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查看: 20494|回复: 28

圆明园廓然大公照片再分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2-15 09: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圆明园四十景之廓然大公后称双鹤斋现已知资料中最早出现在《圆明园四十景图》中。

0 {1 h2 T, n/ I- S

 

\. O5 {6 L8 \1 p6 \) v1 D9 l( `

 

; Q- H; J" G3 w

圆明园廓然大公照片再分析

圆明园廓然大公照片再分析

: k4 |9 ~; j/ E% ?* \: z


 

6 ~$ f5 |" I6 k- q2 f3 c+ S

      据《故宫博物院院刊》载《圆明园新证——乾隆朝圆明园全图的发现与研究》(端木泓)

% G, D1 B. @3 @# z. I

一文所披露的故宫博物院馆藏1704号圆明园地盘图显示:廓然大公景区已经与照片上的样貌

" V: G- Z& @ M% ?' m5 Q( V

极为相似,其年代为乾隆十九年(1754年)在原廓然大公(四十景图)基础上添建或改建。
      该1704号地盘图绘制时间截止于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乾隆四十四年以后出

/ O7 _5 Q1 d: [- C. G) r k

现的改动均以粘贴纸条方式修改之,最后涉及改建项目为道光十一年(1831年)慎德堂。

! ?8 r4 W8 L2 ]! [! U* y; K- u, e

 

$ b( H/ P: y" R. N" x/ H( w3 _6 R

 

圆明园廓然大公照片再分析

圆明园廓然大公照片再分析

7 C/ r* P) p' c2 I# j8 S$ y1 y# R

圆明园廓然大公照片再分析

圆明园廓然大公照片再分析

圆明园廓然大公照片再分析

圆明园廓然大公照片再分析

圆明园廓然大公照片再分析

圆明园廓然大公照片再分析

圆明园廓然大公照片再分析

圆明园廓然大公照片再分析

+ I V% W2 J: o8 s# L& W0 Y

     该1704号地盘图上,对比照片,仅仅没有西北角上的7号建筑即影山楼,其余俱在;另外,

3 ]) x8 f, I1 b6 M

北边8号建筑即秒远轩1704号地盘图上标示为两间前后廊,照片上看似乎大于两间,可能有所

# |' p7 V1 ~1 {6 R' Y% l

改动,烫样上显示8号建筑秒远轩为三间歇山顶。该两项添改建1704号地盘图没有显示,该图

% k. ~; W+ J8 d5 Y5 `, ^; @

亦没有显示乾隆五十五年的任何改建项目。
     是否可以认定此处景区西北角的改建是在同治大修时期,若此,则此处的添建当
在同治十

+ i( k9 @2 k5 h6 B

三年之后。

, i6 [% J# l- F% r

 

5 }1 C& i& e3 v! N

    大致结论:
1、四十景中廓然大公状态从风格看为雍正皇帝所建。
2、乾隆皇帝于乾隆十九年开凿了自南向北穿越景区的河道,添建了3号临河画、5
号澹存斋、

$ P9 \! r( t5 N7 k6 S# |5 @

     8号秒远轩。1号廓然大公到5号澹存斋的连廊和一孔小桥以及东部的连廊均在此时建成。

1 b9 I, X3 ?0 W7 a

3、同治重修时,添建了7号影山楼,扩建了8号秒远轩。

" N X$ j* M( n. l

 

发表于 2010-12-17 06: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一组照片4张拍摄者是很从容拍的 从前有人说规月桥那张是偷着遛进去拍的等等,这种分析完全是瞎猜,也不靠谱,现在其他的露面了不攻自破

9 h* {% k8 S, ~/ Q. M- U

 

7 P0 @1 f+ h2 X

此照片是目前发现的唯一一张圆明园未毁前的建筑照片。可廓然大公景区离各个大门都较远,一般人很难靠近并拍照,这张照片又是如何拍摄的呢?据笔者分析,此照片的拍摄者可能是买通园内看园的太监偷偷遛进去的,再加之廓然大公四周树林茂密,巡逻的士兵很难发现,拍摄者可以有一定的时间进行拍照,但奇怪的是既然那么费劲的来到园子里,为什么不多拍几张呢?据笔者个人分析,有三种可能:第一种是,摄影师确实拍了廓然大公其它景点的照片,但由于各种原因,并没有保留到今天;第二种是,当时摄影师在拍完规月桥后的确想拍廓然大公其它景点,但身边陪同的太监(或其它人员)怕惹事不让摄影师再靠近廓然大公,所以没有拍摄其它景点照片;第三种是,当时摄影师在拍摄规月桥的过程中因曝光时间过长而耽误了时间,所以被看守园子的其它太监或守园士兵发现,将其轰出了廓然大公景区,故没能继续拍摄下去。

