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胡涂人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四)[含1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2-8-27 16:04:27 | 显示全部楼层
all_right_1 发表于 2012-8-27 11:39
; m' K6 c3 I' K5 y- e% q* |车学长,我还没贴完不小心上贴了,可能造成你和我不同步了。我再补一下。倒熟第三张是不是有点像首都剧场, ...

' u( f8 R, f$ r' O% q/ g你观察的不错,建国之初就是一切都学习苏联,一边倒。住房、娱乐场所、工厂的建筑风格几乎都是苏联的翻版。百万庄小区很典型,我在莫斯科的驻地就很相似。
2 S! j& u4 H0 g) L4 @% p$ o" i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发表于 2012-8-27 17:10: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西水车 于 2012-8-28 15:09 编辑 ' u9 C0 ~8 B  |, z  o) X' y

- X& d  b5 m6 @" A
续苏联的痕迹

/ m& d% z7 O. W
俄罗斯的建筑风格不是克里姆林宫的尖顶钟楼就是蒜头顶的教堂,这一印象非常深刻。苏联时代的建筑现在仍然普遍存在,他们可能不存在住房紧张的问题,无论是赫鲁晓夫时代还是勃列日涅夫时代都在不断建房和市政建设,所以到苏联解体后也没有突击盖房,这次就谈谈俄罗斯建筑的苏联痕迹。CCCP是苏联的俄文缩写,这一苏联痕迹在建筑上无处不在,熟悉的城市雕塑都留下了苏联的痕迹。
/ Q  p' A$ ?% k) D+ I
& L( P/ c2 V8 M/ f" ^8 b' m

苏联时代的老楼

苏联时代的老楼

' _6 C' H+ M% a1 q+ D; ?9 w, h圣彼得堡的苏联时代的老楼
* u7 A* G& v, P  p5 \7 D, b' B7 X) _( l2 m2 D* m; j9 \4 P

苏联时代的办公大楼

苏联时代的办公大楼
+ j2 S1 ?3 ~( p+ H
圣彼得堡苏联时代的办公大楼,楼顶还有苏联的标志装饰
8 `7 l  e$ f' c4 w  B6 y# ]( t5 s0 O5 s4 I, Z8 b$ A

莫斯科大学的国徽

莫斯科大学的国徽

1 f) |3 c; m( U6 ]莫斯科大学大楼上的带有CCCP字样的苏联国徽1 C# i7 s  s( {2 L. u
: N% U! {/ ]  ]9 B

莫斯科大学尖顶的苏联标志

莫斯科大学尖顶的苏联标志
0 u, C; z3 x  A" t  G: m, ~; E
莫斯科大学尖顶的苏联标志-麦穗红星; {7 u3 k) F* A7 I7 U' ~% `
- _9 J- n  z7 M. R$ x  L* h9 w$ E

莫斯科大学大楼门顶上的苏联痕迹

莫斯科大学大楼门顶上的苏联痕迹
$ p: i; z9 s/ ]" i" t0 q) ^
莫斯科大学大楼门顶上的苏联痕迹-斧头镰刀、红旗
! S! ~& v" H( P# O- H* I$ c0 }: f7 |

莫斯科大学左边雕塑

莫斯科大学左边雕塑

) P) i, J  j( d% t莫斯科大学大楼左苏联痕迹-左手持大锤右手持齿轮的工人雕塑0 V4 e$ m1 f! H& N& O' U
7 y1 B7 {! G8 k, p7 L6 l

莫斯科大学右边雕塑

莫斯科大学右边雕塑
1 H8 r0 m! b% l* m/ J5 R: V  i- {% y
莫斯科大学右苏联痕迹-右手持镰刀左手扶丰硕麦穗的集体农庄女庄员雕塑
% J- y5 K" ]. w5 v+ y1 Q- x/ l2 f: h1 _7 d/ h4 D

