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beiwei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二)

 关闭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1-1-2 16: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叶草好一个《柔情刻骨豪情天纵》,这样豪情天纵,柔情刻骨既豪迈又潇洒的语言,竟然出自一位女子之手,由此可见此女子绝非等闲之辈。让我等钦佩之至。她积攒了半个世纪学生对老师的感激之情和深深地敬爱,近日终于在看到高金楼老师感怀之情的故园速写《怀旧》之后,像汹涌澎湃的巨涛,倾泻下来……。连写两篇感人深邃的学生感激老师的重头诗文,感人的文字,情深意重,让老师们感动得深陷其中不能自拔,使老师们更体切到高老师所言:“滴滴汗水洒春雨,金秋硕果展辉煌,青春不随人生老,往事历历暖柔肠。”。感谢三叶草对老师的一片柔情实意,像温暖的泉水,深深地温暖了老师的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发表于 2011-1-2 17: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hong jun你的每篇文章我都看过!你是我们这一辈里第一写手!谢谢你的问候,问家人好!
发表于 2011-1-2 21: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胡老师!谢谢laojy学长!我知道对您们表示感谢的最好方法就是更多、更努力地写下去。因为老师们对我们太好了,而我却从没有报达过老师们,就像是孩子对家长啊!到现在刚知道珍惜老师对我们的爱!
4 j# v* E5 ^* X+ K《哥林多前书》13章《爱的颂歌》 (节选)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作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如今常存的有信,有望,有爱;这三样,其中最大的是爱。
发表于 2011-1-3 04: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冬虫夏草在2010-12-31 13:31:00的发言:
, C2 e- D. @, J! |6 `% G

那天,一位在大学教马列的80后女教师这样对我说:

3 u# O' s7 {. V7 @ h, ]5 B

有着封建主义历史背景的国家的人喜欢搞家天下——比如,朝鲜的金家祖孙三代,台湾的蒋家父子。如果毛岸英不死的话,毛泽东肯定要把他培养为接班人!

7 |# Y+ S) Z# H2 d: O

----有着封建主义历史背景的国家的人喜欢搞家天下

0 ]4 C4 B) O1 U

----毛是有着封建主义历史背景的国家的人

6 H L. h) U! Q0 Q% s/ D+ ?4 p" o

----毛喜欢搞家天下

4 s3 a! L+ H7 B

 

, c0 ` u4 s3 k' Q9 \

我无言以对,诸位帮帮忙!

- t! V& h5 ]3 \8 o( n+ } n8 \

 

1 }+ e r+ }5 d9 k9 r) O

 

b/ C6 I' y+ t; U" v

  因些许原因,很久没有冒泡了(不是理由的“理由”)。

0 }0 M' r+ h. k3 f9 z8 [- [3 H

  元旦凌晨,愚公向全体恩师和同学、校友们贺年之后,向前浏览附小的帖子时发现已为时太晚了。胡老师和老鞠大哥、西水车、老三、善若水等学长已经提前向校友们贺岁了。本应学生、学弟先向老师、学长祝贺,反倒本末倒置了,愚公深感内疚。望老师和学长宽恕!

0 l: c' |3 _% d( n, b. ]+ D& p; ?


6 n9 J) s Z$ z. n% w

  其实愚公看到的第一个帖子是北魏贤弟的“三段论”,并引起了一些校友的共鸣。冬虫贤弟所贴的那位在大学教马列的80后女教师(以下简称:那位女教师)的“三段论”引人注目。愚公也凑个热闹,弄他个“三段论”:

$ E; J6 g6 j- k3 Q* a* N

  大前提——有着封建主义历史背景的国家的人(中项)喜欢搞家天下(大项)

& o6 x0 i. A: l% B5 ?' E

  小前提——所有中国人(小项)都是有着封建主义历史背景的国家的人(中项

8 L/ F: _4 B8 P. P# ~2 A# c

  结论——所有中国人(小项)都喜欢搞家天下(大项)

, C: B4 ^7 _, h: m

  估计绝大部分中国人都不会认可这个推理。

2 X9 j9 a3 r1 }1 c: ?; k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愚公犯了一个和那位女教师同样的逻辑错误。

' Y; `4 U3 K" J6 y: `+ X

“三段论”是形式逻辑中演绎推理的一种,它有它自身的规则;其中一条规则就是“大前提和小前提的中项至少有一个必须周延。”

: k8 Y: N, _. f6 \$ U8 ^

  因为在愚公和那位女教师的“三段论”中的中项都不周延,违反了“三段论”的规则,所以愚公和那位女教师的推理是荒谬的;这在逻辑学中被称为“诡辩”。

' f+ x Z6 U) K; |# m/ e* r+ ]% u4 ?' h" \

  拆穿诡辩有不少办法,其中一种就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冬虫贤弟可依此法,也给那位女教师来个“三段论”:

( f' }8 [/ z5 J {" N

  ——有着封建主义历史背景的国家的人喜欢搞家天下

( \$ c& F2 \& V2 C( H9 X, Q

  ——你是有着封建主义历史背景的国家的人

' m; Z* v2 w5 P6 e, [

  ——你喜欢搞家天下

2 y* w0 i* k5 k3 v* D) s

  看她能否接受?估计她不会接受。因为如果她接受了这个推理,那就等于她承认自己是个大野心家了。

/ t$ G& y/ q* S0 v

  那位女教师是在大学教马列的,她应该学过逻辑学,知道“三段论”的规则。如果她采用这种诡辩术去蛊惑她的学生,就会误人子弟。为了下一代健康成长,愚公不得不啰嗦几句,否则愚公也就一笑了之了。

发表于 2011-1-3 00: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表扬信:61(1)班马力果是永远的好孩子

