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河豚毒

清代官式建筑彩画普及型简易基础教程1(河豚毒)[含32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2 19: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风间铃音在2010-10-19 9:04:00的发言:
! h( r/ f6 k$ \) q- c

西毒厉害,匍匐学习。

% r. q! B% z! ^! T- v( V6 P

 

) \' Y8 T6 ^- d/ K2 Y

虽然我还是记不太住具体的名称和样式,但总算有了一些初步的印象,这都是毒师深入浅出的教导。

% R9 Y! n/ o6 H# p6 Q, q

下回我教你,从十三陵、东西陵开始,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2 19: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六郎庄人在2010-10-20 11:46:00的发言:
: u7 [- d$ Y1 j" n- m+ w E, [

认真学习了,先生的办法好,样例多,一下明白许多。谢谢!

3 m- M+ [$ V+ ?% m" J

客气,希望大家不明白的多问,我也是想一句写一句,根据大家的意见随时修整

 楼主| 发表于 2010-10-30 00: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wbr0012在2010-10-27 15:03:00的发言:
5 i7 S# p! x# U- v

非常感谢河豚毒老师的讲解。

# O" f& k/ i8 {7 E2 L' t4 Q/ X

您说过关于和玺彩画,可以从彩画的轮廓线加以辨识——“其最大的特点是画面中一些轮廓线是“”形斜线,通俗点说就是竖着的“W”形状”。我想请教您,能否也从彩画轮廓线(是不是术语叫“烟云”?)的样式这一角度来认识旋子彩画呢?根据您提供的照片来看,旋子彩画的轮廓线好像都是“<”型,也就是竖着的“v”型斜线。不知道我这么理解对不对?

: _* R4 o& S u/ a( y

 

" @9 W I: L `: D7 y3 W# q

 

) Y7 Y l- u; F" `8 t

回答:

- u& H- m/ y9 E- l8 f0 W7 ]: m

客气了,大家相互学习

( C* g* n6 n. M) h8 n( P. y: o

1、彩画轮廓线(是不是术语叫“烟云”?)

" O( i7 p/ e& H- p% X/ [9 q

答:“烟云”是苏式彩画中出现的名称,不是和玺和旋子彩画的。

8 E8 ]! v* |: T; \

2、“旋子彩画的轮廓线好像都是“<”型,也就是竖着的“v”型斜线。”

0 G) l! D+ n: ^

答:其实有一类苏式彩画这篇小文中中没有涉及到,因为怕太多了过于复杂,就是苏式彩画中的一类,叫做“方心式苏画”,它的大线也是有“竖着的“v”型斜线”的,如下图,而且一般行业内都是这样理解的,所以最好不用这个来判断是否是旋子彩画。但是只要看到很多很多旋涡状的纹饰,就基本上是旋子彩画没错了。

" e7 D% X; Q& E# u

 

4 I' D! a4 t$ x4 f" R; s

 

$ o# D; A# I: ?

c8nVfIwG.jpg
 楼主| 发表于 2010-10-30 00: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小鱼的理想在2010-10-27 17:00:00的发言:
好帖子呀! 8 V7 I9 B2 D* N( z3 n8 s F# v
请问就旋子彩画来说,明清两代有什么不同吗?
' J* z: Z. _6 H1 R& V, K

就旋子彩画而言,明代早期、明代中晚期-明末清初、清代早期、清代中期、清代晚期的作法都是有区别的

6 o' _% p. J6 }# P, L

有的区别小一些,而有的变化很大

发表于 2010-10-27 15: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感谢河豚毒老师的讲解。

t# X1 C! E$ H6 L6 |- n

您说过关于和玺彩画,可以从彩画的轮廓线加以辨识——“其最大的特点是画面中一些轮廓线是“”形斜线,通俗点说就是竖着的“W”形状”。我想请教您,能否也从彩画轮廓线(是不是术语叫“烟云”?)的样式这一角度来认识旋子彩画呢?根据您提供的照片来看,旋子彩画的轮廓线好像都是“<”型,也就是竖着的“v”型斜线。不知道我这么理解对不对?

