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649|回复: 29

二战日寇军服[含8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0-7-5 22: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为曾经的军迷一族,(我信教后就很少在摆弄这些资料了),不过77将近,我把以前从铁血社区和我校北大未名bbs社区收集的二战日寇后勤的一些电脑内资料给好友们了解一下

二战日寇军服

二战日寇军服

二战日寇军服

二战日寇军服

二战日寇军服

二战日寇军服

.

二战日寇军服

二战日寇军服

二战日寇军服

二战日寇军服

二战日寇军服

二战日寇军服

二战日寇军服

二战日寇军服

二战日寇军服

二战日寇军服

回复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8 00: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美国长官向去过中国的瑞恩请教分辨鬼子的办法。

, B6 g7 {- J$ O

  1, 中国人个子和普通美国人差不多,但鬼子要矮些, 而且两膝常常无法并拢(罗圈)

4 P/ E, L( W+ Y0 q9 k# r$ {' m! q7 W

  2, 中国人肤色深一些,眼睛更像欧洲人, 但常是单眼皮,日本人眼睛向鼻子靠拢(斗鸡眼)。

+ o6 i5 F! V2 C6 p; X! |

  3, 中国人门牙较西方人大,而日本人常是大龅牙, 中国人更善意,经常微笑,而日本人表情则很猥亵,下流变态冷漠。 

) g9 u& Y0 ^* Q2 Y3 F' g! \6 ?

  4, 行走时中国人很正常, 而日本人总是佝偻着腰。(我以为象猴子模仿人类。哈哈)

* G2 z9 r4 T- C/ W Z

  5, 国人有健康的脚而日本人脚趾开叉(穿木屐的原因);日本人英语一般很糟糕,无法发s/l的音。

, H4 b6 M$ H, D% W

  6, 任何鬼子都不要相信,他们连小孩都不放过很残忍。裤裆里藏武器。丁字裤的构造。

2 k! ~3 N) k& X% B( w4 {

  7, 总结鬼子的特点,时刻提防鬼子间谍,他们常常伪装成中国人!

9 N, q. _) q: d2 N5 j7 Y

  

9 e. O4 e! u9 m" n& L& {. R

 
 
二战时中国和日本军人文化素质比较 
 
 
  中国的军事评论家喜欢从武器装备和士气,领袖因素对比二战期间中日两国的差距,但成虫却喜欢从文化教育和社会经济方面寻找原因,文章有局限性,毕竟成虫只是一个很普通的电子专业人员,不是军事专家。
 
 
 
希望大家对文章不足之处予以原谅。谢谢。

. t+ Z8 Q' A$ W8 S$ }

  二战期间中国军人和产业工人的比例是1:1,日本是1:10,美国是1:20

' W P. [8 I: v- ]. @

  战争不但比的是装备,同时也比人的素质,对比二战中国和日本军人的文化素质就可明白两军差距有多大

4 o# \' ]; M( k1 l2 ?3 i

  也就明白为何中国日本美国军人的战斗力比值是1:5:15的关系

5 x* V+ I1 J- O+ S. w

  士兵

6 }) ~2 V. t7 R/ S

  中国大约95%的士兵是文盲,只有5%识字,中国截止1936年全国只有广西一个省实行强制义务教育(一些省份如山西省尝试过义务教育,但不是强制性的,而且很多省份的基础教育只针对男性儿童,只有广西省强制要求8岁以上儿童无论男女都要参加义务教育),并做为乡村官员的考核指标,全中国只有3%人口接受义务教育,而同期日本却基本实现99%以人口上小学义务教育

0 ~, n) S6 @. G- P

  日本98%以上的士兵小学毕业,日本1868年明治维新开始推广义务教育,20年代日本义务教育普及率就高达95%,到1936年日本乡村已经完成小学100%义务教育,城市开始普及中学义务教育。

8 _8 v% l0 X! S2 h) D' m

  美国士兵基本上80%具有初中文化水平

/ u, C5 R: A1 o0 M: r' T

  军士(军曹)或班长

# ~# e: X/ _( ? `: M

  中国只有不足10%的军士接受过小学以上教育或是专门的士兵学校培训

' w8 |' Y) S- [8 |: n

  日本90%以上军士接受过中学以上教育或专业的士官学校毕业

5 y. u/ f" d4 D% j

  下级军官:

* d" J" A3 T: ~# n6 M& D/ `

  中国只有约50%的低级军官接受过中学以上教育或军事学校毕业

# k/ |$ }0 t- k( W

  日本超过50%的军官具有高等教育或专业的军事专科学院毕业

" ]6 ]3 X; P. |$ X/ h

  美国超过80%的军官具有高等教育或专业的军事学院毕业

5 R3 V q) G# Q( c0 J* u

  文化用品

& B! c1 w4 @. a

  钢笔

2 H# T) V- i8 j8 p/ ~

  中国不到2%的士兵有钢笔

8 W- x: V" K B5 k: N: c

  日本士兵基本上都有钢笔,如果他们愿意携带的前提下

/ h; y1 n& m. e! m* Q3 M

  手表:

. s1 z0 ?( ?- ?7 w0 V

  中国基本上只有军官才会有手表或闹钟

& ~9 W9 Q$ u9 w! x* i' ~( |

  日本的(军曹)或少部分上等兵基本上都有手表

6 W% ^6 k4 ^8 w6 L* s

  美国士兵基本上人人有手表

' }. t( y' I1 W' l" D

  望远镜:

, s4 V7 Q! b% ]/ |6 p6 i$ a

  中国基本上只有少数基层军官才会有望远镜

- G" W4 j! ]3 k

  日本的(军曹)基本上都会有

$ C. k# e8 O( H3 R- R. t9 x$ \

  美国很多士兵都有望远镜,如果他们愿意携带的前提下

: h' D9 p# b4 t. i& H. Z+ u

  照相机

) D6 c+ s, t6 J) o- P r0 V

  中国基本上只有少数中级军官才会有望远镜

, j4 X" K* x/ F0 a7 q1 y8 S

  日本很多基层军官有照相机,如果他们愿意携带的前提下

9 j q* i) Y( T) ]( H0 S$ F; w2 K

  美国很多士兵都有照相机,如果他们愿意携带的前提下

' C! k# X% H6 {+ {8 _ e- t

  收音机或放音机

5 X! r" n! j/ Q5 M* \. l& j$ O

  中国基本上只有少数高级军官才会有收音机或放音机

9 |! v0 a+ ]6 T% p- k0 m

  日本日本很多基层军官有收音机或放音机,如果他们愿意携带的前提下

! y5 @' ]/ l- V7 W5 h) c/ M+ \

  美国很多士兵都有收音机或放音机,如果他们愿意携带的前提下

% w7 i+ E1 d6 J B8 N5 `

  无线电或电话:

