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西水车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5》

 关闭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2-2-4 08: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杂         想

! J# H$ M* Y" k. y

        今天已是正月十三,离元宵节(亦称上元节)越来越近了。我忽然想到,去年的八月十五可是云遮月呀。不是有一句俗语说:“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雨打灯”吗?听天气预报,可是能实现这一统计规律的。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 n' t9 h0 F8 W1 Y4 L

                   八月十五云遮月,

* N& q6 }" T2 q2 D& e B+ L

                   正月十五雪打灯。

; Y( T. x1 Q, l7 h

                   千古不变成铁律,

1 y& O8 H" H6 Z

                   我等有幸览其胜。

" P/ x- ?' _3 H+ F/ `( @ Y

                   中秋未能赏明月,

& ~+ P( i0 ^4 Q3 N! i/ N

                   耳边只闻风雨声。

" s8 v, }) O6 E9 |8 o- |) C

                   虽欲拨云寻玉兔,

, ~; ~3 N: E6 n8 c% F& ]8 J/ G

                   又恐银河泻九层。

6 j& }. {: d" G0 \

                   时近上元情更迫,

0 t1 G4 \7 h: _6 L

                   急盼玉龙舞山崚。

( t7 t: Y" m0 x# v1 E

                   漫天雪花绕灯花,

) R' p \. s7 ]9 j

                   中秋元宵一脉承。

2 \; C+ j: O6 T: W: c- u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2-4 8:42:42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4 09: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5》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5》

发表于 2012-2-4 13: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5 V! _: J% l7 d4 q# L% i
QUOTE:
以下是引用wxyzn2005在2012-2-3 9:20:00的发言:
4 Z- j5 ~. [! h& B

我们上海航校是十元,有的同学享受助学金,就交得少一些。

5 a# H: r8 Y% A9 P" R4 R7 u

我出生在上海,父母都是浙江奉化一个镇子的。我不到六岁随父母来到北京。五十年来仅去过上海三次,父亲直到病逝也未回过上海,(想起来甚是悲戚)很想了解一些上海的事情,请看一下您的信箱。(请按下图点击《收件箱》)

/ U) p2 R7 H% S. [& C7 }; ^ o

: k n: b, `6 v# Q, u9 z" @1 W% f) k9 {

 

5 }+ B% E- }+ T. u1 v3 G

我现在暂时离开电脑!

. Z% l8 B+ B1 ?


 

' P. j( H3 p& R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2-4 13:02:07编辑过]
发表于 2012-2-4 14: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且赏梅花牧春牛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5》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5》

         拍摄于北京龙潭春节庙会, z( {( G* I3 z. x C(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2-4 14:27:12编辑过]
发表于 2012-2-5 19: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点击此处      这些同学你认识几个。 4 ~" s+ l+ d2 q+ [/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2-5 22:01:45编辑过]
发表于 2012-2-5 19: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点击此处  欣赏西水车学长作品,他说:“建校初期正是中苏蜜月时期,选择俄语合唱莫斯科-北京的背景音乐比较符合时代背景。”

" A9 x: G9 v/ I

    为节约资源,此贴保留一天

. S1 [* U I( X, H+ j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2-5 22:10:07编辑过]
发表于 2012-2-5 20: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I]924_3346_3[/I]在2012-2-3 19:20:00的发言:[BR]
/ e$ G' g& ]8 Y9 b7 }( W2 w- H[BR]看起来你是1968届毕业,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航校第16期。
; @, z# K; Y# l9 T) ~[BR]
领导就是领导,学长就是长学,善于明察秋毫。$ O3 Y7 j: `. ^) x/ A
[BR] 
 楼主| 发表于 2012-2-5 21: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dake在2012-2-5 19:30:00的发言:
点击此处      这些同学你认识几个。
很遗憾,一个也不认识。
发表于 2012-2-5 22: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点击此处      这些同学你认识几个。

; m& w% Q- L X" ^& |

 

. k6 Y3 P- Z" ^

是不是上海航校的。

9 n0 ?( I) C& Y3 D8 A;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2-5 22:08:35编辑过]
发表于 2012-2-5 22: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点击此处  欣赏西水车学长作品,他说:“建校初期正是中苏蜜月时期,选择俄语合唱莫斯科-北京的背景音乐比较符合时代背景。”

, g4 h! h7 ~) y; L( J

    为节约资源,此贴保留一天

发表于 2012-2-6 06: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元宵佳节快乐!

