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西水车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5》

 关闭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1-8-4 16: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924_3346_3在2011-8-4 13:28:00的发言:
- W+ m% {6 H: L4 _2 B

爱国主义还是卖国主义?

* ?) C6 Q1 h6 U' i) P: R

方正县的问题太严重了,中央政府知不知道?据说在方正县旅游有个万分离谱的游戏,游客打扮成日本鬼子到村里抢花姑娘。你说这个险的县委书记、县长、外事办主任及有关人员能是中国人吗?

- Z8 ]% Y. ^, o: a" G, y" x- A

         据我了解,演“鬼子进村”,“抢花姑娘”的景区是黄山市黄山区谭家桥镇的普仁滩景区。7月30日下午该景区内上演一场如此的表演。景区经理胡月圆称,此举“可以让景区显得与众不同。”不知方正县是否也会如此不堪。

' j; f$ `; X1 U9 n( O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8-4 18:23:34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发表于 2011-8-4 16: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zhangmen4014在2011-8-4 16:00:00的发言:
4 e h0 m& ]" y9 c6 \

很萌,这是咱北京话吗?什么意思?

9 ~! Y. `9 G8 V% W5 Z6 |% h- L

现趸来的:很萌----很可爱的意思。。(刚查了一下,解释有点乱,暂且只用一次吧。)

发表于 2011-8-4 16: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924_3346_3在2011-8-4 13:28:00的发言:
3 E; o1 O2 O: Q# G7 a

爱国主义还是卖国主义?

( m* ]. c& G' H8 l( A

--,游客打扮成日本鬼子到村里抢花姑娘。你说这个险的县委书记、县长、外事办主任及有关人员能是中国人吗?

! `) `2 G3 \- r2 G3 H6 t* l/ {$ I

我们现在的很多大大小小的官员,贪污堕落,素质低下。。。乱象丛生。。

% c/ [) h. P, ^7 }9 g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5》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5》

! A- h# g. l9 |7 [

这是出在黄山景区的闹剧:

; P) m0 h" i; {

转帖:一身侵华日军的打扮,手握“三八大盖”押着“花姑娘”,还一脸的笑容……这不是在拍电影,而是黄山市黄山区谭家桥镇一景区重现的“鬼子进村”场景,在这个集体参与的旅游项目中,游客有的扮鬼子,有的扮汉奸,还有人扮“花姑娘”。谭家桥镇政府旅游办的负责人认为,让游客了解这段历史,具有教育意义。

2 X3 U% t' P5 K

 

$ V8 c6 \# x3 {9 I; K8 s

 

3 I& ^3 N8 A' u3 a0 f) Y/ C

“粟裕大将的部分骨灰就葬在谭家桥,我曾经参加了一次祭拜,亲眼看到革命前辈在他墓前哭着讲述革命年代的经历。”对于谭家桥的该旅游项目,省社科院研究员王开玉以他亲身经历的故事告诉记者,谭家桥是一个缅怀先烈之地,该旅游项目的做法“污染了革命先烈的灵魂”。

  “抗日战争牺牲了那么多先烈,他们用血换来了胜利。可如今我们自己人扮日军寻乐,这根本不是旅游文化,而是不应该的喧闹。而且,表演中还有掳掠"花姑娘"这样低俗的内容,实在有伤风化。”抗日战争是一段屈辱史,国人应该谨记,而不应该以此来取乐。

; E" z- j( M) [2 {; F

 

6 @& \: n, s+ ?' D5 d2 X

令人气愤,十分恶心的画面,这就是官员,策划者搞的“红色旅游”?! 

+ y) w' |* E. g0 O8 ^7 y

" v+ f/ [8 z4 R1 r$ v6 N2 i

  转帖:一个人如果不要脸面了,这个人就如畜生没什么区别;一个民族如果没有了尊严,这个民族就是一个任人欺辱的民族。昨天看到黑龙江方正县为了招商引资,花巨资给日本开拓团民亡者立碑。今天又见到黄山市一景区创意了一个扮演日军进村抢“花姑娘”的旅游项目,用来激发游客的兴趣,促进旅游发展。两则新闻,令人气愤不已。这不是拿着耻辱当荣耀,拿着屎盆子往头上扣,自己糟践自己吗?如今,一些人、一些地方,真是想钱想疯了,为了一个钱字竟然无耻到如此地步。呜呼!这是国人的不幸,民族的悲哀!

