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025|回复: 29

[原创]重温故宫——御花园[含44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0-11-17 17: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从坤宁宫向北,穿过坤宁门,就进入了紫禁城后部的御园——明代称“宫后苑”,清雍正朝起始称御花园。明永乐十五年(1417)始建、永乐十八年 (1420年)建成,随后景泰六年(1455年)扩建,嘉靖十四年(1535年)年改建钦安殿并最终形成今天的格局,清乾隆时期虽然对御花园进行了大面积维修,但园林格局、建筑主体依旧保留明代风格。

: K1 B8 d; m7 @5 O0 D+ Q

 

4 N1 m1 j4 g4 {7 ~& z

全园是一个东西宽135米、南北深89米、占地12015平方米的长方形院落,由南面坤宁门、东南琼苑东门、西南琼苑西门、北面顺贞门围合而成。从御花园南出坤宁门可进入后三宫,出琼苑东门、琼苑西门可通东西六宫;北出顺贞门即是紫禁城的北门——神武门。御花园,是紫禁城中轴线上北端的最后一组建筑群落。

3 h8 Q) a) R3 v4 o% g) [( _* ]5 H

 

$ B+ M: W$ C5 I2 f8 a; a7 r

御花园三维鸟瞰示意图(北京三维地图网截图)

[原创]重温故宫——御花园

[原创]重温故宫——御花园

8 [4 A5 F' s9 F7 j! H$ r; S


全园以北面正中钦安殿为中心,园内建筑采取了中轴对称的布局,两边均衡地布置各式建筑近20座:东路建筑有堆秀山御景亭、璃藻堂、浮碧亭、万春亭、绛雪轩;西路建筑有延辉阁、位育斋、澄瑞亭、千秋亭、养性斋,还有四神祠、井亭、鹿台等。园内遍植古柏老槐,罗列奇石玉座、金麟铜像、盆花桩景,增添了园内景象的变化,丰富了园景的层次。御花园地面用各色卵石镶拼成成900余幅人物、花卉、景物图案,妙趣无穷、丰富多彩。御花园内,还集中陈列了各地贡献的珍贵奇石,分别是:拜月石(天一门前甬路西侧)、海参石(天一门东侧)、珊瑚石(天一门东侧)、云盆(又叫石鱼池,园中部)、木化石(绛雪轩前面的石座)、龙腾石(绛雪轩前)、英石(钦安殿西侧)、灵璧石(钦安殿东侧东便门外)、太湖石(园东南)、笋石(天一门西侧)、奔兔石(澄瑞亭外)、琼苑西门太湖石、琼苑东门峰石、园南边入口湖石等。御花园虽然地并不宽广,但其建筑面积只占全园面积的三分之一,除少数造型精美的亭台立于园中,多倚墙而建,布局对称而不呆板、舒展而不零散、玲珑别致、疏密合度。

& z# c, J/ P8 h* {! S

 

* Q1 a6 O3 X4 [* b6 o& P/ T$ d

天一门,初名“天一之门”,清代改为“天一门”,钦安殿院落之南门,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添建钦安殿院墙时所建。门南向,青砖砌成,磨砖对缝,正中单洞券门,内装双扇朱漆宫门,门上嵌纵横各9路铜鎏金门钉,黄琉璃瓦歇山顶,檐下绿琉璃仿木结构椽、枋、斗栱。额枋彩画是具有典型明代特征的旋花彩画,为清代旋子彩画的前身。门两侧各出琉璃影壁与院墙相连,影壁的盒子与岔角部位饰琉璃仙鹤、云朵,做工精美。门前左右陈列一对铜镀金獬豸,御路正中设青铜香炉1座。按古代阴阳五行学说,北方属水。钦安殿位于紫禁城中轴线北端,其院门名为“天一”,乃取《易经》中“天一生水”之意,与五行之说相应。另外,因为嘉靖年间紫禁城多次被火,在此背景下修建钦安殿院墙、院门,并由嘉靖皇帝亲为院门题名,显然亦有祈求平安之意。门内正对连理柏1株,枝繁叶茂,苍劲古朴。天一门是紫禁城内较为少见的青砖建筑,一方面直观地反映出避火的愿望并切实起到了防火作用;另一方面,青砖淡雅的色泽也与御花园的园林环境相协调。

