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077|回复: 9

北京的未来在哪里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0-12-7 18: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北京的未来在哪里

. p8 s6 H; g2 e( _! z. d' j, B1 `

 

+ X( M: K- V; T' Z( n) G# ]



    新闻上屡次报道北京的人口爆炸已经达到城市所能承受的极限,堵车成为北京的家常便饭,有时候甚至一堵数个小时,市民出行受到严重影响。不仅如此,因为人口众多带来的环境问题、饮水问题、空气质量问题也日益突显。北京,伟大祖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正渐渐失去它耀眼的光环,变得越来越不宜居。

3 S/ i% V% v0 M$ ^5 {2 D

 

. Y; S$ h! U% O


    北京原拟到2020年将总人口规模控制在1800万人左右,而目前实际常住人口已经达到1755万人。目前,每年仍以50万左右的速度增加。北京市政府的人口控制计划宣告失败。

. ^: ^" Q0 O$ h( l* `

 

/ h1 s) p. f- @+ m+ \


    尽管高房价问题、堵车问题、空气质量问题阻拦了一部分人进军北京的计划,但北京一线城市的地位是丝毫不会撼动的。国家的政策倾斜依然存在,北京依然是很多中国人趋之若鹜的地方。

) n$ Q" X- O- W4 `6 r8 t' J9 @


    北京市政府目前正在绞尽脑汁出台各种措施,调控人口,争取把北京的人口规模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其实,所谓调控就是控制,加大外来人口在北京落户的难度,将外来人阻挡在北京之外。北京户口日益成为稀缺资源,一个指标据说就价值50万。

. V8 z1 ` q, H2 b6 Z; r o, S6 d

 

+ Y; }3 E7 j" B* D/ G9 u5 f6 g


    调控会有效吗?大多数人认为这是无济于事的。只要国家的政策倾斜在,北京就永远是淘金之地。拿着高收入,享受着各种城市福利,孩子高考还享有莫大的优惠。种种优惠条件,对望子成龙的中国人自然有极大的诱惑。北大、清华、人大等虽然是中国的名牌院校,却相当于北京的地方院校。北京的孩子,受了优势中学教育资源的培养,用低于外省分数的标准入学。这种便宜,谁个不愿意去捡?

# W$ L- i4 G6 K) U/ d

 

# L! j. ]# ?8 }6 \


    人往高出走,水往地处流。利益所在,不是政策所能阻挡的。可以预见,北京市政府绞尽脑汁出台的措施,不过是短暂的权宜之计。长久来讲,北京的水资源会越来越匮乏,北京的堵车问题会越来越严重,北京的外来人口仍会如潮水一样涌来。噩梦才刚刚开始,调控根本无济于事。

$ C/ Q* D% k; s( T

 

' \9 }% g5 Y6 O$ H6 O9 b3 W


    北京的问题不只是北京的问题,这其实是全国的问题。中国的政策,很多是锦上添花,而不是雪中送炭。例如,北大、清华每年享受着国家数亿元的拨款,而一些落后地方的院校可能连教师工资都成问题。在巨大的分配差距面前,只会收获更大的贫富差距。先进的地方更先进,落后的地方更落后。

& D3 O3 r8 ]' X! q2 A6 i4 |# x% d

 

4 @+ F7 u7 k3 j9 M( r


    南水北调耗资巨大,为的是满足京津巨大的用水缺口。但是,如果中部地区有像样的大都市,京津的人口吸纳功能还会这么强吗?还需要耗费巨资调水吗?有那些调水的钱,为何不扶植地理条件优越的城市?

* }% y) r; V L7 E

 

& N" j1 |" E: j% U$ z: a


    中医治病,讲究调理,头部的病可能要去治内脏,源头问题解决,健康的清流自然会源源不断。我国目前的城市发展,却往往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堵车了赶紧限行,人多了赶紧限制外来人口,一说环保就强制拉闸限电。这些措施,可能会取得短暂的疗效,但下一次爆发,却更恐怖。

: ~7 ]; Q6 k! D. g0 E

 

- r9 ^0 @* }9 w6 n7 H4 r# h& l


    北京的问题,绝不能只在北京解决。这其实是贫富差距的问题,是资源分配不公的问题。只有其他地区和城市得到充分发展,涌向北京的人潮才会得到分流。如果在自己的家乡就能安居乐业,还有多少人会离乡背井去做北漂?        文/王逸风

; j }, P6 m2 L: G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10-12-7 18: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 [, d4 }; v- o. ? J

不要用所谓的经济杠杆, 就用行政政策.