[BR]61(1)班马力果是永远的好孩子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为人正直,形迹坦荡。           马力果从一机部子弟小学毕业后,读完初中就进入空军航校学习飞机驾驶。 马力果具有运动特长,热爱飞行,技术高超,成长为一位非常年轻优秀的飞行员。但是天性纯真的马力果因一句普通的话被安上政治 错误,剥夺了飞行资格,刚刚开始的事业就此中断。平反后马力果也再无法返回蓝天从事飞行。马力果平反后回到一机部从事普通行政 工作直至退休。马力果对在子弟小学的生活记忆尤新,说起小学生活中踢足球吃糖果剪指甲的事,非常快乐。他没有成为知识分子,5 \$ ?  i+ B+ F) B
[BR]也不用电脑不上网。目前马力果已经退休,每天过着普通的生活,他保持爱好运动的习惯,从小在子弟小学的课外体育活动成了他* Z/ D6 D  c! ]8 w# P& k
[BR]终身的爱好。马力果是一个快乐自在,人格完整,一生没做过坏事的人,为人处事,非常热情,心怀明亮,很有教养。          本人今年与马力果成了好朋友,被他的乐观开朗,善良正直的品格感动。觉得一机部子弟小学虽然培养了不少功名或富贵人士,但 马力果做为一个善良、正直、健康、快乐的普通人,其身上的优秀品质与美好人格,是不可多得的,是一机部子弟小学教育成功的重要案例。               一、没有怨恨,信任他人:马力果是被跟他有点小隙的政委陷害停飞的。被人毁了事业,外人都为他不平。但他回忆起来,非常宽容,还是笑呵呵的,毫不怨恨他的上司。在马力果的眼里,这个世界上的一切人都是好人,没有坏人。与某些人认为世界上一切人都是坏人的思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二、天性纯真,开朗乐观,快快乐乐的做一个普通市民与优秀公民。马力果每天上午10点钟到昆玉河游冬泳,这是需要超强的意志力。下午4点他到工商大学 篮球场与年轻的大学生一起打篮球。他做为一个60多岁的人,其运动技能与水平与90后大学生不相上下。 这样一个意志坚强,才能突出的运动好手,没有为祖国 空军事业做出贡献的机会,真是国家的损失。劣币驱良币,可见体制的选拔阶程多么伤人。         三、充满同情心与正义感。马力果为人正直,判断事情公正明白。在这个冷漠的世道中,这样的人真是不可多得。        四、爱好健康,对人热情,乐于助人。马力果没有任何不当不良的爱好与习性,对朋友非常友好。做到这一点也是非常不容易的。
发表于 2011-1-3 08: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马力果小学时很能打架,当年未必称的上好孩子,小时住一个大院,佩服他能打。前两年在玉渊潭东湖冬泳时常碰上马力果,感觉正如学长所说“是一个快乐自在,人格完整,一生没做过坏事的人,为人处事,非常热情,心怀明亮,很有教养。”我再加一句“衣着简朴,性情豁达”。玉渊潭东湖水几乎放光了,再也没有碰上马力果,他哥马力征也是机院附小的。

发表于 2011-1-3 09: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1-1-3 09: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小字辈在2011-1-2 17:06:00的发言:
hong jun你的每篇文章我都看过!你是我们这一辈里第一写手!谢谢你的问候,问家人好!
: C9 X0 F5 [# R6 k( l/ Z0 ~ S; e

          小字辈发小的夸奖让我羞愧难当,我是在胡老师的鼓励和鞭策下撞着胆子发贴,在老师们和各位学姐、学长面前说老实话,直抒怀旧情怀而已。

6 x6 t% v4 g9 w7 G5 v% b

          三叶草学姐的《柔情刻骨豪情天纵》那才叫大手笔,侠骨柔肠......

发表于 2011-1-3 10: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写在黄瓜园发小聚会之前

$ k* |/ O, v; O5 V, S) w

   

- j8 C& e( t4 }3 M- R/ j

     前几天接到幼平的通知,在黄瓜园一起长大的发小要聚会了!是新年伊始让我兴奋好消息!     

F- ]3 r+ n3 o! Z$ a

     黄瓜园位居西城区百万庄大街的南侧,文革前是一机部第一设计院的办公、生活区,是典型的仿苏建筑群。第一设计院1953年3月创建,是国内最早建立的综合工程设计研究院之一,汇集了众多机械行业的精英人才,国家的重点企业:第一重型机器厂(富拉尔基)、第二重型机器厂(德阳)。。。都是第一设计院设计。“林海雪原”的作者曲波在这里做过院领导。1971年第一设计院搬迁至安徽蚌埠,黄瓜园由情报所使用。

: U: k" y) ~* i ]' y3 j u. K

     黄瓜园的家属宿舍初建时有东一至东十,西一至西十,四层建筑二十个门。院里有幼儿园、篮球场、食堂、可以放露天电影的小广场。花草葱茏,树木挺拔。有许多大大小小的孩子,我的少年与青年时代就在这里度过,也有不少机院附小的校友,像幼平姐妹、赵毅兄弟。由于文革中机关迁往安徽蚌埠,个人经历的变化等因素,幼年伙伴失散大半。这次有热心的人士从新组织大家见面,真是机会难得。

+ S1 W8 ]/ h2 W) N

      可爱的黄瓜园,可爱的少年时代的伙伴,我盼着与你们相见!

6 a! J' w- I% M# ~8 U1 d

     

发表于 2011-1-3 11: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越洋电话带来的快乐

6 w) @2 A& {3 }

 

- x+ U, O# G7 [3 {% l

   昨天下午接到胡老师从美国打来的电话,传来胡老师亲切的声音,我几乎是惊喜地叫着,和胡老师打着招呼,互相祝福新年。这个越过浩瀚太平洋传来的电话,真让人喜从衷来!