( j M; R- ^! ?$ Y

  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春节刚过,迎来的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

  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

  元宵节也称灯节,元宵燃灯的风俗起自汉朝,到了唐代,赏灯活动更加兴盛,皇宫里、街道上处处挂灯,还要建立高大的灯轮、灯楼和灯树,唐朝大诗人卢照邻曾在《十五夜观灯》中这样描述元宵节燃灯的盛况“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宋代更重视元宵节,赏灯活动更加热闹,赏灯活动要进行5天,灯的样式也更丰富。明代要连续赏灯10天,这是中国最长的灯节了。清代赏灯活动虽然只有3天,但是赏灯活动规模很大,盛况空前,除燃灯之外,还放烟花助兴。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出现在宋朝。南宋时,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迷,猜谜的人众多。开始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 Q1 P1 F- I1 x7 ~% X! e

  民间过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元宵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馅有豆沙、白糖、山楂、各类果料等,食用时煮、煎、蒸、炸皆可。起初,人们把这种食物叫“浮圆子”,后来又叫“汤团”或“汤圆”,这些名称“团圆”字音相近,取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人们也以此怀念离别的亲人,寄托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

( f& M; M7 B' _% o7 Q, a/ F! D" i' n5 | z2 j8 e+ G. d5 R0 G- q' E: y" ?5 b* {/ Q7 E% M/ Z8 P! ]3 z/ [# ^0 {4 r N: K8 r& ?
: ^. T; X- H6 K$ L3 h

一些地方的元宵节还有“走百病”的习俗,又称“烤百病”“散百病”,参与者多为妇女,他们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走郊外,目的是驱病除灾。

- ?" r U: {5 w% M, ~

  随着时间的推移,元宵节的活动越来越多,不少地方节庆时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这个传承已有两千多年的传统节日,不仅盛行于海峡两岸,就是在海外华人的聚居区也年年欢庆不衰。

/ j7 X* |! Y- R* ]: O9 v5 ]" ^



0 Q+ ?1 h# V7 _6 X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2-6 6:38:35编辑过]
dschjCzE.gif
 楼主| 发表于 2012-2-6 07: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1966年的春节刚过就到沈阳松陵机械厂实习去了,元宵节是在沈阳过的,那天是否吃元宵忘了,但是印象深刻的是:在一个星期天几个人到沈阳城玩,在一个摊上吃了元宵。好像就当中午饭了。有DSG,他现在上海安家了。
发表于 2012-2-6 08: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I]924_3346_3[/I]在2012-2-3 19:14:00的发言:[BR]
% [5 L: E/ ], B7 i# n[BR]过奖了!我们都是苇子坑养大,都是航校学子,同样都是祖国的精英。就算我们中后来考上大学、考上研究生的,其根基还是北京航校。
对“三三”领导“我们祖国精英”一说不敢苟同,我不知道DAKE是不是精英,反正我不是。本人觉得精英虽然没有精确的定义,但是应指在国家各个领域具有相当成就有造诣的成功人士。中专生本身学识浅薄,成为科学家的较少,没有背景,也很难在政坛上露出头角。据我所知,我校众多毕业生中,享受政府津贴的科技人员和付部以上的干部微乎其微。在我们毕业后,不强调学历时我们是知识分子改造对象,强调学历时我们的学历层次不够,少数人有了大(的敲门)专,符合知识化了又不符合年轻化了,失去很多机会,难以成为精英。不过,到了我们这把年纪,自我评价高一些,或者非恶意的互相吹捧,倒也无妨。我想,即便一生坎坷,碌碌无为,也无怨无悔。至于你的根基一说,倒是十分赞成,航校是我们形成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重要阶段,对一生影响颇大。
发表于 2012-2-6 10: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duyan在2012-1-28 21:24:00的发言:
: v1 a6 Y+ W/ m. \: b/ i

受校友委托,转发20404班春节聚会照片,初六聚会已成惯例,看大家多开心!

