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079|回复: 29

12月5日纳兰家庙和沙河巩华城拍记[含17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0-12-6 19: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周日随咱们的拍记队一起来到了位于海淀区上庄镇皂甲屯村的纳兰性德家庙,如今是海淀区文物保护单位——上庄东岳庙。

1 C, ] f( L |& Z3 ]

(, 下载次数: 2)

   戏台
(, 下载次数: 3)   
(, 下载次数: 3)
(, 下载次数: 3)
(, 下载次数: 1)
(, 下载次数: 3)
(, 下载次数: 2)
(, 下载次数: 4)
(, 下载次数: 1)
(, 下载次数: 3)
(, 下载次数: 2)
(, 下载次数: 4)
(, 下载次数: 4)
(, 下载次数: 3)
(, 下载次数: 3)     匾托
(, 下载次数: 1)     匾托
(, 下载次数: 1)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10-12-8 12: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拍的真详细,好!

3 ], e2 K- _! M% {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y3 ~$ k3 v3 {5 b; Q

               办证历史很悠久

发表于 2010-12-8 00: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

发表于 2010-12-8 00: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照片6086、6087、6116中的建筑彩画大体为官式作法的墨线小点金旋子彩画,画面贴金部位较少,这样的彩画等级较低。而且虽然整体为官式作法,但是其局部的细部纹饰较为粗糙,没有官式彩画严谨的风格,不过异兽图案画的还算精细。

u) ]. e! |5 A. Z; z; t

照片6109的彩画,有些局部旋子彩画纹饰的作法是清代中期的作法,这样的画法大多出现于乾隆中期之前,在嘉庆朝偶有实例,但是基本上乾隆中期就消失了。但是整体彩画残损严重、地仗彩画留下的信息较少,而且看上去为清代后期修缮过,不能完全反映出彩画的风格。

. W4 i4 c! S2 n9 y. D! w8 K

照片6087彩画的底层似乎有锦纹纹样,这样的锦纹纹样较早,多出现在清代早期之前,但是照片不是很清晰,还有待查看。

发表于 2010-12-7 21: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跑我们家楼后面来啦?
 楼主| 发表于 2010-12-7 23: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京虎在2010-12-7 20:42:00的发言:
    虽显沧桑,古韵犹存...欣赏学习!
/ d& ?0 G- i% {

谢谢欣赏,照的马马虎虎,重点在学习历史,感受历史的沧桑

发表于 2010-12-7 20: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虽显沧桑,古韵犹存...欣赏学习!
发表于 2010-12-7 13: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1 W8 o3 H- a& u: x( H

欣赏!遗憾有事未去成!

发表于 2010-12-7 14: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棒!期待欣赏下次作品
发表于 2010-12-7 08: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人生若只如初见
发表于 2010-12-7 10: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听语漫步在2010-12-7 8:43:00的发言:
& Z8 i. j2 N+ E) }, j

松原

r0 q K1 l% j% e

那位置原来是放碑的地方啊

& C+ p- V m+ q. r! j

我当时还在问这地方怎么空摆着几块大石头呢

3 V9 y& A" @" B3 e3 [( i" t$ K8 w

还以为钟楼拆了之后留下的地基石呢

( V; i% F$ v) b1 Z( @

却是青石

5 ]7 X; J5 U v8 Q4 ?

没错,石碑原址。碑现存五塔寺,在金刚宝座塔西北侧,相当的精美

发表于 2010-12-7 08: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松原

* P$ L4 A9 _& I0 _& x' {' B

那位置原来是放碑的地方啊

# b3 I* T) }- U& w& w7 R

我当时还在问这地方怎么空摆着几块大石头呢

; P) p# T% j, D5 o# A) ~" P8 ]' l

还以为钟楼拆了之后留下的地基石呢

3 \ m2 Y* c$ q

却是青石

发表于 2010-12-7 10: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松园在2010-12-7 10:04:00的发言:
3 N1 Z' |; _, N- a+ @

没错,石碑原址。碑现存五塔寺,在金刚宝座塔西北侧,相当的精美

1 Q/ _9 |9 }( S' R5 L: d E

多谢松原

4 h4 ~8 Q) f0 x" s

格格好吧

发表于 2010-12-6 23: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很不错!很详细!
 楼主| 发表于 2010-12-7 08: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光阴大狼欣赏啊
打字快手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0-12-6 22: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0-12-6 22: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巩华城,市级保护就是这个样子呀,跟没有不是一样么?
 楼主| 发表于 2010-12-6 22: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析津志在2010-12-6 20:32:00的发言:
上庄东岳旁的北玉河关帝庙和附近261医院里的龙王圣母庙去了吗?
2 W2 N! ]/ `- P% V: v+ t6 H9 `. T

去了,也照了些,没有这两个好看,就没上图 呵呵

发表于 2010-12-6 22: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拍的很详实,第二张有味道!
 楼主| 发表于 2010-12-6 22: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善若水在2010-12-6 20:29:00的发言:
, F% { S# ]4 }

巩华城,显示着沧桑与无奈。

' @8 s/ ?# D( r" b I

欣赏楼主的拍摄!