著名工农联盟苏联标志

著名工农联盟苏联标志
" c, X0 X, v/ T( h$ B- W
莫斯科经济成就纪念馆前典型的苏联痕迹-工农联盟雕塑,王蒙在《苏联祭》中提到,苏联电影开头出现的很熟悉的标志4 |/ Q( N' M; |0 Y& @* A# [
: x5 w3 f8 u4 ?- I/ s& ?/ t/ R& s

莫斯科加加林纪念碑

莫斯科加加林纪念碑

0 ]7 r% k* P" D. k' r! ~/ w0 G. B/ l莫斯科加加林纪念碑-典型的苏联痕迹
$ F% k3 d+ |8 }: f0 S, j2 I; Z* h
- S% a0 r* E% q5 U, a
发表于 2012-8-27 17:39: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失去的记忆 于 2012-8-27 17:41 编辑 % Q0 k3 [' j* T; _

0 L4 A# j4 X- z+ a5 ~5 T/ V7 O杨利伟是葫芦岛人,
; i! N% k! a# ]" Y' K: @( L' _4 W

中国模式;杨利伟在葫芦岛的塑像

中国模式;杨利伟在葫芦岛的塑像

点评

他是葫芦岛市绥中人,出了山海关就是绥中。  发表于 2012-8-27 21:54
 楼主| 发表于 2012-8-28 11:50:42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12-8-28 12:04:5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12-8-28 12:08:4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2-8-28 14:03:55 | 显示全部楼层
RIMG0014.JPG
7 x6 X. V0 x5 W) f% z/ y莫斯科圆形住宅楼。
发表于 2012-8-28 14:07: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失去的记忆 于 2012-8-28 14:10 编辑 # s( [# W/ S' M& c8 P. T

8 g( o& c% B$ D海参崴街上的年轻人(朋友拍) 60.JPG
发表于 2012-8-28 15:23:12 | 显示全部楼层
西水车 发表于 2012-8-27 17:10 1 `8 j/ K: ^' g" O+ h
续苏联的痕迹
% E: T1 a1 J$ _7 X; _/ X俄罗斯的建筑风格不是克里姆林宫的尖顶钟楼就是蒜头顶的教堂,这一印象非常深刻。苏联时代的 ...

" R- q' Z0 G9 H( I受西水车学长的影响,我也贴几张苏联痕迹,都是在莫斯科拍照的。$ N+ t0 l8 q* R
IMGP7678-1.jpg 9 |/ V4 s" n4 O: c, S$ b
是莫斯科市政大楼上面的,镰刀斧头麦穗。
' A( ]* C- G: F' K- c; H; w- z. Z P1040122-1.jpg
3 K; j$ Z% |2 m! G这是路上经过的地方,忘记是什么地方了,这个建筑上苏联痕迹还挺多。7 W6 R" W1 Z2 C3 X% e
IMGP7827-1.jpg + ^6 s+ g) w) e3 i5 A1 i! W
俄罗斯外交部大楼上的苏联痕迹。
6 H. r! R( K0 C$ ~6 }1 e IMGP7981-1.jpg
' A" X3 A9 i* z# ?5 d列宁曾经住过的地方。
7 y6 [6 G! Q, R
, i* Z' W8 x) \6 E
发表于 2012-8-29 06:55:56 | 显示全部楼层
胡涂人 发表于 2012-8-28 11:50 1 e1 r. D6 c3 k! }2 ]0 @$ @6 J; Y
西水车学长说“如果……”,历史确实没有如果,可是“未来”的现实是“如果”的必然,如果当时没有 ...
1 b9 i- T2 h) K
糊涂人,咱俩的讨论连个看热闹的都没有,咱就告一段落了吧?哈哈!没完!
发表于 2012-8-29 07:04:17 | 显示全部楼层
youyou 发表于 2012-8-28 15:23
  N3 ?6 o7 w) ~# _受西水车学长的影响,我也贴几张苏联痕迹,都是在莫斯科拍照的。5 E; S, V2 n0 s
( t5 t6 {( `6 r/ R% X2 ]8 ?2 P3 p
这是莫斯科市政大楼上面的,镰刀斧头 ...