L( R# M# b- H: C0 s' Q, I! x

   黄山人真是聪明透顶,他们为了赚取更多的钱,让游客当演员,重现当年“日本鬼子进村”的场景。一群身着侵华日军军服的人,手握“三八大盖”,押着几位“花姑娘”,其中的“日军军官”手提军刀坐在三轮摩托车上,“侵华日军”们的脸上都露出开心的笑容。景区里还盖了几间土坯房子,全套的武器道具一应俱全。整个场面就像拍电影一样,游客有的扮鬼子,有的扮汉奸,还有人扮“花姑娘”,十分“热闹好玩”。我们说,假如这是三岁孩子们玩的儿童游戏,也无可厚非,毕竟吃屎的孩子不懂事。可这个景区的管理者,恐怕都不是吃屎的孩子吧?

5 y( W$ {" R# N' |


  如此低级的操蛋游戏,还有人说这个创意挺好。创意者也声称这是“红色旅游”,目的是让游客了解这段历史,具有教育意义。颠倒是非,真是无耻的狡辩!抗日战争中我们牺牲了那么多的先烈,他们用头颅和鲜血换来了胜利。在那场战争中,有多少同胞惨死在日本人的屠刀之下,有多少怨恨和屈辱深埋在国人的心中。然而,我们一些人好了伤疤忘了疼,没有记性,没有骨气,竟然自己揭开民族的伤疤寻乐,这是多么下贱的行为!这不叫艺术,更不是文化,而是低俗的喧闹和无耻的自残。

2 L+ u0 @( C8 p0 V8 p6 B" @


 抗日战争是一段中华民族的屈辱史,国人应当铭记不忘,奋发图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无独有偶。黑龙江方正县也为日本开拓团民亡者立碑,该地工商部门还规定商铺匾牌上必须写有日文,否则不批营业执照。当地政府打出的招商引资的旗号,美其名曰:以德报怨,展示中华民族的宽厚胸怀。方正县与黄山景区,如出一辙,暴露出一些人奴才相和劣根性。世界上至今有人亡我之心不死,视我们为死对头。如果我们没脸没皮,麻木不仁,在金钱面前变成像乞丐一样的可怜虫。那么,中华民族将彻底没有希望了。

" R+ h3 W3 l/ p


  发展经济固然重要,民族精神更是一个国家的灵魂。让我们在两眼盯着金钱的时候,别忘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古训,没有尊严的钱咱不挣,就是白给也不能要。我们说,黄山一景区扮日军抢“花姑娘”的闹剧,归根到底是一出自揭民族伤疤的悲剧!

5 O4 J7 h0 W& z% r

- D) O' |6 o2 V5 E, ]* l- Z # {2 X( P; C/ G8 @0 h

7 r4 ]& a6 i- d7 X7 ?; I0 V0 {

 

0 L# Q* \: W: u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8-4 20:28:42编辑过]
发表于 2011-8-4 16: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924_3346_3在2011-8-1 10:59:00的发言:
我在提名一位老师:孙慧娴
& K- y: {; K S5 u; w

孙老师授课水平是很高,我们进校时好象她也刚到航校不久,但她给我们教化学课教的很好。丘经邦教我们理力,都是用俄文原版教课书来给我们上课。此外教结构力学的王凤翔,教空气动力学的朱逸诤教课水平都高,他们都来自清华,现在网上的同学大概都没见过,听讲我们一毕业他们都调航院教课去了。

发表于 2011-8-4 16: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zhangmen4014在2011-8-4 15:16:00的发言:
- D9 x- X- R# j4 r

也有可能这些领导他爷或他爸是日本人,或鬼子翻译官的干活!

