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胡涂人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四)[含1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3-1-16 03:51: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胡世坚 于 2013-1-16 03:53 编辑
! ^$ ?8 ~* ?2 o9 h& O( _6 P
( F1 ~0 l# X6 g/ B; b版主们:為什么師生们年齡越變越老,眼睛越來越看不清,论坛上的文字卻越變越小?!是让人看还是隐晦得不让人看见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发表于 2013-1-16 08:54: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大雾山 于 2013-1-16 09:58 编辑
3 ?" O6 e! U4 W$ |: V9 }( s# b  b0 Y/ s9 h7 x5 F# X2 p
                                            柏林墙介绍0 O# A9 S& ]7 ?3 s+ Q9 n! Z

& d! l5 R8 n' H$ u5 [* |8 u0 N# P  D  柏林墙(berlin tall wall)是前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围绕西柏林建造的界墙,始建于1961年8月13日。其外层是一堵墙,紧靠西柏林边界。墙高3.5米,水泥板结构,上部为水泥管。
8 c1 _3 w! {# B3 V, S  S  至1979年5月止,在西柏林周围共筑了水泥板墙104.5公里,水泥墙10公里,铁丝网55公里,另外还有一触即发出信号的铁栅栏、自动射击系统和巡逻道各123.5公里。柏林墙有7个过境通道,其中有1个专门为盟军、外交官和外国记者所用。9 t0 B" {, ?! P6 J
  柏林墙最壮观地段有2处:最严密的一处在波茨坦广场,这里有两道墙,两墙之间有一大片开阔地,地上重重叠叠地摆着防坦克用的白色三角铁架。另一处是勃兰登堡门一带,整个门在东柏林界内,往西走几步就是柏林墙外墙,墙外北面是原德意志帝国的国会大厦。
3 N/ Q* t' r; c  E  1989年11月9日柏林墙被推倒。. W) w5 p2 Q( _0 P' v; k! x' g

8 y# ]3 t8 A9 A; R5 o5 n 2012_berlin.jpg + {' x* N/ l% `( a
旅游商品:柏林墙磁铁板
) C4 F2 ]. E! m/ N' Y+ C0 \# y. W& w4 M/ M, h4 ]
2012_berlin 162.jpg

3 V7 S/ W. C5 d' d% G没有柏林墙前,东西柏林过境的情况
' V: w6 @+ b/ n# n1 K$ A( b
; E& D, p  x" E! g8 E$ J* o4 Y 2012_berlin 551.jpg
) I% F3 q+ K1 _* R0 u( f. s) T柏林地图上的柏林墙标注(红线)
3 e! X( N7 f# P- C# r- @5 a) z; N- v* z8 O
2012_berlin 422.jpg
) Z, ]( Q! y" _3 L这段墙被画家用作画画
; E% C" ~1 w2 K8 D0 R7 X. D, c+ U2 [9 t8 l7 s' T0 F
2012_berlin 425.jpg
! O4 W( T& G- D5 t# ?& Q+ w“东段柏林墙画廊”铭牌* P2 T2 c; B, m* e1 O, z
9 R; F7 }0 s* \" a+ H
2012_berlin 202.jpg
9 t; t+ ]2 J- ~0 }  W波茨坦广场摆放的柏林墙水泥构件和游客3 w- [$ H. w" ^9 D$ j
6 q& E  P. S& j, }0 q; |( ?
2012_berlin 531.jpg ( |5 r( \# A5 u. T2 i" g. X
前纳粹盖世太保总部遗址和现存的一段柏林墙3 c9 ^& o$ Q6 z% G. Y3 g, G
* ]$ [5 I& i; V9 ^/ E* z- _
2012_berlin 529.jpg
' G6 F% [$ o& O9 r; g向学生讲解历史
. M+ D  n% m' C4 n) K2 x' N. G4 m+ E3 |
2012_berlin 521.jpg
2 c6 S) {: m: K柏林墙遗迹标记, n* a. U4 M4 Y$ B% H; b
8 q* h% o. f+ @2 ~: Z
2012_berlin 532.jpg & T9 h% [( o, ~: h
柏林墙遗迹铭牌2 K" ]# H* v- z& l
* r9 R- ?! \+ e5 Q, A
2012_berlin 535.jpg ; M6 q$ S9 Y  ~" L$ e1 U
截断了道路交通
. _& h3 X! X" |
  ^( ?2 \4 p. W! P 2012_berlin 174.jpg
/ E$ j9 o7 _; Q6 A& M& e! ~游览胜地:柏林墙过境点
8 {# s1 V! o$ q- s$ }3 e. u. @1 @  t/ q
2012_berlin 167.jpg
/ E' j1 u) I: P+ \: s* f: t4 v着美军制服陪照,一次2欧元。也有苏军制服陪照。5 L) b' m  ]% u( q

: u9 T+ P5 P# b) V0 y: i5 u 2012_berlin 547.jpg ( {7 \: q$ T, P9 y/ H2 b- ^0 U, ^
勃兰登堡门西侧的柏林墙遗迹标记(碎石块线)* y# R. k# [0 \
# G4 e, Y0 ?2 i% H' C1 s6 u2 h
wall89.png 4 L+ j7 A6 d  I% z/ @% R
89年推翻勃兰登堡门的柏林墙3 d5 l$ O' l2 G

$ E! k% B( _8 U5 _4 j8 c& A  A

点评

多谢大雾山,又一次从不同的角度画面比较详实地让我们转了一圈柏林墙。从历史上看搞闭关锁国的本身就是没自信,怕变革,好结局不多。  发表于 2013-1-17 17:09
我们现在庆幸没有发生苏东剧变,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就万无一失了。左派们高喊坚持公有制、共同富裕。陶醉在封闭僵化的老路时代。丑化改革开放,如果他们占上风就离柏林墙的倒塌不远了...  发表于 2013-1-16 17:15
东欧巨变柏林墙倒塌这一历史事件值得反思。  发表于 2013-1-16 14:27
这两年去柏林的帖子就好几拨了.可惜都没碰上.  发表于 2013-1-16 13:08
这位校友是“戈尔巴乔夫派”,哈哈哈,玩笑。  发表于 2013-1-16 10:23
 楼主| 发表于 2013-1-16 10:27:0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13-1-16 10:32:5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3-1-16 17:00:10 | 显示全部楼层
胡世坚 发表于 2013-1-16 03:51
6 D% Q2 z, Z! r0 t  A: x: x版主们:為什么師生们年齡越變越老,眼睛越來越看不清,论坛上的文字卻越變越小?!是让人看还是隐晦得不让 ...
2 n1 t0 _3 l3 V; ^: n' s$ n
发言者帖子上的字号大小问题胡老师已经多次指出,我也曾经说过数次,老眼昏花字太小,读起来费劲。后来我就采取直接编辑,改变小字体为大字体的方式,并且不再打招呼,效果不错。这两天没太上心,结果又重蹈覆辙。我还采取原来的办法。请写小字的同学体谅老眼昏花的读者。对于电脑显示器比较大的,可能读小字问题不大,因为可以放大显示的倍数,我就用150%的倍数。写大号字的方法,一是发帖后再编辑一下,或者先点击发言方框右上方的“高级模式”,然后再写字。

