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beiwei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二)

 关闭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1-1-26 16: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高延龙学长在繁忙的工作之后,还挤时间为附小的事情忙碌,一件又一件你都热心地做到了。你真无愧于是:受人之托,忠人之事的君子。

: @/ ] C( _! n

   你是一个值得信赖的朋友,谢谢你,辛苦了!

( a: Y6 `9 R; G* `

   西水车、老叟都是我们敬重的老学友、老大哥之列,为你们着想,为你们做点事是应该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发表于 2011-1-26 19: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胡世坚在2011-1-25 16:48:00的发言:
: O7 y( B, s! @; k ~! [1 D

                                      

" x C9 }2 n' G* a5 S) d

              日记一则
      2011年1月24日星期一

! e- _5 E* w* i% d7 N

胡老师:您好!看了您的日记,知道老年人在异土他乡生活的种种不便。

1 M( a+ u% G4 G: M, p; w' ]

      老年人出国,都是奔着子女去的,人老了总要有孩子照顾,需要亲情。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走出国门,他们的父母养老问题日渐显现。老年人处于两难的选择,去---国情不同生活不习惯,不去---子女离得太远,难以照顾。

! T& v% B' d/ ]6 W9 C% R- P

      我周围也有这样的人。他们的境遇大致是这样:

' X5 ^* f: {$ w

      姚家夫妇:一女在美国嫁老美,生有两个外孙子。姚家夫妇制定计划半年在美国享受亲情、健身减肥(那里空气好、环境好),教老外拉二胡、学中文。半年在国内,与老同事老朋友共度晚年。慢慢适应那里的环境,几年下来,语言也可以交流了。

3 n" g# p* Q9 N6 Z5 B

      汪家夫妇:两个儿子以及孙子都在美国。老夫妻两人选择在北京生活,理由是生活环境理想、单位照顾不错;每过两年到美国去看望儿子。现在夫妇两人年逾七旬,不想跑了,只好等着儿子回来探亲。心里真想孩子,无奈年老体弱,只好默默忍受寂寞,祝福孩子事业顺利发展。

?& ?: }+ c% j

      孙先生:儿子、孙子、孙女都在美国入籍。他是一位有名望的数学研究员,由于不习惯美国的生活习惯,选择在北京一人孤独的生活。他希望把数学知识传授给孙子,但没有机会。对于今后的生活,他说:这是一道没有答案的数学题。

" Y# O' E2 u# j! h* H

      总的来看,国家强盛才使一代中国精英能在国际各行业获得职位。子女在欧美工作,显示他们事业发展成功,是件好事情;父母去养老也是好事情,毕竟那里的生活环境、物质条件优于国内。慢慢的时间长了就会适应了,希望您既来之则安之,安下心来、高高兴兴过好每一天。以您的聪明才智、有子女的陪伴、有附小学生的交流,一定会获得好心情!

" H4 A% V5 h" w

 

' M8 K" `/ N: z8 n4 Y; |

    

发表于 2011-1-25 21: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善若水在2011-1-25 20:32:00的发言:
- D* R1 o4 T C9 v! x( z3 |

您打来的越洋电话时,我已经把您交待的事情做好了,并且通知了西水车学长。几次电话都怕耽误您的时间而没有说出来,现在您就放心吧!光盘是我班樊小琴同学复制的,我给马晓晓、西水车、老童各一张,放在马晓晓那里转交。

5 g) ?0 i" j. z+ j2 F! V

谢谢胡老师对我和老童的关心,一直把光盘的事情挂在心上。再一次感谢善若水老弟,为光盘的事情那么费心。我很感动,还要感谢樊小琴同学。只是现在工作紧,又很多,还顾不上去取光盘,请马晓晓同学原谅,我会尽快去取。

发表于 2011-1-21 14: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咦,。。。这楼最后盖的真快,两日没来就到顶了,而且超出极限100层,那我就再添一把泥,呵呵。

, f r0 `9 S) m

 

7 `9 I, |/ y: F8 z! R

感谢BEIWEI学长为此楼做出的贡献,那俺们就到新家报道去喽。

发表于 2011-1-21 14: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1-1-21 11: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冬虫夏草在2011-1-21 11:21:00的发言:
/ K% O8 @# i/ g1 z. n2 P( ^2 a

这么一说,糊涂老兄有点像陕北根据地的高岗!