) {6 X$ k% T0 b3 o9 l: {+ h& W5 K

  自从胡老师去美国给我来过两次电话,一次是刚到那里,安装好了计算机,告诉我安顿下来的情况,更重要的是表达对附小论坛、学生、同事难舍之情。这次来电话除了祝福新年,仍旧是惦记附小的论坛、回忆这两年师生聚会带来的欣喜。

( j# B3 o: s K( A& \* V1 \& B& E

   我原以为随着胡老师在美国生活时间长了,对附小的事情会先放一放,回来再接着干。现在我知道我想错了!附小是胡老师手心里的宝,须臾不能离开。对附小的深情铭刻在她的骨子里,是生命中的重要内容。无论走到走到那里,都会当做头等大事。有这样的好老师,我们学生理所当然为凝聚附小的人气、加深师生情谊加油努力。把一所培养我们成长的学校、我们心中神圣殿堂---机院附小精神发扬光大。

0 F' z0 m7 v5 I) w9 o7 k5 k

   让我们在新的一年里承载新的梦想,收获新的成功!

5 i$ r4 K$ E0 q4 J. e9 }1 l

   祝胡老师夫妇健康快乐!祝胡老师全家幸福安康!

发表于 2011-1-3 15: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一层楼盖在了本楼外面,我ZT一下把它找补回来。

4 ^( H; G4 K. _. ~" v# m( Y

 

' e* \" m* c, g% c* R

“机院附小”师生【新年寄语】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1-1 23:18:00 [只看该作者]

6 O- K4 \2 H- T2 R5 d

O0 b8 g; t8 N* y

( Y ~7 s5 S9 h; F7 _* r3 w* Z# t$ W& n! ?: N% i3 J8 f [( g2 H0 I
- W# s6 s, q, ?# }& d4 |% [# M: Y
     秦岭北麓八百里秦川的关中平原有好几年11月未见雪了。40年前,别提11月,早在10月就有雪了,不过那是在岭南。逢九的去年11月,雪下了。那时气候很干燥,正值秋风瑟瑟的上旬11日。 3 X+ x# }& \. k8 [

 

2 G7 V2 P4 W1 m, B3 N( R4 r

      这对于自小未成年生活在北京的人来说,既习惯又熟悉,每每的21号楼前播放郭颂《乌苏里船歌》中滑雪的联想还会泛起欣喜。儿时的那几年中,机院附小的孩子一波接一波地穿着花样刀、球刀、跑刀鞋相继出现在18号楼西侧和23号楼与24号楼之间铺设的冰场上。搬迁后结婚那年冬天还带着夫人来到北京颐和园冰场,用球刀惬意在冰冻了的昆明湖上。八十年代末在西安首家室内溜冰场。从短裤背心的夏天开始,使用跑刀速滑。这皑皑的白雪让我见到距今遥远和暂短的童年。

, f" H3 s+ R* c }

 

" _0 ]; g# _' l" L

      阴历腊月三十那天,它虽未成型结片却似隐似现的显现出来。时间虽为一〇年了,可它依然是子鼠后〇九牛年的最后一天。直到阳春三月,教四楼前的迎春花竞绽放着迎接了虎年这春天的使节。从11月到3月、丑牛到寅虎,它将这两年完整的融为机院附小师生历史性的一刻。

; g; F! h7 [( p9 y- F; N

 

( _. _+ X1 N4 {

     转眼是寄予情思的清明四月,六九年搬迁分别四十年的北京机院附小老师在09年“4.11”相聚后的一年再次捎来北海的歌声,她掠过雁塔,闪现出当年的衣裳,有谁能载走那当年的奖状没有框……五月鲜花的挥舞惊醒了那缠绵的往事,半个世纪前的发小,四十年前的同窗,屡屡散落在身边的华山、黄帝陵和秦始皇兵马俑旁。中秋九月筹备处100号信箱的那些杨树已不止腰一般粗,拥抱时才真实发现它的坚强和挺拔,纵然四十年前的移植。

* X8 k+ D! ~) A; h9 n3 G

 

' c9 L; G$ Y" E1 }1 h7 `( C1 T

      黎坪虽没有四十年前子弟青春深层的探究痕迹,却从一个侧面证实了改革三十年后国家级森林公园的原生态。元坝自由市场的宁静虽未叙说那些“五七”战士的全方位表现,可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大会上的演讲材料和在自由市场上买柿子助长了资本主义而做的检查,多少折射出社会与个人的某些特征和现象。其实也正是当年那些不应该的事情调剂了年轻人当时的生活。

9 | b/ A$ Z1 G0 @

 

: o5 x3 E7 Y- V) J8 A2 G0 M

      这一年的丰收是在这历史性机遇中获得,也感谢老师、朋友、同学的祝愿。

- q! j6 F% ]+ T5 J/ g% ~

 

* ]9 Y; Y8 H. ]

      一〇年底11月始终未下雪,北京也打破了27年的历史记录。冬至后雪终于下了,是在西安、感恩节这一天,愿大家一切丰收!

# D& A% H+ W& j9 f4 J2 n( t

 

7 U% p8 v. ^6 q! c8 L

 

0 F$ T. e# z6 W! P9 Q9 t

                             苍建民

* M; L$ R8 y, g3 Q2 N8 Q5 m$ \

                              2010年12月31日

发表于 2011-1-3 17: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胡世坚在2010-12-25 19:14:00的发言:
% W9 o+ ?1 o+ V

怀旧——校园速写
高金楼

. X3 J, t, F. C$ B* I

     看高金楼老师的诗文,很受感动,我也感怀校园生活、老师的教育培养,写几句顺口溜。       

# D$ s0 C( `) r- m$ {/ \; @

  

6 l" Q8 _/ l6 I2 B4 V/ {

 