点评

点评字体无法变大,曾经向管理员建议过,回答困难。  发表于 2013-1-17 09:22
“点评”的字体好像无法变大吧?  发表于 2013-1-17 09:16
贴文者在书写拦右上方——选用“高级模式”贴帖或撰文,然后将“文字”涂色,在左上角选择字号(A)选择字号大小。不知说明白了吗?  发表于 2013-1-17 08:23
很奇怪,为什么不先在客户端自己解决问题,另大家大量使用点评,,,,^_^  发表于 2013-1-16 23:14
我也试试把我的帖子字体放大,以利阅读。我曾注意到西水兄修改修改某些帖子,但文字没什么变化,原来是为了放大字体。  发表于 2013-1-16 22:58
发表于 2013-1-16 18:20: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西水车 于 2013-1-16 19:34 编辑 # `5 z5 o9 F3 C. [

0 i1 e: s! ]+ U1 k读后一乐,千万别联想。; N$ ?9 F0 t) k& O6 y
浪淘沙 北京城(2013年冬)
2 r2 G) Y1 p  \0 B) V; S" l
! _  i8 ~. A2 T; z大雾落京城,
+ k' n& e9 Z& v) V- W$ k; O+ K3 c+ Q4 K黑霾滔天, & T6 d7 R. R8 ]4 u
六环内外车人楼。 5 L/ x/ ~8 J5 l$ m
一片汪洋都不见, 9 ~3 J. u7 Z3 o. w7 i# c" @8 \2 j- r
知向谁边?
- V1 d% o$ m3 H6 G+ p
' e2 X0 u3 [$ p往事越百年,
  S" e7 S, R3 y, Z9 N车前挥旗,
: Q) A, O2 z; ]3 a英伦雾都有遗篇。
7 @; E) J; A! h萧瑟污染今又是,
  y. `7 J, [! E+ a+ R1 S3 A换了人间。% Y5 j* B: l5 ~- D/ M/ a# G

  E2 }1 |: B5 J) J% b$ o; _' k车前挥旗:当年伦敦雾天时,能见度非常低,为了行车安全,在每辆缓慢行驶的车前10米,专门有人挥动小旗开路。

点评

哈哈,大版主词兴大发了,还真有一手。  发表于 2013-1-17 17:21
发表于 2013-1-16 19:05: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胡世坚 于 2013-1-16 19:10 编辑 3 P* E, K2 K* ~
& u1 P$ J/ y6 n# V9 ]; B
    谢谢大版主西水车体切民情,告知解决放大字体的几种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二版主糊涂人却只顾发表文章,他是典型的用小号字发表文章的代表者,不管不顾别人因文字小,看起来费劲的难处,希望你费点功夫把字体放大,给读者以方便如何?!
& P9 k" Q) x, r' o+ I

点评

我指的不是点评的字体大小,而是指你发表的文字或转发表他人的文字,由于字体太小,附小的师生都已经不是年轻人了,即便是年轻人,也经不住小字体对眼睛的折磨,难道不是吗?!  发表于 2013-1-17 18:31
胡老师“点评”里的字体好像无法变大吧?  发表于 2013-1-17 09:18
发表于 2013-1-17 08:02:17 | 显示全部楼层
DSCN0973.jpg

点评

能让林彪、张绍东的雕像树在这里。这是一种尊重历史的进步。  发表于 2013-1-17 17:26
发几张旅游照片,从左杨成武,陈伟秀,张绍东,徐海东,林,聂,肖华,陈光,杨得志  发表于 2013-1-17 08:13
发表于 2013-1-17 08:16:17 | 显示全部楼层
SAM_1670.JPG SAM_1635.JPG SAM_1668.JPG SAM_1644.JPG

点评

何时去阿富汗一游?  发表于 2013-1-17 08:25
发表于 2013-1-17 08:21:20 | 显示全部楼层
SAM_1674.JPG 4 K, y2 F( O2 w  p/ b7 Q
国内保存最完整的唐代建筑,【佛光寺】

点评

能历尽磨难保存到现在太不易了,这可是万幸。  发表于 2013-1-17 17:28
【佛光寺】在五台县豆村。日本人曾扬言:中国无唐代建筑,想看只有到日本。梁思成,林徽因1936年发现了佛光寺, 在中国建筑史有重要地位。  发表于 2013-1-17 16:02
附小棋士四海漫游,哈哈哈!  发表于 2013-1-17 14:48
请问:【佛光寺】在什么地方?  发表于 2013-1-17 09:56
 楼主| 发表于 2013-1-17 08:41:5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3-1-17 08:53: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西水车 于 2013-1-17 09:08 编辑
: r2 }6 }; F) x( \
) @/ S9 ]. F: c! H+ Z4 a% K6 }失去的记忆 发几张旅游照片,从左杨成武,陈伟秀,张绍东,徐海东,林,聂,肖华,陈光,杨得志 8 q% S8 B% @& v9 i
' w( E& d( N5 j2 \) q. U
记忆:图片中有10人,你只说了9人,另张绍东还是张传东?请再次确认。$ f# ], e- q/ b4 z8 X* ^
下面为搜索后转帖:
' K9 e3 y! v6 V$ p) j) N8 j这组群雕分别再现的是70年前平型关主要参战将领林彪、聂荣臻、杨得志、徐海东、李天佑、陈光、张传东、陈锦绣、杨成武、肖华。
: A# O* `; \$ P. X, Q9 X  B: t! M 其中,林彪雕塑是群雕中的核心,他手拿望远镜,左手叉腰,目光凝视前方,表现了林彪把握战争全局,胸有雄兵百万的大将风度;副师长聂荣臻挥手向前,充分显示了聂帅张扬的个性;杨得志则横眉立目,有一夫当关万夫莫过之势。平型关大捷打破了日寇不可战胜的神话。
6 R4 i- i: d$ z( k% F8 _* X& F
3 p! Q3 F6 u% @1 h4 x4 r( Q

点评

到现场确认张绍东还是张传东吧,网上搜索有时会以讹传讹。右一是陈锦绣了。  发表于 2013-1-17 17:34
版主;已从百度确认张绍东。  发表于 2013-1-17 15:18
你说得好像是指“百团大战”吧?平型关战役确实是八路军配合国军作战。既然是配合,当然是国军为主。  发表于 2013-1-17 11:54
毛不愿意招惹日军,怕“引狼入室”。  发表于 2013-1-17 11:32
“平型关战”是傅作义总指挥“雁门关战役”之一部,林彪率115师1万多人配合傅作义部作战,袭击日军板垣师团运输大队千余人。此为,中共首次抗日,特誉为“大捷”。林彪擅自决定一战,毛不同意消耗自身力量招...  发表于 2013-1-17 11:30
 楼主| 发表于 2013-1-17 09:10:4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3-1-17 11:48:18 | 显示全部楼层
失去的记忆 发表于 2013-1-17 08:16