7 f6 E7 d, g% m+ W1 M

20404班祝航校全体老师、校友龙年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 E j2 g1 d/ F& K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dsc07773a.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e& g+ W1 \# t. Q; H( I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1-28 21:34:14编辑过]
8 g; j K0 I% X0 H9 L* h- _0 v/ D

后排中蓝球队的王,前排中的于在03年见面后(在沈阳)至今没能再见面,很想念。

发表于 2012-2-6 10: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wzyldk在2012-1-29 14:09:00的发言:
- `# h/ w9 L9 E

遵照三三领导的指示,将我们 6311部分同学及班主任初六聚会的照片贴上(之一)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dsc03923.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dsc03924.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dsc03926.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dsc03929.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dsc03933.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6 f: `6 @: z) i% d6 |$ p" D! W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1-29 14:10:58编辑过]
4 w/ i7 q9 d3 p2 U) L

看见11班的同学照片很高兴,北京12班的同学很多,见不到同班同学合影很遗憾。

发表于 2012-2-6 10: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忆往情深在2012-2-6 8:48:00的发言:
对“三三”领导“我们祖国精英”一说不敢苟同,我不知道DAKE是不是精英,反正我不是。本人觉得精英虽然没有精确的定义,
: n8 u' f4 S7 N# {. M. L

      总的感觉现在“精英”一词,不再是褒奖某人。。。

* {4 N0 V1 k4 n: M; o, p4 Y

还是百度一下:

2 r# y5 n* V8 G% O/ \8 z

 

5 v9 F+ [7 f. D" h% U- G3 B) o

        1.卓越人物

: N* E: D; q' i" D8 a
( P- }, I9 ] R- A, j7 d3 F, B

  2.精英是泛指在一项或多项领域上的优秀人才和领导者(如:科学家,政治家,学者,军事家等)

! x$ q1 b; u( W* q8 @( g6 J
/ J6 J0 A$ {. S) w: S/ C7 M5 D

  3:指各行各业中的杰出人才.

% F- ]0 i) y' f% G' F

 

0 I/ z$ M& ]7 Y5 M# R0 v

 

7 K1 _& g, F" [& V5 L/ Z

其他1.对一时得势者的讽刺称呼。

0 P# Y! r; n! n3 g8 f6 z, a- p
  2.在一些时政类网络论坛(天涯,猫扑,凯迪等)上泛指一些受西方思想影响的人物,他们积极宣传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思想,以民主和人权为理念,攻击现阶段不合理的政策,与“愤青”尖锐对立。 9 f, O9 [+ B/ d0 B3 L: N
  可能因最初出现的一些“精英”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上层人士,所以“精英”一词在一些网络论坛上成为对此类人物的讽刺。 9 l1 H5 p/ [9 k* o. S3 ^/ K1 {
  3.一个台湾商号 " T$ N% F& l# `9 E
  4.是一个概念存疑的名词,且有些人自认为是''精英''也很滑稽。(这点不包括我们航校的很多优秀人才,如三三等领导。。是指那些在社会上总认为自己站在金字塔塔尖上,俯视众生,视百姓为愚氓,例如某些烂明星,不知天有多高,地有多厚,动辄说百姓是愚民,被洗脑,殊不知自己脑子里那点玩意儿也不是与生俱来的,不过是舶来品,拾人牙慧而已。。。) + b4 t0 C$ O$ J) w2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2-7 9:52:50编辑过]
发表于 2012-2-6 13: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达克在这里仅仅是粘贴一些网络上的东东,供大家看着消遣。