" w8 M I/ g' M. |" a$ y! E

           少小背书包,  寄宿进学校。

$ Y7 q, l7 \# y, y" ^5 z

           稚童性尚淘,  一株嫩幼苗。

5 U# b+ l& o+ E: ?0 {; e: s

           老师如爹娘,  辛勤来照料。

4 s( M& x7 y; }4 R" R

           衣食住行学,  事事管周到。

2 L( J& H# z* ~/ @- z

           清晨起得早,  操场练赛跑。

" t4 i9 `7 z" O0 @2 g! e

           餐厅飘香肴,  饭菜吃得饱。

R4 Z, |# z, z/ C t6 y

           生病发高烧,  隔离再吃药。

+ J/ C3 W3 F, B6 g' T1 U- O

           书声琅琅高,  知识记得牢。

- v, [0 l9 N6 Z) J5 s9 c

           尊尊勤教导,  做事要用脑 。

& K6 ~7 [) H# E! Y9 s) w

           调皮加玩闹,  批评又开导。

" C& h% s- b0 E. Z- b# A8 ]+ C

           育人先育心 , 师表品德高。

" k& w' s% W8 F

           成长基础好,  幼苗成李桃。

* C A, K7 O0 g+ G& J

           岁月催人老,  相见需自报。

P2 u1 e9 t' w% ^1 ^( C0 [4 h

           老师仔细瞧,  个个还是宝。

6 ?$ l9 ?6 c. ?2 d1 w0 G, H( C+ ~

           园丁善育教,  师恩永记牢。

. o2 S% k) i% u4 K. E; F8 m

 

% t; c E- U6 ^. ^. K' r

      我平日要带孙子无暇写文章,今日休息,连写三篇,未经斟酌,请校友见谅未妥之处。

发表于 2011-1-10 06: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beiwei在2011-1-9 16:19:00的发言:
" i. d7 \( O# ~" b f; K

文革时政治局委员、空军司令员,后来成为阶下囚的那位在回忆录里发问:主席是失误,总理是违心,到我这儿咋就成罪行了?

! z% u7 S9 Y+ {: f, ~: _3 M

 

: p: P& f$ s5 ~

千秋功罪……

  , V% }1 H" p8 K$ P6 j# \7 `

"文革"的性质,198162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就有了关于“文革”定论.有关摘录:  一九六六年五月至一九七六年十月的"文化大革命",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这场文化大革命是毛泽东同志发动和领导的。他的主要论点是:一大批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反革命的修正主义分子,已经混进党里、政府里、军队里和文化领域的各界里,相当大的一个多数的单位的领导权已经不在马克思主义者和人民群众手里。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在中央形成了一个资产阶级司令部,它有一条修正主义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在各省、市、自治区和中央各部门都有代理人。过去的各种斗争都不能解决问题,只有实行文化大革命,公开地、全面地、自下而上地发动广大群众来揭发上述的黑暗面,才能把被走资派篡夺的权力重新夺回来...... 

' ~4 ?5 S+ n+ l0 n) o
/ U: A& {) h- z4 r

至于毛泽东同志发动"文化大革命"的这些左倾错误论点,明显地脱离了作为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轨道,必须把它们和毛泽东思想完全区别开来.......重用过的林彪、江青等人,他们组成两个阴谋夺取最高权力的反革命集团,利用毛泽东同志的错误,背着他进行了大量祸国殃民的罪恶活动,这完全是另外一种性质的问题。他们的反革命罪行已被充分揭露,所以本决议不多加论述。

& @1 e8 s$ d" Q* G8 a6 E5 T9 k

  我个人认为:一 发动"文革"是毛泽东犯的严重左倾路线错误,而不是"失误"这么轻松.[司令在玩概念].二 在文革中各种政治集团和政治人物为了自保或争取更大的利益,推波助澜,混水摸鱼想乱中取胜.三 老百姓那里懂政治?又有历次的政治运动教训,于是盲目崇拜和自我保护,跟大帮.,随大流,客观上起到"造势"作用.[青年人和在校学生的作用不可小视]所以是都有责任,但有主.有次,有大.有小.根本还要在法治建设和党内决策制度及监督制度方面找原因.在这就不深谈了.

发表于 2011-1-10 08: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水小子在2011-1-9 2:01:00的发言:
3 k9 `; f# E M( k* c+ u

看到这篇文章里的文字,一开始以为是操作误输入,仔细一读,才读出口音,谐音词字选的妙好,一下子整出个河北老乡对话,有赵丽蓉式的味道,。。。不过有的话还没转过意思,像“。。。細喊物藕”,不过有意思,麦慢儿琢磨吧,呵呵。

3 D) q E2 x% o; b

我理解細喊物藕=稀罕物,不知对否?

发表于 2011-1-9 19: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吃博?各人家滴上重滴,可好吃啦!"哈哈哈"好吃搏?"哈哈哈"好吃州埋吧,到家洗干净留,去胡,放上冰糖,蒸熟喽,放多会都不带坏滴"哈哈哈"黄冰糖好博?""俺也不知道,我看重的是牌子,你看是太古派儿博?"哈哈哈哈"太古牌儿滴,是明牌儿,买名牌上不聊挡"哈哈哈哈"吃留博"哈哈哈哈哈哈"吃啦,你揍嘛器啦?还买博?"哈哈哈哈哈哈"买冰糖器了""是泥,州这么点东西,待些日子州穆啦,你带想吃也穆有啦。"哈哈哈哈哈哈小弟忒逗啦!!!谢谢!!!还有:“泥拾格豪任”的意思是“你是个好人”,“胶东引”的意思是“胶东人”对吧?那麽好,即然都是“人”可你说“引”我说“任”所以“泥拾格豪任”不是胶东口音。州是这样儿滴,对留博?哈哈哈!
发表于 2011-1-11 11: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是腊八节,不知各位老师校友都喝了腊八粥了没有。

6 y5 v5 W2 P }* t+ [

 

3 B, ] h# t2 B7 J% X+ d+ Q# O+ ?" ~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二)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二)

1 l# l( r6 ]1 f" ]

 

