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917|回复: 3

[原创]抱素斋主释读赵松雪《论宋十一家书》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1-2-4 21: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 V" h/ [- M+ t4 l+ p

近日受友之托,为其手书出版法帖注释古代书论数篇,并呈诸前辈哂正。再拜!

! z$ o; f0 C0 j4 K8 b

 

7 l+ d8 k) }% V1 q# }% L

【编后记】

2 {) [8 e" g% n% z' ~% H; `

赵孟頫之《论宋十一家书》辑自于《松雪斋集》等书,是赵孟頫对宋代书法家书风的评点,散见在其各类书法题跋之中,非一次成文,编者分别辑自于不同典籍。

3 Q, k; d2 `" e' f. _# F

原题为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历代书法论文选续编》选编时所拟,所以命名为《论宋十一家书》系因文中分别对李西台、欧阳公、蔡端明、苏子美、苏东坡、秦少游、薛道祖、黄长睿、李博士、黄太史、米老等以上十人的书法的点评。

5 o6 }+ A% x) w: n: P

但殊不知李西台、李博士其实即是李建中一人。建中,字得中,号严夫民伯,北宋书法家。历太常博士、直集贤院,迁金部员外郎、工部郎中、西京留司御史台等职。因曾官太常博士与西京留司御史台,故称“李博士”或称“李西台”。编者不察,以为点评十一人,是大谬矣。

2 @6 @5 [2 b# z( L

实则点评:李建中、欧阳修、蔡襄、苏舜钦、苏东坡、秦观、薛绍彭、黄伯思、黄庭坚、米芾等十位书家。

% q3 H$ X0 ]$ j" H

另,第五评:“东坡书如老熊当道,百兽畏伏。黄门书视伯氏,不无小愧也。”后半句令似人费解。

5 n2 U; E& q$ J" u

细察之,“黄门”即是苏辙别称,因其官门下侍郎故称。“伯氏”即指其兄苏轼。于是,困惑迎刃而解。

, m$ m3 A( z0 C; K; \1 f1 g

再,第九评二评李西台:“李博士书如五陵贵游,非不秀整,正自不免于俗。”依然后半句令人费解。

" V' S5 [+ T+ N6 I' _4 \8 n: H

按一评,松雪对西台赞誉有加,缘何“非不秀整,正自不免于俗。”考“免”字古通“勉”,有勉强、屈从之意,悬疑即解。

/ m2 J, x9 T3 G) S& b

 

' l# r) ?' i2 f7 L; z) k8 G2 r: S

若鸿 识

回复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2-4 21: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抱素斋主释读赵松雪《论宋十一家书》

: A. p i3 a& a& j6 Y- L5 C

 

6 h! o9 `. f) i! V# P4 y2 s0 b

作者

; L) E2 M! `9 Y8 J

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松雪道人,又号水精宫道人等。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又称“赵吴兴”。元代著名书画家,系宋太祖赵匡胤第十一世孙,秦王赵德芳之后。元世祖时,以以遗逸被召,官至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时称“赵承旨”。卒后追赠魏国公,谥文敏。著有《松雪斋集》。赵孟頫是元代初期极有影响的书法家。他博学多才,能诗善文,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并以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他善篆、隶、真、行、草诸体,尤以楷、行著称于世。《元史》本传载:“孟頫篆籀分隶真行草无不冠绝古今,遂以书名天下。”赞誉极高。其书风遒媚秀逸,结体严整,笔法圆熟,世称“赵体”。与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并称为楷书“四大家”。

; V+ w+ q1 T, d7 N. R

 

$ R* o7 w0 v* d/ n: [

【题注】

L9 [' ~5 j. B# w: h

赵孟頫在中国书法艺术史上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和及其深远的影响力。他的论书思想体系绝不亚于他的传世书法作品。他有不少关于书法的独到见解。他认为:“学书有二,一曰笔法,二曰字形。笔法弗精,虽善犹恶,字形弗妙,虽熟犹生。学书能解此,始可以语书也。”尤其他在书论中提出“用笔千古不易”的观点,惊世骇俗,振聋发聩,影响之大,以至今日仍聚讼纷纭,争论不休。

0 a7 B2 X ]3 }# w/ Q- S' l

本编《论宋十一家书》辑自于《松雪斋集》等书,是赵孟頫分别对李建中、欧阳修、蔡襄、苏舜钦、苏东坡、秦观、薛绍彭、黄伯思、黄庭坚、米芾等十位宋代书法家书风的评点,原题为上海书画出版社《历代书法论文选续编》选编时所拟,因是分别辑自于不同典籍,非一次成文,李建中以李西台、李博士之名出现两次,故误为“十一家”。此文汇集了赵孟頫在中国书法艺术理论上重要的书学思想,颇值得学习借鉴。

: S+ r! |" @. F8 O6 G. \3 A

 

( a+ L3 C9 t+ o& L; ]. Q" k0 L4 g

原文:

; k8 x; y+ R5 w* g; C

一、李西台书去唐未远,犹有唐人余风。

+ s9 w2 E& ~, w4 M! {! v V- K

注释:

( E) T6 v) q$ l& a. }8 M

李建中的书法与唐朝书家的书法风格相差不远, 基本上沿绪唐人书法的余风。

+ b: W, j, Y5 d5 S* }

【译注】

/ I# \* \6 M1 q3 }& o0 e

    ①李西台:即李建中。字得中,号严夫民伯,北宋书法家。历太常博士、直集贤院,迁金部员外郎、工部郎中、西京留司御史台等职。因曾官西京留司御史台,人称“李西台”。

3 p' E) k; l3 q9 `, L# o$ \

 

* Y7 W8 M# R' P+ C) [/ D6 O

原文:

; i0 U: |9 J+ ^0 R7 r G4 R

二、欧阳公书居然见文章之气。

, e+ L, [5 a7 r! x/ M/ ^4 w

注释:

8 G3 ~' J% g0 V$ B. K: s, j

欧阳修的书法里面竟然可以窥见到他的学问和修养,笔底无一点尘俗之气。

: Q* T+ _) n/ O

【译注】

* h$ u' t: c& B% O, Q% ]

①欧阳公:即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卓越的文学家、史学家、书法家。

: Q' i! f0 f2 _2 c* o

 

! M# M0 C5 ?9 ^, V* t v3 ~6 K

原文:

0 e9 i o* g. z

三、蔡端明书如《周南》后妃,容德兼备。

7 s- m! G- ]- a% Z" q; V

注释:

! W0 t1 Y1 l8 I5 E6 A

蔡襄的书法,就如同《诗经·国风》里《周南》中描写的后妃一样,容貌品德兼备。

( W/ v8 K. B4 ] w

【译注】

8 H' Y+ ?2 C( X

①蔡端明:即蔡襄。北宋书法家,与苏轼、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因其官至端明殿学士,故又称“蔡端明”。 有论蔡京原为“宋四家”之一,后人恶其为人,乃斥去之,易为蔡襄。

6 r, k5 \, p1 y1 r

②《周南》:系《诗经》国风中作品,总计十一篇。

& B3 |& x1 H) f5 g+ {

 

" x. h; s6 Q/ P. x- Y

原文:

& ?$ `3 Y8 B: ?6 q1 V7 P8 _; g

四、苏子美书如古之任狭,气直无前。

" W) c3 K( H4 d% u+ x+ o

注释:

3 `/ x. b* f- T9 _

苏舜的书法如古代的游侠, 气象开阔,帅直奔放,一往无前。

7 x; g5 a3 i; {: T% m

【译注】

3 ^' s; \9 y# X* N' B

①苏子美:即苏舜钦。字子美,北宋诗人、书法家。他与梅尧臣齐名,人称“梅苏”。

7 u }' {6 H- Q; N+ v7 i( B7 O

 

5 ^7 A# i5 Q a1 p$ g

原文:

, o( @9 W- ]+ F) X

五、东坡书如老熊当道,百兽畏伏。黄门书视伯氏,不无小愧也。

; r. M0 s" a: g ^

注释:

# J% I6 j% m& I4 z y6 ^- Q

苏东坡书法就如一只老熊巍然立于大道中央,百兽见了都畏惧屈服。苏辙的书法如果拿给其兄苏轼看的话,怎么能够没有小小的惭愧呀。

2 Z& o1 @7 j' N( G; H( d( k

【译注】

; I& T# e- |& b/ _; J1 l6 R

①苏东坡:即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词人、诗人,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2 c! `( |' b+ Y; l& ]; z$ W, ~2 J

②黄门:即苏辙。字子由,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累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宫禁之门黄闼,门下侍郎旧称黄门侍郎。世人因称苏辙为“苏黄门”、“黄门公”。

) S) s8 c W9 V; Q# z9 h- g5 N

③伯氏:即苏轼。古人以“伯仲”论兄弟,此处指以苏辙之书见视于其兄苏轼。

. |" w& H" B7 _/ Q' R

 

! I/ ^- @+ o6 W: ]1 [: q4 c- f& _& r

原文:

. E( i3 `: ^" x5 t; a

六、秦少游书如水边游女,顾影自媚。

/ c& l, w3 O* a# i; P0 D! _$ q

注释:

3 G) D" Y% X. r3 c) q3 y! I

秦观的书法恰如在水边嬉戏游玩的少女,自我欣赏着自己水中的倒影,婀娜多姿楚楚动人。

6 S7 T! E: K0 r

【译注】

8 w2 H+ l8 B' t/ S- c' E

①秦少游:即秦观。字少游,一字太虚,号淮海居士,别号邗沟居士。“苏门四学士”之一,北宋文学家、词人、书法家。

1 A9 R( x J0 i' M

 

1 I! m2 N5 \7 z- y7 a% O

原文:

; \0 B0 l( b H& H, _2 e" y" m

七、薛道祖书如王、谢家子弟,有风流之习。

9 Z7 X B$ q# K; z+ u/ }. B

注释:

1 S5 c! f* q+ U P- B$ ^

薛绍彭的书法犹如王导、谢安家的子弟一样,有倜傥风流、潇洒超逸的风姿。

2 B- g/ Q8 r3 I8 K. I( a; U! D

【译注】

' z1 x D9 M& V' b/ ?: `

①薛道祖:即薛绍彭。字道祖,号翠微居士。北宋书法家,与米芾齐名,人称“米薛”。

+ C. e5 |$ r9 H

②王、谢家子弟:六朝时望族王氏与谢氏的并称。东晋时王导、谢安两大家族,皆居于乌衣巷,人称其子弟为“乌衣郎”、“王谢子弟”。王导、谢安与书法皆有渊源,两人均是东晋的大书法家。王导是王羲之叔父,擅长行草。谢安,更是王羲之兰亭集会的一员,平日与王羲之诗酒唱和,切磋书艺。

, i8 B% a) a ?4 G8 Z

 

; I$ q; W9 G2 V) V9 u% f* }. `

原文:

x4 f/ n8 G$ `( H. F/ l/ x: S4 P

八、黄长睿书如山泽之癯,骨体清澈。

- M+ b- W8 M6 [/ e+ y" M8 _

注释:

! m. O2 F8 ^/ b, d/ Q

黄伯思的书法就像山林间的溪水一样俊瘦净爽,通体明澈清朗。

: [( V/ p' t$ F5 s6 X, \

【译注】

" Q/ @1 |* f" Z% [, n4 m6 g

①黄长睿:即黄伯思。字长睿,别字霄宾,号云林子。北宋晚期文字学家、书法家、书学理论家。

' c* P0 m5 l+ c& o2 u6 n

 

1 y0 c7 V( V9 r/ ^8 u( ~: x- H" m

原文:

6 l& ]! s% P, b4 \7 K1 s4 n/ a

九、李博士书如五陵贵游,非不秀整,正自不免于俗

/ t6 K) R9 W. }; ?4 `( g5 E

注释:

3 z9 C* D& X/ X: |

李建中的书法如同居于五陵高贵豪杰之家闲适的王公贵族一样,潇洒率意,不是不能写得工整秀丽,而正是他自己不想屈从勉强于平庸流俗。

1 E" {$ s5 U Z

【译注】

# \1 K0 K) U* x/ z

①李博士:即李建中。字得中,号严夫民伯,北宋书法家。历太常博士、直集贤院,迁金部员外郎、工部郎中、西京留司御史台等职。因曾官太常博士,故称“李博士”。

②五陵贵游:五陵,即位于长安的长陵、安陵、阳陵、茂陵、平陵五个汉王陵墓,皆高贵豪杰之家所居。贵游,指无官职的王公贵族。此处泛指显贵者。 
免:古通“勉”,勉强、屈从。 
/ \0 |: `7 a; {) C9 `& D

 

0 C! z: t* Y6 x) `8 o) g, V' D

原文:

) p+ \8 P% w% W3 ~

十、黄太史书如高人胜士,望之令人敬叹。

- b4 H" K" O* ~. O$ L5 K9 j7 y7 n

注释:

* x" G" } ^% ~' _0 z( i

黄庭坚的书法就像是非同一般的绝顶高人一般,看到他不能不令人敬仰慨叹。

+ |/ B7 R6 { {! I! R/ W/ K. t8 Q1 d

【译注】

+ Q$ {: s* _9 M3 H9 @

黄太史:即黄庭坚。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因其曾官国史编修,赵遵古法,因称其为“太史”。

, f! y5 B T. {& J: I7 H

 

( F5 x& c5 U3 x" M1 t

原文:

! m7 {3 y& C- w1 B8 L

十一、米老书如游龙跃渊, 骏马得御, 矫然拔秀, 诚不可攀也。

4 f$ R. X$ @# a2 K

注释:

" _; o, M* b+ a( C% A

米芾的书法就如同游走的蛟龙飞跃深渊, 被驾御的骏马驰骋飞奔, 矫健俊逸, 这种境界真是高不可攀啊。

& p& x# b* K, B7 a$ G' p F7 `

【译注】

9 x& D) G0 p( y

①米老:即米芾。初名黻,后改芾,字元章,号襄阳漫士、海岳外史等、海岳山人等。北宋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宋徽宗宣和时擢为书画学博士,同年升任礼部员外郎,人称“米南宫”。他天资高迈、为人萧散狂放,好洁成癖,冠服效唐人,多蓄奇石,世号“米颠”。 与苏轼、黄庭坚、蔡襄并称“宋四家”。

发表于 2011-2-4 22: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真不错,我又学知识了!好帖
发表于 2011-2-9 11: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贴!学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7-13 21:59 , Processed in 1.276555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