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555|回复: 8

[原创]重温故宫——养心殿[含30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0-11-24 15: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 L! z1 N0 [. N& M6 q; e. [0 R

养心殿,始建于嘉靖十六年(1537年),清雍正年间重修,以后各朝屡有修辑。位于紫禁城内廷西路南端,北接西六宫、南临军机处,是一个南北长60米、东西宽80米的长方形独立三进院落,占地近5000平方米。东院墙中间开琉璃随墙门—遵义门(又称膳房门),门外即西一长街,向南穿过内右门即是乾清门广场(清军机处位于内右门西侧、养心殿南墙外);出遵义门沿西一长街向北,穿过近光右门可达西六宫;与遵义门正对的,是乾清宫广场西侧的月华门。

- Z; l0 `4 ` T: q$ \3 D& r* o

 

6 W0 b' N8 a- i9 i; n) Y

养心殿建筑群布局及位置关系三维鸟瞰图(北京三维地图网截图)

[原创]重温故宫——养心殿

[原创]重温故宫——养心殿

; U6 `- r9 _# Z

 

$ a0 E' F( n* u" ~! h6 O

乾清门西内右门及养心殿顶

[原创]重温故宫——养心殿

[原创]重温故宫——养心殿

[原创]重温故宫——养心殿

[原创]重温故宫——养心殿

( ^1 R" D' n+ Y; z: s$ |

 

c/ ]) z5 G3 Y4 ^- V A

养心殿南墙外军机处

[原创]重温故宫——养心殿

[原创]重温故宫——养心殿

- q. }# O( p1 m% C/ x

 

7 q& j2 ^. \* v! R4 }

遵义门外近光右门及西一长街

[原创]重温故宫——养心殿

[原创]重温故宫——养心殿

) b0 z% m$ j' q0 P6 ]5 Y

 

6 N/ x# {, R' ]) T# p

遵义门

[原创]重温故宫——养心殿

[原创]重温故宫——养心殿

% }: n5 ]7 U0 C z

 

X& C9 G& I9 j0 [# X/ e7 O

进入遵义门,正对面为黄色琉璃照壁,其后为养心殿第一进院落,为东西狭长方形院,院内西侧、东南、东北墙根下为连檐通脊的廊房34间,建于乾隆15年,为太监的值房。南面正中为养心门,坐北朝南,歇山顶黄琉璃瓦门楼,门前陈列鎏金铜狮子一对。养心门对面,院南侧红墙前,置白石须弥座,上安放墨绿色玉璧一面,玉璧外廓呈方形,中间开圆孔,外围两条升龙戏珠,整体成屏风状,取“君子比德于玉”、面壁以“三省自身”之意。

% k: _. P, `! N! k, [: `

 

. m( d- `# d- o- R" [/ m

 

' z3 s6 w% u* b8 d5 o

遵义门内黄色琉璃照壁

[原创]重温故宫——养心殿

[原创]重温故宫——养心殿

[原创]重温故宫——养心殿

[原创]重温故宫——养心殿

/ a& S; I8 p+ J& }; m

 

4 Z( k, d0 v6 z6 J( Q

养心门

[原创]重温故宫——养心殿

[原创]重温故宫——养心殿

[原创]重温故宫——养心殿

[原创]重温故宫——养心殿

7 y3 w/ Y! H) o4 l

 

- D6 s7 D- `: z$ i$ Z+ |2 {

养心门对面玉璧

[原创]重温故宫——养心殿

[原创]重温故宫——养心殿

, N/ ^0 e5 y1 k7 T4 c, x" d

 

( n, k' T8 {- F7 o$ F9 ~6 w/ f

紫禁城内共有铜狮六对,分别陈列在中路太和门、乾清门,西路养心门、长春宫,外东路宁寿门、养性门,后五对鎏金。养心门前的鎏金铜狮为清乾隆年添置,这对鎏金铜狮独特之处在于:虽体型最小但做工最精细,除牙、舌、幼狮和绶带缠绣球为铸造后镶嵌外,眉、耳、卷云纹、胸前雕绶带、尾巴等与身躯整体铸造而成,非单独锻造铜薄片镶嵌装饰;狮身下增加铜铸鎏金基座,下再承石刻须弥座(其余五狮无铜基座);造型丰满圆厚、形象谦恭、额头饱满、翘鼻平方、侧背有肋骨纹,此种造型京城仅此一例。

3 l% ~) E; `3 b

 

z4 X: t% h$ X; g+ n

 