% a" g+ I6 C2 O% T

陕北救中央还是中央救陕北?

5 H7 ^ \2 c/ v' n$ |6 q- a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呵呵,胡兄就酒把难题解出来!

( B, i# l E' _ |

 

0 ^# a$ ?. }( g" O" C; F5 b

后来又觉得胡兄像王连举——为延伸大厦高度,又是缩小字体,又是删帖——不惜自己打自己一枪!壮哉!呵呵

e+ ?( i* f/ b/ L2 {1 _5 J) J a

虫草老弟:只看文笔,当真看不出是小时侯性格的你,你的两个哥哥比你要厚道.代问他们好.

发表于 2011-1-21 12: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老叟在2011-1-21 11:33:00的发言:
6 D. I5 P/ M: q+ o9 c% t: [

虫草老弟:只看文笔,当真看不出是小时侯性格的你,你的两个哥哥比你要厚道.代问他们好.

1 Q! m$ K5 ~4 X( V" N. y

二哥挑眼了,二哥说的是!

) d+ R+ b3 q5 f. x1 A6 _ ]3 \7 H

胡兄是坛子上的大好人,所以有时没大没小地和他开个玩笑。胡兄,恕罪,恕罪!

* ?' |* b6 ~. K

给二哥拜个早年!兔年吉祥!

发表于 2011-1-21 09: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从此由“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所代替。感谢古刹听松论坛的创始人;感谢北魏、糊涂人论坛的延续人。有了论坛我们的晚年生活会丰富多彩。感谢胡老师、老鞠学长的不断发言带动,使论坛经久不衰。感谢同学们的积极参与,使论坛掀起阵阵高潮。轻松、愉快、团结、欢乐是论坛的宗旨。
发表于 2011-1-21 09: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怎么还没锁帖?掌柜忘了吧?老叟兄真是坚持到最后了。[em218]
发表于 2011-1-21 09: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laojy在2011-1-20 21:36:00的发言:
老叟对几次到西安的回忆,让人看到了世道社会的沧桑变化,给人感觉西安还是在进步,变好,变靓。和大多数中国的城市一样,由原来的土里土气,变得多了不少现代气息。不过老弟,你几十年不吃牛羊肉,有什么特殊的理由吗?对于我来讲几十不吃牛羊肉那损失可太大了。我有一老朋友走向另一极端,他只吃牛羊肉,他说牛羊都吃草,不会有饲料作假的问题。
" g; s( t, e" A/ w6 m/ B& m

   中学时,一年的夏天,学校组织上北京东郊的回民村劳动,好象在管庄那面.队里安排男生住在场院的房子里,隔壁是大队的饲料室,几个老头用两口大锅熬羊.牛骨头做饲料.中间墙上有一门洞用砖堵塞.饲料室一开工烟气裹着羊膻味就充满房间,也不知熬了多少年了真不是一般的膻.我们班一个回民同学都受不了哇哇大吐.我本来不爱吃牛羊肉再被这一熏,从心里排斥牛羊肉了.心里问题.下乡时长年不见猪肉也不敢吃牛羊肉,怕膻.

发表于 2011-1-21 06: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beiwei在2011-1-20 22:09:00的发言:
4 {* q. Z, @9 _! _5 t5 o

按“老北京网”的规则,帖子的跟帖总页数满100页就会锁帖。而本页就是第100页!

6 T% P' t% y S: ~

 

% _8 o: @* N. g# D0 h+ V5 h

此帖“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二)”从2010年8月22日开始,在今天即2011年1月20日达到了第100页。

6 ]- D' c# M* L2 c8 w4 s9 P

 

0 p5 z1 h) D+ u2 l

此帖从开始至今,历时近5个月,总跟帖数达到大约1500个,点击量已超过十万。锁帖后,还可以继续浏览,但不能继续跟帖了。可以说此帖即将功德圆满! 

