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食烟火斋

《北京青年报》拍记:大井村访古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1-3-12 14: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食烟火斋在2011-3-12 10:40:00的发言:
3 n4 j0 S2 ^+ |$ F

石板的去向:我想那么多石板,总会有一点遗存的,这个石板很可能就是遗存的。

6 t0 w. l/ K7 H1 Y% O$ [, R8 H7 q

刘老今年81岁,他小时候大约五、六岁那年,看见石板大道因为铺路石板年久失修,松动错位高低不平,妨碍车辆通行,被修路工人掀起来抛弃在路旁。他看见的铺路石板有两三层,石板下边还垫着石灰,大井村的村民曾经把石灰挖回家用于盖房子。再过几年,没有了石板的道路变成了混凝土公路抛弃在路旁的大量石板也就逐渐消失了。

) o( C, ]; ^- T1 ~) r. p3 N% K' T

这条混凝土公路是日本占领时期修的,通往卢沟桥,当是日军为侵华修筑的一条战备公路。公路虽然不宽,但水泥标号很高,十分坚固,一直使用到90年代,不知现在还有没有遗迹?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3-12 15: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是的。我知道这条路是日本鬼子干的。但是我不想在这篇文章里提到鬼子。我嫌它们恶心。遗迹没有了,大约被覆盖在沥青路底下了。
 楼主| 发表于 2011-3-12 10: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石板的去向:我想那么多石板,总会有一点遗存的,这个石板很可能就是遗存的。

/ H& b: s0 a4 V: ~$ R2 \

刘老今年81岁,他小时候大约五、六岁那年,看见石板大道因为铺路石板年久失修,松动错位高低不平,妨碍车辆通行,被修路工人掀起来抛弃在路旁。他看见的铺路石板有两三层,石板下边还垫着石灰,大井村的村民曾经把石灰挖回家用于盖房子。再过几年,没有了石板的道路变成了混凝土公路,抛弃在路旁的大量石板也就逐渐消失了。

发表于 2011-3-12 10: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类似的石材,从大井到五里店再到西道口,还有遗存。
发表于 2011-3-12 13: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陆老师观察细致,引文严谨,分析推理重证据不轻信。使我们了解了一段尘封的历史,证明文保工作刻不容缓啊,京城残存的历史遗迹难能可贵亟待保护。
发表于 2011-3-12 13: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啦~~~~
发表于 2011-3-12 10: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给斋主文章补一图,这是我在大井村附近一加油站拍到的条石,应是石板大道的残迹。

& L; y) H- C5 X% i9 `. _

5MnBPE6h.jpg
h0QZkMl5.jpg

 楼主| 发表于 2011-3-12 10: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一条腿,是谁的遗迹?
发表于 2011-3-12 10: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食烟火斋在2011-3-12 10:27:00的发言:
那一条腿,是谁的遗迹?
: S0 `" p# H* y5 }' q

那是为了对比出条石的大小。

发表于 2011-3-12 23: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嘉平在2011-3-12 14:56:00的发言:
; C1 P V- U; N$ Y! O1 v

这条混凝土公路是日本占领时期修的,通往卢沟桥,当是日军为侵华修筑的一条战备公路。公路虽然不宽,但水泥标号很高,十分坚固,一直使用到90年代,不知现在还有没有遗迹?

1 K. h( k+ k5 X, \; |

大概是07年,为开奥运会,马连道到卢沟桥路面休整时被盖在了沥青下。当时马连道到六里桥有一段残留,西五里店到西道口有一段残留。现在都没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5-14 01:59 , Processed in 1.120169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