发表于 2010-12-17 09: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从照片上看,整个景区非常干净,对比同时期清漪园,明显是有人管理的状态的,建筑状况也是完好如初,严重怀疑是刚刚修缮过的,

( J5 P) z8 P% w/ I0 g, [% J- ]

 

; U3 T7 q: D: G+ i D

从拍摄方面来看,首先拍摄者是时间非常充裕的,惊心选取了多个视觉拍摄,几乎还原了整个景区的原貌。当然视角还是艺术视角,不是建筑记录的视角。

6 l9 w! O' i: k4 \

 

2 x7 U" d* n& ? t

感觉不太可能是偷拍,另外如此处照片较多,可能也印证了其他中式建筑较少,或者比较零散,也许廓然大公景逃过了1860年的劫难,但也是破败了,

6 k0 i6 q0 I$ H% h0 p

 

* x! _1 N) y* j. N; M

清廷维修了后才有这样的景色如初的局面。

5 R- K8 g( R% [6 D* k& h

 

) m# N. I% |: H! w2 z, o

楼主标注的“?”建筑比较奇怪,按拍摄者的习惯,拍摄的细致,并且喜欢有景深层次的照片,没有理由漏掉一个游廊链接着制高点上的四角攒尖亭这样的显著景观,

0 a/ {5 a: n- Z+ [

 

0 ^1 \$ ?/ b$ ~$ F

鉴于建筑实物和汤样有些不同,怀疑这个制高点上的建筑是否存在过。

( f* [+ t [3 ?" ?. I9 s1 S, |

 

E; g8 x7 f+ C2 S7 b9 h, M4 O4 y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6 08: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北京中轴线在2010-12-15 21:32:00的发言:
' X/ P$ j) I, j5 L7 m

1704图重新标示如下:

% d5 a" `! G' z( E h3 m2 @# l

 

3 k. O6 W6 ~: K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704地盘图.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 l* O( r& L q- M; x

看来同治年间或者添建了6号建筑抱厦及重新进行内檐装修、8号建筑由两间改建为3间。

) v, n' W' i& K0 { Q

仔细分析照片和1704地盘图,照片上7号建筑似乎被迁建了,它更加靠近了6号和8号建筑;现在,照片上7号建筑看上去几乎就在水边。也许1704地盘图表现不准确?

圆明园廓然大公照片再分析

圆明园廓然大公照片再分析

总之,照片表明实际情况与地盘图、烫样均有不同之处。这提醒我们:圆明园的某些东西实际上可能不是资料上所表现的样子。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5 21: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1704图重新标示如下:

# L" R" g5 N% d* E# A* Z. Y- D

 

& ~7 K" @5 V5 p4 R' u

圆明园廓然大公照片再分析

圆明园廓然大公照片再分析

8 j8 h1 N2 U9 w- L8 y

看来同治年间或者添建了6号建筑抱厦及重新进行内檐装修、8号建筑由两间改建为3间。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5 21: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斑马先生提供的烫样照片可以弄清7号建筑的状态,因为透视不明显,误以为6号、7号比肩,看来7号建筑靠后,看上去似乎是1704号图上兰框标示的建筑,但看起来好像远了些,有些孤零零的。如果把6号建筑后边建上抱厦,有可能在一条直线上,所以,1704图兰框内标示可能就是7号建筑.