4 _/ {& y1 O) l

  中国基本上只有高级军官才会有无线电或电话

( G- l& J: ?1 a3 {1 x" R

  日本中级军官基本上能配备无线电或电话

- q% _3 `( R& V* ~% J7 C. z( A" o! A

  美国基本上配备到低级军官

0 M' ?0 v: S9 E1 S) w& H

  高素质的军人是高效作战的保障,所以在1939年广西南宁的昆仑关战役中,30万中国军人全歼5000人的日本21旅团却用了近一个月时间,当时广西的一个地方民团1000人只配备100只老式步枪和10支新式步枪,其余是火枪和鸟铜,尽管日军在地面部队只有第五师团和台湾旅团合计3万人,但这3万人全是机械化运输,机动性很强,此外日军还有海军陆战队和伞兵部队的支援,更提高了作战的机动性,在海上的两支航母舰队能提供远程打击,中国军队要调动飞机配合做战需要军长以上将领请示由参谋部批复后才能实现,但日本在进攻武鸣县城时,一个中队(营级)日军在进攻受阻后却能通过无线电叫来几十架飞机,一个下午把全县城炸得没有一间完整的瓦房,一个营的中国士兵全部战死。

1 N, n7 `: L$ V

  
 
 

 楼主| 发表于 2010-7-9 15: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哈哈期待好友抛砖引玉啦!中国早年枪械设计是差了一些。。。。
发表于 2010-7-9 15: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军队的步枪中,中正造算好的,其次是汉阳造,然后就是老套筒了。
发表于 2010-7-9 13: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全是陆军的?而且似乎不全啊?三八大盖其实是明治三十八年造的,不是很多人认为的1938年造的,就这种欧洲一战后就不用的破枪在中国战场竟然是最好的步枪!直到抗美援朝的时候共军还在用。
发表于 2010-7-10 06: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树人treeman在2010-7-8 0:17:00的发言:
) e# y, X' C; d% p8 X

  美国长官向去过中国的瑞恩请教分辨鬼子的办法。

0 h. ?0 p4 z1 H9 |' w5 G: R

  1, 中国人个子和普通美国人差不多,但鬼子要矮些, 而且两膝常常无法并拢(罗圈)

, V$ V4 _" j% [! ?3 v- K3 _3 ?

  2, 中国人肤色深一些,眼睛更像欧洲人, 但常是单眼皮,日本人眼睛向鼻子靠拢(斗鸡眼)。

- p0 d+ G( o0 T- g" O. C7 f

  3, 中国人门牙较西方人大,而日本人常是大龅牙, 中国人更善意,经常微笑,而日本人表情则很猥亵,下流变态冷漠。 

. }" h- i% Z* q0 z4 X$ v2 g5 u9 K

  4, 行走时中国人很正常, 而日本人总是佝偻着腰。(我以为象猴子模仿人类。哈哈)

) ^9 \9 W6 n/ O

  5, 国人有健康的脚而日本人脚趾开叉(穿木屐的原因);日本人英语一般很糟糕,无法发s/l的音。

- M0 H& Q) a& n, P1 ?2 J

  6, 任何鬼子都不要相信,他们连小孩都不放过很残忍。裤裆里藏武器。丁字裤的构造。

5 f$ v! r) }+ _/ q

  7, 总结鬼子的特点,时刻提防鬼子间谍,他们常常伪装成中国人!

0 D/ F& M R, z& z, E$ p! T

  

- x# H8 V$ l* I# J

挺形象的!

发表于 2010-7-10 06: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买票”说的对,是磁性反坦克地雷。

4 R1 b4 y; g3 L( U

印象中鬼子还有一种比“三八大干儿”短些的骑步枪,我插队时民兵都是用那种枪。

发表于 2010-7-10 00: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东西,德国造!这种狙击步枪在国军的部分嫡系部队确实有配备,其实国军也有几个师是全德国装备,从钢盔到步枪和手雷等均是来自德国!不过就是数量不是很多。共军中最好的进口武器步枪除了日本三八大盖外,还有捷克造的轻机枪和日本造的歪把子。另外部分高级军官配有德国造的手枪。好几位师长以上的共军军官都配有勃朗宁。
 楼主| 发表于 2010-7-10 00: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抗战国军的高档狙击步枪

    说斑马好友的话还真让我想起了一张让我一堆问题的老照片,

6 K" m+ D4 `* S. i4 E2 Z: t

      我国还真的抗战前期从德国进口过好枪!

; N3 Y" y- Y) M3 e

   我搞到一张国军狙击手的照片,

. I% v1 v: L4 N& X+ {, t+ A

 

: H. c. w0 G: l4 }3 n

二战日寇军服

二战日寇军服

二战日寇军服

二战日寇军服


不过在这张照片我有些直到现在也没有明白的事

) i' f; e. ?. s2 @' O

    1此枪的型号
   当时国军使用的狙击步枪,装备数量应当很稀少吧,谁能认出是啥型号的?我看着是德国的可也不像毛瑟98k机械枪瞄不像,样子非常漂亮,看样子应当是一枝高端产品,应该比鬼子三八步枪架个破镜子改的92狙好多了,我现在军博也看到了其对应的狙击步枪,

+ f0 M4 I% ~6 l4 |& ]

     2不过我怎没有看到我国抗战狙击手的报道?目前只有这一张历史的照片记录着我军的这一让人羡慕的兵种了,

/ P3 o. q1 F& g/ _8 L" q ?1 ?8 w

     3不知道这是属于什么样的部队嫡系??

: p$ @+ B b1 s0 `2 q

     4什么样军衔有资格使用这种枪,肯定当时连三八大杠都当宝的钢枪的八路新四是没有机会和途径装备的,那时连苏联都认为抗日主体是国军所以。。。。。这比苏联的莫西纳干狙击枪还好呐!

- N/ ?) E( E @+ U

抗战国军的高档狙击步枪

抗战国军的高档狙击步枪
毛瑟98k机械枪瞄

# j! i* x& ^* h/ U* }% |3 ?

还请网上军迷好友给个答案

发表于 2010-7-5 22: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蓟城

不是说旗子边上那圈穗才是军旗么?怎么马来亚那张的十六条旭日没有呢?
 楼主| 发表于 2010-7-5 22: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二战日寇军服

二战日寇军服

二战日寇军服

二战日寇军服

' v! Q+ ^$ W/ j1 e& \

标  题: 日本陸軍禮服
发信站: 北大未名站 (2002年11月10日04:07:28 星期天), 转信

6 y8 d P6 l' v3 {1 H, j

陆军礼服
        明治6年(1873年)9月24日制定
        明治19年(1886年)7月6日修改,沿用至1945年.本文介绍修改后的礼服.
 采用法国式样.以肩章,袖章,帽线表示军衔,领子和袖口,裤线颜色表示兵种.
 肩章:为盘花式,
     尉官:两根一股金线编织.无星,1,2,3颗星分别表示准尉,少尉,中尉,大尉.
     佐官:两根两股金线编织.1,2,3颗星分别表示少佐,中佐,大佐.
     将官:三根两股金线编织.1,2,3颗星分别表示少将,中将,大将.
 袖章:准尉:一条折杠.
     少尉,中尉,大尉,少佐,中佐,大佐分别为1,2,3,4,5,6条金线编织的旋涡图案.
     少将,中将,大将分别为一条粗金线加5,6,7条金线编织的旋涡图案
 帽线:
     准尉:无.
     少尉,中尉,大尉,少佐,中佐,大佐,少将,中将,大将分别为1,2,3,4,5,6,7,8,9条环绕
             的金线.
圖片看這裡:
age=1&TopicID=50896">http://www.sonicbbs.com/war/topicdisplay.asp?BoardID=2&age=1&TopicID=50896   