7 q& \9 Q& q+ l* {* l$ _友友,第二张照片是原来的全苏经济成就展览馆,现在可能是俄罗斯经济成就展览馆,我冒险拍列宁塑像的事迹就发生在里面。这里确实有很多苏联的痕迹。下面我还准备搞一个该处的节目,等整理过后再说。
5 A& K( v) G/ I
 楼主| 发表于 2012-8-29 14:54:3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12-8-29 15:08:1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2-8-29 19:11: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aojy 于 2012-8-29 20:03 编辑 - @* X% d' C( ~* w; _

  |" m4 M  C. u; `all—right:哈哈 鞠大哥,是我。老密码忘了,就起了一新名,刚才上网顺手又想起来了。1 A0 O5 m" s4 }1 j" j
3 O4 g* {( @0 S) o7 O1 k# j/ t) Z
哈哈,原来是all—right呀,一般的人什么都可能会忘记,但自己的名字是不会忘记的。看来你是非凡的人所以名字会忘记,哈哈。不过是老朋友来了,还应该再送上一束花。: e: V$ h7 Q$ {9 L6 E# |# c! X

6 j* I7 \% y2 Q$ g" o: S 欢迎.jpg

点评

鞠大哥,年龄有点那个了,爱忘事了。当然,在老大哥面前不敢说老~~  发表于 2012-8-30 23:50
发表于 2012-8-29 21:29:36 | 显示全部楼层
all_right_1 发表于 2012-8-27 10:39
* D9 Y. A1 Q" k& ]# A3 U* {受beiwei,uu and 车学长等影响也跑了一趟波罗的海。这趟从大西洋这边飞,经伦敦到哥本哈根,然后上船。沿波 ...
- i, A2 x; O9 Z9 t. V6 e
在论坛上俄罗斯的照片见到一些,伦敦与哥本哈根的照片见得少,能否给大家发一些这两个城市的照片?让大家新鲜、新鲜。
- p6 Z- Y+ G  {

点评

好,有时间把照片再压一下,发点北欧的照片。  发表于 2012-8-30 23:52
发表于 2012-8-29 21:31: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angpei 于 2012-8-29 21:33 编辑 6 Q% D3 L- n8 A, h1 @3 a) [0 k

! N9 n% o) x% Z. Z; M7 a       各位谈及前老大哥,推荐一首相关歌曲,应该是国人词曲。
1 O! A9 O' k0 U9 V) a# M" @1 F; O$ c  R
              前苏联电视剧【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插曲-《飘落》——( a" F+ x) h$ y* v

5 k, Z! O2 D$ Y: P! P$ [8 x
              http://player.56.com/v_NjY0OTk2MTY.swf; e" v7 H6 t9 ~5 T  Z) a
发表于 2012-8-29 21:42: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aojy 于 2012-8-29 21:51 编辑 . ?) y! f9 R+ i/ C. B* t2 m, R

4 X7 H, V( ]8 [- _& J/ r胡涂人: 转个话题:                  金日成将军当着彭德怀的面用步枪击落美机
7 D/ O2 `" B0 p                                                                朝鲜小学语文课文( z- x% C6 G; t8 X1 D
" b& ^$ w# x% N# A# C4 E
看到这篇课文感到金某人夜郎自大 得太过分啦吧。与彭帅相比,无论资历、战功、年纪,金某人连个小字辈都难得算上,竟然在彭帅面前摆老大。他忘记了,是谁可怜巴巴地向中国人求助。对这种好了疮疤忘了疼的朋友,可要小心点。
发表于 2012-8-29 22:10: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aojy 于 2012-8-29 22:13 编辑 * H* |: D1 V, K# }' Z) l
& N% s3 Q# o; v+ v8 }
失忆老弟所摄杨利伟塑像可能是逆光,人物看得不甚清晰。在网上寻到塑像的照片贴上。
% k" A. p0 L) `# B$ }0 o( g
2 a: b- K5 H, a+ u, N/ {9 v8 m
U31P27T1D230977F3DT20040927195131.jpg   ?3 V+ d7 z6 \/ |% Z' R

