄个小分院在回龙观么?!社区医院?死就死吧,反正人民的命不值钱; 学校,西城区小学有北京市第一的 实验二小,还有皇城根…… 初中,十三中分校,三帆,实验中学,外国语……高中,四中,8中,实验,二附,16113 35……你丫要是都给搬的昌平去,我一句话也没有!! 你到底懂不懂,你拆的不是房子,你拆掉的是家,是一种感情。是那些老北京的爷爷奶奶一辈子的寄托!!他们住了一辈子的地方,说没就没了,人近黄昏还要被赶到五环以外安度晚年。你以为那些所谓的设施对他们重要么!?他们真正在意什么谁问过! 现在北京变成什么样子了 3000万人只有三分之一的本地人口。80%还都被挤到5环以外了……是不是下一个被拆的就该是故宫了?)

$ _1 x' U B1 L9 O

2004年,因为金融街的建设,乐坛北桥地区的胡同全被拆除,很幸运,我家就在那里。亲眼看着自己的家被夷为平地,亲身感受着跟亲人一样的邻居们各奔东西。再也没有对门爷爷可以接我放学,然后做饭给我吃;再也没有地方放窗前的那些盆景;再也喝不到对门爷爷熬得豆汁儿,金大大炸得焦圈儿和咸菜;再也看不见老北京们在院子门口摇着扇子拿着啤酒侃天说地的样子,再也找不到喧嚣城市中那一片宁静…… 一下子,大家都被赶走了,那点可怜的拆迁费让老北京那些老人怎么买得起城里的房子。一大批人都迁往了大兴,这种心理落差,你们这帮政府出来放屁的人都体会么?!那里对于我们已经不仅仅是房子,那是家,是一种寄托。是一个可以让心定下来的地方。北京是要发展,但是可不可以不要以北京的历史和灵魂为牺牲品。

1 y7 v# O, R- b

谁懂北京的胡同?在现代的高楼面前,一条条胡同看上去都是灰头土脸的样子,但它们却是一个活着的世界上最伟大的800年古都的细胞,是一个从历史深处一直活到现在的都城的印迹。每一条胡同都有一个它自己的文化,每一条街都有它自己的韵味,当一个又一个细胞破灭,一条又一条胡同消失,便是800年古都的死亡。

; d- H8 U% N6 `! U- \




) @% i' C# H% J- W3 G

我不想抨击政府,埋怨社会,但是北京的发展已经到了让我心痛的地步,每次回家,在大街上,我都在问自己,这是在哪?为什么我如此陌生,为什么我感受不到京味儿了。北京的灵魂呢?小时候的归属感呢?

现在胡同在一条一条地消失。因为胡同的消失,北京正在改变着模样。也在渐渐地消失着。也许有一天,后海和南锣鼓巷也变成文物了,是大家认识胡同文化的教材,但是,你要知道从那里看到的早就变了味道,文化死了,那种味道和感觉就再也没有了。 有些东西,毁掉了就再也回不来了。。
% q( L) l4 d4 ^( b/ P2 A

撕心裂肺般的痛,但我们的心已死。沉默。是我们无声的抗争。

发表于 2010-4-18 15: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世仁哥讲话,土地房子是国家的,想让你搬就得搬。很便宜的租给你们几十年了,现在给你们盖新房,有给搬迁费,够不错的了,还想怎样?

发表于 2010-4-20 01: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要团结起来,不要以为给我们安个“钉子户”的头衔就可以法办我们。

9 y4 Q1 {5 T& h' I/ h

既然市场经济,我们只和市场对话。

x+ U; y- J0 y. x

 

发表于 2010-4-19 10: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百姓苦啊,北京已经完了。灵魂没了只是行尸走肉了。
发表于 2010-4-20 13: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不知道说什么,心痛?管什么用。骂人?被骂的也听不见。生气,气坏了自己。我只有看着他们的恶行,缄口不言,目光冷冷。
 楼主| 发表于 2010-4-20 20: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默默的忍受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9-17 08:17 , Processed in 1.181958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