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印象 # ]/ W) i9 s: A7 P& E/ w
, e; z( u* b* W* c8 v
(一) 9 [% [9 ?/ k2 ]1 E* T. b
6 E7 B" q5 O" t- F; b, S 1966年过春节不久学校开学了,这是我们毕业班同学在附小的最后一个学期。而此时,文化大革命的波澜已在文艺界开始涌动, 附小还是一弯明镜的水面。记得金久雄老师在课堂上常给我们出各类作文题型进行写作练习,有叙事的、写人的、状景的、议论的……廖永哲老师每节课在给我们全面条理性的梳理数学知识点的同时,还总是以启发的态度和我们一起分析难度不小的典型应用题的求证,所有这一切对他们来说是再普通不过的事情了,他们希望这些孩子能考入好的中学。
* O" D, O, q( x3 b* L6 B" Q 一些有特殊专业要求需要提前招生面试的学校也开始了工作。记得我们班的周新惠和六一班的一个男生参加了文艺团体的面试。一个星期天,金久雄老师还带着刘方方、范念军参加了外语学校的招生面试。 同学们也纷纷开始照毕业证上需要的一寸照片,还互相交换,留作纪念。但是,谁也不会想到一场风暴即将来临,搅乱了我们的学习生活,搅乱了我们的师生关系……
1 k4 I7 k! t! E' }" k" L) F (二) 9 E; B% w" } H1 F; Y
不久,机械学院出现了大字报,也影响到了我们小学。在教学楼外墙上陆陆续续贴出了一些,有老师写的、有学生写的。 记得文革前,我们曾到金久雄老师家去玩。看了金老师的相册,里面有她抱着小狗的照片。不料到了文革,就有学生贴出大字报,说她抱着哈巴狗照相是资产阶级生活方式。因为,在那个崇尚劳作、朴素而缺少全面审慎、审美教育的年代,少男少女们在那狂热的喧嚣中,很难坐下来安静的想一想,他们接受不了他们曾经尊敬喜爱的老师怎么还有过这样的生活。而教我们数学的廖永哲老师也遭到了一些学生的打骂。还有谭文盛校长等,尽管谭校长是曹苏林同学的大爷,也未能幸免。
2 l; }% I. D6 P& l w5 W9 `- G" A5 R
9 P5 w9 r* k2 u 文化大革命的到来,打乱了原本已有的秩序,学校也停课了,我们的小学毕业考试最终没有考成。在那个我们原本该小学毕业的季节,我们没有照上师生毕业照片,也没有拿到毕业证书。暑期来临了,我们从学校回到家。 过了一段时间,社会上兴起了"返校闹革命"。中学尚未进入,我们只好重新返回附小"闹革命"。 8 Q+ ~; W" I: v9 ?. T" V! u
2 i0 y2 F3 ^/ O/ L; A& G- @# | 毕竟我们当时只有13岁,还会有孩子样的举动与想法。严华,董亚平和范念军回学校来了。每个人带点零食当午餐,那时大米花四分钱一包,玉米花三分钱一包。几个人在空空荡荡的宿舍里,把从家里带的零食放在桌上盘子里,津津有味地吃着"自助餐",非常开心。年少的小姑娘们浑然不知险恶的乱局正在到来。 我们大多数同学的父母开始在单位经受着文化大革命浪潮的冲击。但是,只要他们能见到孩子的时候,总会叮嘱他们不要参加打砸抢,遇事要动脑筋。果不其然,日复一日的文革把越来越多,大大小小的领导干部打倒了,我们班有同学的父母也在其中。他们被批判,被罢官,还有无奈自杀的,家破人亡。造反派还擅闯民宅抓人,逼得同学父母离家东躲西藏。 5 _* R( _; c7 n4 f& P1 d1 H H) ]" k
! U0 J+ `: K& ~
这片"红色恐怖"也影响了他们的子女。一日女同学们在操场上一起踢包,郑凯梅和范念军坐在地上,哀叹自己不能参加红卫兵。因为她们的父母都被打倒了,范念军的表情很是沮丧。当时有这种处境的同学不能加入"红卫兵"。使得他(她)们不得不在附小和同学分手,离校。 在那段混乱的日子里,老师无法教书,机院东方红派人安排附小学生参加大学生的活动。 返校后,我们曾和大学生一起去郊区参加过麦收,同学们是跟在大学生后边捡麦穗,好像去了一个星期。 回来的时候我们坐着大卡车,快到学院门口时下来列队,唱着歌走进学院。大学生让我们走在队伍的最前面。我们唱着歌排着队,满自豪的。尤其那顶草帽背在后面,神气得很,觉得劳动了,真光荣!街上的人都看我们。
4 @4 k# X2 A4 F& x# l" w1 K
4 z7 P2 F9 n, x 班上一些同学参加了大学生组织的东方红大型歌舞表演,在机械学院新礼堂里排练,和东方红组织的红卫兵到北航刷过标语。 1966年9月15日,附小一些学生跟着大学生们一起去天安门广场,参加第三次毛主席接见红卫兵的活动。刘小群就是在脖子缠着纱布状况下去的广场。那是此前他在院子里奔跑,由于莽撞不幸让晾衣绳勒伤了脖子,所以记得格外清楚。
' H; R$ T1 U& w / s7 t6 P% _& C7 |3 ^/ J2 ^
(三) . _% r1 u# b( |3 k# r: W
文革开始后,同学们都会滾瓜烂熟地背诵毛主席的老三篇(《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随身总带着毛主席语录小红本本。 一天在回家的路上,王惠英叫严华和王海英一起宣传毛泽东思想,三人上车后在售票员旁边的位置站好。 & T4 v/ T N9 f: A
$ L- B/ Y' I! u+ X 车一启动,王惠英就大声念道:毛主席教导我们说"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 她的语音刚落,严华赶紧接着念一句最简单的:毛主席教导我们说"要斗私批修!" 王海英又赶紧念:毛主席教导我们说"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看起来,反动派的样子是可怕的,但是实际上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力量。"
! e1 o8 P/ r1 Q- W0 q$ p+ a
' W! T, x3 y0 I* K7 B* g 一想起当年勇敢宣传毛泽东思想的那种莫名的冲动和无畏的激情,真是既单纯得可笑,又有点"少年心事当拿云"的味道呢! , S5 C5 V8 B; C
0 P) p4 Z, v4 q) ]7 v4 r4 G[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5-4 8:22:38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