7 _) b( v- Y- j: } i

过奖了善老师,今天还得谢谢您带我们参观牌匾博物馆

 楼主| 发表于 2010-12-6 22: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gaoyuling在2010-12-6 20:35:00的发言:
1 L' s; X1 H& Y/ O) L4 J

哈哈,看了您的照片才发现我的照片拍的真是太差了

, O# W' D q, a

哈哈,我也是照的多,勉强找出几张能看的,主要是贵在参与活动,学习知识

发表于 2010-12-6 21: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正殿据说是唐代法式,为此升格为市级保护单位的吧?
发表于 2010-12-6 20: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析津志在2010-12-6 20:32:00的发言:
上庄东岳旁的北玉河关帝庙和附近261医院里的龙王圣母庙去了吗?
8 j% _* z, ?; z/ A# T7 g# v/ }

 

6 s/ e0 F" Y' J- K

纳兰家族三大家庙中东岳庙和龙王庙一般都被人是熟知,但很少有人能找到第三座家庙真武庙。真武庙现在只有遗址了,遗址还能依稀可以找到(截至到2007年年初我最后一次去上庄考察)。

发表于 2010-12-6 21: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把碑P上了,呵呵,算是回归了。如此体量和雕工的石碑,在一般的庙里可是不多见

* m5 J/ o, ]; |5 ~( g

12月5日纳兰家庙和沙河巩华城拍记

12月5日纳兰家庙和沙河巩华城拍记

发表于 2010-12-6 20: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巩华城,显示着沧桑与无奈。

+ d; v8 T$ b2 T& y4 M

欣赏楼主的拍摄!

发表于 2010-12-6 20: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上庄东岳旁的北玉河关帝庙和附近261医院里的龙王圣母庙去了吗?
发表于 2010-12-6 20: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看了您的照片才发现我的照片拍的真是太差了

 楼主| 发表于 2010-12-6 19: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沙河巩华城

巩华城,是明代皇帝北征及谒陵巡狩驻跸之所。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昌平区沙河镇内。明永乐十九年(1421)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随即在此建起一座行宫,作为皇帝巡狩和后代子孙谒陵停留之处。正统元年(1436)行宫被水冲毁。嘉靖十六年(1537)世宗驻沙河,礼部尚书严嵩奏请建城及修建行宫,驻兵防卫。嘉靖十七年动工修建,十九年完工,御赐名“巩华城”。城呈方形,占地面积约1平方千米,城高10米,每隔16.7米建一垛。城以行宫为中心,南北、东西各长1 000米,辟四门:南名“扶京”,北名“展思”,东名“镇辽”,西名“威漠”。

' F+ C2 P3 s& ?/ f: O K

 

: b4 P$ p, ~$ N. U

(, 下载次数: 3)


(, 下载次数: 2)
(, 下载次数: 2)       扶京门
(, 下载次数: 1)
(, 下载次数: 3)
(, 下载次数: 3)
(, 下载次数: 3)
(, 下载次数: 2)
(, 下载次数: 3)
(, 下载次数: 3)

发表于 2010-12-9 19: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很不错啊,很有历史价值

 楼主| 发表于 2010-12-8 21: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河豚毒在2010-12-8 0:27:00的发言:
# ?! G* s1 r4 w* l

照片6086、6087、6116中的建筑彩画大体为官式作法的墨线小点金旋子彩画,画面贴金部位较少,这样的彩画等级较低。而且虽然整体为官式作法,但是其局部的细部纹饰较为粗糙,没有官式彩画严谨的风格,不过异兽图案画的还算精细。

1 z- w9 @% X D3 ?, K7 O3 ~

照片6109的彩画,有些局部旋子彩画纹饰的作法是清代中期的作法,这样的画法大多出现于乾隆中期之前,在嘉庆朝偶有实例,但是基本上乾隆中期就消失了。但是整体彩画残损严重、地仗彩画留下的信息较少,而且看上去为清代后期修缮过,不能完全反映出彩画的风格。

3 z" i; u+ n/ T3 {+ Z

照片6087彩画的底层似乎有锦纹纹样,这样的锦纹纹样较早,多出现在清代早期之前,但是照片不是很清晰,还有待查看。

! ]7 \' r1 I, M) m1 h5 I6 o2 D

谢谢河豚毒的指点,又学了一点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7-10 05:53 , Processed in 1.390827 second(s), 9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