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友们我最喜欢的鹭科鸟类是大麻鳽 会拟态的鸟--大麻鳽 (yan)



" O& a, W( K4 k8 G! d1 B 大麻鳽 (yan) 别名:大水骆驼、蒲鸡、水母鸡(云南)、大麻鹭(台湾
2 G' D2 a2 ^8 D 大麻鳽额、头顶和枕黑色,眉纹淡黄白色;背和肩主要为黑色,羽缘有锯齿状皮黄色斑,从而使背部表现为皮黄色而具粗著的黑色纵纹。其余上体部分和尾上覆羽皮黄色,具有黑色波浪状斑纹和黑斑,尾羽也为皮黄色,县黑色横斑。飞羽红褐色,具有显著的波浪状黑色横斑和大的黑色端斑。小翼羽和初级覆羽棕红色,具有波浪状黑色横斑,初级覆羽有小的白色端斑。中覆羽、小覆羽皮黄色,具有细小的波浪状黑褐色横斑。后颈黑褐色,羽端具两道棕红白色横斑。颈侧和胸侧皮黄色,具黑褐色虫蠹状斑和横斑,且羽毛分散成发丝状。颏、喉奶白色,前颈和胸皮黄色,具棕褐色纵纹从颏一直到胸。其中从喉以下分为数条,主要由羽毛端部棕褐色羽干纹连接形成。腹皮黄色,具褐色纵纹,两胁和腋羽皮黄白色,具黑褐色横斑。肛和尾下覆羽乳白色,具黑色纵纹。 ! u& y/ G+ O- T; W
9 g0 R# t! {( @9 q) N2 R( B% x7 Y! M
幼鸟似成鸟,但头顶较褐,整个体羽也较淡和较褐。
% ~3 r" A# r( e# H" f' o2 L! G 虹膜黄色,嘴黄绿色,嘴峰暗褐色,脚和趾黄绿色。
/ |# _# Q( e. `0 Y( w- V 大小量度为:体重雄性900—1350克,雌性400—975克;体长雄性631—768毫米,雌性593—715毫米,嘴峰雄性63—75毫米,雌性61—70毫米;翅雄性318—352毫米,雌性277—315毫米:尾雄性105—131毫米,雌性103—110毫米;跗跖雄性90—101毫米,雌性80—94毫米。 ' c. g. w" B8 p, w3 P. L
大麻鳽分布甚广,欧洲从英国、西斑牙、葡萄牙往南到地中海沿岸,往北到北海沿岸、丹麦、瑞典南部、芬兰南部、俄罗斯欧洲部分,非洲从摩洛哥、阿尔及利亚、突尼斯和整个非洲南部大陆、亚洲北从俄罗斯西伯利亚托博尔斯克、叶尼塞河盆地和雅厍特,往南到巴勒斯坦、小亚细亚、伊朗、伊拉克、阿富汗、印度北部,往东到蒙古、日本和我国东北与西北地区。越冬在我国南部、印度南部、伊朗、日本、缅甸、中南半岛和菲律宾。在我国繁殖于新疆天山、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与河北等地,越冬于长江中下游和广东、广西、云南、贵州,迁徙时经过长江中下游、山西、甘肃、河南、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和台湾等地。
V K& g! d$ m+ S 大麻鳽栖息于山地丘陵和山脚平原地带的河流、湖泊、池塘边的芦苇丛、草丛和灌丛中,以及水域附近的沼泽和湿草地上。除繁殖期外常单独活动。秋季迁徙季节也见集成5—8只的小群。夜行性,多在黄昏和晚上活动、白天多隐蔽在水边芦苇丛和草丛中。有时也见白天在沼泽草地上活动。受惊时常在草丛或芦苇丛站立不动,头、颈向上垂直伸直、嘴尖朝向天空,和四周枯草、芦苇融为一体,不注意很难辨别。受惊后,不得已时才起飞。飞行时两翅鼓动慢,飞行迟缓,飞行高度也不高,常贴芦苇或草地上空缓慢飞行。通常飞不多远又落入草丛。活动时不时发出“会儿,会儿”的叫声,很远即能听见。大麻鳽主要以鱼、虾、蛙、蟹、螺、水生昆虫等动物性食物为食。
$ P) f1 I+ s. V/ O$ Y 繁殖期为5—7月。常成对孤立地单独营巢。通常置巢于沼泽和水边芦苇丛和草丛中,也见在灌木丛中或灌木下营巢。巢的结构较为简单,通常由草茎和草叶构成。形状为盘状。大小为50—90厘米,高30一50厘米。每窝产卵4—6枚,卵的颜色为橄榄褐色。形状为卵圆形。卵的大小为48—58 ×36—41毫米,平均52×38毫米。产卵期不同步,甚致在同一地区不同对之间产卵期也很不一致,最早在5月初即有个别开始产卵,但大量在5月中下旬,少数迟至6月初才产卵。产出笫一枚卵后即开始孵卵。孵卵主要由雌鸟承担,雄鸟有时也参与孵卵活动。孵化期为25—26天。雌鸟孵卵时也甚警觉,但也甚恋巢。雏鸟晚成性。孵出后由雌雄亲鸟共同喂养,大约在2—3周雏鸟能行走时即离巢躲在檠附近草丛或芦苇丛中,晚上仍回巢中由亲鸟喂养,大约在一个半月到2个月以后,雏鸟才能飞翔和进行独立生活。 # F: N( ~5 b$ G5 V( T' o5 C
大麻鳽除在我国云南、贵州、广东、广西、福建等南部省区为留鸟外,在我国长江以北均为夏候鸟和旅鸟,长江以南也有部分迁徙。通常每年3月中下旬开始迁来东北繁殖地,10月中下旬迁走。常单只或成对迁来。迁走时偶尔见5—8只的小群。
! ]" q% D+ `7 l+ L 作者:李湘涛 文章来源:北京科普之窗
* q1 d0 x* ~. x+ B* z% Q' [$ T, N, P
; o) o4 s+ f4 l顺便给大家看看我上周2010-4-17日在圆明园的意外惊喜
; D" J. a4 C1 g1 m) e% I+ 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