5 S% e9 `1 J# e2 u0 J我也曾去过定襄县阎锡山故居,同时看了薄一波故居。徐向前的故居离此不远,在五台县。山西出人才。

点评

阎锡山和李宗仁,呵呵  发表于 2013-1-18 11:14
在国民党统治的上世纪30年代,全国有两个模范省,山西和广西。  发表于 2013-1-17 16:15
发表于 2013-1-17 12:38: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ll_right_1 于 2013-1-17 13:03 编辑 - G  X4 ^) E" N8 S9 L6 \
西水车 发表于 2013-1-17 11:48 / t, U6 i" _" d: g; u! G: J2 X
我也曾去过定襄县阎锡山故居,同时看了薄一波故居。徐向前的故居离此不远,在五台县。山西出人才。
+ @# B1 Y8 ]. v- ?- \
. i' d& Z6 p# K+ L" [* ^$ A
想看看2013余隆的爱乐乐团的表演,看到一个以前演的游击队之歌,给各位来点童年的回忆 * B7 t  P, t1 t; K0 _" |
糊涂准备跟着唱,1~2~3~  我们都是穷光蛋 兜里没有一分钱 。。。响彻宿舍走廊
: c, B! @$ I+ t0 y) U。。。哈哈

5 j" ?3 [1 e* j2 }% ]0 G& b如果看不清,点在浏览器上方 “查看”里面有“缩放” 和“文字大小” 自己作调整
9 A$ F( S  P$ L  G0 H! P
. f1 c1 `7 n7 p) ]( u$ O3 p
如不支持 flash 如 ipad 等, 用以下网址: S% x( z2 f& g& Z5 y3 R- q% S
http://www.56.com/u89/v_NTc2NDQ3NDI.html
$ O' O8 ?* C2 j* |# {- |复习一下鞠大哥以前教的如何贴视频.+ s: C8 [6 P/ L8 F# h* `

$ {0 e: z( o# T2 r7 \  I

点评

干校,冬夜,小黑屋。小吕手风琴、小勤口琴,我将水桶倒扣上面放两饭盒,里面各一根筷子,敲击做鼓——演奏游击队之歌,轮流跑出屋外欣赏,激情四射——绝妙,绝对一室内小乐队,谁也想不到。  发表于 2013-1-19 11:04
欧瑞特一嗓子高歌:“1~2~3~ 我们都是穷光蛋 兜里没有一分钱 ,” 把我忽悠到那个难忘的小童鞋时代——“要是有了五分钱,买根冰棍解解馋”……哈哈哈!  发表于 2013-1-19 10:57
同为新年音乐会,维也纳那边圆舞曲歌舞升平,这边的交响乐是战歌嘹亮。相映成趣。  发表于 2013-1-18 11:21
多谢all_right,音乐很美,画面清晰。又观又听很享受。  发表于 2013-1-17 17:36
的确很好听,特别长笛和短笛吹的很带劲,小胖子的小嘴天生吹小号 的料,陈允是小提琴首席,几个拉大提琴的姑娘也很卖力,,,  发表于 2013-1-17 14:05
 楼主| 发表于 2013-1-17 14:55:0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3-1-17 15:14:35 | 显示全部楼层
张绍东,陕西人(一说为湖北红安人),1907年生。
; x! v( |; G/ h0 E  d    1930年参加红军,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 e/ |$ j0 c9 p! o  r$ ~6 R; C- d" ~    曾任红二十五军连长、营长,第75师第224、第223团团长,参加了鄂豫皖、鄂豫陕苏区的反“围剿”斗争和红二十五军长征。
* E% Q$ {" _: O. e+ @7 ?9 _) y    到达陕北后,任红十五军团第75、第73师师长,参加了劳山、直罗镇、东征、西征战役。
, ]4 X4 I: o$ @, q    抗日战争开始后,任八路军第115师第344旅第687团团长。1938年叛变投靠国民党。结局不详。  
. K8 t& h0 F% d; U    344旅二打平型关后在晋东北连打九仗,后来在河北平山休整。 团参谋长兰国清是一个吃喝嫖赌五毒俱全的家伙,红7军出身,曾任红3军团11团参谋长。张绍东虽然过去不懂,但很快被兰国清拉下水,两人经常在一起发牢骚。而张绍东擅自违背中央有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在部队驻地搞起了“打土豪”!而且从中渔利,进而嫖娼,与一个地主的大女儿勾搭成奸。纸里包不住火,旅部知道这个情况后,决定整顿队伍。这时,344旅奉命进入晋东南配合129师抗击敌9路围攻。徐海东和黄克诚率一梯队688、689团进入昔阳附近地区,二梯队687团驻皋落镇西的东治头。25日晚,团长张绍东伙同参谋长兰国清以看地形的名义,带着1、3营部分营连长和部分团机关人员携械走出军营,在半路上,张绍东和盘托出自己的打算,胁迫他们一起叛逃。其中有些人说还是返回部队吧,这样走了不好,可张、兰对他们进行威胁,最后还是大部分人返回来了,只有张绍东、兰国清(当时可能写作蓝国卿)等少数人走了。徐海东得知曾任25军223团长的爱将张绍东叛逃,顿时呕血。3月中旬344旅到达武乡县大有镇后,立即对该团进行整顿。朱德亲临会议,主持检讨教训、肃清影响,并命副团长田守尧接任团长

点评

到现场确认张绍东还是张传东吧,网上搜索有时会以讹传讹。每个人脚下好像都有铭牌,右一是陈锦绣了。  发表于 2013-1-17 17:37
发表于 2013-1-17 15: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胡涂人 发表于 2013-1-17 14:55 ( G4 k2 D- p$ m) x6 s
老哥,我说的那好像是一次战略,阎锡山总指挥;其“雁门关战役”总指挥为傅作义,平型关是一场战 ...
7 }1 w/ ~( W$ L- }
7 W/ L$ |5 M5 Z5 Y  s- G
当年好像小学课本说毙伤日军一万多,目前说法是一千多。据说日本档案数字还要少。平型关景点建的很大,有博物馆和战场遗址。

点评

“一万”瞎忽悠,就一运输大队千余人,百余辆卡车,因没见过汽车这东西,不会玩,结果全让八路给烧了……  发表于 2013-1-19 11:21
平型关战场遗址有什么?在山西哪个县?纪念馆离遗址有多远?  发表于 2013-1-17 17:49
发表于 2013-1-17 16:40:42 | 显示全部楼层