; d! E n( b9 y. ^. x0 ^

-
海军礼服
       明治6年(1873年)9月24日制定.
       后历经几次修改,沿用至1945年.
    袖章表示军衔;肩章,帽线,腰带表示将,佐,尉等级,袖线,腰带颜色表示兵种(兵种色
同常服).
       袖章: 与常服袖章识别方法相同,但是是金线.
             以粗,中,细金线的组合表示军衔.
             曹长:一条细线
             少尉:一条中线
             中尉:一条中线,一条细线
             大尉:两条中线
             少佐:两条中线,一条细线
             中佐:三条中线
             大佐:四条中线
             少将:两条粗线,一条中线.
             中将:两条粗线,两条中线.
             大将:两条粗线,三条中线.
       肩章:圆盘式,只表示将,佐,尉等级,不详细区分级别.肩章上的符号比较复杂.
            尉官:红色树叶+一枚樱花星+锚徽
            佐官:红色树叶+两枚樱花星+锚徽
            将官:金色树叶+两枚樱花星+锚徽
            注:大尉以上肩章带穗.
       帽线:尉官:一条银线
            佐官:一条银线一条金线
            将官:一条银线两条金线
       腰带:尉官:一条金线
            佐官:两条金线
            将官:一条粗金线
 
圖片還是看這裡:
age=1&TopicID=50896">http://www.sonicbbs.com/war/topicdisplay.asp?BoardID=2&age=1&TopicID=50896
--

/ C! A' K+ j- w+ P5 ]; ]

 

+ o; l* w. f$ B

铁血社区

3 C0 e$ c( e0 y

 

P! x. G' |& {' g* z) S

二战时期日军军衔

. }5 K" z4 u' [' ]

日本陆军的职务编制军衔:

) u7 f1 D1 u' U y

 

+ c. q9 i, P1 X( l- e0 H5 h! t0 V


陆军大臣——元帅、大将;

?! _3 {$ b5 T& L

陆军参谋长——元帅、大将;

; @% z. H+ s. s8 R) I( i4 G

总军(1945年编成,相当于方面军群)司令官——元帅、大将,

4 b* A: g- t8 ?1 j6 S, y; P

总军参谋长——大将、中将;

G e% U$ d& |6 V: O& t& Z

方面军(方面军)司令官——大将,

& G p# d, c2 S$ H8 T( J4 o6 |. }& o+ E

方面军参谋长——中将;

4 B% V; }9 s% X0 S: p/ j1 k' M! V

军(集团军)司令官——中将,

4 t, N5 j3 b6 ~1 f0 {5 o: H, g- w; u

军参谋长——少将;

: \" D3 w8 I1 S8 V, z5 E

师团长(师长)——中将,

- y, M+ |" Y; A

师团参谋长——少将、大佐;

2 N/ S! |6 E! H5 s) M' ^2 `+ h

旅团长(旅长)——少将、大佐,

; T, J! _' v8 U: J

旅团参谋长——大佐、中佐;

0 _' R# p+ E8 H! p

联队长(团长)——大佐、中佐,

, X) k! w- y& G F( }& n

副联队长(副团长)——中佐、少佐;

) l! j, v/ z8 ]4 S4 ~4 C

大队长(营长)——少佐、大尉;

1 y+ Q; c' _! C3 W$ ]/ s1 H( |8 E

中队长(连长)——大尉、中尉;

# }/ ?* `9 q& t7 l) i7 l4 |# {

小队长(排长)——中尉、少尉;

, x0 {; N2 Q9 e" L; ?

司务长——准尉、曹长;

/ P9 @" [. p* W4 C6 W9 j

小队副(副排长)——曹长、军曹;

: o# V4 t) z; g

分队长(班长)——军曹、伍长;

; s B3 i' s4 [3 v# ]3 D: }

组长——伍长、上等兵。

6 \ b$ B, J0 M+ t% t8 X


 

1 x' Y# M \5 K( U+ J

 

6 f+ w) P. I' z% x


二战日本师团编制

: a. _1 i2 i4 J' G. t

文章提交者:peijun 加贴在 一、二战史 铁血论坛 http://bbs.tiexue.net/bbs_172.html

9 I: ~3 [% @2 D0 j) n" [

二战日本师团编制

; `4 [1 g5 P! \6 p; T% I. ~9 V

 

* ]1 @$ Y5 A3 O

日军的基本单位是师团,它有多种编制。在抗战爆发时,日军有十七个常设师团是日军的常备军,番号依次为近卫、一至二十(内欠十三、十五、十七、十八师团)。编制为四单位制,即师团下辖二个旅团,旅团下辖二个步兵联队,步兵联队辖有三个步兵大队,大队下辖四个步兵中队、一个机枪中队(八挺重机枪)、一个大队炮小队(二门70mm步兵炮),步兵中队辖三个步兵小队,小队辖一个机枪组(二挺轻机枪)、一个掷弹筒组(二个掷弹筒)和二个步枪组。师团还辖有一个炮兵联队、一个辎重联队、一个工兵联队、一个骑兵联队(四个骑兵中队与一个机枪中队)以及其他部队。此时的师团分为两种,一是驮马制,炮兵联队辖有四个大队(三十六门75mm山炮与十二门75mm野炮),步兵联队辖有一个联队炮中队(四门山炮)、一个步兵炮中队(四门步兵炮),总编制为28500人。

& l$ y1 {5 e; j! g9 [% E


一是挽马制,炮兵联队有三十六门野炮与十二门120mm榴弹炮,步兵联队辖有一个联队炮中队与一个速射炮中队(37mm速射炮四门),总编制为25000人。此外还有以下一些独立的特种兵部队:骑兵旅团(辖二个骑兵联队与一个骑炮兵联队、一个装甲车队)、坦克联队、独立工兵联队、独立野炮联队(三十六门120mm榴弹炮与十二门75mm野炮)、独立野战重炮兵联队(二十四门150mm重榴弹炮)、野战重炮兵联队(十六门100mm加农炮)、独立重炮兵大队(八门150mm加农炮)、迫击炮大队(中型迫击炮三十六门)、独立山炮兵联队、电讯联队、铁道联队等等。