& I( ?% D2 m) I' a

这帮杂种不是好东西!

" B0 Q1 X o2 g

听说有几个人到方正县砸那块碑去了,给涂上了油漆。真遗憾,没砸碎。

发表于 2011-8-4 17: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七月节    一进农历七月,就知道要过七月节啦,就是七月七嘛。谁知看了今天的“齐鲁晚报”刊载的“民俗大看台',还真不那么简单。七月里民俗味很浓的佳节共有三个,依次是:七月初七“七夕节”,七月十五“中元节”,七月二十二“财神节”。

0 \7 W" m3 g6 i! r5 g$ P( [

    8月6日,农历七月初七是“七夕节”,又称“乞巧节”。就是“七月初七天河配,牛郎织女鹊桥会”,也是“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现在,大有成为“中国情人节”的趋势。七夕节,爱情的节,浪漫的节,它已带着浓郁的民俗趣味率先进入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v+ l: O$ R5 W2 M

    8月14日,农历七月十五是“中元节”,又称“鬼节”。中元节与“清明”,“除夕”,“重阳”一起被公认为祭祖的四大传统节日。不过,中元节曾长期被视为封建迷信而被边缘化。直到改革开放以后,才得以洗冤重振,亦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行列。

% {4 B' f- q% Y7 T) ?

    8月21日,农历七月二十二日便是“财神节”了。这一天是财神爷的生日,不用我提醒,到时候一早就会鞭炮齐鸣,想发财的多了去了。财神爷可是专司招财进宝,迎祥纳福之神。财神有文武之分。武财神“左手捧元宝,右手持钢鞭”,各地多有供奉。文财神“官帽红袍,温文而雅”,老潍县人多喜供奉。财神爷乃家喻户晓之神,每年正月初五和七月二十二,全世界约有四分之一的人在祭祀财神爷。谁不想发财致富,兴家立业呢?

& S, \6 |1 Y1 p

    七月有仨节,旨趣各不同:七夕节,旨趣在爱情;中元节,旨趣在孝道;财神节,旨趣在财富。唉!人来到世上,真累呀!

3 d8 I* k2 w- J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8-5 9:05:13编辑过]
发表于 2011-8-4 19: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去美廉美超市,赶上促销,买了一包“竹荪”,售货员说如何如何有营养,价格原来如何,现在如何,总之谁买谁捡便宜了。。有谁知道怎么做吗?
发表于 2011-8-4 19: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duyan在2011-8-4 19:26:00的发言:
去美廉美超市,赶上促销,买了一包“竹荪”,售货员说如何如何有营养,价格原来如何,现在如何,总之谁买谁捡便宜了。。有谁知道怎么做吗?
( T# j$ L/ s$ `

大概是竹笋?是干的吗?大的、小的?有点潮且外面有盐装在小竹篓或封在朔料袋里叫扁尖。

发表于 2011-8-4 20: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zhangmen4014在2011-8-4 19:46:00的发言:
3 I" U8 Q1 {+ m) ?* B- I

大概是竹笋?是干的吗?大的、小的?有点潮且外面有盐装在小竹篓或封在朔料袋里叫扁尖。

0 k2 ]. [- M9 B( i* [1 n9 n

已向您学过了竹笋的做法。不是竹笋,是竹荪,一种菌。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5》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5》

发表于 2011-8-4 21: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竹荪的吃法:前几年我开始做竹荪汤很好喝。

9 q( m a1 T! O) }& @9 t

      做法:将干竹荪3、4根用温水发一下切成2厘米长的段待用。取紫沙电汤煲放适量水(3/4)放入洗净的鸡翅根二个加葱薑煮开放入杏花菇(鲜、切片)及竹荪段加入一小勺鸡精加盐调味段同煮一个小时左右。做汤时会满屋飘香,汤清淡可口,煮熟的竹荪和杏花菇片很好吃,很受家人欢迎。