+ k" _: K( v4 l& B

 

# z8 T" y/ w3 E5 a9 m

天一门及陈设

[原创]重温故宫——御花园

[原创]重温故宫——御花园

[原创]重温故宫——御花园

[原创]重温故宫——御花园

[原创]重温故宫——御花园

[原创]重温故宫——御花园

[原创]重温故宫——御花园

[原创]重温故宫——御花园

' @- N. |5 r1 R4 [( k: S8 U2 ~3 [' D


钦安殿,重檐黄琉璃瓦盝顶、上安镏金宝瓶,南向、面阔5间、进深3间,坐落于御花园正中北面的汉白玉石单层须弥座上,殿前出月台,四周围以穿花龙纹汉白玉石栏杆,龙凤望柱头,殿后正中一块栏板为双龙戏水纹,是紫禁城石雕中的精品。月台前出

" V' V3 k3 D( @% ?; I

丹陛,东西两侧各出台阶。院内东南设焚帛炉,西南置夹杆石,以北各有香亭1座。殿前院墙正中辟门,即“天一门”,东西墙有随

, n3 R! d2 @6 C& y5 _7 D" o* b0 p

墙小门,连通花园。

: i. d# b. F4 n2 M* c' p2 B. M

 

9 U. M; D4 _7 h, r& d& Z" {

钦安殿

[原创]重温故宫——御花园

[原创]重温故宫——御花园

[原创]重温故宫——御花园

[原创]重温故宫——御花园

[原创]重温故宫——御花园

[原创]重温故宫——御花园

[原创]重温故宫——御花园

[原创]重温故宫——御花园

[原创]重温故宫——御花园

[原创]重温故宫——御花园


钦安殿,供奉真武大帝,是紫禁城内最重要的宗教性建筑——道教宫殿。明永乐皇帝生前以真武大帝化身自诩,后来的嘉靖帝更痴迷于道教修炼,嘉靖十四年(1535年)添建钦安殿墙垣并在钦安殿“嗣醮”,使钦安殿在紫禁城众多宗教性建筑中,地位尊崇。如今殿内陈设,保留了清乾隆朝原貌,殿内悬乾隆帝御笔匾“统握元枢”和嘉庆帝御书匾“道崇辑武”;殿内设大小神龛10座,中央正龛,内供玄天上帝,为明代所铸巨型真武铜像,正龛前有玄天上帝神牌1面、紫檀木龛1座(嵌白玉1块),内供玄天上帝1尊(白玉胎);东、西两侧各置神龛4座,其中东面第一龛供四令牌之春、夏2座,第二、三龛供奉玄天上帝各1尊,第四龛

5 ^5 p. \" U3 M8 a9 T

为伏魔大帝1尊;西四龛的第一龛供四令牌之秋、冬2座,第二、三龛供奉玄天上帝各1尊,第四龛供奉伏魔大帝1尊。殿内还供奉五龙捧圣玄天上帝画像1尊。其余的陈设品,包括各类神旛18首、红硃油大小供案10张、法器桌2张、香几12个、炉16个、乾隆款蓝磁香盒1个、铜掐丝珐琅太平有象1对、各类插花花瓶18个、法器22种、宣石海灯1件、羊角套头戳灯4对、经桌4张、经书5种47部,以及各种供器等。库收部分陈设物品主要有:伏魔大帝墨刻像1尊、伏魔大帝画像1尊、北极画像1尊、各类缎绣法衣34件、各类灯8盏、雍正款碗100个、古铜炉2个、龙眼菩提数珠1盘、洋漆炉盘1个、磁罐1个、花瓶1对、桌案1张、水盂1个、花褥1件、经袱30个、各类经书74种130余部。2004年9月,钦安殿在大修时,还发现了安放于钦安殿宝顶内的藏文经卷,数量达3000多部。

0 d4 t2 A# S8 v. s( |3 _

 