3 B7 q4 @5 ~& o* i2 w: Z! ^  a U31P27T1D230977F26DT20040927195131.jpg ) I7 ]% Y5 r( {- k2 I

) ]% J& i4 [) N# w5 }5 }+ \6 |. t U31P27T1D230977F318DT20040927195131.jpg
清晰杨像.jpg

点评

关东硬汉!  发表于 2012-8-31 10:25
发表于 2012-8-29 22:22: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aojy 于 2012-8-30 08:37 编辑 4 ?+ @4 D$ J5 Q/ a
4 h9 |& t9 R' e# ], T8 ]# Y
胡涂人:转 帖:                                 爱读书的女人最美丽
( }3 A1 f# ^, F  Z5 l% I" \* h0 s0 d
胡涂老弟的转帖没说爱书的男人最......什么。我对此很为男人们不平。爱读书的男人又该当如何呢?我不知用什么词来说合适,不过爱读书的男人肯定也是不错的。如我们的版主胡涂人,当年就是因为爱读《圣经》,如今才能写出不少脍炙人口的好文来。
发表于 2012-8-29 22:35:32 | 显示全部楼层
wangpei 发表于 2012-8-29 21:31 6 ~8 u/ J( G* J! P
各位谈及前老大哥,推荐一首相关歌曲,应该是国人词曲。
; [$ i8 U% `2 q( i5 u4 Z/ m9 F
* ^8 @1 g$ |1 s4 n5 h. h9 v              前苏联电视剧【这里的黎明 ...
- E: ?9 z7 L) W. T  Z. [$ A
         我记得《这里黎明静悄悄》好像有电影。电视剧没看过。这部电影打动人心,是部好电影。用老弟的话是“可以说是——最妙的创意,最佳的演员(业余),最好的摄像,演绎了最伟大的音乐!”

点评

好像是先有电影,后有电视剧。不然不应该是孟卫东词曲  发表于 2012-8-31 18:56
 楼主| 发表于 2012-8-30 10:43:4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12-8-30 11:21:4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2-8-30 20:40:30 | 显示全部楼层
                 列宁墓后的苏联痕迹
: m' }3 X! D( |4 M( S3 P" a  红场列宁墓后的苏联痕迹,那天列宁墓不开放,其后面克里姆林宫的红墙也不得靠近,只能用相机变焦的方法照出几个熟悉的塑像。这也是苏联痕迹。
3 O* }- f# ]! {

伏罗希洛夫塑像

伏罗希洛夫塑像

* }- K( a3 C, A4 B7 J$ F- t1 N伏罗希洛夫塑像
8 p% y- @2 t) E# G8 p& d+ Y8 ~1 @. }" w7 F$ h% `' I

布琼尼 契尔年科

布琼尼 契尔年科
2 p* e6 t. `# m7 J& s6 S
布琼尼和契尔年科
4 G5 {: @+ ~# U1 C2 U$ f( t1 S! u% T! d& b) ~7 t

斯大林

斯大林

+ z* Z+ _  o, R0 \3 N斯大林- }0 z2 K* `5 D7 G  J$ ]: x

( R9 Z! k2 Q; }, K+ S

加里宁

加里宁

( U, a% M- @, ]9 M% q% I7 Q6 @加里宁+ D4 P! q( P! o6 f- O

$ ~0 i; c! X$ t$ t, Y, `5 m

未知人

未知人

' L; v) r3 }/ Y' O未知人

点评

在列宁墓和克里姆林宫红墙之间有12块墓碑,都是俄文字,我也就能看出斯大林的墓碑。  发表于 2012-8-31 17:05
我们倒是进去看列宁墓了,不让带大相机,导游给拿着,我的小相机可以带入也不准照相呀。  发表于 2012-8-31 17:01
未知是苏斯洛夫,中苏论战的主要负责人。  发表于 2012-8-31 07:22
发表于 2012-8-30 23:07: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angpei 于 2012-8-30 23:08 编辑 3 Y* W- r3 x  s& V, \