# l) d. D5 C, b

抗战爆发后,日军又重新组建了十三、十八两个新编常设师团,又组建了一批特设师团。所谓的特设师团是指由常设师团的预备役人员所组成的部队,其番号为常设师团、联队的番号前加一百。其编制大体与常设师团相同,只是骑兵联队变为骑兵大队(二个骑兵中队与一个机枪小队),挽马制师团的炮兵联队为三十六门野炮与十二门山炮。特设的驮马制师团人数为28200人、挽马制为24400人。同时在做战时日军给各师团配属特种兵及补充人员等,可使一个师团指挥的人马达四万人以上

2 [- ], V0 c) U; Y; ~: }

在侵华战争中,由于作战消耗,同时日军感到四联队制师团行动不便,又搞出了三单位制师团与独立混成旅团两种编制。三单位制师团的编制为师下辖一个步兵团,步兵团下辖三个步兵联队,联队下辖三个步兵大队与一个步兵炮中队(四门步兵炮)。步兵大队无大队炮小队,炮兵联队为二十四门山炮或野炮,骑兵联队改为搜索联队,其他如辎重、工兵等后勤部队也大为减少,编制人数为12800人。独立混成旅团辖五个步兵大队与一个炮兵队、通讯队、工兵队、辎重队等,总人数约5000人。步兵大队辖三个步兵中队与一个机枪中队(四挺重机枪)、炮兵队辖一个山炮中队与二个野炮中队。这两种部队都是主要做为守备用途的,同时具有小规模的野战能力。

5 x" N6 H3 n K6 \


到了武汉战役结束之后、由于战场的扩大与战争消耗,日军越来越多将三单位制师团与独立混成旅团投入了第一线。因此、日军进行了编制上的调整,将三单位制师团的后勤部队予以补充,使总人数达到了1.5-1.7万人。独立混成旅团的步兵大队改为辖四个步兵中队与一个机枪中队,总人数达6000-7000人。该编制仅限于一线部队,守备部队仍为原编制。另外又开始将四单位制师团改为三单位制。

6 ^/ F i2 q$ h7 t


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日军又编组了两旅团制师团。师团下辖两个步兵旅团,旅团辖四个步兵大队、步兵大队辖四个步兵中队与一个机枪中队(八挺重机枪)。师团无炮兵、仅直辖工兵队、辎重队与通讯队,总人数为11980人。

& F3 P; O. W8 |( X2 d3 r: N


到了一九四四年、日军又将师团分为甲乙丙三种(此时己无四单位制师团了)。甲种师团有两类、一类为原有的常设师团、总人数为2.1万人,拥有三十六门75mm山炮或野炮。一类为原有的特设师团与三单位制师团,总人数为1.8万人。乙种师团也是三单位制师团、只是没有炮兵联队与骑兵(搜索)联队,总人数为1.4万人。丙种师团即两旅团制师团。同时、日军又出现了独立警备队与独立步兵旅团两种编制。独立步兵旅团的编制与两旅团制师团所辖的步兵旅团相同,人数为5100人。独立警备队下辖六个步兵大队、大队下辖三个步兵中队与一个机枪中队(四挺重机枪),无特种兵(在此处、特种兵指步兵以外的其他兵种),总人数为4900人。

1 ?% g+ r" k: A1 p( U0 C( }/ ^

一九四五年、日军对兵力编制做了最后一次调整、大致有以下几点、1、给丙种师团的步兵大队增编一个步兵炮中队。2、将独立混成旅团的步兵大队改为辖有四个步兵中队、一个机枪中队与一个步兵炮中队,人数达1500人的大编制。旅团炮兵则辖有六门野炮与十二门山炮,同时其工兵、辎重部队也予以扩编,使其总人数达8000人以上。3、编组了丁种师团,其编制大体与丙种师团同,但无特种兵。其步兵大队的机枪中队只有四挺重机枪,步兵小队仅有一挺轻机枪与一个掷弹筒。

0 A' W4 M( i' m0 I9 e: j# t% _& h

以上就是抗战时期日军编制的全部情况了。

" a t( o0 A0 ^2 x


师团平时编制:

! \" p, I: w" v; I' B2 U


指挥官为: 中将 11340人

9 o; h M( [& \


辖:

: b1 y7 F, \" b( y/ t- Y


步兵2个旅团、炮兵1个联队、骑兵1个联队、辎重1个大队、弹药纵列1个大队、军乐队;战时:增加大小桥梁纵列各1个大队、野战卫生部

: `/ m. a2 B- r7 s2 T% @! E


2、旅团编制:

# v4 ~. H1 m& o' F# I& P

指挥官为: 少将 5690人

; s0 a. g1 h7 ^ Q# a: j* y

辖:

2 D# c) j* f7 k5 U5 V5 R& U9 A

2—4个联队,包括骑、工、炮及其他兵种

) ^$ ^9 n1 `+ x1 o3 N" O


3、人员计算:

u* t, L( s T3 G" H u

(一)分队:

: Q7 g; H1 {( \/ H1 x& [% Y

 

2 b u, J3 @, ]: S0 Q8 I

(二)小队:(排)三至四个分队;骑兵为50人;步兵为70人;指挥官为:中、少尉

~5 h! k- V6 T) B& m9 \


(三)中队:(连)三至四个小队;骑兵为150—200人;步兵为210—280人;210人为:大尉指挥官

: P0 |! u* [- L- Y1 P( d4 ]


(四)大队:(营)二至四个中队;骑兵为300—600人、400—800人;步兵为420—840人、560—1120人;630人为中佐、少佐指挥官

! X/ s* j0 k# S6 ]# _: G


(五)联队:(团)三个大队;骑兵为900—1800人、1200—2400人;步兵为1200—2400人、1680—3360人;1890人为大佐指挥官  

; n/ W) b+ q. w7 V1 f

日本战前的常备师团就只有17个。兵力也不是很强大。

2 x+ R, ]3 i1 o1 Q1 V3 h8 X; i9 P

 

: f; b) x! y0 w* J% h- C j( z( j

 

CXXDwSUr.jpg

二战日寇军服

二战日寇军服
发表于 2010-7-6 08: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有知识.感谢!

+ R' u5 a: p1 P% r; i: N

 

$ X4 R" q/ R" J5 z# ^' N9 | k0 u

     记得前几年一个同学的亲戚收藏了一把二战时日本的指挥刀,刀把上有个小钮,刀平时是卡在鲨鱼皮的鞘里,

5 r% @ Q/ S& Y% R

 

3 `' `- M& P6 N

     按下小钮,才能拔出刀来.听说是将军用的刀.