2 v* W4 o/ o3 s8 p3 r

在清代,钦安殿事务由道士太监管理,每年元旦,于天一门内设斗坛,皇帝在此拈香行礼。每年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等节令,钦安殿设道场,道官设醮进表。

/ u7 B' N5 \% L% v

 

! a4 D8 r$ o- M- \

堆秀山与御景亭,位于钦安殿东北,依墙拔地而起,山高14米,由各种形状的太湖石块堆砌而成的假山,因堆山匠师们采用堆秀式手法,故名堆秀山。据《北京宫阙图说》载:“北叠石为山,山正中,有石洞,洞门铭曰堆秀,左侧,镌乾隆题云根二字;山巅有亭,曰御景亭,万历十一年(1583)建。”初名堆秀山,清乾隆年间改名堆秀峰。山前一对狮子石座上各有一石刻龙头,口喷水柱高达10余米,景象十分壮观。山下有小路曲折盘旋通向山顶,山前正中有门,门内有洞,沿洞内石阶盘旋而上,也可到达山顶。山顶建有四角攒尖顶方亭一座,名御景亭。每年九月初九重阳节,清代帝后都要上堆秀山登高,到御景亭揽胜。

+ y0 y2 K: V6 s7 F4 K% K8 S8 k

 

8 L F, y: Z' x

堆秀山与御景亭

[原创]重温故宫——御花园

[原创]重温故宫——御花园

[原创]重温故宫——御花园

[原创]重温故宫——御花园

[原创]重温故宫——御花园

[原创]重温故宫——御花园

( @; b2 r$ U& A4 W


延晖阁位于御花园内西北,北倚宫墙,座北面南,黄琉璃瓦歇山顶,三开间,外观为上下两层,其内部两层之间有一暗层,前檐明间开门,灯笼框隔扇门6扇,两次间为灯笼框槛窗。阁之上层迴廊环绕,玲珑轻盈。延晖阁高居于宫墙之内,与东部的堆秀山形成了左右均衡的格局。明代初建时,称清望阁,清代改今名。这是一处供登临远眺的建筑,登阁俯视,园中古柏成行,风光绮丽,北望景山,峻挺葱郁。在冬季天气晴朗的日子,这里还可以看到西山的积雪。清代乾隆、道光、咸丰等皇帝常登此阁吟诗赏景。

3 r/ `; ?: E; q9 r, H' X- e. }

 

' `: P, M6 B& b

延晖阁

[原创]重温故宫——御花园

[原创]重温故宫——御花园

[原创]重温故宫——御花园

[原创]重温故宫——御花园

[原创]重温故宫——御花园

[原创]重温故宫——御花园

4 E2 s$ A6 D& H' q


璃藻堂,在御花园内东北,明代建,从乾隆时起,排贮《四库全书荟要》,供皇帝查阅。位育斋位于御花园内西北,明代建,初名对育轩,嘉靖年间曾更名玉芳轩,清代改称今名。斋座北面南,面阔5间,黄琉璃瓦硬山式顶。明间开门,两次间为支摘窗。位育斋前有鱼池一座,中跨拱桥,桥上即澄瑞亭。清雍正时,此斋曾作为佛堂。

! p; a z8 Z d

 

3 K& A9 L) H" l

万春亭、浮碧亭、千秋亭、澄瑞亭四亭,分别象征一年的春夏秋冬四季。万春亭与千秋亭一东一西,都是方形重檐的亭子,上有伞状攒尖圆顶,四面出厦,构成十二角;浮碧亭、澄瑞亭两亭也是一东一西,均为方形,亭南伸出抱厦一座,建在单孔石桥上,石桥下一池碧水,水中有清雅的睡莲和游动的金鱼。

# a6 I7 h3 z$ A7 K; I% x4 u5 l

 