, K" z! O" X. h5 x8 p

转录有关腊八节与腊八粥来历的有关材料

# |) Z( B8 L" s: e& b


 

    腊月最重大的节日,是十二月初八,古代称为"腊日",俗称"腊八节"。从先秦起,腊八节都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
祈求丰收和吉祥。据说,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成道之日也在十二月初八,因此腊八也是佛教徒的节日,称为"佛成道节"fficeffice" />
腊八这一天有吃腊八粥的习俗,腊八粥也叫"七宝五味粥"。我国喝腊八粥的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开始于宋代。
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在宫廷,
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从宫女赐腊八粥,并向各个寺院发放米、果等供僧侣食用。在民间,家家户户也
要做腊八粥,祭祀祖先;同时,合家团聚在一起食用,馈赠亲朋好友。
   中国各地腊八粥的花样,争奇竞巧,品种繁多。其中以北平的最为讲究,搀在白米中的物品较多,如红枣、莲子、核桃、
栗子、杏仁、松仁、桂圆、榛子、葡萄、白果、菱角、青丝、玫瑰、红豆、花生……总计不下二十种。人们在腊月初七的晚上,
就开始忙碌起来,洗米、泡果、拨皮、去核、精拣然后在半夜时分开始煮,再用微火炖,一直炖到第二天的清晨,腊八粥才
算熬好了。 
    更为讲究的人家,还要先将果子雕刻成人形、动物、花样,再放在锅中煮。比较有特色的就是在腊八粥中放上"果狮"。果狮
是用几种果子做成的狮形物,用剔去枣核烤干的脆枣作为狮身,半个核桃仁作为狮头,桃仁作为狮脚,甜杏仁用来作狮子尾巴。
然后用糖粘在一起,放在粥碗里,活象一头小狮子。如果碗较大,可以摆上双狮或是四头小狮子。更讲究的,就是用枣泥、豆沙、
山药、山楂糕等具备各种颜色的食物,捏成八仙人、老寿星、罗汉像。这种装饰的腊八粥,只有在以前的大寺庙的供桌上才可以见到。
腊八粥熬好之后,要先敬神祭祖。之后要赠送亲友,一定要在中午之前送出去。最后才是全家人食用。吃剩的腊八粥,保存着吃了几
天还有剩下来的,却是好兆头,取其"年年有余"的意义。如果把粥送给穷苦的人吃,那更是为自己积德。
    腊八粥在民间还有巫术的作用。假如院子里种着花卉和果树,也要在枝干上涂抹一些腊八粥,相信来年多结果实。
    腊八这一天,除了祭祖敬神外,还有悼念亡国、寄托哀思的。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二)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二)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二)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二)
发表于 2011-1-11 12: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腊八节喝腊八粥,显现了人世的暖暖亲情。转录一些图文。

0 i+ h$ B1 Z( g+ o# K# Q: m' `3 l$ F

 

* R' n- u, ?8 O

[upload=jpg.jpg]UploadFile/2011-1/201111112114087461.jpg[/upload] 

7 X$ i9 A, k9 \0 H! o r

“仙女”为居民盛上热气腾腾的腊八粥,河南郑州在花园路通信社区,居民们不仅免费喝上了腊八粥,还推出了首届“腊八邻里节”。

# E, U' z+ P" C

 

2 {& W2 I! |2 z3 W/ T$ ?7 w1 t" I

zeppFZMj.jpg

1月21日,湖北省市供销幼儿园的小朋友们就开始品尝腊八粥,老师通过形象的食材向孩子们讲说腊八粥的故事,让孩子们了解民族传统文化。

$ J" m8 G$ W5 b! W; M! |

 

* ^& {, J5 z( j; K4 {5 B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二)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二)

! |5 U# C) z2 }, t! y* @" L


江汉区万松街计生协会在武展社区举办流动和谐大家庭,彰显计生关爱情腊八节活动。80余名打工妹、扁担哥和他们的孩子与社区居民们一起熬制了香喷喷的腊八粥,共享温情。

4 y6 I" x0 F" |9 `- p7 I2 n

 

8 |" ~, ?# _' _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二)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二)

9 y& S! l* t! @+ A* `

ffice:smarttags" />14是农历腊月第一天,南京绿野香踪素食馆的厨师们早早准备了咸、甜两种口味的腊八粥,供市民免费品尝。为迎接腊八节,这家餐饮店从4日起将举办为期8天的腊八传统文化公益活动,每天开办相关讲座和向市民免费提供数万份腊八粥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二)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二)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二)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二)
发表于 2011-1-10 23: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胡涂人在2011-1-9 9:29:00的发言:
  : r; ~1 F( g2 E$ m9 T7 x

   冬虫、北魏,两位学弟妙笔灵蛇,委婉曲直,那冷幽默可是为糊涂那篇大忽悠,添彩儿了,令人喷饭。在咱们炕头,侃大山,侃得就是热闹劲儿和热乎劲儿嘛?——两位学弟在这三九天儿,为咱这炕灶火眼里,猛然填了两把秫秸杆,让这炕暖烘烘的。哈哈哈!