# A0 _7 ?* f K, G* v4 W

      经常吃香菇、竹荪等菌类,有益身体健康。

4 \6 K& G8 ?+ [$ e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8-4 21:40:59编辑过]
发表于 2011-8-4 21: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zzh8381在2011-8-4 21:40:00的发言:
# Y/ e2 T, S( L6 `% Z4 Z8 K% V

竹荪的吃法:前几年我开始做竹荪汤很好喝。

+ @7 L8 X; ~ j

      做法:将干竹荪3、4根用温水发一下切成2厘米长的段待用。取紫沙电汤煲放适量水(3/4)放入洗净的鸡翅根二个加葱薑煮开放入杏花菇(鲜、切片)及竹荪段加入一小勺鸡精加盐调味段同煮一个小时左右---

; q* T$ F- Q2 _4 d: G& v% |) y

谢谢!

发表于 2011-8-5 11: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zzh8381在2011-8-4 21:40:00的发言:
; s. z2 D& S% v& R/ q$ v0 i5 ^

竹荪的吃法:前几年我开始做竹荪汤很好喝。

9 O3 i5 Y: i" z, A

      做法:将干竹荪3、4根用温水发一下切成2厘米长的段待用。取紫沙电汤煲放适量水(3/4)放入洗净的鸡翅根二个加葱薑煮开放入杏花菇(鲜、切片)及竹荪段加入一小勺鸡精加盐调味段同煮一个小时左右。做汤时会满屋飘香,汤清淡可口,煮熟的竹荪和杏花菇片很好吃,很受家人欢迎。

+ m/ Q/ [% K2 P; R

      经常吃香菇、竹荪等菌类,有益身体健康。

3 n' P0 }. q l. }, C2 E0 |. P2 O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8-4 21:40:59编辑过]
5 S- {. r) F2 b3 p9 v) w

好象不是这么简单的。它很好吃,但有一股香皂的味,很难去掉的。我在饭店吃过,感觉很好吃,就自己买了一两(好象要近50元),还专门上网查了做的方法,结果,不知为什么那难闻的味总是去不掉!你可以先打开袋子闻闻,如果有味的话,就要注意了,搞清楚去味的方法再下手。

3 T! L* T1 \# { B1 A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8-5 12:32:49编辑过]
发表于 2011-8-5 12: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山东人099在2011-8-5 11:57:00的发言:
' n) q9 T# r" R

好象不是这么简单的。它很好吃,但有一股香皂的味,很难去掉的。我在饭店吃过,感觉很好--你可以先打开袋子闻闻,如果有味的话,就要注意了,搞清楚去味的方法再下手。

* k+ j) R( t ~

谢谢学长提醒。准备好材料后,按二位学长的提示试一下,然后汇报。。。

* r1 f- \( U( [4 P: x+ G

我买了一袋,35克,花了不到13块钱,看来是便宜了。。

6 Q0 {( r' c. g9 x A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8-5 12:51:16编辑过]
发表于 2011-8-5 13: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砸碑团五人抵京

2 @% _7 I) U3 v! W! Q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8-5 19:16:55编辑过]
发表于 2011-8-5 14: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西水车在2011-7-31 12:45:00的发言:
5 V6 ^2 |) s! Z6 V- j

乌鸦说:“我是天鹅里面烧锅炉的。”

$ x; f( ?4 P( [3 b. h( N

这是哪里的口音?山东、山西的都不像。

8 F( h+ G! \( o4 e! ?

好久没有上来了,看到这个,我想是胶东口音。

发表于 2011-8-5 14: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924_3346_3在2011-7-30 19:47:00的发言:
" z! d4 o0 @2 R3 j1 e* c1 U% Z* B$ f; A

王濛停训。

8 v+ y0 S/ L' c( {

国家体育总局冬管中心是真心的吗?24号出的事,在双休日的今天才不辞辛苦,加班做出决定让王濛停训。为什么上周日的事,五个工作日不处理,非要今天加班?不是为了挣加班费吧?