发表于 2010-7-6 06: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真翔实!学习!但鬼子形象可憎。

 楼主| 发表于 2010-7-5 23: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二战日寇军服

二战日寇军服

0 c# Z$ z3 v1 z8 b. f: d

 

% A8 @5 v* k1 f& e

再转个日本不主注意后勤的小短文

|9 F o) ]7 j" k" r0 k: i

 

; y" s" e4 g% g# \" q, ^! S

发篇吃屎的文章

d! I; P1 R) `* H

二战史 → 缅甸战场上日军从中国人的粪屎池里淘米吃  
   

. ~5 k- T" V1 _8 f

从双方回忆的材料看,中日双方对于胡康河谷战役的描述,多少有些出入。相对来说,打了败仗的日本军队除了对自己的武士道精神多少有些吹嘘外,其内容倒更加详实合理。究其原因,大概一方面中方的若干材料是新闻记者所写的报道,带有鼓舞士气的性质,而大多数记者先生当时是不会随部队前进的,即便随同部队,也缺少象范长江先生这样懂得军事的人才,所以只是写得热闹,把远征军弟兄们写得仿佛金刚附体,神兵天降,而真实性大有折扣,另一方面孙立人,郑洞国等将领此后一直处在政治漩涡中,其回忆顾虑较多,而日军已经战败,写起来倒没什么顾忌,可以比较充分从军事层面讨论当时的得失。

" F/ h. g+ p, v, E- W


比如下面要谈的拉加苏之战,从日军的描述看,孙立人在此战打到中间忽然开了窍,一招天外飞星似的好棋引发了日军的全线崩溃,但是孙立人自己怎么写?他没有写自己在战役前半段打得傻乎乎的,这可以理解,堂堂名将好歹也打了几年仗了,还这么傻乎乎的那多丢人啊,他也没有写自己后来那一招怎样巧妙绝伦——以孙的性格大概不屑于如此自我吹嘘,同时他的微妙处境也不适合自卖自夸(日本人可是喊孙的厉害啊厉害,我看了也觉得厉害,孙立人这一招仿佛双刃刀剔排骨,本来打得很起劲的日军一下子就垮了)。于是,大家就只能看到干巴巴的进军过程了。孙立人的意思很明白,内容我都写了,你能不能看到其中的奥妙我不管。

0 Z$ u2 R$ l& w$ [0 [


这些事情我们暂时放在一旁,胡康河谷之战是一个很有内容可挖的战役,我想要这张图,就是想把它作为一篇重头文章来写的。征集图片的文章中我提到了拉加苏之战中的一个花絮,既然这样,我应该把它交待一下。

1 p P! l" }# y

拉加苏,是胡康河谷南侧通道的入口,即图中德罗的上方。1943年10月30日新三十八师从新平洋(即图中欣贝延)出击,分南北两路进攻胡康河谷,立即遭到日军的顽强阻截。拉加苏之战,是胡康河谷战役前半段的一次重要战斗。说战斗可能有点儿不贴切,因为这一战从一九四三年十一月一日中国军队攻占拉加苏,一直打到一九四四年一月下旬日军留守的福田秀良分遣队逃走为止,打了三个月。

% i1 K% ^5 y. u2 Q& P+ M0 U

 

c) z1 ]; P1 Y


这一仗日军的兵力包括第55联队冈田第三大队,长桥中佐的纳卡地区特遣队,长尾大尉的预备兵第一补充队,以及波索中校的缅甸义勇军一个旅残部,总兵力两千余人。中方参战兵力有资料说是两个营,近千人,即112团第一营和第二营,我看的时候心里有些含糊,因为看双方的交战阵型,拉加苏绝对不可能有两个营窝在这里。

x: f# C& d* n' @: q- j


当时中国参战的部队仅仅是112团一个团,战线覆盖包括南道和北道的整个胡康河谷谷口。日军呢?在这里放了三个联队进行抗击——第55,56步兵联队,第18炮兵联队。战斗重点在北线,因为北线道路宽阔,修路后可以通行车辆坦克。日军步55,步56,炮18联队的指挥部都在这里。南线日军兵力较少,以步55联队冈田大队为主。

" g$ i& V L6 ?, @


日军第55联队和18炮兵联队的指挥部设在分割南北两路的万塔格山山麓之于邦镇(图上没有,大体在达邦加左侧一点,第56联队设司令部于大龙河岸边的大柏家(即图上的达邦加)设防,中国军队分兵两路,不和大柏家敌军主力正面交手,试图从其两翼渗透,不料日军防线展得很开,从大柏家北面迂回的部队在更北面的临滨,加罗两地和56联队主力发生激战,从大柏家南面迂回的部队(李克己营)正撞到了于邦敌55联队两个大队的枪口上,在于邦的前进阵地康卡被日军团团围住。

3 a0 b% w- ?8 q% b


您看,这打得叫什么糊涂仗,一个团,居然主动进攻三个联队的日军,还拉开了南北线一百多公里宽的战线,这不是找着被敌人各个击破么?要知道在当时大陆战场,日军一个联队可以打国军整整一个军的!孙立人明明手里有一个军,怎么只上来这么一点儿人?还有,干吗拉开这么宽阔的战线呢?

- X5 f7 y5 l6 h/ Z( ]


不是说了吗?胡康河谷战役刚开始的时候孙立人还有点儿傻乎乎的,如此阵容就是这位老兄连续试图对日军用计,七搞八搞造成的局面。这等专门写胡康河谷战役的时候咱们再说。

- Q; |1 k {& q% \; p/ U; ]

但令人奇怪的是,这一个团的远征军,居然就这样把三个联队的日军给扛下来了。

1 \6 X3 n* H8 @


临滨的中国军队和日军四千多人的步56联队居然打了个不分胜负,互有攻守,以至于日军认为战况激烈,无法从那里抽调部队出来。

9 C# l. T0 i) i; A5 [% F* e8 `

拉加苏和康卡,两处被围的中国军队死战不退,日军反复攻击,就是无法将其歼灭,反而自己损兵折将。松山一千多日军死守了三个月,那是有一年多修成的工事,而且最后还是全军覆没了。而中国军队据守拉加苏和康卡,可没有时间修工事,也顶了三个多月,等到孙立人明白过味儿来出手天外飞星,对两地进行围困的日军反而落荒而逃了。战斗结果完全不同,创造了中国军队防守作战的奇迹。

4 i+ p) ~$ J( R: o9 i/ B* S; C


然而,既然战线连绵如此之长,112团总共三个营,不可能放了两个在拉加苏,否则临浜和康卡的中国兵就都是Superman了。

6 `1 L8 n# I. o, u$ s( ]3 I( W9 d


最后我根据王楚英的《缅甸作战中的史迪威将军》,发现此战在拉加苏的中国军队,只有112团第三营。

) S+ |0 J- a& L


这段插曲就发生在日军围攻拉加苏的战斗中。

9 ]" F$ w( ?' t p! Z


说起来,拉加苏能守三个多月,中日双方可说都感到有些惊奇。别忘了和他们交手的十八师团可是日军的甲种师团,从杭州打到广州,从马来亚打到新加坡,军中全是老兵精通丛林作战,号称百战百胜。中国远征军毕竟也是人,能顶得住这支日军的疯狂攻击,如果没有点儿特殊原因是不正常的。

$ X$ u% I* _' t" L) g0 l/ [


这个特殊原因,一方面是中方的战斗力确实强,作战凶猛顽强,美军提供的空降补给也十分及时。另一方面日军自己也有问题,18师团的司令部包括它的补给部队辎重第12联队都在胡康河谷另一端的孟关(图上的孟缓),距离拉加苏七十公里,因为山道崎岖实际上到前线要走三百公里,所以日军的补给线拉得太长,造成前线供应不足,也是日军战斗力不能充分发挥的重要原因。

- i. K5 \5 A/ v# G+ a


但是,再怎么样打了一个多月以后日军还是坐不住了——这守拉加苏的是中国人吗?在中国大陆最能守的城市衡阳,也不过守了四十七天,那守军是整整一个第十军呢,怎么会这么小的一个阵地打不下来?