$ P c* r$ j6 A8 W0 w: S

   糊里糊涂地,冷不丁地发现:冬虫咱论坛——金圣叹;北魏,咱论坛——车尔尼雪夫斯基。哈哈哈,不多侃了,吹捧之嫌大大的。各位,不好意思了。

" W: K$ b. M# \( k p0 P

 

$ U: x+ F% ] J) }) ~; L/ d0 [

糊涂人老弟的用意是鼓励冬虫夏草与北魏继续为母校论坛增光添彩。我也来凑凑热闹。让两位校友与这两位人物在一起,进一步熏陶熏陶。

7 C8 h! B# O }% A# a7 \ e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二)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二)

8 L$ T# l& y- g8 E: r

___糊涂兄将我比作金圣叹,我心里高兴,没事偷着乐,可又后脖梗子发凉——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被“咔嚓”了。

" q1 N1 j% k5 P. \* L. S+ E& A- v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二)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二)

: [3 t6 G# Q! D: B1 U

___老车是俄国革命家、哲学家、作家和批评家。糊涂人将我比作老车,我也得像回事摇喝摇喝。

: E2 _: f( f& Q: }+ _3 O

(以上纯属虚构,没事找乐)

发表于 2011-1-11 00: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金圣叹与车尔尼雪夫斯基是什么人物,校友们不一定都很清楚,转录一下两人的简介。

4 m. Z0 I' R6 U4 v1 Y

 

' L6 L9 |0 N. A* Y4 Q- S

 

2 E. G1 e/ [9 g, j' R5 Q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二)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二)

      金圣叹(1608—1661),名采,字若采,明亡后改名人瑞,字圣叹。一说本姓张,名喟。吴县人。清初文学家、文学批评家。
 金圣叹幼年生活优裕,后父母早逝,家道中落。他能文善诗,但绝意仕进,以读书著述为乐。顺治十八年(1661)二月,
‘‘抗粮哭庙罪遭斩杀。 金圣叹善衡文评书,议论发前人所之未发,曾对《水浒》、《西厢记》进行批改,批语颇有独到
见解,为后人推重。还节评《国语》、《国策》、《左传》等书。其评点注重思想内容的阐发,往往借题发挥,议论政事,
其社会观、人生观灼然可见。他提出了较为系统的小说、戏曲创作理论,其文学理论及批评业绩为我国文学理论批评发展史
作出了特殊贡献。首先,他阐发了小说、戏剧等叙事文学创作不同于诗歌、散文写作的若干规律,他强调小说要因文生事
而又非任意杜撰,要遵循生活的逻辑;同时又提出了以塑造人物性格为中心的文学理论批评的观点和方法。其次,提供了一种
以评价作品人物性格分析和性格塑造为核心的文学批评。第三,他还总结出了诸如倒插法、夹叙法、草蛇灰线法、绵针泥刺法、
弄引法、獭尾法等全新的创作方法与批评方法。金圣叹有诗集《沉吟楼诗选》。墓葬在藏书五峰ffice:smarttags" />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山下">山下ersonName>博士坞,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fficeffice" />
- B8 k0 h! d, _: _+ E8 J


 

- L; K. V. K+ M+ e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二)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二)

 
车尔尼雪夫斯基
 (18281889)
 作者简介:
   俄国革命家、哲学家、作家和批评家。18287月生于萨拉托夫城一个神父家庭。18岁进彼得堡大学文史系。从此经常接近先进
知识分子团体彼得拉舍夫斯基小组,潜心研究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哲学,对法国空想社会主义也产生浓厚的兴
趣。1850年大学毕业,次年重返萨拉托夫,在中学教授语文,宣传进步思想。
 1853年结婚之后,车尔尼雪夫斯基回到彼得堡,成为《祖国纪事》和《现代人》两家进步杂志的撰稿人。1855年发表著名学位论
文《艺术对现实的审美关系》。这篇论文向黑格尔的唯心主义美学进行了大胆的挑战,提出了美是生活的定义,同年冬开始发表
论文《俄国文学果戈理时期概观》,系统探讨了俄国文学批评思想的发展。1856年涅克拉索夫出国就医,他接编《现代人》杂志,
使它成为宣传革命思想的强大阵地。1862年车尔尼雪夫斯基被沙皇政府逮捕,关入彼得保罗要塞。1864年他被判处服7年苦役并终
身流放西伯利亚。在囚禁与流放中他毫不沮丧,写下了许多充满革命激情的优秀作品,如《怎么办?》(18621863)《序幕》
18671869)。1883年获准在阿斯特拉罕居住。1889年才获准返回故乡。由于备受折磨,他于同年10月病逝
' e, I+ o: M$ N J6 _


 

发表于 2011-1-11 00: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冬虫夏草在2011-1-8 15:47:00的发言:
4 _$ `9 u5 T" A* l0 Z4 i; h

老水,你立了一大功,咱们是国军,总得有个官衔,我委任你为保安第五旅上校团副!以后弄个师长旅长的干干!

7 j8 i# ^5 G8 P

 

; J4 [+ x2 S3 ]/ v; v' k2 F

老水当司令喽,人也多了,枪也多啦,和过去大不一样啦,今非昔比,鸟枪换炮啦!

1 L, ]' n" W( d" l3 V

冬虫夏草一番戏言,让我来了灵感,冬虫夏草与水小子何不来一段《智取威虎山》。

f" v9 [9 |0 ~! V

 

. y9 v3 }$ C1 r/ D0 z% d" o7 W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二)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二)
 

) b; m1 o7 m. z4 Q3 d

___老水,你立了一大功,咱们是国军,总得有个官衔,我委任你为保安第五旅上校团副!以后弄个师长旅长的干干!

' ?& p! L* f5 }1 l

(纯属虚构,腊七,腊八,乐掉下巴)

