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 l. M$ M; E- |1 s; Z
今天是国内的除夕,明天就是春节,过年喽!哈哈。。。“叮。。。咚!”。 + y4 V4 O, N* A8 A, J
春节年年有,年年过春节。春节这一天是举国上下各家团聚, 欢庆新春的日子。家庭团聚,年夜饭,放鞭炮,压岁钱,看春晚,拜年,走亲戚等等这些概念,已在心目中构成过节的框架。但是我记得小时候过春节可没想现在这么热闹。那时候过春节好像就是放鞭炮,且鞭炮的种类也少,只有什么小鞭儿,钢鞭,二踢子,麻雷子等等,噢,还有黄烟儿炮,炮打灯。家里买回来不常吃到的东西有关东糖,粽子糖,花生,瓜子。过春节一个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等着爹妈给添件新衣裤。我倒是记得过元旦时比较热闹,有新年晚会,大观园,。。。机院大门口挂着两个大红灯笼,一个灯笼上贴个“元”,另一个灯笼上贴个“旦“。在一些庆祝活动场所的屋顶上,从四个屋角对拉的彩纸链簇拥着一个大彩球,闪闪烁烁,。。夜晚降临,市内一些高大建筑物上挂着的彩色灯泡一起放光,把个北京城装扮的非常漂亮。 : f i8 A- V* I. Q# k5 u8 l, }' N
8 J2 L/ L6 _( e 文革期间好像就没有过春节,那时候是不是过春节和”四旧“联到一块儿了。 + D# Z) w5 T' ^/ @
! P1 M: ]9 V3 q% w5 ~ 后来去了汉中,慢慢对过春节感兴趣了。因为过春节时肉,旦供应量多了,机院还给教职工拉来散装白酒和海蜇头。当时的海蜇头质量是真好,个头都有两手掌巴子大。 7 P. L" A3 }9 m
+ e$ y/ n+ m9 L/ |" d 72年到了西安后,一到快过春节,就接过采购任务。 早上必须起大早,兜里揣着各种各样发的肉票,鱼票,旦票,副食票,。。。直扑菜市场,排完一个长队买好一种东西,再接着排另一个长队,。。等全部卖完东西,鼻涕泡都冻出来了。那时辰住房结构简单,各家厨房里做什么一目了然,过节期间相互送点样品尝尝,挺有意思的。我老妈就是从那时候学会了炸麻花,炸排叉,又脆又香。以后每年过春节都炸两大桶供家里受用。
. T6 R/ t3 [! `: c& D* j
& c* {. @9 {' v0 A" C5 E 后来过春节,越过越红火热闹。过节的方式也不断发生变化。。。最后到了北美,又走到最简单的过春节方式,呵呵。。。轮回啊。 2 I7 S: K0 E: Y1 z- T
那什么,是不是该开席啦? 三儿,把灯点上, 翠花,翠花。。。。上酸菜!!
8 r, }, l6 |$ n% X0 A/ _# F 1 u0 i+ H9 G* E0 q( H' f
# T6 v* Q& J5 L2 {3 k 祝吃好,喝好,玩好,欢欢喜喜过新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