- _$ U( O0 K1 n% G% q# J2 B. H* Z

璃藻堂及堂前浮碧亭

[原创]重温故宫——御花园

[原创]重温故宫——御花园

[原创]重温故宫——御花园

[原创]重温故宫——御花园

[原创]重温故宫——御花园

[原创]重温故宫——御花园

[原创]重温故宫——御花园

[原创]重温故宫——御花园

[原创]重温故宫——御花园

[原创]重温故宫——御花园

[原创]重温故宫——御花园

[原创]重温故宫——御花园

[原创]重温故宫——御花园

[原创]重温故宫——御花园

& O9 g# |* b3 S& ]+ @


位育斋及斋前澄瑞亭

[原创]重温故宫——御花园

[原创]重温故宫——御花园

[原创]重温故宫——御花园

[原创]重温故宫——御花园

[原创]重温故宫——御花园

[原创]重温故宫——御花园

3 b: l2 Y9 U* N, N3 T


万春亭

[原创]重温故宫——御花园

[原创]重温故宫——御花园

[原创]重温故宫——御花园

[原创]重温故宫——御花园

[原创]重温故宫——御花园

[原创]重温故宫——御花园

[原创]重温故宫——御花园

[原创]重温故宫——御花园

+ ~5 b$ |( E, l- f9 @: u" ^( f' \


千秋亭

[原创]重温故宫——御花园

[原创]重温故宫——御花园

/ c0 ]+ r+ o9 P6 b) {# L


绛雪轩与养性斋,绎雪轩位于御花园东南角,养性斋位于御花园西南角,两斋遥遥相对,造型高低不同,对称却不呆板。绎雪

5 ?3 p) Q) ?+ K

轩的门窗装饰均为楠木雕刻,窗棂雕有“万寿无疆”花纹。当时绛雪轩前有五株海棠树,每当花瓣飘落时,宛如红色雪花纷纷

8 k- d* H. ^- u& @" W5 P

降下一般,遂将此轩名为绎雪轩。乾隆皇帝常到绛雪轩吟诗作赋,曾留有"绛雪百年轩,五株峙禁园"的诗句。轩前琉璃花坛里

& G T, b+ X3 a0 D% |' S

有一簇极为罕见的太平花,这是晚清时西太后命人从河南移来栽种于此处的。养性斋是一座楼阁式藏书楼,末代皇帝博仪退位

q# P( }; m+ P7 r

以后,曾聘请教师在这里教他学习英语和数学。

2 M0 h l% {. ?2 E. z. W

 

6 _! X" l" @, [9 S) \2 y1 R1 V# H) k

绛雪轩

[原创]重温故宫——御花园

[原创]重温故宫——御花园

[原创]重温故宫——御花园

[原创]重温故宫——御花园

[原创]重温故宫——御花园

[原创]重温故宫——御花园

2 V/ s" N- @, J$ D3 G


养性斋

[原创]重温故宫——御花园

[原创]重温故宫——御花园

[原创]重温故宫——御花园

[原创]重温故宫——御花园

[原创]重温故宫——御花园

[原创]重温故宫——御花园

$ H N$ Z2 l2 J( X


御花园内景

[原创]重温故宫——御花园

[原创]重温故宫——御花园

[原创]重温故宫——御花园

[原创]重温故宫——御花园

[原创]重温故宫——御花园

[原创]重温故宫——御花园

[原创]重温故宫——御花园

[原创]重温故宫——御花园

[原创]重温故宫——御花园

[原创]重温故宫——御花园

[原创]重温故宫——御花园

[原创]重温故宫——御花园

[原创]重温故宫——御花园

[原创]重温故宫——御花园

# [# Q+ ?2 ?$ N- R+ V- ? D

 

回复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7 17: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帖后语:

( k' u. |4 N$ z- X! i! e

 

" i8 K! I; W( V" N/ X

首先,作为新人,街客向“图文拍记”版块、“老北京网拍记队”问好、致敬!