0 x3 i- O2 i) G: _8 f

内部的争吵就未必是单方面的事了。

% M! X* o/ P: f" m# l- a0 z

 

- w* l' [' Z: [1 b+ U) U

http://sports.sohu.com/20110804/n315437639.shtml

5 j! C, L6 Q$ R" x: q+ [6 y; 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8-5 14:16:36编辑过]
发表于 2011-8-5 16: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山东人099在2011-8-5 11:57:00的发言:
: }" I! r6 `0 W5 _, c7 C* o4 n* F e* M

好象不是这么简单的。它很好吃,但有一股香皂的味,很难去掉的。

( ^: h. C( W% L" x' K3 \" a4 s

    大概你买的那批货在仓库被窜了味,也许是你在干货市场买的菌伞没去除,只要把菌伞去除了就没有异味。

) |1 J( A2 T7 Z# ~8 @

    我家常买竹荪做汤吃,荤素汤都可以放,没发觉有异味,夏天汤里放了竹荪还有不易馊的效果。

; K3 e+ l* a; F/ N2 _( r

    一般超市里卖的小包装的50g一包的大约要50元钱一包是没有菌伞的,都燕买的35g一包的只要13元确实是很合算。

6 n3 u& |, |/ X* A, W6 J" b& n6 M& V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8-5 16:38:04编辑过]
发表于 2011-8-5 19: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wxyzn2005在2011-8-5 16:12:00的发言:
8 V; l- q8 _; H( d7 T

---    一般超市里卖的小包装的50g一包的大约要50元钱一包是没有菌伞的,都燕买的35g一包的只要13元确实是很合算。

/ e( W4 P% E7 }- h% p E9 m

我看了生产日期,是今年7月的,售货员说原价要29块多,看来我买的是便宜了。不知怎么吃,没多买。

7 K& j8 Q/ c1 H8 x- Z

北方人大概都不会做,所以没见到有人买。

发表于 2011-8-5 21: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duyan在2011-8-5 12:50:00的发言:
) T& x3 z8 m8 B: p7 c d: [! O

我买了一袋,35克,花了不到13块钱,看来是便宜了。。

* Q# ^: |3 M* E0 o;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8-5 12:51:16编辑过]
- A, Y. Z8 |- g

确实是便宜。原来35克包装的一包是20元左右。还真没买过这个价位的。

发表于 2011-8-6 00: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竹荪一般烧汤吃,与鸡、鸡腿、排骨、肉丸、火腿、笋尖、鲍菇、黄花菜、冬瓜、青菜........荤素都可以,喜欢吃什么汤都可以加入。关键是要泡发干净。

6 J1 q# Y e2 N3 {; x' r0 s( y

买回来的干竹荪食用前先剪去菌盖头(封闭的一端),超市买的小包装的没有菌盖头。然后用温的淡盐水浸泡20分钟,捞出改用开水浸泡1分钟,最后用冷水过洗2遍把竹荪清洗干净备用,竹荪易熟,荤汤在起锅前几分钟放入泡好的竹荪即可。

; i5 ]1 U& W" | k

还要注意遮阴避光保存,否则竹荪外面的那层纱网菌裙很容易吸潮生霉。

4 Z0 X5 y5 I8 q! ~$ K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8-6 0:17:48编辑过]
发表于 2011-8-6 06: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wxyzn2005在2011-8-6 0:04:00的发言:
( A$ u9 ^& L) l* T6 Y- T( M& K

买回来的干竹荪食用前先剪去菌盖头(封闭的一端),超市买的小包装的没有菌盖头。然后用温的淡盐水浸泡20分钟,捞出改用开水浸泡1分钟,最后用冷水过洗2遍把竹荪清洗干净备用,竹荪易熟,荤汤在起锅前几分钟放入泡好的竹荪即可。---

谢谢学姐如此详细的介绍!
发表于 2011-8-6 06: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每到农历七月初七,相传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姑娘们就会来到花前月下,抬头仰望星空,寻找银河两边的牛郎星和织女星,希望能看到他们一年一度的相会,乞求上天能让自己能象织女那样心灵手巧,祈祷自己能有如意称心的美满婚姻,由此形成了七夕节。"

