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湖北岸,长廊邀月门的旁边,乐寿堂西侧,有个不大被游人注意的小园,叫“扬仁风”。有兴趣的人注意后可以发现,这个小园的建筑格局有些特别;而且,为什么起这么个名字呢?原来,这个小园是按一段故事设计建造的。
7 W+ k/ r) U% p. C* ~* `% v: l0 X/ i: x
9 k2 U: g4 E2 o4 } 相传晋朝时候,皇帝昏庸透顶,满朝文武也只知吃喝玩乐。百姓们叫苦连天,丰收年景都吃不饱肚子,一遇荒年便逃荒要饭,子散妻离。这时候出了一个很有抱负的青年人,叫谢安,他后来当了东晋的大官,就是他指挥他的侄子谢玄率领车队在淝水把前秦的皇帝苻坚打得大败,留下了“八公山上,草木皆兵”的话。他有个朋友叫袁宏,被选当了官。袁宏临上任时去向谢安辞行,谢安在宴席上拿出一把大折扇送给他,同时做了一个搧风的姿势,意味深长地说:“愿君上任之后要施仁政,扬‘仁义’之风。”袁宏很敬佩谢安,记住了他的话,后来,他果然为百姓做了些好事。而谢安赠扇“扬仁风”的故事也就流传了下来。 ; ]- _3 D4 _6 `( p
8 n; r7 P3 L) Z% j o& A9 j% }
这个小园的设计,就是在“扇”和“风”字上做文章的。它依山修建,整个是长方形,顶端的殿宇呈凹面状,好象一幅扇面,俗称“扇面殿”;殿前地上有八条青石,算作扇骨,两样合起来,就是一把展开的折扇。前面是一处“一”状的假山石,伸出一条小径,直插种成一圈的冬青,成个“中”字,小径终端又是一处假山石,傍临一个小水塘,成为“一”状;再加上砌成“几”字的围墙,凑出一个繁体的“风”(风)字,表现了赠折扇、扬仁风的故事内容。 " \; k% s1 O% z+ w0 z' a2 k; o
1 G n7 k3 O; `' o! g7 p
这所园林,构思精巧,布局紧凑,同时反映出园林设计者和劳动人民的政治理想。看看它,再想想这个故事,还挺有意思呢!
7 [9 p; v4 {2 B5 w/ E6 f ' ]4 a2 }% s1 x x! f8 A2 B
为吴老贡献老图一张: 9 u1 b( E" F" }) M+ I( j' s
另一角度看颐和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