' S6 O6 m1 {% Z. }0 g5 m8 `+ i/ l

 

) g5 E# J8 x1 B

《重温故宫》贴及随后几贴贴中图片,未注明出处的,全部来自街客本人 2010年10月28日的故宫拍摄(使用器材:尼康D80、松下ZS7DK),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均注明:采自互联网);故宫的博大精深,来自建筑、历史、藏品三个部分,街客愿意就此话题,与网友们互相探讨、互相学习。

" T( Q7 N* \. L

 

0 I% q! I! x; J" P, l- ?" S: N+ D

已发表帖子链接:

. P6 h3 E5 Y( _# R) F, U/ R

 

( D; p6 b0 l' x {' f j" J# p+ m. a9 y

写在前面
http://oldbeijing.org/dispbbs_12_68149.html

0 C' H7 {9 S0 h* o1 J

 

; v( B+ m$ n0 N9 h' G7 F: ]! S) T) W

走进紫禁城
http://oldbeijing.org/dispbbs_12_68200.html

% r* o Z8 u4 }9 F$ J6 w

 

& f5 F: {, ?( E0 J

太和门及太和门广场
http://oldbeijing.org/dispbbs_12_68294.html

& o: A m1 L; G3 u( Q8 l. ^' l3 a

 

7 l6 @- \! J2 V9 `3 U' A

三大殿
http://oldbeijing.org/dispbbs_12_68398.html

: K" R& ^" _; x: @

 

! m& q/ s* |2 v% Z( w6 E

文华殿及内阁大堂
http://oldbeijing.org/dispbbs_52_68533_1_1.html

" D# Q9 \6 D" c( `. H) z( ^/ G

 

* u) \( Z) W! ]2 N" h# N

武英殿及南熏殿
http://oldbeijing.org/dispbbs_52_68626.html

/ G* S3 N2 d" y p

 

; s. y$ e6 U1 K) |3 P* |

断虹桥及十八槐
http://oldbeijing.org/dispbbs_52_68689.html

# r( g: { Z. q, {; d" g2 ?1 Y! I1 g

 

, K3 E. K7 b' N% T5 m1 {1 c

后三宫
http://oldbeijing.org/dispbbs_52_68798.html

* C y/ Y# y1 f$ {: `% c1 B% Y

 

3 j* B% b' }) a) m# K

御花园

' F% k2 E' c: W$ L# {7 |

http://oldbeijing.org/dispbbs_30_68884_1_1.html

8 }% b% K; K M) Y

 

[原创]重温故宫——御花园

[原创]重温故宫——御花园

[原创]重温故宫——御花园

[原创]重温故宫——御花园

[原创]重温故宫——御花园

[原创]重温故宫——御花园

[原创]重温故宫——御花园

[原创]重温故宫——御花园

[原创]重温故宫——御花园

[原创]重温故宫——御花园

[原创]重温故宫——御花园

[原创]重温故宫——御花园

[原创]重温故宫——御花园

[原创]重温故宫——御花园

[原创]重温故宫——御花园

[原创]重温故宫——御花园

[原创]重温故宫——御花园

[原创]重温故宫——御花园

[原创]重温故宫——御花园

[原创]重温故宫——御花园
发表于 2010-11-17 20: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地方没啥意思 很呆板的建筑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7 17: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续前)

! Z( m- A9 `5 O# G, S( H* U

 

7 X7 e' ]( J" g: h) c

延和门及顺贞门








4 k2 m& Q( ^1 |% p9 e' ^; T5 i0 A; e9 S


通西六宫的琼苑西门

9 P, ?+ v3 X# _' ~& I6 j+ C


下集预告:东西六宫

发表于 2010-11-18 00: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街客在2010-11-18 0:12:00的发言:
: f5 w$ k" ?/ _+ {, K, Q8 B, F$ |2 v

 

* N+ `0 h9 T! U0 o( Z1 ~8 f

贝勒爷:

) d u* |) b8 n

 

1 H a+ }- U; J' s' R+ p% ^

在下编辑了一天,您老就给了一瓢凉水,寒啊!

0 d' r# N% K0 X/ N. n+ U s

我是对建筑不对人 别多心

; ?# C8 D+ x+ K/ Y% ~

天一门和英华门一个模样

/ F6 _) q5 P. \

不但呆板 而且雷同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8 00: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大-贝-勒NO20在2010-11-17 20:44:00的发言:
这地方没啥意思 很呆板的建筑
! U, b, R6 p9 L/ ^

 

' I8 a) T! g6 ^' Y$ q1 x

贝勒爷:

# N- i E+ |$ b) P% l

 

- d$ Z7 a( _, _$ B. Y

在下编辑了一天,您老就给了一瓢凉水,寒啊!