1 J3 n( D+ b& ?

      徐寅生算是从上海航校出来的出类拔萃的人物,达克从他的《兵乓往事》中选几句,贴在这。

* |% [0 A7 t' D

      “……由于成绩差,我没考上高中,被分配到上海航空技工学校学习。上了技校我就很少打球,但成为一名乒乓国手,对我始终有强大的吸引力。”
   “1956年4月中下旬的一天下午,我正在车间里干活,突然跑进来一位老师大
声喊;“徐寅生.你快去市里报到,让你参加国际比赛”。学生参加国际比赛,这对学校来讲还是头一遭。我生怕误了比赛,赶紧向校方请假。”……
      “……比赛中,我用了一个平时训练中琢磨出来的新式发球,球落在台子后突
然右拐,让雷特扑了个空。全场顿时爆发起热烈的掌声和欢笑声,连裁判也笑出声来,站在一旁的甘特纳也忍不住捧腹大笑。雷特先是有点发愣,接着举起手来微笑着对我示意.表示赞赏这个球发得好。”
  “第二天我与薛伟初战胜了另一对罗马尼亚选手。两场双打的胜利,使我
兴奋得久久不能入睡。第一次参加国际比赛,让我认识到外国选手并不可怕,也看到了自己的希望。”
……
      “与罗马尼亚队比赛后,回到学校,我已“身在曹营心在汉”我对当8级钳工的
兴趣越来越小,对当一名国家选手的兴趣却越来越浓。

" h3 m$ _: M1 \3 L


    在百度中看到一段,贴在这儿:
    “当代中国根本的决策规范是群众路线。群众路线既反对精英主义,又反对
大众主义(或称民粹主义、平民主义,要求无条件代表社会普通民众的利益,反对任何精英特权和官僚等级),它寻求的是两者之间的平衡点,即群众路线既有精英主义的成分,又有大众主义的成分。”

9 v% s! a% _* v6 F x

     看看这张照片,是不是徐寅生的学弟(上海航校)。

7 _6 [ r7 F# d R; g3 A9 a6 b

  EIB8n6Y4.jpg

1 ` e, f; U, X! M% ]% l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2-6 22:32:39编辑过]
发表于 2012-2-6 14: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点击这儿     看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首届记事(原创)》
发表于 2012-2-6 17: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dake在2012-2-6 14:35:00的发言:
点击这儿     看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首届记事(原创)》
1 u9 u8 D# F1 ]% O i