/ h# Z6 q; @! `0 I$ k) R

 

6 ]$ T' E: H8 F& b" O6 z' r

鹊桥仙
(宋)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 V- J% h2 d2 K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8-6 6:58:18编辑过]
发表于 2011-8-6 07: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duyan在2011-8-6 6:33:00的发言:
9 Z/ A1 ^$ u" Z3 ~8 {0 t( R/ O

"--每到农历七月初七,相传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

, B! ]1 O5 c$ K9 u! U+ t5 I

过去,每到农历七月初一开始,一直到十五,各剧院开始演《天河配》,当然北京以评剧为主。

9 x7 @' I! p0 T& j

传说,七七那天晚上,到葡萄架下,那一碗水靠近耳边可以听到牛郎织女的哭声。

8 g1 I$ i- C, E5 e5 |* U. f" ]' u

传说七七那天见不到喜鹊,说是都上天搭鹊桥去了。

6 N0 V+ c% c1 ~# d

......

发表于 2011-8-6 07: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王濛被开除了,看来冬管中心还得有这方面动作。宁肯不要金牌也得净化队风!
发表于 2011-8-6 08: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924_3346_3在2011-8-6 7:33:00的发言:
---宁肯不要金牌也得净化队风!
. Z9 S' ?8 `- y, V3 {

不大关心体育新闻,也不了解此次事件,不过要真的是净化队风,倒是应该的。。看看现在日益低下的社会道德风气,近期一连串发生的大大小小事件。。早该整整了,上梁不正,下梁歪。。。

发表于 2011-8-6 08: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zhangmen4014在2011-8-4 19:46:00的发言:
% X& s9 q3 u/ b( p8 N2 F8 f

大概是竹笋?是干的吗?

" H8 m3 U: O b- [. Y9 J

人家说的是竹荪,不是竹笋。

. T! m; e+ i7 D

歪解竹荪:竹笋是少年竹子,竹荪是竹子的晚辈儿。肯定还有竹儿,否则孙从哪来。为是么写成“荪”,因为它是植物嘛!

发表于 2011-8-6 08: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duyan在2011-8-5 13:06:00的发言:
1 e$ T. C/ I' j7 X x {# p& ^

砸碑团五人抵京

- [8 C: i' F, e2 c

那帮决策者说要反省历史,说得恰如其分。他们不是中华民族子孙,他们站在大和民族的立场上反省历史就是后悔没有永久占领中国,他们要做历史上没做到的事。这事一定要查到底,看他们是不是反面的“中村功”。

发表于 2011-8-6 08: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再说“七夕"----老北京的习俗

, B z' t( |8 Z( p6 z

转帖----(1)

7 W* h9 |! I) B( P; X

 

- ^ Y) J1 @* ~& `

农历七月初七的夜晚人们俗称七夕节,起源于牛郎织女的神话故事。七夕也称“乞巧节”或“女儿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有浪漫色彩的一个。在老北京,“七夕”是姑娘们最为重视的日子。全国七夕节的民俗事象很多,主要包括:1.拜牛郎织女,瓜棚听“天语”;2.丢巧针,卜运气;3.七姐妹结盟;4.接露水,种生;5.祭七夫人、魁星、文昌、关公、天孙等等。北京是五方杂处之地,老北京的七夕习俗中既有全国各地民俗文化事象的反映,也有自己的地方特色。