发表于 2010-11-18 01: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畅游御花园。期待您的东西六宫。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8 14: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您发表的帖子《[原创]重温故宫——御花园》因好文章而被精华帖子,且进行了金钱25,积分20,魅力15的操作以下为操作者给您的附言:欢迎您来这里。辛苦但是有意义。建议您为每张图片加上标题。

K6 i/ a: I7 B: R2 _: ^

 

; B: s- d% I) S7 j6 I

感谢你,“操作者”——应该是版主吧?

: F8 U) }3 F/ e f

 

! p. e/ T f# J9 x& V5 w6 D

为每张图片加上标题——我的习惯是全部内容放主贴中,但这样编辑起来十分费力!请教一下,大家是如何编辑,保证提问并茂的呢?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8 14: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大-贝-勒NO20在2010-11-18 0:26:00的发言:
; D4 @# ~1 M! ~4 W' c

我是对建筑不对人 别多心

# O# j: ]$ ] r! ~/ D! b! Y) g4 S5 h

天一门和英华门一个模样

3 E4 g# z) O5 J. f

不但呆板 而且雷同

* \7 h8 \/ S% j- h. \5 A$ N1 h0 H

 

! W* h, K1 }3 K. M" _

贝勒爷:

, e! @, N0 B O5 C9 f5 t

 

! X( J" ^* S y; G+ [3 Z2 [

能感觉到你对故宫熟悉程度超过一般人!你是故宫内工作吗?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8 14: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食烟火斋在2010-11-18 1:17:00的发言:
畅游御花园。期待您的东西六宫。
! `6 a8 T3 B. d5 h

 

# S+ @; J! I2 C: R2 ?# B' E- X

烟火兄:

5 z! l9 E6 h4 B. ?/ b

 

5 p6 W, r' H `7 S6 [

感谢啦!

8 d5 E4 Z' `) Z' ^

 

( t1 P% j' w. x( @

在这里发帖,不图别的,只求支持、关注和一起讨论!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9 19: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555找乐儿在2010-11-19 11:07:00的发言:
1 Q* U+ x0 R1 P' C" a1 S& U' n

 

) B' M2 N* {! U8 G

   很敬佩、欣赏街客老师的重温故宫系列拍记。向您致敬!

M4 l7 O# Q+ d* z! G

 

0 ?* `$ d. ]6 ? S6 y5 D/ u

您客气!老师不敢当!

' f- ?( m1 ]" }$ q9 T

 

/ P" G+ @' _6 ?

拍了一堆照片,想总结一下,很多东西似乎是知道,可一落笔,才发现知识并不牢固——书到用时方恨少啊!

5 x1 h( S6 }* F* A9 x- }. Y

 

$ {0 g- `; F% M- T. H

多交流!

发表于 2010-11-19 09: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 M9 `, w0 q# o% @

有谁见过“钦安殿”殿后台基上“真武大帝”的“脚印”?

6 Y: s! L" x8 [1 C t: G4 F8 }7 L

知道这个汉白玉石栏扇面形的池子是作什么用的吗?

1 b6 X" h+ w0 O c N

 

* J M g# z- O |

[原创]重温故宫——御花园

[原创]重温故宫——御花园

发表于 2010-11-19 11: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 u( K3 s; V6 c% L2 J V: Y

   很敬佩、欣赏街客老师的重温故宫系列拍记。向您致敬!

发表于 2010-11-19 20: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贝勒爷是百度故宫吧的大吧主
发表于 2010-11-19 21: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那脚印不就是个传说吗,再者说了,那个脚印的位置是在钦安殿的西北角(一说东北角),没机会上到那个位置。
发表于 2010-11-20 20: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大-贝-勒NO20在2010-11-20 2:10:00的发言:
真武大帝是防止火灾的 水神 那个扇形的假池子 应该是方便水神取水救火的吧
8 K! \* h7 ]: E" C/ ^0 w

 

