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手则》水鹨有点乱,纸质版和电子版文字描述差异很大。1、《手则》纸质版
水鹨 WATER PIPIT Anthus spinoletta P:Shui Liu
描述:中等体型(15厘米)的灰褐色有纵纹的鹨。头顶具细纹。繁殖期:特征为下体橙黄色,胸部色较深且仅于胸侧及两胁具模糊纵纹。冬季:上体深灰色,前部具浓密的纵纹;下体暗皮黄色,前部具浓密纵纹。
虹膜-褐色;嘴-略黑,冬季下嘴粉红;脚-黑色。
叫声:受惊扰时作双音尖叫tus-pi或chu-i,重复数次。较粉红胸鹨声细而尖。
分布范围:古北界、印度西北部、中国及印度支那北部;越冬至繁殖区域以南。
分布状况:亚种coutellii繁殖于新疆西北部、青海及甘肃西部,但越冬在中国南方及台湾。迁徙时甚常见。
习性:喜高山草甸及近溪流的多草地带。
2、《手则》电子版
水鹨 Water Pipit
雀形目 > 麻雀科 > 鹨属
PASSERIFORMES > Passeridae > Anthus spinoletta
描述:中等体型(15厘米)的偏灰色而具纵纹的鹨。眉纹显著。繁殖期下体粉红而几无纵纹,眉纹粉红。非繁殖期粉皮黄色的粗眉线明显,背灰而具黑色粗纵纹,胸及两胁具浓密的黑色点斑或纵纹。在手中时,柠檬黄色的小翼羽为本种特征。
虹膜-褐色;嘴-灰色;脚-偏粉色。
叫声:柔弱的seep-seep叫声。炫耀飞行时鸣声为tit-tit-tit-tit-tit teedle teedle。
分布范围:喜马拉雅山脉、中国;越冬至印度北部的平原地带。
分布状况:繁殖从新疆西部的青藏高原边缘东至山西及河北,南至四川及湖北。南迁越冬至西藏东南部、云南。有迷鸟至海南岛。甚常见于海拔2700~4400米的高山草甸及多草的高原。越冬下至稻田。
习性:通常藏隐于近溪流处。比多数鹨姿势较平。3、不同和共同之处不同之处已用黑体字标出。共同之处:水鹨繁殖期下体几无纵纹,非繁殖期前胸具浓密纵纹。二、目前一般公认的观点1、繁殖期水鹨(spinoletta blakistoni)下体暗黄,胸及两胁几无纵纹,脚黑色。
- B2 d" f! a# l, r
/ h& L; l+ T+ l+ a
8 F# ?: d: S, ?1 s黄腹鹨(rubescens japonica)下体皮黄,胸及两胁具黑色纵纹,脚暗黄色。
6 W0 {5 _$ S1 ?: X6 L
1 D& ~$ S5 U8 Z. `; w2 u
) F/ M U( j4 w) o$ F! ~. S2、非繁殖期水鹨(spinoletta blakistoni)前胸纵纹浓密,脚黑色。
8 [- s7 ^6 \! n4 |1 X# t
6 B: D0 ~1 Y6 o- Y! w8 u
~3 N! X8 j3 ?+ F+ z黄腹鹨(rubescens japonica)胸及两胁纵纹浓密,脚暗黄色。
$ ]- C. K$ `5 P( s
% n2 F# b7 d; V3 I. z2 n/ i
- E" x3 x( u7 K( }
三、水鹨和黄腹鹨的识别1、脚的颜色。
水鹨脚黑色,黄腹鹨脚黄色。这一判据比较容易和准确。不过,有时也要考虑光线对颜色的影响。同一只鸟,由于角度不同,脚的颜色会有变化。/ J0 ^7 ]3 S9 I. Q9 I

" N$ u5 N! E& j3 l! I- e5 h) t
5 i5 e; B# n( g* r
3 W7 e \5 t- `9 b) x5 }: M& C
: Q4 X8 B& H/ ]$ L2 d4 B
5 k# _0 e( J' g( d/ ^) a
2、下体纵纹总体讲水鹨纵纹稀疏,黄腹鹨纵纹浓密。具体要分繁殖期:水鹨无纵纹,黄腹鹨有纵纹;非繁殖期:水鹨两胁几无纵纹,黄腹鹨两胁纵纹浓密。繁殖期比较容易区别,非繁殖期主要比较两胁纵纹的浓密。水鹨前胸纵纹浓密,两胁纵纹稀疏。: b# e0 N5 d9 s' p% _& Y1 _

; F* u1 b7 T: v$ }8 @+ R; k! D
% `' K+ k& Q- g4 {8 c* B
3、一般要综合考虑脚的颜色和两胁纵纹浓密水鹨! d4 g/ o% i! m. G" T% v. A' F4 R

* z5 w% }( U4 m
7 Y5 K3 X* U( X7 n% C5 ]5 X: n+ i黄腹鹨5 h# R: C4 @* M+ x E$ y0 h

: q/ _" n. t' ?4 F
# q# t: f$ l) ` e4 m+ 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