发表于 2011-1-11 07: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幅照片太神奇、神气、神似了!laojy学长神笔马良啊!腊八了,大家在喝了腊八粥、泡好腊八蒜后别忘了吃个萍果,图个平安!《秋天的萍果》
8 E3 ~! s+ v1 T, g0 r5 @4 Q7 T萍果可算是人类的当家水果了,在座的每一位都离不开萍果吧?我想。萍果的种类很多,仅就皮的颜色而言就有紫红的、红的、粉红的、红黄的、粉绿的、绿的、黄的。萍果的滋味也很全:有的脆甜、有的酸甜、有的清香…萍果不仅好吃,还养人:据说睡前吃个萍果可以让人口腔干净,有助睡眠,有助消化;早上吃个萍果,可以补充维C、补充水份;中午吃个萍果,可以令人产生快乐的心绪;下午吃个萍果可以让人心里安静;生病了多吃萍果可以让人早日康复;着急了吃个萍果可以让人去火去毒!# S/ J4 g) p. T
小时候没有条件天天吃水果,大人给个萍果,象宝贝似的舍不得吃,放在自己的抽屉里,每天不知要看看闻闻、闻闻看看多少遍,就是舍不得咬一口。到下决心吃的时候就不脆了,没有多少水份了。可是也觉得很好吃,吃得高兴极了。而且错误地认为那干干面面的味道就是萍果最好的味道。
2 z  f1 |& ~5 B后来工作了,单位每到秋天就给大家分萍果。我这才知道,原来秋天的新萍果最好吃,脆的、水份充足的萍果最好吃。记得有一次分萍果是两人一筐,没有秤。没秤怎么分呢?没关系,我有办法:每次拿两个长得一样的一家一个就行了。结果分得特均匀。看来,只要动脑筋,肯下功夫,这一碗水总是能端平的。只是时间长了些。可是我喜欢拿萍果的感觉,喜欢闻萍果的味道,所以越分越高兴。
6 J% }/ ~/ h$ ]9 \, S又过了几年,兴采摘了,记得我的第一次采摘经历是和一位大我有十五岁的老师一起完成的。那年秋天,我们俩打算一人给家里摘一筐萍果。于是,我们就来到了马路边的一个果园。一进去就开始发愁:这一大筐萍果得摘多长时间呀!园子的主人不在,只有一个看园子的人。看园子的听见了我俩的说话,就说:"没关系,我帮你们摘,一会儿就摘好了。"听到有人帮忙,我俩很高兴,看着那么多的果树,躲着树上的蜘蛛网,我俩迫不急待地摘起了萍果。新鲜的萍果真亮真香啊!还没摘几个,看园子的就喊上了:"出来吧!摘完了!"我俩出来一看,呵!两大筐萍果满满誊誊地等着我们那。"真不错!您摘得太快了!"付了钱,我俩就回家了。到家把萍果往地上一倒,才发现没几个好的。原来那看园子的把掉地上的都给我们了。真是个教训。那位老师虽然比我大十五岁,而且事事处处特精明,特能保护自己,但她也是第一次采摘没有经验。看来万事开头难,没有经验,不论何时,不论干什么都要先交学费啊!因为太喜欢秋天的萍果了,所以后来一到秋天就要到小山村去住几天,天天摘萍果,天天吃萍果。吃得手都被粘粘的萍果水洗白了。我发现只要秋天吃足了萍果,这一冬天就不怎么得病了。秋天的萍果吃多少也行,因为水份大,不很甜。冬、春、夏的就不行了,太甜,吃了得马上喝水,吃一个就够了。因此,我最喜欢萍果中的秋天的萍果。
* a6 I/ ]  q5 O, c1 W  x* g: J( |我喜欢萍果,以致于干重要事情之前都要先吃一个萍果。最近的一次是去美国。在入关之前,我从书包里掏出一个大萍果,在大厅广众之下,使劲地咬了一大口,然后跟前来送行的妹妹再见。举着萍果入关,心里好安慰!到了美国,吃到了美国的蛇果,真是好吃,比在国内吃到的好了好多倍!这让我一下子就改变了对美国蛇果的看法。可能是我吃到的是秋天新摘的蛇果的原因吧。只是不知道为何把那紫红的大萍果叫蛇果。我在初到美国的近二十天时间里,因为水土不服,基本上靠萍果过日子。身体居然越来越好。
: X% G" R  w" o  {; [1 h+ t+ H' \萍果实在太有吸引力了,所以它的故事就很多。有一个从《读者文摘》上看到的故事,说的是:有一个家里人都认为他天份不行,没有能力自己养活自己的孩子,只有一个专长,就是用萍果做成一道莱。这道菜因为色、香、味都来自萍果,所以充满了吸引力。以致于回头客特别多。这使他成了一个自食其力的人。有一个我亲身经历的故事:我当工人时和同事们到师付家去玩,师付的小孙子看见我们来了就特别兴奋,马上跑进里屋拿出红萍果送给我们。师付说:"小孩子就是热情,就是要把家里最好的东西送人、招待人。"当然我们只是把那些红萍果拿在手中看了看。可是那小孩和红萍果还有师付的话给我留下了永久的印象。师付现在应该快九十岁了,他的小孙子也近四十了吧!时间过得真快。还有一个让我们模仿不止的电影故事,来自《英雄儿女》:王芳的爸爸王政委在作战室里为女儿准备了一个萍果,用热水瓶里的开水冲了冲,递给王芳做为欢迎的礼物。结果这让我们记住了,吃萍果之前要用开水冲一下。有时学得不到位,就会烫了手或者脚。可下一次还是不长记性,照冲不误,好象不这么做就不行似的。这可能一方面是英雄的力量,另外更有萍果的吸引力在吸引着我们吧。当然,最动人的萍果故事,是属于那个被咬下了一口的萍果的图象的:那是世界名牌苹果的标记。大家都因为苹果的先进和时尚而喜爱它。到大商场中转转,最有人气的地方就是苹果展示店。记得1979年我才接触电脑,用BASIC语言在APPEL[]上编程序。听了谭浩强老师的讲课后,我想了一个星期的为什么,终于想通了那段从1加到10的程序,从此有了编程序的思路。并且在编程中感受到了快乐!我至今喜爱苹果品牌。
( z) l5 [9 u- a4 ]: N. N萍果实在太有吸引力了,所以它的故事就很多。它可以养人身体、可以利人心智、可以为人解毒、可以使人成材、可以令品牌成功…但也就是因为萍果的吸引力太大了,所以一旦被恶意利用就令人难以识破。世上流传的关于萍果的故事也不都是赞美。但不管怎样,秋天的萍果,现实生活中的萍果还是好处多,还是十全十美!
发表于 2011-1-11 06: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laojy在2011-1-11 0:33:00的发言:
4 o" g& Y4 ?$ ~& @ ! U. z9 R" q" v * n2 L) u9 e" S- Q' F

冬虫夏草一番戏言,让我来了灵感,冬虫夏草与水小子何不来一段《智取威虎山》。

) Q* G2 h- Z# ~1 A& e

 

) `4 D" B7 B5 ?, x9 z3 f7 ?. |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完稿.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6 }# L) r' s( B$ w) u" ?