- Y; V" L- v }( v( _. j Y5 T" Y2 n/ P

但是,3号和4号建筑相对位置烫样与照片不同(A点)为一新的疑问。

( P. C- B* `+ {8 k, w

 

0 L0 b0 r3 g5 H) s! z& C

 

$ @ i. c- u$ X, [3 O1 B4 {9 j& b

圆明园廓然大公照片再分析

圆明园廓然大公照片再分析

& k. j/ v/ n% K+ B! u, v


 

圆明园廓然大公照片再分析

圆明园廓然大公照片再分析

发表于 2010-12-15 21: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回旧照的发现,对了解建筑具体面貌很重要,绮吟堂是乾隆的书斋,也是乾隆所题的八景之一,看了旧照才知是悬山卷棚的,这比去看烫样远为真实~
发表于 2010-12-15 20: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张黑白的烫样太差了,都看不清楚,我提供一张清晰的以便大家继续深入探讨:

) F' P: Z, z: T/ J/ C1 s. Z& J. C

 

; e- z! X0 @+ v, E5 p# G3 L8 [

圆明园廓然大公照片再分析

圆明园廓然大公照片再分析

发表于 2010-12-15 21: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赐教不敢,我觉得楼主提出的几个问题讨论~对理清廓然大公一景的变迁很好,我刚想到~你提出的四十景中廓然大公殿对面的楼~很有可能在乾隆19年扩建时被挪盖,即影山楼,这样的例子在乾隆时屡见不鲜~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5 21: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斑马二世在2010-12-15 20:58:00的发言:
) W# Z' {% U5 n. _9 t( Q3 q

这张黑白的烫样太差了,都看不清楚,我提供一张清晰的以便大家继续深入探讨:

+ L4 [: b# K( j4 g' r( a& q

 

8 \! \% \! c, {# u% R* u8 S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廓然大公烫样.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p" c( e/ d, R+ P$ \* {, U

先谢谢斑马先生。

. L' o) k& P8 L

此图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很好,很好。

发表于 2010-12-15 20: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北京中轴线在2010-12-15 19:27:00的发言:
5 K- g: t( l; ]( n1 c: d ^5 t

疑问确实不少。烫样上廓然大公殿对面没有楼,有的是一座三间周围廊歇山顶的殿,1704地盘图上此殿或是三卷殿或是有宽阔的前后廊,与烫样不同;殿东边还有一小亭,此点与1704地盘图一致。

# I- y# u; Z Y6 E5 \6 P

还有可能四十景中廓然大公殿对面的楼在那座三间殿的后边,烫样中没有表现。由于此处不涉及照片内容,而是1704地盘图与烫样不同,所以前边没有涉及,以简化版面。

4 s9 ~( H$ _1 l3 _% P' V" [* `7 A# g- S

 

0 u8 D+ w2 g4 e5 }. N0 Z4 E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0101214139145561.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Q9 H0 a: t/ w4 ^

手边资料有限,未及深入,立意虽有,论证有限,请各位高手不吝赐教。

9 ?: E0 b8 v# D% b- r

 

! J* N1 E- p% H3 r& Q% R |

 

% @ I. X7 d" K1 X

四十景图中~廓然大公殿对面画的楼~在乾隆19年扩建后已不存在,被峭茜居所取代,也就是楼主所问的~对面的坐北朝南建筑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5 14: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补充:6号建筑即静嘉轩,在四十景中为开放式敞轩;1704地盘图中为三间两侧廊无后抱厦。照片中此处被封闭,也许是木隔断式内檐装修,与样式雷烫样相同,而样式雷烫样中有后抱厦,并且被封闭。

" e% B/ H0 ^; R* f# v3 h5 {

据此,推测如下:乾隆十九年扩建此处未封闭且无后抱厦,可能没做大的改动,仍保持四十景图中的式样;至同治重修时被封闭或做隔断式装修,且添建后抱厦。也可以认为,同治年间修缮廓然大公仅在景区西北处做了改动。

发表于 2010-12-15 16: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样研究圆明园的才能把一个一个把景点搞清楚。我静下心来,慢慢消化。谢楼主。
发表于 2010-12-15 20: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中,但不知道楼主要阐明的观点是?此景点在同治年间并没有添建啊?那个烫样和图纸就有好几种。

2 E+ R! {4 F; |( Z5 }0 J

 

- ]. J- }5 e g& G7 w

 

: ?; B5 l5 c- F4 O9 u, U4 \9 w7 z

楼主最后一张图中四个问号建筑从左至右分别是:启秀亭、峭茜居、丹梯、采芝径

发表于 2010-12-15 19: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bbs.pep.com.cn/thread-442233-1-38.html

( z* L% p5 ` c+ d/ ?8 X7 y) ?