' }% x! W% l7 n. M/ Q糊涂兄对“黎明”评价,可见其对俄文学的拜读。
: j* ]; C* H; X3 A* _+ h: Q8 |" R3 t8 T! G2 G
水车兄的“火线”摄影作品,不可多得,望珍存——

点评

可惜没有把那个要铐我的警察照下来。  发表于 2012-8-30 23:46
发表于 2012-8-30 23:11:41 | 显示全部楼层
      在中共召开十八前,此次北京飞往纽约的航班7小时候后返航引起了外界的关注,据悉,该飞机上有一位中共相当政治局级别的高官私自离境,中国国家安全部门要求往回飞,目前该消息尚未获得中共官方确认。+ o1 c. Y1 O  T& U) L$ H

& b5 b( y  R' D; `+ `/ U) X      哥们儿:这类事儿我们育新也知道不少,好像不宜在这里评说。
8 B4 O. h# }8 [! j4 ^& y# [: u
* T% y  Z1 t- a( j

点评

培老弟说得对!  发表于 2012-8-30 23:37
发表于 2012-8-30 23:43: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西水车 于 2012-8-31 10:15 编辑 - e# |2 |9 Z. [+ w  i
all_right_1 发表于 2012-8-27 10:39
7 p3 T! u8 w4 p0 C, @* O9 @8 W% r受beiwei,uu and 车学长等影响也跑了一趟波罗的海。这趟从大西洋这边飞,经伦敦到哥本哈根,然后上船。沿波 ...

