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D28228
帖子
阅读权限200
在线时间 小时
精华
威望
日志
相册
注册时间2009-4-15
最后登录1970-1-1
|
发表于 2012-12-15 11:39: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冬虫夏草 于 2012-12-15 11:48 编辑 ) U; ]/ B6 F6 M4 Y* ]9 o' x. _ ]
* E; o4 l9 h: C, a
拜读了“凝望晚霞骑士”的纪实故事——附小回忆,感觉真实,详实又充实,更激发了我对儿时往事追忆。。。。。。
- H! C) \% G. g+ ~
% ]& {& q6 o& Q. ] 之一
. j' [2 l+ @3 S$ c/ \$ g1 \+ O% R( N# `* d
说起矿石收音机,我也亲手制作过。
: X; q4 Q3 Y _, h+ U; j N% @& T( S; X. {
我那时还不是光荣的“一打一蹦高的一年级小豆包”,按电台《小喇叭》节目广播说,是个标准地道的“学龄前儿童”。话说到这里,有校友会说,你怎么又要抢着“我说我说了”,哪儿都有你!不会吧,你那时才多大,竟大言不惭也参与攒矿石收音机活动啦。没人证物证的,忽悠谁呢?!# T1 X; `7 z$ j7 S/ d
3 _* E' C" H2 V( ?1 }3 \事情是这样:一天下午,我在住楼后面一个人玩耍,正百无聊赖之际,楼上的一个学兄,不过我没有学籍,不应叫学兄,只见他走到我的面前,有意放慢速度,然后将手中的一根电线的一头,是个金属夹子,夹在两棵大树之间晾衣服用的铁丝上,接着摇头晃脑起来,口中念念有词,整个一副陶醉的样子。我仔细一看,发现两个蓝黑墨水瓶瓶盖摸样的东西扣在他的耳朵上——耳朵上挂了一副耳机,那年头很时髦,堪比现在的宝石耳坠。5 j& {% C k! b0 {& O' U
* m; P1 d. A3 ?# g/ E/ f
“你在干啥呢?”我好奇地问。
6 t7 h4 m$ M/ L& v A0 \“别说话!这是收音机,”他有些骄傲又有些不屑地说,“矿石的。”
. V `3 s, d. q4 R那情形,就像嘎子给胖墩显摆手枪一样。
! u* Z T( H2 d, T; B$ |0 C% t" y: |) o/ G9 t- f2 h! L
我那时对“矿石”最充分的了解只是来自于“吸铁石”(那时也不习惯叫它的大名“磁石”)。在我的再三央求下,他才摘下一只耳机让我听了听,果然“瓶盖”里有声音,隐约记得说什么“书记吐书记”(现在想来那一定是午间新闻广播,所谓“书记吐书记”,似乎应该是“书记处书记。”),后来还有人在唱歌。我想看看里面是啥东西,他勉强将矿石收音机的内含给我亮了一亮,几乎是晃了一晃,就立马合上了盖子。也不管我看到没看到。
. p1 T1 o' g0 x3 P1 a0 u/ J6 i, r, u0 q% J# T
我有点生气——有啥了不起的,臭显呗什么,不就是个破瓶盖做的吗,里面没啥东西嘛。它的制作原理我自信还是知道的——无非像海螺,只要你把耳朵贴在口上,就会听到“哗——哗——”的声音,据大人说这是海潮声,我们距海边千里万里远,海螺都能放出声来,这恐怕就是我最早理解的“无线电”吧。" ~8 b& T2 E! r7 ]7 {6 S6 D& _, Y9 P
1 i* t' g' }5 K; d Z, T8 o2 b我也会做——于是我跑回家,把家里的墨水瓶盖拧下两个,用细铁丝串起来,跑回到后院的树下,也学这样子挂在铁丝上,竖着耳朵听着,不用说好半天也没有丁点声音。6 c9 l" Z0 o* h1 p! I3 o
天黑回家,心情还是悻悻的。这时,屋里传出放学回来的哥姐明显愤怒的质询声——谁把墨水瓶打开啦,墨水都“飞啦”!
! P0 P. R, c) W! N
/ v d+ H( c9 O# z0 ?( }我心想,不是我!我没把墨水弄飞!再说啦,墨水还会飞吗?' P( Z0 M. J8 q, g7 ]$ y
8 t7 H( h7 I g( Q% u 之二
8 Q. ]1 R, V. r1 W2 _* \* L; n/ [8 `, V# H% J2 a$ d/ ]
我住的楼侧后是木工房,专做木工活,修理桌椅门窗等。木匠干活常离不开“鳔胶”,在锅里熬得沸沸扬扬的,黏黏稠稠,呈褐色,我们那是很时髦,习惯叫咖啡色。我至今还无端地认为“驴皮阿胶”一定就是这么熬出来的,就是这色(shai)儿。
( G* l0 Y, C% ?& d% l- o8 U: o' W- {9 b( _; |
邻家二哥,动手能力极强,整天爱鼓捣制作东西,什么帆船啦,模型啦,小木盒啦。自然也要用胶,但不是木工房用的咖啡色的传统鳔胶,而是乳白色的一种胶,而且不要烧火熬制,随用随抹,极为方便,省时省事,又特别干净。我极为羡慕,于是就打听这胶的身世,以“验明正身”。二哥的弟弟和我很要好,也是我的弟弟,于是我就从他嘴里掏情报。他神秘滴悄悄告诉我,这胶是白的,是因为用乒乓球化的。
) n/ {5 }/ F& F" y6 p
0 [! V m! ]9 J6 u; s我如获至宝,赶快如法炮制。于是把家里的一个簇新雪白的乒乓球剪成碎碎的片儿,然后放到一个空瓶里,放满自来水——静等着把它化成胶水。一天过去了,“汤是汤,水是水”,一点没变。家长知道了,无奈地说,你可真是破坏大王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