! E/ O. x) l! i2 K: {

 御花园内储有水的地方很多,这个扇形池与其它有水的池子

6 Q' _) A: y+ }% P3 `

 相比离建筑相对较远,此池也不在钦安殿那个院子里。

! b! t" g1 x. Z# {9 M) c) G

 与水神方便取水救火无关。

. X( P# e) n0 v; q: l' o

 建造钦安殿,供奉真武大帝,起初并不是为了防火。

发表于 2010-11-20 21: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弘德皇帝在2010-11-19 21:29:00的发言:
那脚印不就是个传说吗,再者说了,那个脚印的位置是在钦安殿的西北角(一说东北角),没机会上到那个位置。
& c" O! u3 ~4 W1 f5 G0 L6 q

 

[原创]重温故宫——御花园

[原创]重温故宫——御花园

7 _" V Y( |4 ]! y/ Z; N& ~

  这不是佛脚印制作它干嘛!

发表于 2010-11-20 02: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街客在2010-11-18 14:55:00的发言:
0 x# U) f: o. ]$ h& w; l, s2 O; \

 

0 ^0 F! Q9 b% g1 O& P

贝勒爷:

5 n0 C2 o; x0 ^6 P9 e

 

3 p) ~) |0 D$ A* b3 P3 E6 L& f

能感觉到你对故宫熟悉程度超过一般人!你是故宫内工作吗?

y- {6 m" R7 B" v6 E

我不是北京人 也不在北京

发表于 2010-11-20 02: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武大帝是防止火灾的 水神 那个扇形的假池子 应该是方便水神取水救火的吧
发表于 2010-11-20 05: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帖子真是精彩

# r$ c4 S( u1 W1 |7 n

学习了

7 L- a: }. a, h2 }, a

 

6 H& h, T" Y0 U" E) g- G# q

(那个模型上的钦安殿只表现了盝顶形制但没做宝顶,真不应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0 18: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0闲云野鹤0在2010-11-20 5:22:00的发言:
) P, [; N! H; ` H: m* n! ?7 E

帖子真是精彩

+ v+ k3 @+ g1 F

学习了

# Z) m( ?" t/ l; M2 l y0 a

 

5 i' u# k& x8 b- m" H) `- A& @3 e

(那个模型上的钦安殿只表现了盝顶形制但没做宝顶,真不应该)

" K2 y1 a" |3 c# X8 X' R

 

* p8 d4 ]& Q% T9 v3 C

那个不是模型,是北京三环范围内的三维地图,做到这样细腻效果,也算难得了!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2 00: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再次感谢楼上几位老师的光临、指点!

) Z* w4 N- j5 r, a, \( J

 

7 X _9 x4 P; e6 y% v6 s, W. K

说实话,这种索引贴费力不讨好:一要全、二不能有明显的错误、三有图有文且多数人认为没有技术含量!

1 w! P; n' D& X

 

; p: S, j$ r+ l

图是街客自己拍的,当时拍和事后整理,会发现有许多遗憾,此一;

" {( a) p# e2 L' ~* r

 

. h! x, U1 h) V( ]$ g* C0 x, }

网上文章互相转抄、以讹传讹,必须参考许多资料整理,最耗世间,此二。。。

) ~" Q6 E3 `2 b! B

 

) f9 L# X- b; x& x0 P

但愿,这个系列赶快完成吧!

发表于 2010-11-22 16: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整理资料的同时,也是学习啊,考据,引证这都是学习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2 19: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弘德皇帝在2010-11-22 16:15:00的发言:
整理资料的同时,也是学习啊,考据,引证这都是学习
6 T/ Q+ P, C& A. Y+ ^+ J5 Z

 

0 |! F N4 i: J% ]! R& z

感谢皇兄一如既往的支持!

. T+ ~* S8 C6 q

 

5 y Q3 V1 ~9 b8 R/ W' v

东六宫终于收工了,皇兄继续指点!

发表于 2010-11-25 11: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街客在2010-11-24 23:07:00的发言:
7 H; Y& X# L: z. ^9 c. _* F- b

 

5 e1 p/ g- O& z; e+ |

感谢兄弟的鼓励!

6 S% @3 N, H& w3 v' Y

 

; T! `- d1 O+ P# q

重温故宫系列已经写完了养心殿,马上就要收尾了!