点评

记得这是出自<天鹅湖>。经典!  发表于 2013-1-18 14:19
以后再贴视频时,尺寸处空白就可以,还省事。  发表于 2013-1-17 17:54
小号独奏【拿波里舞曲】  发表于 2013-1-17 16:45
发表于 2013-1-17 17:03: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西水车 于 2013-1-17 19:36 编辑
1 h5 i$ G5 B6 e) j+ H
7 X5 _6 H+ x" k: e   去年秋天我去北欧旅行,途径柏林,去看了柏林墙。现在的柏林墙是旅游的景点,让人回味当年此处的凶险与血腥。1961年8月13日凌晨开始,2万东德士兵按照当时德国统一社会党总书记昂纳克的旨意,只用了短短的6个小时,就在东、西柏林之间建成了一条43公里长的带刺铁丝网。后来于1964年建成,全长169.5公里其中包括水泥板墙104.5公里。。。。1962年8月17日,17岁的彼得费克特(Peter Fechter)在企图翻越柏林墙逃往西柏林时,被民主德国士兵当场射杀倒在柏林墙下。1989年2月5日晚上20岁的酒保格弗罗伊因试图逃往西柏林被枪杀,成为最后一位死于柏林墙的东德人。1989年11月柏林墙被德国人民拆除。为了纪念死于此地的人,为他们建立了纪念牌,记录每一个人的姓名和死亡日期,供人缅怀。

游人在浏览死者的纪念牌

游人在浏览死者的纪念牌
% \6 s8 T% _. ?
格弗罗伊的纪念牌
- z" N) l1 J0 S

最后一位死者格弗罗伊

最后一位死者格弗罗伊
2 P% _! P5 Q! i6 S. v
5 y' p; l& }+ d9 F
另外一个景观是柏林墙的涂鸦,据说也是闻名世界的。每年可以更换,只有画得好的才得以长期保留; x. Z4 J$ H5 }9 s" I$ ~
8 }8 d! C3 m$ }$ R0 {: E

柏林墙的涂鸦画

柏林墙的涂鸦画
3 j4 S. p5 K& o  j2 t

' E# G1 y. x" i; ]8 k/ `

柏林墙的涂鸦画

柏林墙的涂鸦画
; L. u- E% B+ |  @+ t+ Q# B

7 [" r6 E. Q; |( f' X

点评

实际上,在美国和墨西哥的边境上也有一道墙,主要是为了防止墨西哥人越境到美国。  发表于 2013-1-18 20:47
发表于 2013-1-17 20:17: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angpei 于 2013-1-17 20:34 编辑 ) \: g: Y0 }1 s+ Q  ]. x

/ A. G3 K# D5 M3 J: Q, [! Y& J0 }" B6 p   “老校友”原属于“老街坊”版块,现与beiwei扯一扯“老街坊”:/ c9 P8 T8 c! Q! s9 v- w/ j- y
% E. U1 ^- g. h% l$ Q4 N
      康乐里初建时,没有地名称谓,只能借助“小六条”的地名。
! i- C* k5 v* s5 u  d      当时,大门东是总行办的第一所子弟小学。开始叫培英小学,后改为康乐里小学(并非全部为总行子弟,任志强也是那里毕业)。大门西为总行幼儿园(基本为总行子弟,含濮存昕)
# V  e* T- @) h, |% ]7 @: Y( s     在我的记忆里,康乐里是20座筒子楼(也许是先盖好8座开始入住)。
* \/ P  R% e5 |8 @1 {     现在康乐里的坐标是康乐里小学,北侧(同一大院儿)是6座红楼(见前边所发的1座红楼图)原大门开在北边,翻建后大门开在东边(下斜街)。9 P$ B# `5 o: B/ q3 E

- Q5 _7 a- w7 ]+ p     注:所发高层楼照与康乐里无关- Z" W1 X) G3 z: k' P% q

1 _/ k1 s' x( f( D, @     附:康乐里小学图及康乐里位置图1 W' h4 K) K# U) D; p

点评

呵呵,很好,谢谢老培!我就是从那儿来的,不过在康乐里的时候是我的不记事懵懂时期,这次补上了一些知识。由老街坊版块衍生出老校友版块,从老校友版块又找到了真正的老街坊,不亦乐乎!不亦奇乎!  发表于 2013-1-18 10:55
发表于 2013-1-17 20:19:52 | 显示全部楼层
西水车 发表于 2013-1-17 08:53
, f# N3 E2 o9 \+ S/ m, w9 d失去的记忆 发几张旅游照片,从左杨成武,陈伟秀,张绍东,徐海东,林,聂,肖华,陈光,杨得志 1 T0 h- V/ i. D0 S8 U- \  e- u
0 W7 X4 j- J/ Y" K6 u$ z, d( ]
记忆: ...
& Y3 L7 j1 ~$ @; p* S8 g3 {
水车兄,照片我放大看过了,你说的左2是陈锦秀没错,左3张绍东也没错,遗址在灵丘县西南25公里处 DSCN0969.jpg

点评

与“飞夺泸定桥”如出一辙……讲故事呗。  发表于 2013-1-19 11:24
群雕从左到右是:杨成武.陈锦秀.张绍东.徐海东.林.聂.肖华.陈光.杨得志.李天佑.(前次有误  发表于 2013-1-17 22:16
我说左一是陈锦秀,左二是你说得杨得志。我看不清照片上的字。  发表于 2013-1-17 20:30
发表于 2013-1-17 20:44: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angpei 于 2013-1-17 20:46 编辑
; P* X; D1 T. s+ M- ?2 o" r, U4 A0 \0 A4 A9 n
康乐里小学——
) N0 _# |6 W" h/ s( p+ P8 A$ [. D8 d  _7 U. Q
康小-1.jpg
( E$ k8 U# ?% B8 W! f/ E* O9 B& E; W- I+ R1 D2 k
康乐里小区的位置——
# m4 }$ c6 u# s# P6 P
( k: u) e2 S' f! [! k
康1.jpg
发表于 2013-1-17 21:08: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失去的记忆 于 2013-1-17 21:10 编辑 * _2 I; u% E, n