___老水,你立了一大功,咱们是国军,总得有个官衔,我委任你为保安第五旅上校团副!以后弄个师长旅长的干干!

! {. O5 w) ?( [2 M. y. N S* M

(纯属虚构,腊七,腊八,乐掉下巴)

9 U; D8 @) k; s( `9 }3 d3 @0 K) i8 f$ ] 4 G5 y5 \9 L; F; U0 n! P. e

发表于 2011-1-11 07: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赞三叶草等女子的强大阵容

. a, U; a5 n' ?) a# k

   三叶草的再现确有一军突起,大有锐不可挡之势,一而再,再而三地显现她不同凡响的锐利;桂明羽出现的时候我有过这样的惊异;邢建军出现时候我也有过这样的感叹;杨莉莉、郑凯梅、马莉(现名:黄彬)、马琳(现名:黄伟)、刘小燕、赵秀玲、张亦燕、应巧尼、刘荣、桑小英、邢小君、董桂华、狄力、孔亚莎、革命后代、谢桂华、尚黎、陈幼平、骆桂萍、黄韵芳、赵小琴、孙丽……等等许多不凡女子出现的时候,我都有过这样的惊叹和震撼,让我老年之心受益匪浅,感慨无限,真的是又骄傲又温暖。《附小》的女学友们自《4.11附小师生联谊大会》后的各项工作中,发挥了多大作用,‘附小人’的心中都有数。你们阵容庞大,威震人心,你们待人处事细心又周到,关键处突显雄姿神貌,真的很了不起啊!可见机院附小人才积聚,才女之众,正在崛起之中,并会不断地展现出来,定会让人震惊和感慨。

发表于 2011-1-11 08: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鞠衍行老大哥,附小人都在赞美你的美德和超常的电脑绝技,你的绝技让人看不够;爱不够;感动在心,你都是为了家园的美丽昌盛而在辛勤不倦地耕耘着,说明你对《附小》爱得有多深,我们心理都明白,爱就是你的动力源泉,取之不尽用之不绝啊!

" k) h4 s2 P" w/ p" m" C

   你在电脑上的绝技,越来越深入人心,越来越精彩了!真不愧三叶草所夸赞的:神奇!神气!神似的laojy学长马良了啊!

发表于 2011-1-11 08: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1-1-11 09: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饺懂印(胶东人), 淌搧任(唐山人)。

6 \$ |& y9 j+ T1 O0 }! P

       三叶草学姐:折辉对留博?

发表于 2011-1-11 09: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胡老师好!三叶草向您向各位敬爱的老师们敬礼!请您们放心,我会继续努力的!
QUOTE:
以下是引用玉龙雪山在2011-1-11 9:13:00的发言:
/ |# W8 {9 [+ ?) k% B' g" t 5 c3 \& T% {0 x% X

      饺懂印(胶东人), 淌搧任(唐山人)。

' }. T( C8 x+ b: Q$ Y2 o

       三叶草学姐:折辉对留博?

0 n9 L3 j9 w% ?, N9 N) c7 ^ 3 ?# M& n4 }# I# l

玉龙雪山小弟好!州是这样儿滴!对留留滴个对哟!
发表于 2011-1-10 20: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糊涂兄将我比作金圣叹,我心里高兴,没事偷着乐,可又后脖梗子发凉——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被“咔嚓”了。

/ @% B& N: p: y3 _9 y9 |

 

7 V, |2 w) f5 a- V" I

窃以为金圣叹这名字起得有嚼头,有故事。你看,金石之言,圣上对他的道德文章赞叹有加。特下圣旨,刀下留人。虽为时已晚,却更为唏嘘感叹。

) y! m0 [. Z( e9 w, L

 

; p O/ _+ ~+ X: W- }9 @

至于给北魏兄的甚么“车尔尼雪夫斯基”,多绕口,又是“泥”又是“雪”的,再说啦,“车夫”不就结了,还美其名曰“司机”!

& [$ J. W3 U' c) v5 w* y- s

 

8 y+ s) a3 y+ [, S! E4 ~$ p

另,胡兄现自称为“家庭煮夫”,好歹也跻身“士(食)大夫”之列。可置夫人于何地?依愚弟之见,应立马晋封为男爵(难嚼)夫人!

W% F G8 l/ }0 d# \& c; T: _

 

- j: U$ S; X2 L/ ]5 [9 I4 P% E; }

腊七腊八,乐掉下巴!呵呵,哈哈,胡兄笑纳!

发表于 2011-1-12 14: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魏京民上帖:最近三叶草和玉龙雪山奉献了不少“方言小品表演”,够精彩,够辛苦!

4 C3 `* Z! c+ S

       北魏此言不差。‘方言小品’的写作文体,看起来很随意,其实操作起来,是一种很难搞定的文体,他必须具有几个必备的条件,懂得方言,还得准确地掌握它的发音及运用,还得知道当地的民情民俗。在这点上三叶草和玉龙雪山都有勇气和兴趣来为附小人进行精彩、诱人、颇有情趣的‘方言小品表演’,不能不让人钦佩!论坛就是一个陶冶人的情操,演练人的心智的场所,附小人都要有勇气和信心来抓紧时机,在这个场所(园地)锻炼、提高自己。

; R2 u/ ?9 B6 t! o, D: h( s

 

发表于 2011-1-12 15: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0-16 19:32 , Processed in 1.248789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