# m2 [0 K9 ~' A( D7 ?4 H. M


于是,十二月,第五十五联队的联队长山崎大佐(有资料为丸山房信大佐,这是不确切的,丸山的步114联队是十八师团的总预备队,当时在密支那,不可能到拉加苏)亲自带着联队旗和援兵到前线督战来了,按照日军惯例发扬精神力量,鼓励士兵组成敢死队发动决死攻击。14日,日军发动决死夜袭,敢死队队长是第七中队中队长玉城中尉(战死后特进大尉)这位平时喜欢唱戏自娱的联队长还给敢死队唱了一段“元禄快举”(即日本武士大石良雄袭击吉良侯的传奇)的浪曲作为鼓舞。

4 D; H1 J; P. c- F5 z; r+ K

不幸的是,由于日军工兵部队未能有效配合,这次夜袭在中国军队厚密的迫击炮和准确的近战火力面前还是失败了,死伤了四十七名敢死队员。

: T& x3 F+ a9 s8 J- q/ \% b! z

在攻击之前,由于日军补给只能靠独木舟甚至当地人的大象运输,而且作战用的炮弹子弹优先,所以前线士兵的食粮已经十分困乏,看着每天中国方面由战斗机护航的运输飞机就在他们眼前投下丰富的弹药,食品,医药,饥肠辘辘的日军个个“除了咬牙切齿以外毫无办法”。这次突击,不少日军都抱着打破中国军阵地进去大吃一场的念头的。

1 d/ N% ~2 b9 `6 r) ?/ W

可惜,攻击还是失败了,日军冈田大队副官井上咸大尉回忆很多敢死队员下来难过万分。这倒不是因为失败,原来,在战斗开始之前,日军给每个突击队员都发了两天的食粮配给,负责补给的林田义弘中尉反复交待:不要一下都吃了阿,不然明天就没有了啊。

4 e( F) K0 b9 J2 `2 V


不过,大多数敢死队员还是把两天的配给都吃掉了。一来每天的配给不过是一个饭团而已,要冲锋之前不多吃一点实在冲不上去,二来很多士兵说:“中国兵的炮弹那么多,谁知道明天还有没有命呢?”结果等败下阵来,那些“不幸”没有战死的敢死队员才发现自己居然要饿上整整一天才能得到新的食物,有些日本兵不禁后悔地哭了起来。

# u& \2 ^" r2 p7 g% T0 ?

就在这时,有人跑来报告,说此战并非一无所获,还是攻占了中国军队阵地的一角,那里有粮食,就是。。。

( @2 ~" l4 | h- k9 W& H

哪有什么就是,饿疯了的日本兵蜂拥而去,到了那里却目瞪口呆。

, l0 a. G' \0 n


原来,攻占的中国军队阵地,是战地厕所的所在地——由于一年时间的美式训练,这支中国军队的土工作业非常出色,地堡战壕建造十分迅速,而且交叉火力设计科学合理,仓库,隐蔽部,野战医院等阵地设施也非常齐备。文明化的中国兵还修有战地厕所,这是地面上挖好的壕沟,周围还略有遮蔽,在包围圈中很有利于卫生。大概因为这些见识,后来新一军到东北打仗的时候,当地纷纷传说该军全是大学生。

( [1 d1 q0 i1 u3 A9 A

不过,厕所就是厕所,里面自然是黄白之物,美国牛肉罐头中的蛋白质加上中国农家出身士兵旺盛的消化能力,使这一片地方猖狂地弥漫着类似硫化氢的味道。

" s) U R7 u, n2 t5 a* G

就在这里,地上居然有人歪歪扭扭地写下了一行中国字——“日本兵,你饿吗?那就吃吧。”

N+ X5 O. }' c" H! b

吃?再饿也不会有人吃SHI吧?

y- M: C- L1 h' J7 e" Q

看来中国兵也很明白这一点,所以自然留下了粮食。。。

' {& G2 J2 z* f2 }5 S: c3 t

就在便池里面,中国兵把来不及带走的大米都倒在了池中的粪尿里,井上咸大尉回忆,这些米,在黄澄澄的粪便上,闪着点点白色的光。

8 T% C0 Z) h1 _1 d( F: B( ?

。。。

$ Z. Q7 s% S. |$ Y8 J ~( l- k

怎么办?

1 D2 \- z# n+ n6 K5 j b

没有什么怎么办,有饿极了的日本兵已经扑了上去,捞起粪尿中的大米,在旁边的河水中洗一洗,捏成个团团,就嚼吃起来。

4 W) ^* L; l M" M5 p0 g/ r2 @! c

其它的人立刻被这种气氛带动,疯狂地争抢起来。。。

3 v: b! i+ W* [% H$ \% N

井上咸大尉写道:“那种情景,是今天饱食终日的人无法想象的。”

5 N }, w2 z6 h4 R

 

3 _+ T) g0 r5 [6 Y

 

 楼主| 发表于 2010-7-5 23: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友这时美国人在太平洋战场缴获的,我没注意看它的英文介绍,

 楼主| 发表于 2010-7-6 01: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信人: sOrangePiggy (橙色小猪★乌鸦姥姥), 信区: JapanResearch
标  题: 日本轻武器拾荒 (转载)
发信站: 北大未名站 (2002年05月20日13:16:49 星期一), 转信

Q' H0 h% q7 d" i+ E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 原文由 pendulum 所发表 】

Q1 u" K- O( ]# G/ n: w; r8 G

   

6 P9 J4 R0 T$ I, a ~/ v4 P$ z9 c4 g

日本轻武器拾荒

* a2 A# h& K" @. {% y+ z" m# O

日本武器的编号采用正式服役的年代为型号, 称为式. 如三八式步枪, 九九式步枪等. 
日本人称步枪为步兵铳或小铳, 手枪为拳铳, 卡宾枪为骑铳, 机关枪为机关铳, 刺刀为铳剑
, 防火帽为消炎器. 

% S1 Z& U/ ?. {4 | b& n" I* k& j

日本武器采用的年代有三种系统, 一是天皇的年号, 在1926年前, 采用的是天皇年号. 三八
步枪是明治38年(1905)年采用的. 

6 M/ O/ Y1 p0 t# [6 m c* _5 q; }

二是日本纪元,日本以公元前660年为日本之纪元开始, 所以是公元年代加660. 九九式为日本
纪元2599年(昭和14年, 1939)服役, 故称九九式. 