$ l+ X% Y3 l: \+ B5 ?选了一篇文章,配合学姐探讨。
' ~& K# B+ j7 d  l; b8 j【统一:柏林墙倒塌二十周年】柏林:不再有围墙的日子( N: ?# \  O. T
作者: 南方周末记者 张哲 实习生 杨柳 何旭 + ~! G3 D# P$ Z* e& B& I( k
发自:北京 最后更新:2009-11-05 10:34:54 来源:南方周末
$ g; M  C5 ]& f( u( e8 U8 ^# r# V8 T% ^( y( I
编者按:20年前柏林墙被推倒,成为东西德统一进程最具标志意义的里程碑。而如果说彼时它看起来更像西德对东德的胜利,那么,在一代人的时间过去后,两德统一已经充分展现出了它的复杂性。
3 g% v5 r, R/ R- j0 `  Y+ R  R7 x8 j! g; B+ e8 t% Z0 m
两个制度完全相反、发展差距巨大、隔绝日久,却又同根同族的国家,如何艰难融合为一?德国的经验与教训,或许有一天,也将为中国所借鉴。  P0 B6 r7 a% I9 [, S) S
涌入西柏林的东柏林人,大包买回“便宜货”,被报以充满“等级观念”的眼光。克拉克做了二十多年的东柏林市长,却在柏林墙倒塌后一年,被统一的德国政府开除。整整28年被硬生生一分为二的柏林城,在围墙倒塌的一刹那,见证了只想在有生之年步入另一半柏林的老太太的眼泪。而在经历了20年的合二为一后,即便依然困难重重,柏林的东西两端已经“像植物一般”生长在一起。
) d+ V/ d1 F- I4 V0 `) i“开门!开门!”: E# n8 V6 }5 [/ d4 a
1989年夏秋之交,东德(民主德国)的空气里飘荡着一种躁动不安的气息。6 [, L$ q% M# @# Q7 n
那年9月,匈牙利通往奥地利的边境突然开放。此前,尽管东德人可以前往其他东欧国家旅行,但直到奥匈边界打开后,那些心向西方的东德人,才终于在冒死翻越柏林墙之外拥有了其他选项。; N' M8 ]- C- F$ T! [1 @' X9 Z
两个月里,超过11万东德人绕道捷克斯洛伐克进入匈牙利,从匈牙利前往奥地利,再由奥地利进入西德。恶作剧的年轻人偷偷地把东德国旗中间的代表农民、工人和知识分子的麦穗、锤子和圆规改画成一个行李箱。/ T* |2 P" J( x: \: w7 a
东德警察不断在通往匈牙利的列车上逮捕他们看来有“潜逃”倾向的人,但监狱很快就装满了,有的人只进去几天就被放出来。0 b8 c% j  w! d+ ^
东柏林人Anne Hingst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她清楚记得,1989年11月9日晚上,父亲打来电话说,“快看电视,重要新闻,柏林墙可以自由通行了!”她当时就大笑起来,觉得父亲“简直是在说胡话”。
4 `5 L  f) v" G" k
; A/ b; n1 P& q$ ]$ H3 E& C柏林墙被推倒3天后,透过残墙,西德母子与东德边防士兵相互观望着。一年后,他们成了一国人。  图/CFP
, |- c1 y. u1 _, k柏林墙修筑于1961年8月13日凌晨——最初仅仅是铁丝网,但经过不断加固,它成为长达165公里,高4米左右的坚固混凝土建筑。配之以了望塔、地堡、警犬桩、电网、防汽车壕和自动射击装置,它成为了分隔两个世界的独特地标。1 C, G# s, J2 e6 b( B
在柏林墙修建以前,由于柏林允许居民在各区自由通行,已有超过250万东德公民逃往西柏林或通过西柏林前往西德(联邦德国)其他地区,其中不乏大量技术工人和高级专业人才。
& J  F  {1 f& s0 H0 A柏林墙像现实中的铁幕。在东德,它的正式名称是“反法西斯防卫墙”。当时谁也不觉得28年历史的柏林墙真的会倒。毕竟此前不久,东德统一社会党总书记昂纳克还信誓旦旦地说过,柏林墙“将存在50年、100年”。
: c4 k4 A& I) i% F11月9日晚,当时东德的中央政治局委员沙博夫斯基将一份本计划次日公布的“旅行条例草案”,无心地在一场国际记者会当即宣布,并称“立即执行”。草案允许东德公民前往西柏林和西德其他地区自由旅行。" z9 g1 \9 U9 l. J: n) K
所以,当Hingst和男友后知后觉地走上街头时发现,整个柏林的情绪已经被熊熊燃烧。
" i0 K7 z& J3 m: f很多柏林墙的守卫军人没有看电视也没有听广播,面对突然而来的人群,他们只能不停地向上级请示。在人们有节奏的一阵阵“开门!开门!”声中,检查站的大门轰然打开。
6 j, G2 A& D  L6 I+ G, i在勃兰登堡,一位东德军官起先坚守警戒线,而后却在一位只想在有生之年步入另一半柏林的老太太的愤怒和痛苦的眼泪下屈服了,并亲自护送这位老人到了那边。. {6 O- p: Y5 e4 v/ Y- O
6 V4 `. t8 Q4 R6 o1 D8 L: v4 c
“不可能”的事* m, \% M/ i) d
Hingst与50万东德人一起涌进资本主义的西柏林,她说“东柏林几乎空了”。3 [. s5 }! ^* `, {- @
德国人——不论东德还是西德,这时都沉浸在民族和解的巨大喜悦中。东德人可以在任意一家银行排队,凭身份证就可以领取100西德马克的“欢迎费”,紧接着上街慷慨采购。
$ f' L, M/ f2 `; u" p9 ?" WHingst先买了一个随身听,又从旧货市场买到了一条美国的牛仔裤,还看了一场电影。很多商店摆出免费食物和饮料,欢迎“东部同胞”。艺术家们则在柏林墙脚为刚进入西柏林的同胞们演奏音乐。
3 v  \6 B4 S2 E% i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的连玉如教授,那时正在柏林自由大学进修。11月10日上午,她一路来到东柏林,发现东德边防军的小伙子们大多面色凝重。
. N2 C/ z% c: N8 g( U连玉如问他们,支持德国统一吗?他们说,同意边境开放,希望东德政府改革政治现状,但并不希望两个德国立即统一。; ?# f* E# o9 h. M5 U* j) p$ _& e
事实上,两德统一后,17万东德军人中仅有5万士兵被留下“试用”,而他们中的大部分也很快被迫离开,留任的军官更是不足5%。一些职业军人由于缺乏其他职业技能而纷纷失业,甚至被迫去其他国家做外籍雇佣军。  j! ~0 @' f% E$ q: w
当时只有19岁的费杭(Sebastian Votter)也是一名东德人民军士兵。“当时最重要的感觉是‘不可能’。”费杭对本报记者说,“当时我们有这样的笑话:一百年后,美国可能变成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变成资本主义国家,但是东德还是老样子!”/ [# U! }$ F, j* @2 W. Y
但“不可能”的事情毕竟还是发生了。从11月11日起,柏林墙沿线就传出风镐的轰鸣声。重型切割机撕裂水泥墙,金属碰撞。东西德都出动了数百名边防军士兵,以及起重机、挖土机和载重卡车等设备。
  g+ t2 m8 K# |/ `从第一条裂缝出现的那一刻起,柏林墙曾经的威慑力就被摧毁了。柏林的市民们抄起气锤、洋镐和凿子,用力地敲打着柏林墙,直到它千疮百孔,直到它轰然倒塌。商人们开始将柏林墙的碎片加工成纪念品卖给观光客,直到今天。
& ^$ b: U( e2 _/ `$ F5 @4 b( u5 J, R