3 Q p/ p5 P9 a' { m

养心门前鎏金铜狮

[原创]重温故宫——养心殿

[原创]重温故宫——养心殿

[原创]重温故宫——养心殿

[原创]重温故宫——养心殿

! r1 z7 y+ P$ N8 a* f# n

 

; J i% D2 C. I& M2 x

养心门内,为养心殿第二进院落,也是养心殿主体建筑的所在,门里置木照壁,牌楼式,中间为隔扇门,此门仅皇帝进出养心殿时开启。照壁后便是养心殿正殿。

( t' ^) Q3 i% l" Q k

 

3 S% {( c# \7 A7 e1 d( E

 

+ ~. V; E* B( ?1 E9 m( W( ^* @: T

养心门内木照壁

[原创]重温故宫——养心殿

[原创]重温故宫——养心殿

[原创]重温故宫——养心殿

[原创]重温故宫——养心殿

5 Y" Q2 }( x/ P

 

) l4 W3 A* h3 l: S- i& U0 y7 s7 }

养心殿,名出孟子“存其心养其性以事天”,意为涵养天性。面阔7间(36米)、进深3间(12米)、黄琉璃瓦单檐歇山顶。正间和西次间、西稍间前出卷棚悬山顶抱厦。正中三间为一敞间,天花安蟠龙藻井,下设屏风宝座,北墙正中悬雍正御笔“中正仁和”,屏风背后有两小门恬澈、安敦,可通往后殿的,门两边设书隔,东西按板墙壁与东西暖阁相隔,墙南各有一门通往东西暖阁。东暖阁就是东次间和梢间,分南北向前后两室,以隔扇分割。南室靠窗为一通炕,东壁西向为前后两重宝座,是清末慈禧和慈安垂帘听政的地方。东暖阁西南原有御笔“明窗”,为皇帝每年元旦开笔之处。北室虚分东西两室,东1间小室无窗,靠北墙为床,为皇帝斋戒时的寝宫,此室有仙楼,原为供佛处。西室靠北位窗,西小间北窗下设宝座,有匾“随安室”、“寄所托”等,为皇帝御笔。后“随安室”匾移到了东小室寝宫床上。“寄所托”原为后室之中室,清末改为“寿寓春晖”。西暖阁就是西次间和梢间,分南北前后两室,前室西为“三希堂”,额为乾隆御笔,内储晋代书法大家王羲之《快雪帖》、王献之《中秋帖》、王珣《伯远帖》。东墙有小门通中室——勤政亲贤,匾额为雍正御笔。南为窗,北设宝座,为皇帝召见大臣之处。为保密,南窗外抱厦设木围墙。东为夹道,有门通后室。后室也隔有小室,西室曰“长春书屋”,东室为“无倦斋”,乾隆间设佛堂于此,养心殿西耳殿为“梅坞”,为乾隆39年添建。殿面南,1间,黄琉璃瓦硬山顶。

1 p5 t( q4 L+ y

 

! ^1 A4 V( H5 i+ ]/ H8 u5 t/ [4 B7 A

 

* w7 p7 h9 l7 @+ |. }0 L

养心殿前

[原创]重温故宫——养心殿

[原创]重温故宫——养心殿

[原创]重温故宫——养心殿

[原创]重温故宫——养心殿

[原创]重温故宫——养心殿

[原创]重温故宫——养心殿

[原创]重温故宫——养心殿

[原创]重温故宫——养心殿

[原创]重温故宫——养心殿

[原创]重温故宫——养心殿

[原创]重温故宫——养心殿

[原创]重温故宫——养心殿

; X* {# c" p" b+ I& S

 

/ _2 B7 d# A9 H, C4 c5 b

养心殿内布局墨线图(采自互联网)

[原创]重温故宫——养心殿

[原创]重温故宫——养心殿

8 r1 u; i; @" h7 g

 

2 }8 G; {* g+ H0 Y: G

养心殿正间藻井、匾额、屏风及宝座

[原创]重温故宫——养心殿

[原创]重温故宫——养心殿

[原创]重温故宫——养心殿

[原创]重温故宫——养心殿

$ J9 e* m8 `6 ?& O8 q% i9 N

 

0 ~* \$ P0 ?2 N: w9 y, @

东暖阁南室两宫皇太后垂帘听政处(采自互联网)

[原创]重温故宫——养心殿

[原创]重温故宫——养心殿

( _8 W. q9 d8 H- \& ?+ A* {( R

 