% D4 W, z/ P i2 W; W/ u! D* u3 V) y* m

多谢beiwei老弟,你尽职尽责,有始有终。母校网坛留下你光辉的一页。

发表于 2011-1-21 07: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怎么看着好象红军急迫的跳出包围圈,扔下根据地开始长征似的.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我再坚守一会.你撤退,我掩护.
发表于 2011-1-21 08: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2 |2 p+ F \- X

      beiwei  学长真是位有心人,把上贴的老师、校友和来串门的朋友都一一记下,令学弟我又一次肃然起敬!您在《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二)》功德园满。向您表示祝贺与感谢!

发表于 2011-1-21 09: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1-1-21 10: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雨中漫步在2011-1-21 9:38:00的发言:
怎么还没锁帖?掌柜忘了吧?老叟兄真是坚持到最后了。[em218]
+ j, h. D4 \7 u2 V$ V

只要没锁帖就只管延续,也别管忘不忘。

发表于 2011-1-21 10: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老叟在2011-1-21 9:07:00的发言:
# ?5 v! g" M* R! G: b! z' I

   中学时,一年的夏天,学校组织上北京东郊的回民村劳动,好象在管庄那面.队里安排男生住在场院的房子里,隔壁是大队的饲料室,几个老头用两口大锅熬羊.牛骨头做饲料.中间墙上有一门洞用砖堵塞.饲料室一开工烟气裹着羊膻味就充满房间,也不知熬了多少年了真不是一般的膻.我们班一个回民同学都受不了哇哇大吐.我本来不爱吃牛羊肉再被这一熏,从心里排斥牛羊肉了.心里问题.下乡时长年不见猪肉也不敢吃牛羊肉,怕膻.

' r% C9 M9 A3 n1 b) B1 Y: m. {

    老叟一说,我明白了,当时那种场面,那种环境,那种气氛就是爱吃牛羊肉的人,恐怕对牛羊肉也难以下咽。不过现在很多羊肉并不膻,牛肉压根儿不膻,很可能让两口大锅熬羊、牛骨头,再加上那位回民同学的哇哇大吐,让你本可以吃牛肉,也让这两口大锅把好心情,好胃口都搅坏了。这种经历我也有,那时我还沈阳市上小学二年级,当时说美国搞细菌战,一天母亲蒸包子,是虾米萝卜馅,平时我很爱吃。可是这次我在一个包子里发现一个潮湿虫,看着恶心,又加上担心沾染美国的细菌,更不敢吃这包子。这以后再也不吃有虾米馅的包子,而且推而广之什么虾米也不吃了,母亲再包包子专门为我包几个没有虾米的包子。不过我的症状没你严重,六十年代挨饿的时候,能吃虾米了。现在还很爱吃。看来我这挑食的毛病没有老叟执着呀。看着老叟几十年如一日,历经千难与万险,初衷不改,立场不变,我惭愧呀,惭愧。

发表于 2011-1-21 10: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西水车在2011-1-21 9:38:00的发言: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从此由“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所代替。感谢古刹听松论坛的创始人;感谢北魏、糊涂人论坛的延续人。有了论坛我们的晚年生活会丰富多彩。感谢胡老师、老鞠学长的不断发言带动,使论坛经久不衰。感谢同学们的积极参与,使论坛掀起阵阵高潮。轻松、愉快、团结、欢乐是论坛的宗旨。
' R( G+ Z) B `3 J- R

多谢大版主西水车的鼓励。哈哈,你在带领我们坚守阵地到最后一分钟。这块地方这样令人留恋与怀念。

发表于 2011-1-21 10: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 ^& J3 ]. F% j$ V

老叟:我怎么看着好象红军急迫的跳出包围圈,扔下根据地开始长征似的.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我再坚守一会.你撤退,我掩护.

7 K2 P1 e: i& T" {; B

雨中漫步:怎么还没锁帖?掌柜忘了吧?老叟兄真是坚持到最后了。

. o& H: S3 Y5 m. }/ [

糊涂人: 100页了,怎么还没有封顶啊?那赶紧在多侃几句,算是老北京给咱的赠品。哈哈哈。

8 s0 H6 P8 v! ?5 {+ q5 k

西水车:只要没锁帖就只管延续,也别管忘不忘。

( e% n+ I! ^- m9 ~4 g D! _/ L3 j- {


 

- b6 C; j; I# ~$ B3 U+ T& W

哈哈,有这么多的忠勇义士还在最后时刻坚持战斗。“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会实现!”