谢谢达克,读了《北京航空工业学校,首届记事》感慨万千!我把她转帖出来吧,省得同学们再去找她。

5 R; z' t9 K5 x: c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首届记事(原创)

2 A0 j r( f' o1 V+ k# c5 G' G* c1 a* Q) P# E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首届记事(原创)
【缘分天空征文】北京航空工业学校,首届记事 西飞公司退休处  张翼振     “雄纠纠,气昂昂,跨……”歌声阵阵……
    1952年春天,志在朝鲜战场的,数批解放军官兵,开进南苑机场的国营211厂;他们分别来自:张家口军事工程学校、南京军事学院、华北野战军、山东军区和浙江军区;这便是:“北京航空工业学校”首届生。时值中央,“关于航空工业建设的决定”颁布一年;急需发展的航空工业,奇缺的是:技术人员;当时,既无校舍、也无老师。由于国际国内,敌我斗争的复杂性:航空工业建设,需严格保密;对人员要求,特别严格。
    那时,南苑市面不大,就是机场门口,拾几家餐馆和商店;公路两侧,是大片稻田:夏,可钓鱼;冬,可溜冰。
52年的211厂,大概有二、三百人,上班时稀稀拉拉;几个旧厂房,空空荡荡。是报废的?还是待修的?几架带有“青天白日”的运输机:杂草环绕,每架还都设了岗。
    学生食堂,参照部队管理,由学生自选代表——“伙委”监督经营;饭菜质量很好:有些老师,都被吸引到此就餐;那个“蒸菜饭”如今想起,仍有食欲,真是没齿不忘——吾齿早已“下岗”。再说住:木板搭通铺:一屋就睡了几百人。斗转星移,转眼入夏,洗澡怎么办?好在天无绝人之路:露天空地,接上水龙头,用苇席围个圈,男女轮流使用。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学校统一定做了,蓝色列宁式棉衣,从此告别了军装。有同学,曾赋诗一首:
    朔风啸啸京师寒, 南苑校院黄换蓝,
    壮志既定卸戎装, 航空科技敢登攀!
    厂房,装了车、铣、饱、磨等机床,做实习工厂;又隔出十二个教室,复习数学和物理。学习也是政治任务!当时的口号是:为党、为人民、为祖国的航空事业学习!考试分数,张贴公布!同学们的年龄、学历,差别很大;离校时间有长短;有些同学,学习吃力,压力很大;同学们,结成对子“一帮一”,不让自己的“战友”掉队。
    课后,班组常围成圈,作游戏,如:“青蛙落水”、“开火车”等。还强调跳集体舞,课间十分钟都要求跳,大令人不习惯。可谓:“课间跳舞太无奈,二一一厂读书难!”
    庆祝共和国成立三周年,半夜起床;乘闷子车到永定门,走到分会场(那时,天安门广场容不下),还要等四小时,才开会,于是:歌声和拉拉队的狂呼声,此起彼伏。阅兵典礼后,群众游行,过天安门时,看到城楼上,毛主席等,中央领导人,群情激奋,振臂高呼:“毛主席万岁!”毛主席也多次回应:“人民万岁!”
    有一首“七律”
    南苑道情
    百人寝室世罕见,露天沐浴有席掩,
    跳舞何需进舞厅?天然冰场赛飞燕。
    工艺实习好新鲜!食堂美味蒸菜饭。
    参加国庆三周年,专列凌晨出南苑。
    学校,很重视政治思想教育,常请英雄、模范做报告,有一次请的是“把一切献给党”的作者——吴运铎同志:讲“革命的人生观”并题词。
    首届老师“学富五车”吴宗岱老师,就是中国航空发动机之父,吴大观的留美同学。
九月正式开学,学校来了三位苏联专家:杜那也夫、苏里森科和安吉波夫,他们讲解、答疑:“苏联航空工业学校的教学计划、大纲”等。甚至,还告诉小伙子们,要尊重姑娘……
    期末考试:改善伙食;打扫室内外,象过年一样,布置一新;一律抽签口试(数学加笔试);百分制改为五分制。各门功课,有课代表与老师联系。上下课时,师生要互相致意。上俄语时:
    班长:“Встàть!”
    老师:“Здрàвствуйте!”
    同学们:“Здрàвствуйте!”
    班长:“Сад?тесь!”
    下课时,老师:“В концè клàсса。”
    班长:“Встàть!”
    老师:“До свидàния!”
    同学们:“До свидàния!”
    一年后分科,共设四个专科:活塞发动机(一科)、喷气发动机(二科)、飞机装配(三科)和金属切削(六科)。
    “学校”三易校名:“北京航空工业专科学校”——“北京五校”——“华北第一工业学校”直到55年,“北京航空工业学校”的牌子,才挂到校门上。二迁校址:先,西洼地;后,苇子坑。
    55年夏,通过专业毕业设计答辩“国家专家资格审核委员会”授予首届毕业生技术员资格。
    “……亲爱的祖——国……繁荣富——强……”歌声荡漾……
8 W: [$ r5 D |1 G' I& G6 _) f

 

3 A( l+ i; I; a

 

! ]: B! d4 Z1 e! ]6 r& ]


XF377FUX.jpg
aNWK2kLL.jpg
OA8vVcbr.jpg
" p3 I$ ^9 L e# M) u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2-6 17:29:56编辑过]
发表于 2012-2-6 22: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6602班毕业照的背景,大家比我熟悉。是哪儿呀?
发表于 2012-2-6 23: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dake在2012-2-6 13:16:00的发言:
9 B) O3 U5 G/ c* T* D p9 {8 s