点评

自中美僵局那堵墙矮了,欧瑞就一下跟头翻到老美……哈哈哈,玩笑!  发表于 2013-1-19 11:33
柏林墙的倒塌,是一个时代的终结。人民见证了历史,更不能遗忘这段历史。  发表于 2013-1-17 21:30
发表于 2013-1-17 21:11: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失去的记忆 于 2013-1-17 21:12 编辑
# ~1 v3 O7 C  J- R$ `6 ?* S) Q
% A9 U3 H" W. e8 ^9 s2 o+ o4 b* Z“我们是一个民族”
; _8 c, ~/ z6 [% o  G11月12日,当时的西柏林市长沃尔特&#8226;孟魄和东柏林市长艾哈德&#8226;克拉克在波茨坦广场附近的检查站握手言欢。演讲、音乐和香槟围绕在这座逐渐坍塌的城墙周围。那时,已经做东柏林市长二十多年的克拉克不会想到,一年之内,他就将如同大多数东德政府的高级官员一样,被新的德国政府剔除出行政序列,直到2000年郁郁而终。
5 j: Y" D9 r0 h# [费杭则骑上一辆摩托车,跟朋友一起来到西德旅行。后座上的朋友没戴头盔,违反交规,可当交警了解到他们来自东部时,把手一挥说,“走吧!”
7 n  C! U. P% I. @3 F12月22日,西德总理科尔和东德总理莫德罗冒着倾盆大雨一起打开了勃兰登堡门,作为在柏林的最后过境点。著名的勃兰登堡门修建于普鲁士王国时期,自1961年起成为了柏林和德国分裂的标志。
4 v$ R' w4 G" \( f0 D1990年3月18日,东德举行了首次大选,希望通过“自由选举”决定国家未来。对于大多数东德人来说,第一次直接参与“民主政治”的美好,有些让人眩晕,他们带着敬畏和感激之情填写着自己的选票。& y6 [# P4 ]; |+ e0 J1 s, q
最终,在贷款和货币联盟的许诺下,科尔支持的德国联盟党大获全胜,前执政党统一社会党最终没能逃脱沦为在野党的命运。
- I. b! C: s* t6 j7 B在与东德政府协商并签署“国家条约”时,科尔的外交斡旋也取得了重大成果。戈尔巴乔夫最终松口,默许统一后的德国退出华约组织,德国统一的最大外部障碍扫除了。一场暴风骤雨般的统一过程急遽前行,在东德的莱比锡游行的人群已经把“我们是人民”的口号改为“我们是一个民族”。' E$ Y' A! T' I" b7 f$ r
1990年10月2日,东德议会宣布,东德政府停止运转。23点55分,在《欢乐颂》的音乐中,伴着“在你温柔翅膀之下,一切人类成兄弟”的歌唱,民主德国国旗从东德一切建筑物和联合国的旗杆上缓缓落下。
) F9 a8 M, c- T. M( e7 j+ {10月3日零时,德国和平统一。7 F0 n0 `4 M! M& a1 B
“东德佬”、“西德佬”
  b9 h. Z- d8 [2 n德国歌德学院秘书长Hans-Georg Knopp博士对南方周末记者说,德国和平统一“几乎是二战后首次出现的有积极意义的、关于德意志民族的公共记忆”。' j- U! l) a) N) T
但新的问题很快浮出水面。“东德佬(Ossi)”和“西德佬(Wessi)”成为了1990年的流行词汇。7 j- @+ l9 U' S9 {4 ?( H( c
1990年,每天有数千名东德人不知疲倦地向西部跋涉。但Hingst很快发现,当越来越多的东德人在西柏林的市场上“扫荡”便宜货并把它们装进大包背回东部时,西德人的眼光开始变了。
' D  f0 o, l, c6 Z/ \8 g; J4 j“热情慢慢没了……虽然没有什么直接的言语抱怨。”Hingst说,“一种等级观念慢慢建立,隔膜逐渐形成。”/ ~5 X& U; w/ l$ e: B; Q$ Q- L. y
那时,柏林墙尚未完全拆除,自由出入却早已成为常态。尽管如此,东柏林人和西柏林人还是区别明显。连玉如教授说:“从衣着,甚至表情,我都能看出他是哪里来的……东部人可能还是有点不自信吧。”1 R! m3 D( k4 S
两德统一之前,东德人均收入只有西德的1/3左右。东德的基础设施建设也严重滞后,电网、交通和电话通讯都需要大笔投资。
- }8 i! q( ~, V' J3 d于是,德国政府从1990年开始向原西德各州公民征收“团结税”——个人所得的5.5%,用于原东德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国有企业改制和社会综合援助等。团结税的计划征收截止期限为2019年,长达29年。但“团结税”带来的还有西部人的抱怨,为什么一切都要我来埋单?
0 f6 h0 k2 c, c7 r  l而东德人对突如其来的资本主义也产生了“排异反应”。当时只有17岁的莱比锡中学生胡朵拉(Cordula Hunold)拿着100西德马克“欢迎费”与妈妈一起去西德的商场,但琳琅满目的商品、汹涌的人潮令她走出商场就呕吐起来。
% E5 X1 s+ z+ A* ?+ y& \/ g% }! j胡朵拉的父亲Hunold本来是当地一所中学的校长,但德国统一后,所有前东德的校长因为与国家意识形态靠近等原因,统统被要求下岗。Hunold先生在五十多岁失业,只好去斯图加特一所大学学习,以重新取得教师资格。
) h% @2 R7 H) D/ n' n. t4 k实际上,在教育系统内,民主德国政治学院、柏林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院等高等院校被直接解散,甚至国家科学院的科学家都不能幸免——Hingst的爸爸是原东德国家科学院的一名化学家,但他也在50岁的年纪失业。
! A- H  X3 B( t* F! k! s5 T东德的议会和政府自动取消,其工作人员经过严格筛选后,大多被开除。在外交系统中,原东德三千余名外交官被全部开除。“以前一些很优秀的东德使馆的汉学家,都已经不再从事相关工作了。”德国驻华使馆二等秘书杨佩(Petra Mann)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他们有的卖保险,有的在旅行社工作……这真的没有办法。”
+ S& V/ \+ G! k2008年,社会学家威廉&#8226;海特迈尔的一项调查显示:有半数西德人认为东德人很少愿意了解西德,而64%的东德人感觉自己是二等公民。; p6 D2 w5 E3 {- [5 C4 u, W