GJtMvaR4.jpg
发表于 2011-1-21 11: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laojy在2011-1-21 10:25:00的发言:
+ `: `4 I! r3 u" }9 }4 i

    老叟一说,我明白了,当时那种场面,那种环境,那种气氛就是爱吃牛羊肉的人,恐怕对牛羊肉也难以下咽。不过现在很多羊肉并不膻,牛肉压根儿不膻,很可能让两口大锅熬羊、牛骨头,再加上那位回民同学的哇哇大吐,让你本可以吃牛肉,也让这两口大锅把好心情,好胃口都搅坏了。这种经历我也有,那时我还沈阳市上小学二年级,当时说美国搞细菌战,一天母亲蒸包子,是虾米萝卜馅,平时我很爱吃。可是这次我在一个包子里发现一个潮湿虫,看着恶心,又加上担心沾染美国的细菌,更不敢吃这包子。这以后再也不吃有虾米馅的包子,而且推而广之什么虾米也不吃了,母亲再包包子专门为我包几个没有虾米的包子。不过我的症状没你严重,六十年代挨饿的时候,能吃虾米了。现在还很爱吃。看来我这挑食的毛病没有老叟执着呀。看着老叟几十年如一日,历经千难与万险,初衷不改,立场不变,我惭愧呀,惭愧。

) y- X7 o+ o* @3 z( {! V/ y

其实我也知到就是还没饿着,如果只有牛羊肉,不吃就可能死,那还有什么不吃?

发表于 2011-1-21 11: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老叟在2011-1-21 7:25:00的发言:
我怎么看着好象红军急迫的跳出包围圈,扔下根据地开始长征似的.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我再坚守一会.你撤退,我掩护.
5 Y; A7 f1 ^0 x8 t8 q5 @

这么一说,糊涂老兄有点像陕北根据地的高岗!

+ e; u; F: W" u" U% ?2 }5 p7 B; [

陕北救中央还是中央救陕北?

' O5 Y9 Y/ I4 u. ?, X! J V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呵呵,胡兄就酒把难题解出来!

* c" `' b9 j' D/ q& k$ M

 

% T# y. W7 P% s4 j

后来又觉得胡兄像王连举——为延伸大厦高度,又是缩小字体,又是删帖——不惜自己打自己一枪!壮哉!呵呵

发表于 2011-1-21 19: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已经到102页了,和新坛同样的页数了.差不多了,就到这,全部转入新坛吧!大家的意见如何?
发表于 2011-1-21 20: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纪连海老师在博客上的短信,我觉得很有意思,与朋友们一起阅读,一乐也。 2 g2 N. u! ?2 P4 m/ j

《读〈西游记〉的几点体会》:

# M. B% {% C. Y+ b/ t" z* |

1.太义气不行。妖怪都太讲义气,抓到唐僧总是要等哥们、姐们一起来吃,结果是耽误了时间,事没办成。

7 H& y. Y9 B+ P4 @

2.太讲程序不行。妖怪抓到了唐僧非要先烧水,再把他洗干净,然后再吃,结果效率太低,丧失了机遇。

# J. S1 m+ Y. q3 ?5 r7 @ M

3.别把上级不当回事。孙悟空再能,也逃不脱如来佛的手心。

7 r( c3 ]) ~8 r) u- n0 a

4.领导都是肉头。以唐僧为代表的不辩忠奸,不辩是非,腻腻歪歪,优柔寡断。

2 E8 i4 Z' h& G/ x3 u& a

5.神仙也装糊涂!身边的人和物到凡尘胡闹一通,收回了事,当领导身边的人真好。

: C: p$ I/ J/ ~

6.有本事的人都有紧箍咒。孙悟空能干,但有办法管着。

, K& \7 y( |9 h4 p1 @

7.捣乱的都有后台。妖怪折腾了够了,最后都回天上了。

# x; s, u" `" M: {) `4 e, q+ S

8.孙悟空是拍马屁顶级高手。闹天宫让玉帝得到的美名大于损失;他打现行的神魔都奉还了领导。

) V: V+ e' y5 w$ E, @5 d2 @0 x

9.老同志的事情一定要办好。唐僧因为没有把通天河老乌龟交办的事情当回事,结果翻了船。

9 g7 ?- E. C4 J* M- ]1 f8 a2 l1 q

10.女领导要当菩萨敬。关键时刻替悟空解难的还是她。

发表于 2011-1-21 17: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冬虫夏草在2011-1-21 12:25:00的发言:
7 [0 @9 R6 ~9 G; w, P% t: c$ O

二哥挑眼了,二哥说的是!

" d+ }* Z5 P. |& P4 v

胡兄是坛子上的大好人,所以有时没大没小地和他开个玩笑。胡兄,恕罪,恕罪!

) R9 t. |4 E( z% p9 }6 b3 [

给二哥拜个早年!兔年吉祥!

/ y* @5 d# Y, d

   没挑眼,我是感慨一个人走入社会,再多读几年书变数之大.我在你的文笔间看不到你小时在十号楼的影子了.但长像变化还看得出来,只是发福了.我知到网上的话不能全当真的.附小坛子里没你可不行,还要再努力.不然胡老师批评你.

发表于 2011-1-21 16: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胡涂人在2011-1-21 14:24:00的发言:
/ @' F/ h' B: y M9 N2 q

    【老叟:虫草老弟:只看文笔,当真看不出是小时侯性格的你,你的两个哥哥比你要厚道.】

6 ~# E( R4 n2 \+ c6 x

     老叟兄,眼毒。 哈哈哈!在此也给小学同窗拜个大年啦——有机会回京聚聚,我记得那时我两在班里关系还是比较磁得,原由学习都不太好,有点“同病相怜”。哈哈哈,不知老兄还记得否?

e. u9 t) N6 P

 

2 q* @2 j j- Z% {$ Y. M

    所以我有你小学时的照片并放到坛子里了.不然你媳妇怎么知到你小时模样.我现在学习还不好.只是没老师批评了.玩笑.

' H" G. Q1 r7 t- l8 _4 Z

发表于 2011-1-20 21: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老叟在2011-1-20 11:25:00的发言:
  ( l( f( i( C& T/ e' o) x* Q6 H

   冬虫夏草老弟的帖子让我回想起西安的记忆。

老叟对几次到西安的回忆,让人看到了世道社会的沧桑变化,给人感觉西安还是在进步,变好,变靓。和大多数中国的城市一样,由原来的土里土气,变得多了不少现代气息。不过老弟,你几十年不吃牛羊肉,有什么特殊的理由吗?对于我来讲几十不吃牛羊肉那损失可太大了。我有一老朋友走向另一极端,他只吃牛羊肉,他说牛羊都吃草,不会有饲料作假的问题。
发表于 2011-1-20 21: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冬虫夏草在2011-1-20 15:07:00的发言:
- o7 O) {( u0 C k

附小的第二号大厦还有最后一层就要封顶了,因此要格外珍惜,只能长话短说,“厚积薄发”了。

3 }2 w* x6 _) I# D. C

。。。。。。

/ o5 g% v* ?7 J. u4 ]+ T

 

- e- r" ]' F G& }' j

 

7 G4 }6 p& `: a& p" g- U

我由于没在附小食堂就餐,所以不知那里的包子什么样,什么滋味。记得那时班里提倡做好事,还给打分,如扫地多少分,打水多少分,而到食堂摆饭分最高,可惜我老抹不开面子,不好意思去食堂做好事,所以积分和别人差一截。有一次,终于鼓足勇气去了食堂,大师傅说今天不吃米饭,不用摆饭,我当时既如释重负又若有所失,铃响之时,迅速离开。