7 z$ w3 }9 r8 x: j

 

/ P- G( M/ {8 l5 X

咱们国家的经济杠杆已经变味了,其本质就是压榨人民的理由,但对实际问题却丝毫起不到任何解决作用.

% O+ S1 f+ ?+ j- E

 

. s+ l: g3 g5 T- Y' Q9 ^

自己的境内有的地方像是美国,有的地方像是朝鲜,如果人口放开,那不出大乱子才怪呢. 等什么时候中国境内的文化差异小了, 贫富差距小了,都知道尊重历史了, 再放开移民政策吧.

发表于 2010-12-8 04: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允许土地私有 人人都可以在农村买地盖成本低廉的别墅 就不会都往城里挤了

发表于 2010-12-21 21: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已经消失了,哪还有未来呀
发表于 2010-12-23 16: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大-贝-勒NO20在2010-12-8 4:58:00的发言:
$ @, ?) U; K0 ^& q* u+ h! }9 P' L

如果允许土地私有 人人都可以在农村买地盖成本低廉的别墅 就不会都往城里挤了

' M( P# v4 j4 [3 p6 K

土地原本就是私有的,后来被人强行.....

发表于 2010-12-22 08: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是一支龙头股 为的是拉动大盘增长 炒烂了之后就会变成一支垃圾股被抛弃