$ F6 V3 z* L m3 J- d5 Z. H/ s

 

! G% C* j2 t) w# u! r

清代官式建筑彩画普及型简易基础教程1(河豚毒)

清代官式建筑彩画普及型简易基础教程1(河豚毒)
旋子彩画的轮廓线是“<”型,也就是竖着的“v”型斜线

0 ^" C3 ]* [% Y

 

发表于 2010-10-27 17: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帖子呀!
请问就旋子彩画来说,明清两代有什么不同吗?
发表于 2010-11-1 14: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河豚毒在2010-10-30 0:14:00的发言:
, Q9 y5 z- L2 @) Y7 o# Q4 T 1 G% [. I; ]# A: ?* |% B5 o / `2 R# u! v1 |; i

就旋子彩画而言,明代早期、明代中晚期-明末清初、清代早期、清代中期、清代晚期的作法都是有区别的

! R& p, M- r9 T7 t o+ K. @! u6 v

有的区别小一些,而有的变化很大





能贴一些图片看看吗?

9 {2 j4 @! p/ U% o" y% n! K4 N $ i1 G- K( M" E/ n `) c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 23: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网上的照片很多的,就先贴个明代早期和晚期的吧

0 V& B& O4 Y" L) t8 _* W3 u! ^, h

 

6 P. w# K1 ~/ o- m! y$ ]

 

& K. c* Z9 @! m" X

清代官式建筑彩画普及型简易基础教程1(河豚毒)

清代官式建筑彩画普及型简易基础教程1(河豚毒)

4 A$ m6 e7 C: c2 i$ L# }* R7 y9 V

第一张是智化寺明正统时期的

, Z4 q+ z/ @& H7 B


清代官式建筑彩画普及型简易基础教程1(河豚毒)

清代官式建筑彩画普及型简易基础教程1(河豚毒)
第二张好像是历代帝王庙明嘉靖时期的

发表于 2010-11-6 22: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是好帖,从河豚大哥这儿学习了不少有价值的知识。
发表于 2010-11-11 18: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
发表于 2010-11-14 07: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请教毒师:
   1、官式彩画中和玺彩画等级最高,但我看到北坞金山寺外檐就是和玺彩画,不知为什么?
   2能否简单介绍一下金线大、小点金和墨线大、小点金彩画?

   先谢谢啦。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5 00: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吴老客气了,我这一段特别特别忙,金线大、小点金和墨线大、小点金彩画的区别过一段在发个小贴吧,

5 V" U6 f) l% D( r$ A4 K0 i

现在只简单的说一下

$ G' b0 H8 Y% _

一般说是没有“金线小点金旋子彩画”,目前除了新作的,河豚还真没见过实例

7 }; J }/ w$ x' c# X$ V- J

很多寺庙建筑外檐彩画用和玺彩画,尤其到清代晚期是较为普遍的事情。到了清代晚期寺庙彩画的等级规制并不是很严格,有比内檐升高的,也有很多因财力有限而低于内檐的。

发表于 2010-11-17 08: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河豚毒在2010-11-15 0:44:00的发言:
?* k; O1 J9 Q& m ; r5 x: \% v! b