2 U; P( H& f6 U4 @* G! g9 B$ W! a

三希堂内景

[原创]重温故宫——养心殿

[原创]重温故宫——养心殿

: A" ~) _7 q: x' c- x

 

2 u; j. G; p/ q: V

三希之——王珣《伯远帖》(采自互联网)

[原创]重温故宫——养心殿

[原创]重温故宫——养心殿

: g' j7 k5 B3 o) ]& k4 w

 

8 s, j" p; s2 h2 j' B

三希之——王羲之《快雪帖》(采自互联网)

[原创]重温故宫——养心殿

[原创]重温故宫——养心殿

, M3 Q8 K5 l- ?0 R& J" Y3 V

 

3 x7 F8 v- m: r# f2 P& T% q* o

三希之——王献之《中秋帖》(采自互联网)

[原创]重温故宫——养心殿

[原创]重温故宫——养心殿

1 {/ d; `. `" q1 A, \

 

+ {6 `$ n% H& H9 `7 J

养心殿前,建东西配殿,东配殿明代名为“覆仁斋”,面阔五间,前出廊,黄琉璃瓦硬山顶,明间开门,东西次间、梢间为槛窗。西配殿明代名为“ 一德轩”,规制同东配殿。东西配殿,清代无殿名,雍正以后设佛堂于此,是皇帝专用佛堂。

7 C7 K; T' s( S7 V. Y4 @# W6 z% `2 |8 S

养心殿第三进院落为后殿,中间建穿堂与养心殿相连,三殿呈“工”字型。穿过养心殿正间屏风后小门,过穿堂直通后殿。后殿面阔五间,黄琉璃瓦硬山顶,明代曰“涵春室”,清代无殿额。正间额曰“ 乾元资始”靠北墙为一炕,正间南为穿堂与前殿正间相连,成工字殿 。东西次间梢间为槛窗。西梢间为“华滋堂”内设床,西次间为南窗下设通炕,北墙设雕龙柜。东梢间为“自强不息”,内设床,床上额曰“又日新”。东次间靠北墙下设宝座,上额曰“天行健”。

1 [% q t. q! M* L6 [( c4 ~

 

1 Y6 M8 S; a. a( {/ e

后殿东耳房为“体顺堂”,明建,初明“隆禧馆”,雍正时,无殿额。咸丰赐名“绥覆殿”,后改为“同和殿”,光绪时改今名。面阔5间,前出廊,东与东围房相接,黄琉璃瓦硬山顶,为皇后所居。后殿西耳房为“燕喜堂”,明建,初明“臻祥馆”,雍正时,无殿额。咸丰赐名“平安室”,光绪时改今名。同体顺堂,为妃嫔所居。东西耳房外有东西向的围房,6间前出廊。北接小房2间,与前殿东西配殿后围房相连。为妃嫔等待侍寝时的值房。

1 t. c9 J4 c2 u8 ]5 [0 p( _

 

* V9 Y5 v. [% t1 T6 `( K, w7 y, A

 

+ H) ?7 ^, [3 ]0 I

养心殿后窗窗罩

[原创]重温故宫——养心殿

[原创]重温故宫——养心殿

9 u7 w6 s7 v. K

 

* h# N$ E$ e' H- Z& @4 r( M- P

明嘉靖帝建养心殿,原为在紫禁城开辟一块静地以修道养身,殿之西南原有无梁殿,为其炼丹之所。明晚期,养心殿成为司礼监掌印秉笔之值房,第一个在养心殿办公的人,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大太监——魏忠贤。

0 m$ [: g; W3 o

 

, k/ f0 E$ m# Z# b8 P' ?- G

清顺治18年(1661年),顺治帝因天花静养于此,并最终不治,病逝于养心殿;清康熙年间,这里曾经作为宫中造办处的作坊,专门制作宫廷御用物品;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康熙帝卒于北京畅春园清溪书屋,随后停灵乾清宫,雍正在养心殿守孝,并“不忍再住康熙帝曾经住了六十多年的乾清宫”,遂重修养心殿,办公并居住(雍正帝于雍正十三年暴毙于圆明园,据说与服丹药有关)。自雍正到清末的二百年间,清代共有八个皇帝居住于养心殿,除顺治外,乾隆、同治也死于养心殿。   

- [& @. d* p4 C; \

 