发表于 2011-3-1 21: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调控 强有力的调控 就有未来!!!
发表于 2011-3-9 13: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0 u; c: ~- K( B
  2 v; j4 a$ { p
           北京城是49年靠北京城的百姓和傅作义将军领导的将士合力用和平起义的方式交给共产党政府的。为的是保护古城建筑和文化。一座城的建设靠的是祖辈的创业,但一座城市的延续和发展靠的是后辈的传承。所谓传承,传承的是在这座城市环境中长久共同生活所产生的与其它城市不同的生活方式、娱乐方式、公共空间中约定俗成的生活秩序、人际交往方式、相同的风俗习惯、相同的价值观等等,这是每一个当地百姓从出生就浸淫其中深入骨髓的城市文化。这不是物质的东西而是精神的追求。它是一座城市的灵魂,是让在这座城市生活的百姓有归属感和安全感的凝聚力量,而这一切没有文化传承的人是不能理解的。 / Y3 I2 q) x7 I) G
 2 x( Y0 G$ M# b7 S. L Q+ B! `
    北京人作为北京城里人是骄傲的,因为历史的沉淀,给了北京人太多的文化, 老祖宗们为皇城根下的百姓,留下了香山的红叶,紫禁城的红墙绿瓦\北海的船,颐和园的水.别人唱让我们荡起双桨,唱的是梦想.我们儿时听着的满天鸽哨和钟楼鼓楼的暮鼓晨钟,在北海荡舟,在什刹海溜冰,在香山赏叶,在景山赏月,在颐和园赏雪.我们唱的是现实.作为北京人是幸运的.但是北京人作为首都人又确是悲哀的。因为作为北京人,计划经济时代,无论是战功显赫还是知识渊博、抑或是建设首都需要被政府从土地上征调而来放弃土地成为工人的第一代新北京人与老北京人一起将古城建设成都城,用自己的劳动,支撑、保障着庞大的中央机构的正常运转。他们和全国人民享受着相同的待遇,拿着扣除了医疗、住房等各种福利费用的低工资,等待着政府承诺的福利分房。但直到改革开放,除中央政府机构外,大部分的北京市民并没有分到国家规定的标准面积的住房,也没有拿到相应的补偿款。 * {" G! g9 y7 t. ?3 B9 N
 . q4 u& R9 X4 N% s( ~7 z* p. D
    作为北京人,北京城的现代化发展是建立在牺牲北京人的利益之上的。改革开放之初,北京发展没钱,于是城市转型,关闭工厂,让大批工人下岗,用卖工厂的地来招商引资,引进外国资本家的资本在这里盖大楼建开发区,用廉价的外地人员替代本地职工赚取了第一笔财富,接着农转非,用计划的手段低价征收农民的土地,盖商品楼,吸引全国的富人来买楼,炒高北京的楼市。现在郊外该占的占了,该扩的扩了,就只剩城中心值钱的地方,也是北京本地人生活的文化中心可以拿来卖钱了。北京人悲哀地看着用自己的牺牲换来的汹涌的外来人群,炒高楼价,然后把房子卖掉,回到家乡过富足的生活。一轮一轮的重演着相同的片段,没分到房的自己被挤出北京居住。分到房的住在狭小面积的老楼里得不到改善,即便房价再高,也与己无关,因为这是自己的家,搬不走。还要承受来作“贡献”不作“牺牲”的外来者的谩骂和攻击。他们牺牲了自己,成全了全国人民来北京,却还要听包括来自享受国家救济的贫困县,在北京人捐款建的希望学校读了点书,寄希望挤进北京脱胎换骨的外来者说北京人吸了全国人的血。他们有理由夺回来。 m$ d% X$ F. U( u8 I
  ! ^$ h3 S S; q. I
    作为北京人,有自己的地方领导,但悲哀的是北京的领导有领导全国的魄力。中国因为有区域和省级划分,才有了中央领导与地方领导的设立。不同的位置考虑不同的问题,作为一个地方领导,管理本地人为本地人谋福祉是他们的首要职责。而建立公共有序的持续,保证城市可持续发展,建立相应的措施是考验地区领导是否称职的标准。一座城市的土地、水、自然资源都是有限而不可再生的,所以,建立公正公平的准入标准,有序地扩大城市规模和人口,并保证这些人的生活,是地区政府的工作。不按正常程序进入的人,他们的福祉就该由户籍所在地的政府负责,他们没得到是当地政府的失职。这是常识。但北京市政府却不懂,或不想弄懂。在他们眼里和心中管理和保护的不是有北京户口的人,北京建设积累的财富不能首先名正言顺的分享给为改革开放做出牺牲的北京人。而是所有在北京炒房赚钱回家享受的,在户籍所在地享受着当地的福利,在北京仍旧想与北京人分享相同待遇的外地人。北京领导们把他们统称为新北京人。 # D; t: n! J+ u- d
  3 ?5 G) G% c5 ]6 k8 q# X
     所以北京人悲哀地发现北京人的牺牲换不回像上海市政府对为世博会拆迁百姓那样的感谢。更换不回外来者的感谢。北京人还悲哀地发现由于政府在没有建立相应管理措施的情况下放开外来人口无序进入,使得自己不但要承受房价暴涨、交通拥堵,水资源枯竭,生存环境变恶劣的同时,还要承受无序竞争带来的适者生存,优胜劣汰,非人类文明的丛林法则以及承担着本地高度发展后本该受照顾的老人、孩子、弱者被外来者叫嚣着赶出北京的恐惧。北京人更悲哀地发现只有在利益分享的时候外地人是新北京人,而承担城市责任的却只有北京人,一场非典让北京人明白了,首都可以搬走,而北京搬不走,当北京被破坏殆尽的时候,政府可以迁都,所有的所谓新北京人可以回乡,北京领导会带着北京人随政府迁走吗?不会。只剩下走不了的北京人独自守着既不是都城,又没了北京文化,几代人心血和财富灰飞烟灭的废城黯然神伤。这就是非典后的北京人,纷纷卖掉房产背井离乡移民海外或送子女远赴海外留学的真实原因。同时北京的百姓不由得在心里默问,一个不能保护北京百姓文化\利益的政府能称为北京市政府吗?一个不尊重北京百姓的诉求,不为北京百姓谋福祉的领导是称职的北京市领导吗? / i$ a+ e- Q* W* I a* U
  + a6 |& h4 q7 w% K
 
发表于 2011-3-10 22: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自己家里有宅基地,就不应该在城市里购房。
发表于 2011-3-11 00: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化遗产保护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打击,比文革还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9-17 04:09 , Processed in 1.138840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