德国交通部长,负责东德事务的沃尔夫冈&#8226;提分西在今年6月提交的两德统一年度报告中写道:“如果到2019年,东部能接近西部产业结构相对较弱的地区的发展水平,那将是一个巨大的胜利。”
- @4 t& {4 S& A4 N% X5 e) {) X
: Y3 I0 f( |" `4 a$ s, Z6 e( [新柏林:脱胎换骨
% Q+ n$ g/ D; }4 f- O- l尽管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接收采访的柏林人却都承认,这个城市的东西两端已经“像植物一般”生长在一起。* f5 ~. P4 f' K# v  Z3 k" o# w% x
二战后,苏美英法对德国和柏林实施了分区占领。在柏林,苏占区即东柏林,成为了东德的首都,而西德的首都设在了波恩。1991年6月,德国议会投票决定,在2000年之前将首都从波恩迁回柏林。7 x+ @. G0 m2 P+ }
为了承担首都的功能,他们修复了旧的帝国议会大厦,并新建了联邦总理府、总统府、内务部和交通建设部等一系列建筑。在东柏林,原有的柏林墙用于隔离的“无人区”地带也开始大兴土木。波茨坦广场已成为寸土寸金的商业区,却也被批评“带有太明显的资本主义商业俗气”。6 G9 Z6 O$ E6 N
20年前,西柏林是资本主义嵌入东德的一块异物,也是东德人通往西方世界的便捷之地。柏林墙建成之后,东德人一次又一次地尝试跳楼、挖地道、游泳、热气球,甚至用载重卡车冲撞,翻越柏林墙。据统计,截至1989年,共有5043人成功地逃入西柏林,3221人被逮捕,239人死于守军枪击或其他事故,260人受伤。) }1 r/ D$ Y9 N
不过,柏林墙倒塌后,资本主义立即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在东柏林攻城拔地——德意志银行迅速收购了四千多家东德银行办事处,将金融业务立即铺向东德的每一个城乡角落;可口可乐、西门子、雀巢等昔日“阶级敌人”的标志挤占了每一处新开的超市和商场;马路上大众和奔驰的汽车也让昔日东德自产的“卫星牌”汽车相形见绌……9 w" P! K) t1 a; ^
社会主义的痕迹并没有完全消失。东柏林博物馆岛的艺术市场上,大量贩卖的正是前东德和苏共时期的书籍、徽章和纪念品,但价格十分不菲;而通往亚历山大广场的卡尔&#8226;马克思大道还保留着旧时风貌——90米宽的马路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当年这里游行阅兵的盛况。
+ A; v2 D& b& B0 h: s/ c人们再也无法简单地用“穷”和“富”来区分这座城市。西柏林的自由开放与东柏林的理想光辉形成了这里独特的兼容并蓄的风格。朋克青年、跳蚤市场、前卫艺术家和同性恋社群早已打破了旧有的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界限,留有早年印记的公社组织、蓝领社区和苏式建筑风格反倒闪耀着独特的后现代主义光芒。! X# z7 ]: p, R) \; f" m
柏林,已经从20年前那个东西两大阵营对峙的桥头堡中脱胎换骨。
/ s, k( S' O5 k" [+ z
+ J: }1 V; W9 N( w; x9 K& V- y9 t社会主义的记忆4 G4 x* ]( ]( N8 u  G; O
很多西德人对东德的早年记忆都与气味联系在一起。
4 ~" u; O/ s$ T& o4 o6 {歌德学院北京分院副院长柯理回忆自己最初印象深刻的东德——魏玛附近的小城耶拿时,他使劲吸了吸鼻子。“空气里都是煤的味道。”柯理笑着说,“他们冬天还在用煤炭取暖,而西德早已经使用燃气了。”
! Q& v& W% s6 `( O: U! o# S对于柏林自由大学的博士研究生柯瑾艺(Olivia Kraef),她对东德的最初记忆也是一种味道。“我不知道究竟是什么,有点像消毒水……非常东德的味道。”她小时候每次去东柏林看望亲戚,都会闻到这种气息。
. F! g0 v) H! H) y3 T2 C2 d: J那时的柯瑾艺总觉得东德是另一个世界。西柏林的咖啡和香蕉总是让东柏林的亲戚们很开心,而她总觉得表妹两条大辫子的发型很过时。但柯瑾艺并没有笑,因为她妈妈说,在社会主义国家,“不管什么人,虽然可能现在穷,但是他也很伟大”。* y& U0 ?5 }2 m! \; i* X
柏林墙倒塌20年,说一样东西好,西柏林人会说“tol”,而东柏林人喜欢说“schau”。
( w. N! f5 \: y- [; o# l% q$ G或许由于对现实的不满,怀旧的情绪近来正在东部蔓延。一些消失的品牌,比如“玛卡费斯”咖啡,或是“施普雷”腌黄瓜,被人们怀念而重现市场。
" V$ s! I2 {, k/ F4 X0 q东德人费杭觉得,人们怀念的并不是现实中的那个过去。1998年,他收到了德国政府的一封信,称前民主德国国家安全部(Stasi)的档案公开了,其中有他的记录。
+ i+ ^+ [  n3 U看到档案时,费杭惊呆了。1989年只有19岁的他,居然在Stasi有60页的档案记录。而且,他伤心的是,写报告的人里还有两个是他最好的朋友。“我有点儿失望,但他们一定也有自己的原因。”费杭说,“他们一定比我更难过。”/ L6 f6 e8 w& {4 G( y6 C
秘密警察也曾找过费杭,要求他为Stasi工作,报告身边朋友的动向。但费杭拒绝了。“不是我很勇敢。”费杭说,“如果他们第二次第三次问我,或者威胁我父母的安全,我不知道会怎么样。”
# B0 Y' }0 @" B' g幸运的是,秘密警察还没有来得及再找他,柏林墙就倒塌了。“所以,虽然我们有些抱怨,但跟自由比起来,那些都不算什么……没有人真的会想回去。”费杭说。
2 M) X( s% B; u( z& V据德国政府公布,原1600万东德公民中,国家安全部对600万人备有秘密档案。2 @+ g0 b) y- u6 z0 w7 T
美国前国务卿詹姆斯&#8226;贝克在回忆录中记述了自己在1990年12月访问柏林的情景,那是他第一次见到现实中的柏林墙。“那是一个雾蒙蒙的天气……当我透过柏林墙的小洞,看到东柏林那单调的建筑时,我意识到民主德国人已经将一切牢牢抓在了自己的手中。这是他们的意志力决定的。”
3 i, I1 K# t" g2 M9 m(特别鸣谢德国歌德学院提供部分资料。翻译江安霖对本文亦有贡献)
9 {; H  k( I; q+ Y7 I' J4 r+ T# g3 B& q+ v

