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D27554
帖子
阅读权限80
在线时间 小时
精华
威望
日志
相册
注册时间2009-3-22
最后登录1970-1-1
|
发表于 2013-2-10 09:52: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大雾山 于 2013-2-10 10:01 编辑
! q7 Q3 J% A9 d; _" w. ^$ |! A/ i) {2 H" s4 X7 @
飞虎队的资料很多,说法不一。以下内容选自[维基百科]。8 I- w- z) ~% H3 U3 y' S
( m5 v% I, e' `4 Z' m2 w5 {
飛虎隊
/ G% v, A% L. _3 X ^* p3 n( v
6 D& v& |) o5 Y$ C6 j創建
3 R. h4 D. k& U: h( `
) G3 S9 U( a8 ~. D. } 中華民國空軍美國志願援華航空隊(英语:American Volunteer Group,縮寫AVG)主要由美國退休飛官上尉陳納德所創立。1930年代的國民政府為了建構對抗日軍的戰力積極的對外尋求人才,空軍尋求義大利與美國的協助,陳納德於1937年初到中國,以其人脈及技術獲得蔣中正及宋美齡之信任並以空軍上校的待遇僱用其擔任中華民國空軍顧問,協助發展中華民國空軍及訓練飛行員。面對日軍威脅,陳納德利用中國的戰略縱深建構出一套原始的預警網防衛重慶,同時他估計只要手上有100架驅逐機以及優秀的駕駛員就可抵抗日軍空中威脅。
2 S: b1 P% E' U6 a & {5 C- c/ G3 ]4 k! n: f2 l
1940年,蘇聯與日本關係出現緩和,同時為了抵抗德軍入侵,因此撤離在中國作戰的「蘇聯志願航空隊」。陳納德受蔣中正所託,成立以美國飛行員組成之美國志願航空隊。陳納德到美國宣傳中國之抗戰,並且取得羅斯福總統的支持。在1940年底至1941年從租借法案替中國爭取到英國不想接收的Hawk-81A2(P-40C戰鬥機),這批戰鬥機約100架,又獲批准讓美國現役,退役及備役軍人到中國作戰。 & A. Q( ?/ Q, o
陳納德在美國招募約一百名飛行員,當中40名來自陸軍航空隊、60名來自海軍及海軍陸戰隊,多數為後備役軍官,也有少數為美國政府授意下自航空隊中自願退役轉往AVG服役之飛行員,不過這些飛官有飛過戰鬥機訓練者不到三分之一,大部分是從轟炸機單位招募而來;另外亦招募了約200名地勤人員。9 `, |( d8 }' K T; l
F6 F3 H9 c. K4 ~作戰, ?& M- o4 q9 _& v
6 M ]7 ~9 F* F* s' n* o 飛虎隊首次作戰是在1941年12月20日,空軍前敵總司令部電訊監察臺偵測到日本82中隊10架九九式輕轟炸機在毫無護衛下由越南起飛轟炸昆明,監察臺總薹長陳一白將軍急告陳納德。所有戰機都升空迎擊,入侵日機10架,被飛虎隊攔擊,倉皇丟棄炸彈返回。飛虎隊號稱擊落5架,不過日本戰報確認損失的只有第二編隊的3架轟炸機,其它飛機中陣亡2名機組員,而飛虎隊1架P-40因燃料用盡在機場迫降損失。這次空戰勝利讓接下來整年西南地區再也沒有從越南攻擊的轟炸機隊。
* C" P) S% f& u3 N" n- M, F* C( K e
飞虎隊分為三個中隊:第一中隊稱為「亚当与夏娃」(Adam & Eves);第二中隊稱為「熊貓」(Panda Bears);第三中隊稱為「地獄天使」(Hell's Angel)。1941年12月美國正式參戰時,飛虎隊有82名飛行員及79架飛機,但並非全部在作戰狀態。當中一、二兩個中隊駐紮在雲南昆明,第三中隊在緬甸仰光附近,擔任保護直接通往中國的最後一個海運和公路運輸線的安全。- J8 f: }" g' A; v) Y& i$ Z, O
第三中隊則在日本對英美宣戰後,保衛緬甸仰光,在12月23日至25日的日本轟炸中,聲稱擊落約90架轟炸機。之後至1942年3月,各中隊輪流駐守仰光,直至仰光陷落後撤回中國,在撤離緬甸時銷毀了維修中來不及運回的22架P-40。: ^* a; f- R- F% Y! o2 S2 j! O
$ Z% [) s4 d% v0 B* w1 o 由於飛虎隊於1941年12月20日的空戰中創下了自從零式戰鬥機肆虐中國戰場以來的首次空戰勝利,隨後在緬甸戰場上盟軍失利時又算是一支創下較多擊落日機戰果並且體面撤出緬甸的盟國空軍單位,因而在太平洋戰爭初期受到美國與中國的大力宣傳,官方說法認為有299架日軍飛機與1000名的日本飛行員在與AVG交手時遭到擊落或在地面上被擊毀,因此創造了18位王牌飛行員。
0 ?7 ~' M" J" h2 V2 g 根據當時日本陸軍航空隊在緬甸戰場上的部署以及日方的戰損資料來觀察,飛虎隊所取得的戰果不會超過115架以及400多名日本陸航的空地勤人員,當中包括在地面擊毀的敵機。而飛虎隊到解散為止總共接收129架P-40,損失了78架的P-40C與2架P-40E。另外90名的飛行員中有21名飛行員戰死、被俘及失蹤,3名於訓練過程中陣亡。4 G- h* ] i) X$ `3 R% b
飛虎隊於1942年7月4日正式解散,除少數飛行員繼續留在中國兩個星期,大部分的飛行員選擇回到美國。
5 @4 t( D/ i; e6 Y c0 m ( o: U' g5 f( ^
所謂的飛虎隊一般而言所指的就是美籍志願大隊,這個名稱狹義上並不包含之前的第14國際志願大隊以及之後的駐華空軍特遣隊或14航空隊,與後來同樣獲得飛虎隊徽稱呼的中華民國空軍第5大隊也沒有直接的關聯。/ i8 F( W4 d* T' l# _1 M2 A+ v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