+ M* ]! n& J( F/ {, _. n

养心殿前殿的东暖阁,曾是西太后(慈禧太后)和东太后(慈安太后)垂帘听政的地方。现在这里的陈设,就是光绪皇帝年幼时期,西太后垂帘听政时的场景。当时小皇帝坐于前座,西太后坐于后座,两座之间由一道黄色纱帘隔开,所有的决策就由黄色纱帘后的西太后作出。西太后以"垂帘听政"的方式,统治中国达四十八年之久。

$ J3 W9 p/ {4 k4 @' @5 s

 

4 s% |5 ]* W+ m1 C& D9 O


请继续关注下集:重温故宫——宁寿宫

! [- Z" ]) |- q) E2 [9 l0 ]

 

回复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4 16: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 Y8 M8 z4 y' h1 s/ E" Q

写养心殿就绕不开雍正,就雍正即位,我写了篇小文在史地研究版,也转在本贴吧!

+ x d/ y2 s( I! {/ e! G

 

9 Y0 b7 x0 I9 I' ]* G* Y9 i

我很反对对历史人物的二元论——好就“伟光正”、坏就一无是处,对雍正也是如此!整顿吏治、摊丁入亩、耗羡归公、改土归流。。。雍正即不象康熙一味仁厚,也比其子乾隆虑事周全、缜密,可以说,没有雍正,就没有所谓的“康乾盛世”!

" r' B" p3 R5 M9 o d4 M& r: Y

 

, A& R+ Z8 @0 X1 i( a

但是——法理情,法最大!帝王更是讲究“敬天法祖”,如果皇位为非法所得,那么不管后来你做的多么出色,史书上也是要入“贰臣传”的!这就如同刑侦取证,证据再真实,取证过程非法,证据一样不被采信!一个道理!

0 o! E$ O& n- J% k: J4 Q: J

 

: R+ K, Q4 | y) K/ s2 I

雍正的即位,疑点多多——对待历史,我赞同“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观点。我倾向于支持篡位说(甚至弑父说)!

5 v& m4 e7 d' v( \5 H* m

 

1 B! s; U6 ?! Y8 a7 {9 d

几点小心求证:

$ ^9 ^, }# k( t' K, J4 i4 G6 { O

 

" u: l0 b8 ^& W6 E9 F# N5 w

一、康熙遗诏,非康熙亲笔所书,伪造成份大
所谓康熙遗诏,由两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谈康熙自己治国感想及对子孙的期望,这部分文字早在康熙54年时即已颁布(康熙当时曾说“此谕已备十年,若有遗诏,无非此言”);第二部分,也是证明雍正即位合法性的关键文字“皇四子胤禛,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著继朕登极,即皇帝位”。

6 u% m7 b$ L7 i& I0 R3 [

 

8 M$ T& J: w/ ?- n; m

我没亲眼见到过遗诏(见了也是肉眼凡胎、无法辨真),但从推理得知:所谓康熙遗诏,肯定非康熙亲笔所书。如果遗诏为真,隆科多也不必当初只是“口传遗诏”了,当事者、史学家也就不可能一直质疑雍正即位的合法性了。

/ e, j& m7 D. _/ L$ o

 

7 s7 M) D( c& A' g! b

至于遗诏是否是隆科多受雍正之命所伪造,还是其他什么人的杰作,还重要吗?

, H6 H% {+ v# l3 g; Y/ W

 

, ^6 P/ p/ T+ d

二、“八人同受面谕”一说不成立
金恒源(爱新觉罗·恒源)指出,据史料(注意:由即位者编辑)记载,康熙是在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十三日晚九时左右“宾天”的,而在临终这一天的凌晨一至三时间“急召”雍正。而雍正到达畅春园之前的上午七点左右,康熙已将三、八、十三等七位皇子及隆科多急召入宫,宣布了“皇四子人品贵重……著继皇帝位”的决定。

0 o0 y5 [5 K& }: r/ H

 

% ^2 z3 d6 n, w, i3 C

此说法是雍正在当了皇帝七年之后,才突然举出的证据。金恒源认为,如果确实存在康熙在他去世的当天上午当众宣布“四阿哥继位”一事,以雍正的一贯为人和即位合法性斗争的惨烈程度,雍正断无可能把如此重要的信息拖延到七年以后再作宣布。答案只有一个,此说为雍正、张廷玉伪造。

; b, E9 E$ w6 O4 e3 |! D

当了皇帝七年之后——雍正七年?隆科多已死了吧?三、八、十三等七位皇子还应该有人在,当时他们听到“八人同受面谕”一说是什么立场?谁来说说?