 

- {( Q5 x' ]) t0 N4 z7 G

 

6 v; M" j, A. R/ v' k

苏式彩画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5 19: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疑问确实不少。烫样上廓然大公殿对面没有楼,有的是一座三间周围廊歇山顶的殿,1704地盘图上此殿或是三卷殿或是有宽阔的前后廊,与烫样不同;殿东边还有一小亭,此点与1704地盘图一致。

$ T! C! E% p7 A# k# V. T

还有可能四十景中廓然大公殿对面的楼在那座三间殿的后边,烫样中没有表现。由于此处不涉及照片内容,而是1704地盘图与烫样不同,所以前边没有涉及,以简化版面。

/ T! g8 W1 O7 W5 x/ D

 

! @, D7 U& |* X3 V

圆明园廓然大公照片再分析

圆明园廓然大公照片再分析

% @$ L9 R& p0 H. ^, R8 b5 P7 Q

手边资料有限,未及深入,立意虽有,论证有限,请各位高手不吝赐教。

9 h# w( }2 o; A( L

 

发表于 2010-12-15 17: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棒,第一次见到此贴,不知斑马有何高见

发表于 2010-12-15 18: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帮楼主补充更正下~影山楼在乾隆19年扩建后已存在,乾隆题的双鹤斋八景之一,包括山上两个亭子档案上都有,都不是同治时代新增的~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5 19: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双鹤斋在2010-12-15 18:53:00的发言:
帮楼主补充更正下~影山楼在乾隆19年扩建后已存在,乾隆题的双鹤斋八景之一,包括山上两个亭子档案上都有,都不是同治时代新增的~
: p0 K& A3 o8 G4 @9 Y2 r0 r' u O0 t

很好的提示。

1 U+ T/ V1 b a

但1704地盘图上没有7号建筑,很费解。另外廓然大公殿对面的坐北朝南建筑是什么?

; W! B. ?6 [3 a1 H6 T6 P

 

圆明园廓然大公照片再分析

圆明园廓然大公照片再分析

发表于 2010-12-15 11: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棒!

发表于 2010-12-15 11: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强贴留名!
发表于 2010-12-15 14: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照片是真的吗?第一次见圆明园毁前中式建筑的照片!!![/SIZE][/SIZE]
发表于 2010-12-15 13: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强帖,我也好好研究研究。
发表于 2010-12-20 02: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斑马老师多发点好图吧

发表于 2010-12-18 00: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就资料来说地盘图较真实可信,就档案记载来看地盘图通常是在实测之后绘出作为工程参考,而烫样主要是样式上的呈览,细节偏差很大。如,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影山楼非烫样所示为卷棚式硬山顶,而是尖山式硬山,有正脊。还有就是静嘉轩和澹存斋之间园墙,烫样上显示园墙在平地,而照片中显示园墙是随地势起伏的优美曲线。

, p+ P# h2 v- I3 m4 y

 

4 [7 H0 w b1 H3 N

如果照片确定是1879年拍摄的话,那那应该就是1874年同治十三年二月下旨维修后的结果,那次维修主要是南路主体建筑及围廊。

* o: n* s& v" e: G' T! n) q# c4 j

 

0 a: Q$ M6 d) B# p, w4 g

如照片中显示东路爬山廊远处瓦面似乎明显的新旧分界(也有可能是角度变化),而采芝径方亭所处位置并不直接临水,可能已经被叠石上的植物所遮挡取景不佳,这可能是未拍的原因,也有可能拍了,但目前尚未面世。

发表于 2010-12-26 11: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 |6 l' x7 v, S5 X6 E

 

9 F' m3 q' ?' M: f! X$ [

 

* j6 P6 i4 v2 e3 x8 r

 这句话 ~ 不就意思是说有好几张

( J8 J1 c7 f9 K0 }

 

* k, m$ V3 a1 K7 M/ G7 M6 Z

 

# {. e% u2 y' H5 t8 p

圆明园廓然大公照片再分析

圆明园廓然大公照片再分析

4 e' u& w. r/ ?7 {, D: i: P


 

发表于 2010-12-25 17: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对於圆明园 ~ 终於有点概念了
发表于 2011-2-14 18: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突然想到那张规月桥的照片是否跟那时是同时拍的 ,从地上长的植物来看应该是的
发表于 2013-5-11 10:52:0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英法夷祸乱京畿后三山五园残存的不多完整建筑群落,据说连内部供设都保存完好,洋人根本就没注意到这个僻静所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1-5 07:25 , Processed in 0.166317 second(s), 20 queries .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