4 h4 M4 q1 d7 q" X0 C

在二次大战后, 日本改用公元年代作为型号. 如64式步枪为1964年采用. 

5 `0 m4 {0 @+ P/ }) o1 G3 R

从明治开始到日本战败, 日本历经三位天皇的年号, 明治(睦仁, Mutsohito, 1867-1912),
大正(嘉仁, Yoshihito, 1912-1926), 昭和(裕仁, Hirohito, 1926-1989). 现日本天皇年号
为平成(明仁, Akihito, 1989-) 
 
   
日本天皇
菊花徽号 

7 c- b& c T# Z' w2 Q

二次大战日本武器的枪匣上, 有天皇的16叶菊花徽号(Chrysanthemum, 美国人称为Mum), 战
后, 除了成千上万日本皇军的武器被销毁外, 日军下令, 投降前将代表天皇菊花徽号磨去,
 但仍有一些留下的。 (以往误以为是麦克阿瑟下令, 非也)。

4 _* r' o# R5 m, r) X6 `9 o+ A7 \


  
各式日本武器枪匣菊花徽号 

9 t; a! Y; ?& } }/ I# ~7 Q


三八步枪是由有(土反)成章(Nariaki Arisaka)上校在东京小石川(Koishikawa)的炮兵工厂,
 由南部骐次郎(Kijiro Nambu)少校设计完成(他还设计了南部手枪, 中国人以往称为王八盒
子, 大概是因为它的几近椭圆形的枪套. 另外他还设计了2式机枪, 仿自法国的Hotchkiss).
 算是毛瑟步枪的一支, 其子弹为日本自行发展的6.5mmx50, 半有边子弹. 

X* d% J" D+ z6 W1 P

后来由于其火力太小, 杀伤力不足, 在1938年决定采用其在1932年开始使用的7.7mmx58机枪
弹的改良型, 采用无边设计. 在1939年定型量产, 是为九九式步枪. 除了口径不同, 九九式
的表尺由三八式的2,400公尺改为1,700公尺, 加上了两翼, 辅助对空射击, 装有单脚架. 最
奇特的是在全世界各国都开始使用短管步枪作为正式步枪时, 日本仍然坚持制造31.5寸枪管
的长步枪. 同时, 各国都开始将拉柄改成下弯式, 九九式仍使用水平式的拉柄. 

. k: X F1 e, D4 r; s

日本南部大正十一年式轻机关枪(Nambu Type 11 Shiki Kikanju), 于大正十一年(1922)采
用, 使用弹斗进弹, 容量为6个5发桥夹, 可用标准三八式步枪之6.5子弹或减装之轻机枪
弹。 在子弹进膛前, 有油刷附于弹斗上, 以供润滑子弹, 否则会引起退壳失败。

5 D3 v _$ D( i# [/ f

由于枪托弧形像鹅脖子一样折向一边, 故俗称歪把子轻机关枪, 抗战至韩战, 中共敌后游
击队、 解放军都曾大量使用。 该枪在理论上, 可以与步兵使用相同弹药, 十分方便, 副
射手可以将步兵用的桥夹投入弹斗内, 即可射击。 实际上应用起来, 持续射击下, 枪管
很快过热, 又不能换枪管, 射击必须中断。 而弹斗机件复杂, 常常故障。 因此虽然是一
个破天荒的好主意, 后来连日本人自己也不曾再用。

: u) m0 @$ ^% P% B6 a: i# M+ M& J2 V; r

许多论者以为九六式机枪的发展, 是日军在中国见识了捷克式之后, 才将十一式改进而成
。 以捷克式的名气, 日本应不须经过这个途径, 令其印象深刻的应是7.92子弹的杀伤力。
 而且, 96式的作业方式和捷克式完全不同。

7 \5 m/ W& X# g7 E( h. Q7 f& I

96式轻机枪虽于1936年定型, 但日本并无产能将其大量配发部队, 直到珍珠港事变后, 入
侵马来西亚的部队全面配备, 方才曝光。 1942年5月出版的Japanese Ground and Air For
ces(Military Intelligence Service, Information Bulletin No. 14, War Department,
Washington, D.C.)指出:『英军最近在马来西亚遭遇一种日军新式武器』; 所附照片为一
名英军提着一把96式轻机枪及两张96式特写。 史载『马来之虎』山下奉文(Tomoyuki Yamas
hita)的25军, 是第一个全面配备96式轻机枪的部队。

) \ i6 M# }, J; ^4 [) \' v

1996年中共出品的『七七事变』及1995年合资影片『南京1937』, 片中日军大量使用96式轻
机枪, 并不符合史实。 (至于『南』片中防卫南京的中央军使用M3A1冲锋枪, 更是不用提
了。)

# ^' F3 ?" B0 ]- V, @


在1939年时, 日本一共有三种不同的7.7mm子弹. 有边用于海军和海军航空队的Lewis机枪上
, 半有边用在92式和99式机枪上, 无边用于99式步枪上. 这也是世界轻武器史上的一项纪录
. 这个后勤官想来不好当. 

& N3 H0 W; t. G8 C5 M. C% Y

捷克在1937年并运交中国1,000挺ZB-37重机枪; 该枪外型有点类似日制的92式重机关铳,
但使用弹链而非保弹板, 闭锁方式类似ZB-26系列。 近年的中国抗日影片, 片中日军多以
其替代92式。

& B' i& d7 c" ~' l8 D: c

战后, 日本的第一枝自行设计的步枪是64式, 7.62mmX51步枪, 由丰和工业(Howa Industrie
s)负责研发. 重4.4公斤, 长0.99公尺. 作业原理是类似Tokarev SVT-36/40, FN49/ FAL, S
KS等的倾斜枪栓闭锁. 而日本人又发奇想, 使用减少装药的子弹, 以配合日本士兵对后座力
的敏感. 这也是奇怪的事, 想来7.62mmX51该没有7.7mmX54厉害. 如果要使用正常的NATO弹药
, 要调整瓦斯钮. 

2 C9 z' L# F+ H# l3 u1 f6 D4 W2 u S

丰和工业后来又研发出了89式5.56mmX45步枪, 于1989年配发, 重3.5公斤, 长0.92公尺, 使
用M16弹匣, 有单发, 三发和全自动的功能, . 第一枝机枪是在1962年定型量产, 由日特金属
 (Nittoku Metal Industry Co., 现住友重工)研发, 重10.7公斤, 射速为每分钟659发. 手
枪则在1980年代由Sig授权生产P220, 不过采用9mm. 弹匣为单排式, 只能装9发. (这里有两
种可能, 一是因为按原来P220, .45ACP的设计, 不改变枪柄, 因此不改变弹匣的尺寸. 这就
有点偷懒. 另一种可能性是考虑了东方人的手掌较小, 单排弹匣的枪柄比较容易掌握. 如果
是这样, 就值得褒奖.) 