e8 t3 V$ h, a$ T6 {

--每到农历七月初一,各种七夕应节商品就开始上市,主要有牛郎织女年画、乞巧楼、七巧针、乞巧果和祭星用的蜡烛、香以及各种妇女用的粉、胭脂化妆品等。除了四大庙会外,朝阳门外菱角坑、通惠河上二闸和什刹海也有卖节令物品的,尤以能当供品的时令鲜果为特色。应节物品还有小孩玩具“七巧板”,以七块不同的小木板为一套,出售时放盒中呈正方形,可是一拆开,可以拼成鸟、兽和人物的雏形,颠倒反复,变化无穷。随盒还有拼合的示范图案,如果自己不会变化,照图拼装就可以了。心灵手巧者,可以比示范图案拼得多很多。七夕“乞巧”,拼“七巧图”是一有特色的项目,不光女孩玩,男孩也乐此不疲。此外,北京各大道观从七月初一起,立坛祭祀北斗七星,名曰“七星斗坛”。最热闹的要数西四的斗姥宫,道士要做七天七夜的法事。戏剧界也要演应节戏,昆曲《长生殿》、各种梆子戏是《天河配》、《鹊桥会》、《牛郎织女》等。有一年天桥戏院演天河配,海报上写着“真牛上台”,成一时新闻。因为一般扮演老牛均是由演员披着牛皮道具当牛的,天气太热,演员很辛苦。这一次真牛上台,人们觉得很新鲜,没想到这头“神牛”在台上竟拉开了屎,弄得哄堂大笑,以后就没见真牛上台了。有的寺庙还在七夕这天晒经书,“七夕”这天如果天下雨,就叫“相思雨”或“相思泪”。传说古代庙会上的“乞巧果子”可以捏塑出各种与七夕传说有关的花样,款式很多,主要原料是油、面、糖、蜜,北京人把油条叫“果子”,就与七夕吃巧果有关,只不过花样少了。

" m: I. w( x9 n3 n" C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8-6 10:56:54编辑过]
发表于 2011-8-6 08: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七夕--老北京习俗

- h" L% A. I0 u

(2)

4 n/ g) M1 q6 Z% r9 `: D/ c

 

5 X# O. \/ {& e) U! d! d

烧香是老北京人民俗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清烟袅袅直升天际,在一种清香味中,看着上升的清烟,让人感到神圣而又神秘,烧香是一种生活情调,对祖宗要烧、对天地要烧、对神佛各路仙家要烧、对山川树木石头要烧。凡是过节就要烧香,七夕也不例外,人要想和天上的牛郎织女沟通,就要烧香。七夕夜烧香祭拜星星,是仪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人家祭拜星星十分简单,只不过摆个案子当香案,香炉里插上三只香而已。有钱人家还要摆些水果,钱少人家顶多加上两根蜡烛。比较讲究的人家把供案设在庭院或花园,最好是设在葡萄架旁,供案上陈设有用西瓜雕刻的“花瓜”、蜜桃、闻香果等时令鲜品。在花瓶里插上鲜花,有的还将胭脂、粉摆上去献给织女。七夕正值夏秋之际,天上繁星闪耀,一道白茫茫的银河横贯南北,银河东西两岸,各有一颗闪亮的星星,隔河相望,遥遥相对,那就是牵牛星和织女星,老人们把它们叫“双星”。过去老北京地上没有这么多的路灯,空气也非常透亮,所以七夕祭双星是大人教小孩识别天上星星的好时机。七夕祭双星是要向星星磕头的,七夕又称女儿节、乞巧节,主要是女人的事。未成年的男孩在母亲的指挥下也要磕头,不是向双星,而是向北斗星,因为古代把七月七日又叫“魁星节”、“祭星节”,据说从小识别北斗星,一辈子走夜路不发蒙,将来考试能得中。

# v' M3 A: w- B8 I1 J8 z* F

祭拜双星者主要是女人,她们把织女当作自己的保护神,老年妇女是为了乞寿,青年妇女是为了乞子和夫爱、婆疼,少女是为了乞巧、乞美、乞求美好婚姻,每人都在念念有词或心中默念,十分虔诚。祭神完后,姑娘们还要成群到葡萄架下或井边去“听天语”,据说能听到牛郎织女说悄悄话,有人甚至说在井边听到了织女的哭声。有的人说,七夕白天很少见到喜鹊,因为都到天上搭鹊桥去了。有的人说,七月初八看喜鹊,头上是秃的,是因为搭桥时被牛郎织女踩的。有的农村在这一天要杀公鸡,是怕公鸡叫得早,影响了牛郎织女的约会时间。现在想起来这些说法可能有些可笑,可当时确实反映了人们对牛郎织女的同情。现在我想,烧香跪拜星宿之举可以不必,但是七夕之夜教孩子识别星星是很需要的,当孩子用肉眼凝神观察星宿,心灵与宇宙沟通,从而对大自然产生崇拜之感,与通对望远镜观察天空的感觉是不一样的。