2 B1 g# O! T, v: H

 

: u% `; i# A: Q& M

其实,就是想对自己,还有对象兄弟这样支持的网友有个交代罢了!

8 n* C) }5 E9 e5 @0 p

 

% {5 Y% n$ x6 G4 P# P

呵呵

! k. v4 y8 h K# i

 

% Z# g ]9 W/ B% z7 { G

再次说声——谢谢啦!

! ^% P4 s3 u5 t0 H" }5 h; {/ N9 O

   呵呵,您客气了。如此介绍故宫的应该是老北京网的特色之一。

, e9 Y5 C$ C. r+ d7 [! k+ L

  您在做很多人想做却尚不能如愿的事。

# F( K# i3 j+ u9 H6 m! _1 G0 N2 Y

  作为得到这种分享的人只有感谢和支持的份。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5 12: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枫影斜渡在2010-11-25 11:40:00的发言:
) A* w( }* U% H. f0 }

   呵呵,您客气了。如此介绍故宫的应该是老北京网的特色之一。

5 y, E8 M( ]9 }5 y. Z3 b+ \- t

  您在做很多人想做却尚不能如愿的事。

. g9 k) K0 d% |8 V6 d( Q

  作为得到这种分享的人只有感谢和支持的份。

7 t7 d2 {% [' u- A4 L

 

7 c: d+ C2 y+ s- f8 f' A/ f

同谢、同谢!!!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5 12: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弘德皇帝在2010-11-25 0:09:00的发言:
% N& `( l! p T8 o, f

就等着您的宁寿宫区收尾了

' W( B; x! Y+ s9 Z3 i

 

' i2 i+ p! H( o

继续感谢皇兄一如既往的支持!

1 [6 e( \. u- ~3 _5 @3 l0 w* z- t

 

: S9 w) V8 O i) E

那个故宫珍藏文物名称竞猜,都快变成咱啦对口活了,呵呵

发表于 2010-11-25 00: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就等着您的宁寿宫区收尾了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4 23: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枫影斜渡在2010-11-23 23:29:00的发言:
, C- v! _# {! U. D0 J

 楼主的辛苦只有做过这种大部系列介绍的人才有体会。

8 @. L. p I9 |" \+ y2 y9 ^+ D* e5 c

 您的照片拍得很有特色。也有深度。

# w0 ~ J5 D( B5 o( D* x

 我相信在您编辑整套系列时更加丰富了您对故宫的了解。

6 h; E& [+ u b% W; ]% O( _. t

 支持一下!坚持!再坚持!

4 s2 o/ f2 }/ ]+ g: D

 

! T- X( i/ n# B, w1 Z* g7 q

感谢兄弟的鼓励!

" x9 V Y+ S" a% l! h+ V

 

' t y3 x3 X, Y( j2 x! j

重温故宫系列已经写完了养心殿,马上就要收尾了!

: L- i/ b" H" b5 n

 

) h A& D2 `5 T

其实,就是想对自己,还有对象兄弟这样支持的网友有个交代罢了!

0 }3 Y/ k' v5 Z4 b

 

2 I# e) y2 x4 e& j8 O4 V

呵呵

! ~: B3 m, a% g$ ?2 F, J

 

7 J( ]7 Y" r2 f) Q* P2 t# n

再次说声——谢谢啦!

发表于 2010-11-23 23: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街客在2010-11-22 0:07:00的发言:
" D# y$ {+ U8 y% y

再次感谢楼上几位老师的光临、指点!

3 u. ~5 E' s/ H# W7 s2 v

 

+ b: K1 T2 k0 n1 E8 F0 d

说实话,这种索引贴费力不讨好。

( p$ \. S- Z1 X9 B# ]1 P

 楼主的辛苦只有做过这种大部系列介绍的人才有体会。

# m3 n! T q2 i$ B

 您的照片拍得很有特色。也有深度。

5 Z$ W+ b: n8 V; ?( Z9 C

 我相信在您编辑整套系列时更加丰富了您对故宫的了解。

4 q; V& P- q% k

 支持一下!坚持!再坚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5-14 06:20 , Processed in 1.207174 second(s), 10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