吴老客气了,我这一段特别特别忙,金线大、小点金和墨线大、小点金彩画的区别过一段在发个小贴吧,

: V3 u* {" `% G5 B

现在只简单的说一下

0 v2 Y; u g9 X& r! f [% V

一般说是没有“金线小点金旋子彩画”,目前除了新作的,河豚还真没见过实例

0 [% L$ H6 \8 o3 w2 d$ ^. N

很多寺庙建筑外檐彩画用和玺彩画,尤其到清代晚期是较为普遍的事情。到了清代晚期寺庙彩画的等级规制并不是很严格,有比内檐升高的,也有很多因财力有限而低于内檐的。



谢谢毒师!有事先忙您的,我不着急。

& p3 d' v7 A+ [8 f6 @4 s% L) C , U D8 } S% K: s) q

发表于 2010-11-18 15: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太强了,学习了
发表于 2010-12-14 23: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BR]教学相长,善莫大焉,普及彩画,功德无量啊!  L" G  g5 S+ y; |( |
[BR]等我以后学习彩画后再来讨教毒师。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5 18: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段时间工作上很忙很忙很忙特忙巨忙,有几十张图纸要画,精力有限,只能简单的看看帖,回回帖。

6 p+ \5 Z2 v! I/ f" c4 _+ D7 U

等过了阳历年我就会相对轻松一些了,到时候再给大家续写彩画简易的教程。

! |) @7 {' Z" ~! ~4 c2 _7 D0 ]( j

 

发表于 2010-12-15 15: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

正想找这个帖子看, 可巧有人翻出来了, 深入浅出, 雅俗共赏, 经典啊.
发表于 2011-1-15 20: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河豚老师!
 楼主| 发表于 2011-1-15 00: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几几几的支持,看样子是完全正确的,不过有两行是复制的时候多出来的,删掉就对了
发表于 2011-1-14 20: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BR]你们都不做课后习题……我来做……哈哈
% }# D+ R  B  H[BR]有几个不太确定……4 q4 u& N# u; w: K3 l! \/ P# i
[BR]&nbsp;
- `* X# {5 s! L; A' W8 q8 s[BR]旋子) l- w- a1 r7 a: N0 c
[BR]旋子' |4 y0 P1 d- C
[BR]和玺
6 x+ A* W9 W( Y; l[BR]和玺' K' Y; n0 o2 i2 U) O: {
[BR]旋子$ x8 L  e7 W0 _6 C2 F# E
[BR]旋子
" U' H6 ~. ~% a- d# P/ l/ D[BR]和玺3 E, |4 {, X5 U, u5 ]+ V% y
[BR]和玺# N8 c- T; A* W" n6 R
[BR]苏式
1 [. {, ^) H# R  P0 ][BR]旋子
8 v- u: I# N: y6 i[BR]旋子
+ u' `* Z4 E" _8 b. ~/ M5 U[BR]苏式
$ _5 Y) U6 |5 H6 m* q[BR]和玺9 q+ F& t1 k9 b% Y
[BR]苏式
+ J* }; E) B5 C5 C[BR]和玺; N+ \% X/ z9 o( V' Y
[BR]苏式% y* L# s2 Q/ u& ~8 e/ W
[BR]和玺
: g6 C5 x* y$ E2 ?+ Y[BR]苏式
5 \3 e7 j* o& `3 w- D: o) Q[BR]旋子5 y6 `4 z) ]1 ~7 [" y
[BR]旋子3 p5 K; Y* a# m7 i3 i" @
[BR]苏式
" I/ j$ V0 {4 ~$ {) x[BR]和玺5 s8 g/ N$ ^* ^$ ^9 ]3 l
[BR]和玺3 t$ ~* o$ |) |1 u/ a$ `% Y
[BR]和玺
6 E4 r( r" d2 K2 B[BR]旋子( f. X- E9 G/ ?! h
[BR]旋子
9 V5 a: H2 b9 V: V5 y2 ^[BR]旋子
0 U- g# C. g( |" Q5 ~$ \( ?( o[BR]旋子
发表于 2011-2-17 12: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高人也!以前也看过几种彩画的介绍,但在实际辨认时出现混淆、拿不准的情况,看了楼主的帖子,复杂问题简单化,受益菲浅!

# o# G* |* |: I/ Q ?* F) M2 S

这贴子不得不顶!感谢楼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7-12 14:53 , Processed in 1.174405 second(s), 9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