: v( m1 ^$ X' a7 R! v: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8-6 10:57:52编辑过]
发表于 2011-8-6 08: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七夕--老北京习俗

3 d5 b, x/ R/ H& Q6 H$ R) q. A

(3)

# Y- q' V P4 ?! j1 K8 f) P$ M

丢针乞巧乐陶陶

4 o j7 Q8 D# S* s4 n: j

早年,大家祭完双星后,参加祭拜的姐妹们把献给织女的化妆粉分成两半,一半扔在房上,说是给织女用,一半留给自己用,妇女们认为与织女共享化妆品,可以保持自己的青春魅力。乞巧活动也是在祭罢双星后进行,由老人给每人一根针、一根线,让姑娘们同时穿引,看谁穿的快、谁先把线穿进针孔,就算乞到了灵巧和智慧。清代以后,七月七日这一天,部分婆婆、小姑和儿媳,可以不分老幼尊卑同做丢针占卜的游戏。具体做法是在初六的晚上先设水碗于花下,放至初七日中午,妇女们将平日缝衣服或绣花用的针小心翼翼地平放在碗中,针浮在水面者就会有运气,沉下水者说明女工活还欠功力,今后需要努力。针浮在水面上,投影到盆地,如针影美观如同花朵、鸟兽、云彩等形,说明天上织女已经知道自己乞巧了,谓之有“缘”;如果细直如针形便是“巧”的象征,谓之“乞得巧”,因为这些影子表示织女赐给她一根灵巧的绣花针,可以绣出美丽的图案。如果水下针影如槌,或弯曲不成形者,就表示丢针这个妇女是个“拙妇”织女给她一根石杵。为此,有的妇女会悲叹甚至会哭起来。

( j: K6 P' T8 _

老北京满族妇女“七夕”乞巧有自己渔猎民族的特色,她们是用松针代替绣花针投入水碗中乞巧,还有的是把黍苗用刀削成针形来乞巧,松针和黍苗均极轻,投入水中就会漂起来,大家立即看碗底之投影,未乞得巧的女孩羞也罢,恼也罢,通常都会暗下决心学好女工技艺将来不至于见耻于人。

; {+ u9 A: {* \( I0 ]. W7 L

“七夕”在民间有乞巧活动,在宫廷也是最具娱乐情趣的日子。后宫女子们在七月初六就要用盆盛水,放在太阳底下晒,晒到水面上起一层看不见的薄薄的水皮。第二天她们丢针乞巧,如果针影如梭就是织女把梭给你,将来一定是织布巧手;针影若是一头粗一头细象洗衣的棒槌,说明将来喜好干净;如果针影如笔,将来是擅长描龙画凤能出好画样的好手;如果针影细如绣花针,将来是能扎会绣的能手。如果针影两头粗,就是织女嫌你笨;针要沉到水底,就是说和织女无缘分。老太后不亲自投针乞巧,而是热心参与评论。有的宫女为讨太后喜欢,挑选针孔大的针放在水上,太阳光射过针孔投下一个小白点,就说这是织女保佑太后年老眼不花,能健康长寿。这个习俗传到民间,就成了媳妇为婆婆、姑娘为妈妈乞寿求福的活动。总之,通过这种娱乐活动,增进了姐妹们和女孩之间的情谊,融洽了婆媳和姑嫂、妯娌之间的关系,表达了女儿们精心女工的心愿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激发了生活的热情。

) l+ o2 Q% h5 d0 @4 W5 h! m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8-6 10:58:53编辑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5-10 07:58 , Processed in 1.210213 second(s), 4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