  ?- A* J* [; g0 L) A
发表于 2013-1-17 23:23:57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网速有点慢,晚上的缘故?

点评

谢谢王兄!都  发表于 2013-1-18 06:26
all_right_1 :中总行宿舍现已基本自成体系。西单北,灵境胡同有中行90年代所盖宿舍。西单南路东,有一地产项目,因还不上中行贷款,被中行收回,几年前成为中行宿舍。 发表于 前天 19:46   发表于 2013-1-18 01:35
发表于 2013-1-18 06:18:16 | 显示全部楼层
贴上游击队之歌后,总好像主席在对我说“孩子,这音乐会第一首歌是东方红呢” 行! 贴上,
/ X$ E* \3 c. Z6 V0 d' l决不会忘记您老人家领导人民推翻三座大山的历史。
0 u. T* t( ^8 J9 y# A. E- ^
- j$ X- B. ~/ ]! ?3 ~" s" e) {网址是:
http://www.56.com/u16/v_NTc2NDQ0MDU.html
8 r( U3 T+ I$ e6 _$ G- q3 j

点评

“游击队之歌”、“东方红”、“长征组歌”,是我们青少年难忘记忆的一个符号,听了这些老歌,边回忆其无忧无虑的青少年时代的生活……因为有少小回忆才喜爱……与那帮毛左门有别,他们有政治目的,没有政治资本。  发表于 2013-1-19 11:31
奥瑞德,帖子很好,其实我很喜欢《东方红》《长征组歌》等所谓红歌。但我,或者说我们这一代人的绝大多数应该不再会受个人迷信控制了。即使唱京戏帝王将相也不代表想恢复帝制嘛!但当年确受个人迷信歌曲强烈影响。  发表于 2013-1-18 19:42
那篇文章谈朱老总是不可替代的总司令,及四渡赤水时红军情报部门所发挥的作用,就是为了破除《长征组歌》中那些带个人迷信色彩的描述。  发表于 2013-1-18 19:31
忘了说了,我说那个用兵如神和朱总司令无关.那篇文章强调什么情报决定了战争胜负,,,  发表于 2013-1-18 14:45
记忆学长,我试着想当一个唯实主义者,其实就是假唯实,避免因为对某一问题有某一种看法 而影响对下一个问题的判断,俗话说就是就事论事.嗨,就是聊天.多听各位学长的.  发表于 2013-1-18 14:37
发表于 2013-1-18 07:08: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ll_right_1 于 2013-1-19 15:07 编辑
3 M, ]' w% A) r& V! }/ o! a5 }5 S1 l" R& t0 V
说说字体大小:0 R" B. M& I+ k* n% B: e4 O9 G, Y4 Q
糊塗是不是在享受半个世纪前老师和学生的互动?O书记曾说过"糊塗本性难移,改也难",哈哈! 其实糊塗表达了他的思想就好了,是否能传到世界每一个角落和他无关。这里有意识形态和技术上的原因。就技术上讲,无非硬件制造商、网络运营商、软件提供者等。就字体大小来说,软件工程师知道有人嫌大,有人嫌小,众口难调。他们有解决方法。比如用微软浏览器用鼠标点"查看",调整缩放和字体大小就好了。也就二、三分钟搞定。如胡老师及有此问题的同学仍不淸,请提出来尽全力帮助解决。看
3 Y) q, E0 c; m. x6 o$ i4 j在糊涂60出头了还每天在这耕耘,您就饶了他吧。他的某些“奇谈怪论”
& {" @) U. s' M0 [+ ]' q还是要和他好好讨论讨论。

点评

车学长问了没办法,按照我上面办法把缩放调大些,如125%,文字大小调最大 或调显示卡把DPI调大.在控制板->显示->设置->高级.建议用笫一个方法. 此设计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发表于 2013-1-19 12:19
“点评”里写跟帖“微博”,反馈及时,也可以省点地方吗?要不然本轮很快到顶,恐又该“东归英雄”啦。 谁有高招?让这里字体变大啊?看着是费尽。  发表于 2013-1-19 11:39
发表于 2013-1-18 14:01: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西水车 于 2013-1-18 15:13 编辑 9 U0 J# q" j  {. C7 h$ ]& v0 M

+ g! _* A  _0 U1 ^: l7 p失去的记忆 很欣赏all-right是个自由主义者,允许有人唱东方红,也应该允许有人公开的评论大救星,观点不同,和谐相处。
. y3 N( x( D: X: s: y: |( t5 M; L; c0 e. w* O
“观点不同,和谐相处。”现实社会可能会是这样,毕竟网外公民是大多数。可惜现在在网上几乎是作不到了,特别是左派们,“汉奸”帽子满天飞,只要你不同于我的观点,就给你扣上帽子,既然是汉奸那就是敌人,就应该打、杀。并且人人都有打杀的权力,是否违法?那是次要的,因为打杀汉奸是正义的行为,就是这个逻辑。右派们目前回击就是称呼对方为爱国贼等称呼。至于论理,各方都有网站,都有理论文章,但有一个现象:左派网站是一边倒的声音,右派的声音是听不到的。而右派的网站倒是可以听到左派的声音,但是不多。两方网站都有被封的时候,这时就是弹冠相庆的时候,真是几家欢乐几家愁,周而复止。
. v' M9 S9 y, c4 ^& Q  L我想民主国家有执政党、在野党,在野党不断地提出执政的观点,批评执政出现的问题,这样促使执政党不敢一意孤行,总要顾及反对的意见。我们的国家是一党执政,多党协商制度,政协主席对外宣称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最好的制度。而代表人民的声音的政协,基本是拥护的声音,远不如在野的左右派发出的尖锐呼声。执政党制定大政方针不必太顾及政协,倒是要考虑左右派的声音,不断地平衡两派呼声。这可能是毛泽东伟人政治、邓小平强人政治之后,中国特色的执政现象,起码公民骂政府不会再担心受到追究了。
' I7 W+ q7 r" K上述左、右派的叫法不确切,无法准确的定义。网上有多种叫法,不再一一列举。

; A3 m& t, _/ Q5 ^* c6 v! R. e

点评

窃以为:将来在党内会出现“两派互相监督”的局面——-“多数派与少数派……其实目前已经形成,只是希望能在法制前提下,展开理性的竞争,别老你死我活——由此开启大陆民主的先河,自然水到渠成。这是大趋势。  发表于 2013-1-19 11:47
左、右派没有形成左、右党,我估计左、右派的主要成员都是共产党员,不可能允许他们再成立党派,政协里几乎没有他们。  发表于 2013-1-18 17:02
好像百姓或党外对执政党也就是政府无法有效监督.仅靠执政党本身来自我监督. 我一直觉得应适当开放有真正意义的报禁.在体制内监督各级政府.  发表于 2013-1-18 15:09
是不是由在野党主导政协可能好些.我知道偏左叫五毛,偏右叫五分.  发表于 2013-1-18 14:56
发表于 2013-1-18 15:03:48 | 显示全部楼层
西水车 发表于 2013-1-18 14:01
7 F/ @, _" A) j3 F% o0 z. y失去的记忆 很欣赏all-right是个自由主义者,允许有人唱东方红,也应该允许有人公开的评论大救星,观点不同 ...
8 Z7 |+ X! [0 y" i$ g( n: v- `$ I: }
不才以为受到千年帝王颂圣思维文化的影响,很多国人早已养成一种简单.粗暴.激烈的思维方式,例如说某人好就一切都好,不允许说不好。领导们听不得不同意见,草民们也听不得不同意见,打压谩骂与自己看法不一致者。后来发现洋人不同,可以与对方争论,但不可以打压甚至消灭对方。进一步发现有反对党的存在执政党就会少犯错误,虽然要牺牲一点政府的办事效率,但国家长治久安避免动荡。  我们也不必悲观,虽然任重道远,社会总是要进步。9 J7 O, A3 {+ l. @

点评

我也欣赏自由派。但有时不免想起50年代中期那几位自由派的下场,呵呵。。。各位懂得。  发表于 2013-1-18 19:46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5-5 20:58 , Processed in 1.201171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