* s' ^/ B. X4 K$ w/ }" F/ t

另外新中央工业(Shin Chuo Kogyo K.K.)曾仿造1911A1和旧白朗宁, 称为57式和57B式新南部
手枪. 并未被军方采用. 

0 R6 I5 u4 W) G/ s' H

比较抗日战争中的双方步兵武器, 中国并不差, 在轻机枪上, 捷克造更是比2式和92式好太多
, 后来日本才仿造捷克的ZB26而制出99式, 说来还是中国军队介绍的. 在此之前, 日本轻机
枪都采用瓦斯直接回冲作业, 在步枪弹的威力下, 所有的子弹在上膛前要先用润滑油才能顺
利退壳. 

; u6 ?: E; Y# l

中国部队当时大都采用7.92mm的仿毛瑟步枪, 威力也比6.5mm大. 

( z1 s4 y0 F% C( z+ a& h {

但是谈到了士兵的训练, 后勤补给, 步炮协同, 火力的集中, 部队协调整合, 军令的执行,
中国部队大概差了不止十万八千里. 这也是船坚炮利不足恃的另一明证. 
 

' h+ U, ], D2 z% v! I3 }4 _2 {0 y

 

! E7 v6 S+ \. S3 v L. i

 
日式训练用步枪
日本特钢厂徽

4 e: h) j( C3 I0 V( q* e s

 

& Q7 l; D7 {" e/ t. w8 L

※ 来源:·北大未名站 bbs.pku.edu.cn·[FROM: 210.83.202.249]

* S9 G1 \/ i9 x& k6 Z

附件列表 (使用WWW方式可以查看附件):
1: 各式日本武器枪匣菊花徽号.jpg
2: 菊花徽号.jpg
3: 日本特钢厂徽.jpg

发表于 2010-7-5 22: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日本人挂相 鹰钩鼻子眯缝眼儿 没跑儿!吃黑枣的干活!
发表于 2010-7-5 22: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树有海军的么?他们才是真敌人
 楼主| 发表于 2010-7-5 22: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当然还有他们的特务队的装扮不知道如今好友们能否看出他们是日寇???意装扮成中国老百姓的小鬼子便衣队

二战日寇军服

二战日寇军服

二战日寇军服

二战日寇军服


   不过话又说回来,的确还真是有我也喜欢的日本人另类服装。绝对是世界军事后勤史上的创举。我可不是像韩国人,见到啥好的都往自己身上靠,不过好友们可也别把我当亲日派呀 CTNqVy2m.jpg
aLSKPwpq.jpg

二战日寇军服

二战日寇军服
 楼主| 发表于 2010-7-5 22: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惨愧好友当时我就迷上杀陆军了,没考虑海军的情报,还请好友们补充啦

二战日寇军服

二战日寇军服

二战日寇军服

二战日寇军服

留意将官的服装!如果你是狙击手他们就是你的最佳目标!
发表于 2010-7-5 23: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树人treeman在2010-7-5 23:11:00的发言:
& v8 w" S8 S# \% W

日本人在轻武器上也有些到现在战争也不太好办得装备,

" j1 Q! d2 c: Q, x8 {

其中就是地雷因为没有金属不好发现不过没有太多用在中国战场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0揭密二战时期日本人的古怪武器更多武器相关图片.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揭密二战时期日本人的古怪武器1.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揭密二战时期日本人的古怪武器2.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 ^1 W2 t! j/ Y/ ` r

这是那个磁铁的反坦克雷吧?

 楼主| 发表于 2010-7-5 23: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二战日寇军服

二战日寇军服

二战日寇军服

二战日寇军服

二战日寇军服

二战日寇军服

二战日寇军服

二战日寇军服

二战日寇军服

二战日寇军服

二战日寇军服

二战日寇军服

二战日寇军服

二战日寇军服

二战日寇军服

二战日寇军服
 楼主| 发表于 2010-7-5 23: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日本人在轻武器上也有些到现在战争也不太好办得装备,

s# p5 W N$ o2 I

其中就是地雷因为没有金属不好发现不过没有太多用在中国战场


 楼主| 发表于 2010-7-6 17: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友作为曾经的刀迷一族我对日刀也略之一二,日式军刀(这里特指由唐传入经日传统文化打制的刀剑合一的日式刀都有那个梢纽这是连接刀鞘和刀身的很重要的一环)日军刀也分尉官(士官)佐官(校级)将官,一般士兵没有资格配刀,尉,佐,都有统一定制的装潢,质量嘛。。。。不过不同的军衔刀的装饰不同外,很多将官的刀军部允许自己带私家制刀只要换上制式刀鞘即可,所以很多刀都是名家出手,将官家族的前身都有武士的背景当然刀也是古董和利器的结合体价格难以估量了,看看尉官的刀连鞘都是统一金属的,刀质量我就不说了,佐官和将官刀鞘是牛皮的,但细节嘛统一锻压的流水线上出来的钢刀再好怎能和传统制刀名家作坊的反复捶打的相比,何况手工作坊里名家门派刀的样式款式差异也极大,光是刀尖就有近百种流派,好友如感兴趣,我可以单发一个主题,从历史不同时期日本最佳刀客,刀客流派讲到不同的制刀名家,其刀流派,到刀的特点,目前为之还传世的日本最佳名刀,北大学校还有剑道协会我去听过几次,教你们怎样砍人,怎样比赛算赢等等不过大家平时都是拿个竹刀操练。。。也在一招一式间有武士和哲人的思想融入其中。。。
发表于 2010-7-22 13: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日本陆军少校---------------------------应该是少佐吧?
 楼主| 发表于 2010-7-22 16: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jhw在2010-7-22 13:48:00的发言:
日本陆军少校---------------------------应该是少佐吧?
& n. G% }! ~$ Y/ R9 a) F

好友果然仔细,是的.老是看惯欧美的军事编制好多军人术语都习惯性的打,哈哈.谢谢好友!

发表于 2010-7-16 12: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贴,那些个拍摄战争题材、尤其是拍克日题材的导演,不要总是自作聪明的“发明设计”倭寇军服!
发表于 2010-7-16 12: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 追思里九外七

QUOTE:
以下是引用颐和吴老在2010-7-10 6:51:00的发言:
4 v9 R. [! _% ]! y u7 z( q/ V% h

“不买票”说的对,是磁性反坦克地雷。

1 h( V" I! a9 H% K

印象中鬼子还有一种比“三八大干儿”短些的骑步枪,我插队时民兵都是用那种枪。

N+ F# F9 ]& H

是九九式7.7mm短步枪?

( B7 K+ r! F9 S# l3 V

GOQnUpUd.jpg
还是44式骑步枪?

5 `0 M. E- K; h* [' f* s, h

 

fEv7CMmg.jpg
 楼主| 发表于 2010-7-30 12: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二战日寇军服

二战日寇军服

 楼主| 发表于 2010-10-9 21: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6745f60100m4mk.html?tj=1

9 F* R, B9 Z0 C; p+ K% ^( B" I

转一篇国军英雄战小日本坦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7-11 23:43 , Processed in 1.254868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