       达克在这里仅仅是粘贴一些网络上的东东,供大家看着消遣。

) Y: `8 c! N7 m! Y6 Z. n( z

      徐寅生算是从上海航校出来的出类拔萃的人物,达克从他的《兵乓往事》中选几句,贴在这。

8 T$ M2 z. Y' y' h: x! r' X

      “……由于成绩差,我没考上高中,被分配到上海航空技工学校学习。上了技校我就很少打球,但成为一名乒乓国手,对我始终有强大的吸引力。”
  

. @; a- u: K+ L

    上海航校59年由技校改为中专,与徐寅生同班的同学有不少后来留校当了辅导员和在实习工厂工作。听他们说徐寅生当时打球着迷到经常上课找不到人,肯定就在乒乓室。

发表于 2012-2-6 23: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dake及时发现记念文章的重要线索,谢谢wzyldk及时转帖。

; x* }$ T4 P/ `4 A

    很高兴在网上见到了北京航校第一届毕业生留给我们的永久记念。谢谢西飞公司的老校友张翼振老大哥。真希望在网上能看到更多的回忆北京航校的好文章。

- r1 x9 K" a: q3 y, p- X, t, Q

 

8 t3 O, O# B# X$ o/ S8 u9 Q- g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2-7 19:52:59编辑过]
发表于 2012-2-7 08: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马尾沟在2012-2-4 8:42:00的发言:
- @2 [5 C5 F2 L7 o9 q7 s5 Y

                      杂         想

! v. Z5 j+ M. \# ]$ R

        今天已是正月十三,离元宵节(亦称上元节)越来越近了。我忽然想到,去年的八月十五可是云遮月呀。不是有一句俗语说:“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雨打灯”吗?听天气预报,可是能实现这一统计规律的。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4 }4 G/ Z- `+ Y* N' G7 |4 `5 a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2-4 8:42:42编辑过]
2 V6 V4 N! V) ?5 b8 ~5 t" u/ _

                  很遗憾,左盼右盼,盼望中的缤纷雪花并没有如期而至。是天气预报不准,还是概率不足百分之百而出现误差。反正雪打灯是没有看到,还提前忽悠了同学们。很对不起啦。还是祝大家元宵节快乐吧!

" y! y& n8 \, b/ U) b8 v" l

 

8 c ~2 T2 }# g$ H: V% V3 o

 

6 ?, L- w d& V, ^' j8 O" y

                很遗憾,左盼右盼,盼望中的缤纷雪花并没有如期而至。是天气预报不准,还是概率不足百分之百而出现误差。反正雪打灯是没有看到,还提前忽悠了同学们。很对不起啦。还是祝大家元宵节快乐吧!

0 _2 y4 _+ P; Q! }" E

 

$ K4 u, c. ^, W: u1 x

 找到《北京航空工业学校6》的最本办法:

7 L# k0 J, \: v) j* A/ W

因为有不少校友找不到《北京航空工业学校6》,本人有一个最笨的办法告诉实在找不到“家”的校友。只好占用马尾沟的地盘了。对不起了,学长!

( b+ `! X" L; T2 R9 T' j4 J' v

找《北京航空工业学校6》的方法是:点击本页论坛上方的“老北京网论坛站-文化生活-寻找老街坊-老校友-《北京航空工业学校5》”中的“老校友”,打开后,往下就可以找到了。然后存到收藏夹里即可。

" _( |0 [# w4 C

 

/ Q( s# G2 G. _4 H3 z4 q+ k
[此贴子已经被924_3346_3于2012-2-8 9:13:43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12-2-7 09: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请同学们点击《北京航空工业学校6》继续。 $ H, E" ]1 }2 Z* \) k J& e/ O R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2-8 17:35:38编辑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5-11 13:23 , Processed in 1.182243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