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可能这个转帖早已出现过,今天是《相信未来》的纪念日,就重复一下。
! f) s6 y2 \( D/ {郭路生,笔名食指,1948年出生于北京一个干部家庭。文革中新诗歌的第一人,为现代主义诗歌开拓了道路。他的诗作有《这是4点零8分的北京》、《酒》、《还是干脆忘掉她吧》、《相信未来》、《命运》等。
9 [- C! L' F6 }+ N W/ ?$ ]郭路生的成名作是《相信未来》。它象“闪电”象“施魔”,迅速抓住了当时青年的心。 : A6 _8 p) D" R! ~0 R4 m% v, u
& ?, }8 n0 D. c8 g当珠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
0 r/ D% Z+ `' d3 h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 3 `8 c7 b2 U' e% h% p: z
我顽固地铺平失望的灰烬,
( q* T3 [9 n7 S1 _+ c2 |6 |5 c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
4 ]" N( R1 b2 `% M3 Q M: l当我的紫葡萄化为深秋的泪水,
! V( K9 V u0 g9 u当我的鲜花依偎在别人的情怀,
1 a4 K' Y+ J. I" p! [; x我仍然固执地望着凝露的枯藤,
/ [" K1 |5 R& L# e' q在凄凉的大地上写下:相信未来! ) H# K1 Z7 u4 M) j M2 U
是呵!相信未来, 2 n7 Y; D' U/ S- L6 {$ _
这是最温暖的手臂,
2 ?! _0 R8 i) W1 B: y1 E% ]是啊!相信未来,
# V3 s3 `/ Y1 ?( M! A5 e* H+ A这是最迷人的色彩。
" \1 I! e* R' Y! f9 a" x我要用手指——指那滚向天边的波浪,
6 D' o. e! ?% K* v h. q我要用手掌——托起那太阳的大海, 0 ^' ?0 c8 L' q- M8 x
我摇曳着曙光——那枝漂亮而温暖的笔杆, 8 W. L0 ~2 {! T& d" w5 X7 u
用孩子的笔记本写下:相信未来! 7 m* x5 T2 s* l- K( k4 F
我之所以坚定的相信未来, 6 {& v5 ]: h* H& @3 t
是因为我相信未来人们的眼睛。
. a# x9 {) l* ^+ m" U他们有拨开历史风尘的睫毛,
5 s" P8 |' ]0 B8 v: ^0 f( Z. x) ]他们有看透岁月篇章的瞳孔。
+ A0 h- k5 y4 J) }- Q" W' y" w- j不管他们对于我们这些 * t- `# ]6 P# e! `, F
迷途的惆怅和失败的痛苦 7 a1 [) \6 C% C( s* K% a
是给以感动的热泪、深切的同情,
( u( w1 ~6 O, H( g% O. g, w还是给以轻蔑的微笑、辛辣的讽刺。
" h7 N- S* K( Y( g3 K7 i0 e& h: l我相信他们,
9 c/ O# f @" W3 { O7 e对于我们那无数次的探索,
( _& k1 f+ b0 b一定给以热情、公正、客观的评定!
- [7 q( X8 e5 u9 ~: |% n$ ^2 |亲爱的朋友啊,相信未来吧,
5 ~4 X' j3 d i! d) w- F3 E相信不屈不挠的努力, # n( A3 P7 |2 I2 e; ~2 i
相信战胜一切的青春,
8 g3 b3 n3 P! ~: j: ], v相信永不衰竭的斗志!
: s l* e* m( [7 ~" v5 b/ h( h相信未来.相信生命!
4 l# X; r T% t0 Y. D前程呵,一定光明, ! _! o) K0 b7 _& @* E
未来呵,一定美好,
% S# J: ~6 T- R生命呵,永远前进! - b! J; g: l0 p- Z8 f R
3 N X& K+ H3 H$ b( P! G4 P. V1 e7 `捕捉住读者心灵的不仅是那种“出人意料”的大胆的浪漫主义,还有那明澈如秋水般的纯洁。诗人象水晶一般的透明,在污秽、压抑的环境中突然看到这样纯净的诗句,仿佛是目睹了一种奇迹。隽秀的诗句和儿童一般执拗的真诚深深打动了青年们的心。当千百万知识青年卧伏在草莽深处暗暗舔吮自己身上的创痕时,当昔日狂热被冷酷的现实击得粉碎时,当青年们苦闷地寻求出路时,这种孩子式的形而上的信仰尽管十分盲目,仍然能感动和鼓舞他们奋斗下去。 ! a& [ Y1 f1 a$ e' ]
《相信未来》是文革"新诗歌”的发轫之作。它的出现,唤醒了—代青年诗群。 & X3 a+ u9 H# B; \( y
仅仅凭着《相信未来》一诗,食指(即郭路生)名满天下。他的诗在当时的青年中间秘密流传甚广。无论是在山西、陕北,还是在云南、在海南岛、在北大荒……只要有知青的地方,就秘密传抄食指的诗。当时人们对食指有种种猜测,传得神乎其神。郭路生在文革后期,逐渐精神崩溃,成为精神病人。后来成名的诗人北岛在法国回答记者提问,回忆说他当时为什么写诗,就是因为读了郭路生的诗。
. i$ i. S, r3 m) Z: P* m[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9-24 14:07:28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