8 ?2 G" I: ~! S6 h" O, g

我在母校上学时就是在家住,在学校食堂吃饭,饭菜的美味,现在想起来真是难忘,难忘!我想以后几届的学生在食堂的伙食恐怕都没我们那一届吃得好。那时粮食还没有实行粮票、定量。从冬虫夏草对母校的回忆中看出小时真是一个一心向善的好“乖乖”,怪不得现在老师校友都这么喜欢他。

发表于 2011-1-20 21: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千秋雪3在2011-1-19 16:30:00的发言:
, h2 T9 Z2 y3 X7 ?* ]7 i

 

- Q- h1 W3 p1 ]- j( T

    退休后,去年两次去西安。对于住西安人来说,“贾三包子”几乎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名气极大。

/ x: y ^3 G9 n: S6 I

久违了,千秋雪:连续二个帖子都在有滋有味地说包子,这么多校友热议包子,说明包子和人们生活关系是这样密切,包子和我们的成长,和我们的人生经历联系在一起,围绕包子,有洋溢趣味的快乐,也有艰难人生的苦涩。

发表于 2011-1-20 20: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母校网坛第二期就要到顶了,而新的第三期就要开始了,其实已经开始了。在此之际,我们不会忘记难舍难离的逝去的那些网页。而且会更努力创建更美好的第三期。我们要感谢beiwei圆满不负众望完成了第二期的宏图大志,我们要祝愿并坚信糊涂人在新的一期完成伟大事业,并表达我们最衷心的拥护与支持。在这个让人激动的时刻,我们还要衷心感谢胡老师英明正确的领导,始终指引正确的方向。制作了一幅拙图纪念这个难忘的时刻,不要误会图中三人是冒牌军人,仔细看好,那穿的不是军装,而是母校的节日盛装。对此诚请诸位不要太认真,这不过是让大家格外高兴高兴。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二)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二)

发表于 2011-1-20 21: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胡世坚在2011-1-19 17:40:00的发言:
s, [- D+ }5 K" O& e

    不过包子我最喜欢吃的,还是上海城隍庙的包子,吃一次永世不忘。知情者谁能给我们介绍一下,最感谢了。

; Q& B: F( g& r2 {6 U8 @

给胡老师提个醒,肉包子您可不能多吃,到上海还是别去吃城隍庙的包子。也请校友们少向胡老师推介包子吃。

发表于 2011-1-20 21: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敲锣打鼓放鞭炮,喜庆附小第三次乔迁!!!

$ X$ ]! B3 Y" D

    喜庆附小第三次乔迁!正当我们论坛(二)兴旺发达的时候,这让人生畏的‘页数’就噌噌噌地往上窜,真是无情的100页,骤然来到了我们的眼前,引起我心中一片慌乱。我们恋恋不舍,还有好多话要对论坛(二)说;甚至还没有来得及和论坛(二)告别,第三次搬新家已经告捷,真是有点手忙脚乱,不过也不错,大有一片欣欣向荣的热闹景象,让人感到应接不暇,心里有暖融融,酸溜溜的感觉。

, Q! ]0 F; X; E

    论坛(二)越办越好,才女们纷纷上阵参与(三叶草、桂明羽、方知彼岸、赵秀玲、杨莉莉、漫步、孙方红等出众才女层出不穷),男子汉们也不甘落后,主动积极参加各类话题的讨论,发表灵感来临即刻写出来的精品文章,他们的篇篇文章都引人入胜,都到了舍不得离开看不够的感觉,都到了满肚子的心里话都来不及回帖的地步。(二)越办越好的原因有二:一是文章精彩,唤起来在百忙中也想挤出时间来写回帖的参与意识和写稿积极性,有时挡都挡不住……。二是(二)的版主负责人北魏不断参与,用他知识渊博的优势,巧妙聪慧地用各种不同类型的问题,来调动大家好奇心和参与的积极性。当群众和领导人的积极性结合起来,就可把论坛搞得热火朝天,北魏学长功不可没啊!更可贵的是他的后续工作完成得非常漂亮,他和糊涂人学长联手,把搬家的连接工作承上启下,完成得非常出色。这一点,最了不起,因为他也可以不去做,但是他做了,说明他高风亮节的人品是我们附小培养的好苗苗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7-29 04:38 , Processed in 1.244872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