0 y3 Z) Z, ~4 }& v! Y& `UU,说点你的经验,我基本上就用P档。(ISO100) 较少用 A和S。

点评

我也是经常放在“P”档上,我认为照片的效果还不错。  发表于 2012-8-31 17:07
 楼主| 发表于 2012-8-31 08:27:4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12-8-31 08:48:4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2-8-31 11:06: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西水车 于 2012-9-1 03:33 编辑 ! A! ^/ x  a; W! t% V5 A7 K+ j& w6 y
. S7 q. q5 s+ `3 ^: v% L
失去的记忆 未知是苏斯洛夫,中苏论战的主要负责人。
  I9 H9 q* ]" u
, g& G% A3 t6 ~# O我不敢确定是他,于是就标明未知,记忆的脑子好,可能和下围棋有关。苏斯洛夫是苏联的意识形态负责人,马列理论的权威。中国的康生、陈伯达知道,九评就是和苏斯洛夫辩论。现在回想起来真是可笑,60年代为了反对现代修正主义,花了那么多精力,开始对陶里亚蒂、后来又对多列士、最后挑明对苏共中央进行批判,从一评到九评。连篇累牍地放炮,全国人民都学习,批判修正主义。结果就像邓小平后来对戈尔巴乔夫讲的:“双方都讲了许多空话”、“现在我们也不认为自己当时说的都是对的”,马克思去世以后100多年,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在变化的条件下,如何认识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没有搞清楚”。邓小平还说:各国必须“根据自己的条件”建设社会主义;“固定的模式是没有的,也不可能有”;“墨守成规的观点只能导致落后,甚至失败。”
2 L. o  s: a* k0 o
发表于 2012-8-31 11:14: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人没有观点,再转贴环球网论坛的有关邓小平和戈尔巴乔夫对话的帖子:
7 i* {# v/ x0 t: z3 U2 g
; P1 b# m, |6 d2 j* F/ z
1989年苏共总书记戈尔巴乔夫访华,《真理报》记者欧福钦(原名弗谢沃洛德·奥夫钦尼科夫)以代表团成员、参与起草有关文件专家的身份随行。此人后来向世人公开了他所听到的戈尔巴乔夫与邓小平的一段对话,真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令人叹为观止。
! I# z9 t8 P* R  m据欧福钦回忆,5月16日,他参加戈邓会谈被请退席之前,只听到戈尔巴乔夫对邓小平说,“我们应当用推土机把这个陈旧的共产主义政治体系推平,然后所有改革才能进行下去,否则所有一切都将掉进沙堆里”。$ F" h* W- O. Z
对此,邓小平回答道:“现在我们和您正行驶在一条乡间土路,也就是计划经济。它是坑坑洼洼的,但已经被车轧平了。而右边有一条高速公路,也就是市场经济。我们需要从现在这条路转向那条路。为了能够转过去,必须牢牢掌握方向盘,而您建议去掉方向控制!那么,您怎么将汽车从这条路转向另一条路呢?”: V% u/ h1 ~2 z8 A4 L
读了这段对白,不禁大吃一惊。对话双方当时是中苏两党两国最高领导,一个是58岁的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苏共中央总书记,一个是85岁的中共中央军委主席、中国实际掌门人,怎么能够表面谈改革,实际谈反共呢?仿佛对话的不是戈尔巴乔夫与邓小平,而是布什与布莱尔。, K6 [9 F7 ~2 _; r" i
戈氏当着邓的面,直言不讳地讲:“我们应当用推土机把这个陈旧的共产主义政治体系推平”。请大家想一想,所谓的这个陈旧的共产主义政治体系,不就是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的政治制度,其核心即无产阶级专政吗!戈尔巴乔夫那来的胆子,公然邀请邓小平同他一道开推土机,把共产主义政治制度特别是无产阶级专政推平?而这样的邀请,无异于劝说邓小平同他一道当叛徒(参见列宁名著《无产阶级革命与叛徒考茨基》以及中苏论战时中共中央发表的《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和《再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
* i. H/ F9 F2 o# T4 r面对这样的邀请,这样的建议,这样的挑衅,没有想到,邓小平竟然不恼不怒,不批不驳,反而与对方商量怎么办才更好些。在邓小平看来,问题不在于“推土机”,而在于牢牢抓住“方向盘”。抓住了“方向盘”,推土机也好,汽车也好,要驶那就驶那。“方向盘”者,权力也。在党是领导权,在国是国家政权,在操作中是控制器。戈氏认为共产主义政治体系应该推平。邓氏比戈氏更加老道,他主张不忙推平,可以先利用它来实现转轨,把共产主义的经济体系(计划经济)转到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市场经济)的轨道上去,待时机成熟再全面集中地开展政治体制改革。在邓的心目中,计划经济根本不行了,被他斥之为“坑坑洼洼的乡间土路”,市场经济则被他美化为坚实通畅的“高速公路”。他建议戈氏同他一道,先利用共产主义政治体系这个“方向盘”,把社会主义经济的车子,从左边的“乡间土路”(计划经济)转到右边的“高速公路”(市场经济)上去。
$ I7 C  y) c5 |, w/ o% P! O& l, o什么是市场经济呢?市场经济的本质就是利润挂帅,就是利大大干利小小干无利不干,就是唯利是图。全世界的政治家、企业家和学者,不管是那党那派,大多数都公认:市场经济(即以市场为配置资源基础手段的经济)就是资本主义经济,就是经济上的资产阶级自由化,就是财产所有权上的私有制。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市场经济发展的结果必然导致生产过剩的周期性的经济危机,直至其灭亡。如此而已,岂有它哉!) X; O& B2 {6 }7 E* [0 l/ ]
由此可见,戈邓在改变共产主义的政治体系(无产阶级专政)和经济体系(计划经济)上并无分歧,区别仅在于侧重点不同。前者主谈民主化,后者主谈市场化;前者着力鼓吹民主社会主义,后者着力贩卖市场社会主义;前者主张先政后经硬着陆,后者主张先经后政软着陆。什么“改革就是多一些社会主义”,“多一些民主”(见戈氏的《新思维》);什么“改革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必须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和共同富裕”等等,统统都是掩人耳目,说给外人听的。实践已经证明:先政后经硬着陆的结果,苏联瓦解了;先经后政软着陆的结果,中国变质了。这就是严酷的客观事实;而事实终归胜于雄辩!: R' Z: `5 E% S% l  A3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5-6 05:51 , Processed in 1.228294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