# g2 x P4 j f4 d' L" V; c# F$ t

 

. i3 X @ L8 x* p1 k4 P

我觉得金先生一定做了大量这方面研究才提出伪造之说的,如有史实支持,则此推理严密、无懈可击,我也支持!

( }4 c! F0 Z7 q5 N$ H' f

 

% _/ K$ \8 \, W G* k

三、阻挠十四弟进京哭灵违背人伦
过程不详述了,如果雍正心里无鬼,为什么做出这种违背人伦的事?

! p* k8 r; E! c( U

 

' g" I$ ?* v/ q2 B8 z8 h

四、避其父的行为太明显——雍正真的对其父康熙在天之灵恐惧吗?
1、不住乾清宫改住养心殿;
2、不在京东东陵建陵而跑到京西建新陵,而雍正在排场、享受等方面,不是一个标新立异的人;
3、雍正对畅春园(康熙宾天之所),什么态度?有类似的行为吗?——此点斑马回复:改住了圆明园。

发表于 2010-11-24 21: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台北故宫》中说,三希有可能再聚首,只不过到现在还没信儿。不过台北那儿现在办雍正大展,管北京借了不少文物,乐寿堂里大禹治水玉山子对面那个象牙席就借到台北了,现在去就能看见俩象牙了。
发表于 2010-11-25 00: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后殿东院和西院没拍点 那都是平常很少拍的地方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5 11: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大-贝-勒NO20在2010-11-25 0:49:00的发言:
后殿东院和西院没拍点 那都是平常很少拍的地方
: T7 P/ I& K T: F& i

 

1 ^" q0 a/ w# ^' G! |$ Y

感谢贝勒爷关注!

& Z Q; v% a& L

 

% j: g. z, L3 U( n5 \' E

下次去一定多拍的点!

7 M# ~) d, R) R

 

4 R. J% p; W& c6 a& {

还有什么摄点?请贝勒爷指点!

发表于 2010-11-26 21: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街客在2010-11-25 11:37:00的发言:
* b% H0 Y4 k! c

 

, {% W4 k v1 n, \4 K! x+ ?% _

感谢贝勒爷关注!

3 V$ ]% m7 D5 A& n7 n ]

 

" l- ] o" n6 _- V7 L8 z

下次去一定多拍的点!

8 Z4 h6 B# s, Q6 D, P- U

 

7 D& w1 v% A$ {/ e6 u

还有什么摄点?请贝勒爷指点!

4 `% B) ?: X- m) G* F! r: F3 i4 T

后殿西院根本不开,哪儿那么容易拍着啊

发表于 2010-11-27 01: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街客在2010-11-25 11:37:00的发言:
9 X8 _# V) X/ O2 o/ E4 }

 

5 } Q6 d: N1 h+ P# N! i; `/ g' s

感谢贝勒爷关注!

7 u# r, H" \+ K

 

# t" ?% w: g6 I

下次去一定多拍的点!

3 g1 d& e, X- d) l% P

 

( w+ W/ T% z8 b4 R8 v

还有什么摄点?请贝勒爷指点!

2 c! {* r* A% o) [2 Y$ J K

养心殿后面有条窄巷 朝北有两个门 一个叫如意门 一个叫吉祥门

$ c4 x; T2 W3 G9 c

养心殿东西两侧的围廊(配殿后面)一直向北延伸到这2个门附近

! e" o- `7 [0 Y' u

网上不见有人从养心殿内拍这些神秘的地方

发表于 2010-11-27 01: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弘德皇帝在2010-11-26 21:21:00的发言:
, \$ f. \" Y0 I3 L

后殿西院根本不开,哪儿那么容易拍着啊

' F& T2 a# B3 ~6 a0 I, H0 M

所以要想想办法 比如我们故宫吧有个网友 拍的雨花阁东侧的延庆殿 就是趁大修 旁门开着没人管 溜进去....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7 12: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大-贝-勒NO20在2010-11-27 1:53:00的发言:
1 G: s$ z7 x& Z& a& d; V

养心殿后面有条窄巷 朝北有两个门 一个叫如意门 一个叫吉祥门

' {6 Z$ v' M' ?8 r. U- K4 k: G1 k M

养心殿东西两侧的围廊(配殿后面)一直向北延伸到这2个门附近

7 j1 F* }/ f/ E z

网上不见有人从养心殿内拍这些神秘的地方

: U2 g( N( G- L0 q/ Z8 P, D8 o0 B- E

 

1 l5 C8 R" j* n

读书时已经注意到这两个门了,只要有机会下次一定搞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5-14 06:39 , Processed in 1.147990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