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城文委再次调查“晋翼会馆” 调查须向市文物局提交书面报告,详细说明情况 本报讯 就晋翼会馆问题,东城区文委办公室有关人士表示,相关领导和文物科工作人员昨天上午再次到晋翼会馆了解情况。但该人士没有透露区文委调查结果。 ) a q6 o9 V; ]& @, y
前日,北京市文物局明确表态,对于文保人士质疑刘老根会馆涉嫌破坏文物一事,已由市文物局责成东城区文委进行调查,且东城区文委在此番再次调查之后,必须向市文物局呈交书面报告,详细进行情况说明。
+ i) {+ S: F( ?, L+ L) z/ v 据介绍,上周五,市文物局安全督察队有关人员已到晋翼会馆所在地进行了调查。调查一方面确认地点,证明举报人举报的地点无误,就是晋翼会馆;另一方面明确管理权限,即作为区级文保登记项目的晋翼会馆由东城区文委负责管理。
8 { s/ p7 s! q- j! y' D 前日,东城区文委文物科一位工作人员表示,目前此事正在进行调查。他证实,作为区一级文物普查登记项目,晋翼会馆的管理权限在东城区文物部门。 4 R+ t& j8 a& u3 u! |; k/ O
不过,被问及调查工作是否进入了会馆以及晋翼会馆目前的状况是否属于破坏了文物本体时,这位工作人员未给出明确答复。 8 V9 B" M2 W, c" |
此前,对于曾一智的举报,东城区文物部门回复称,“会馆只是加盖了罩棚,没有动文物本体”,“只是进行内部装饰”。 5 m$ T! w8 T. s6 ^+ [( s2 w# P/ p
■ 调查 : n" T( N/ s" W
工人:四合院屋内拆墙挖泳池
~2 r g$ w0 ?( t8 b" x 前日,刘老根会馆四合院馆区内,值守保安表示该馆区已正常营业,但预订台的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四合院馆区“不对外开放”。
" I) H, ^) Q7 h' z1 v/ E 工作人员:不知有没有建泳池
9 J e( } S' \( R! h5 N 被问及“会馆租借的晋翼会馆是否建有游泳池”时,从馆区走出的一名工作人员一言不发,当记者提出希望进馆内看看时,该工作人员将记者带至位于刘老根大舞台内的行政办公室,“这事你得找行政办公室的李经理”。
9 v1 b! f+ s! d+ Y s! }9 F2 k 行政办的李经理表示,“我不知道四合院馆区有没有建游泳馆,也不知道这里的负责人是谁,你等回复吧。”
5 A R/ n% M! O8 J9 Q0 i 工人:泳池建在四合院南侧屋内
3 i5 i3 d2 h" h4 x2 d 当日下午,记者试图从刘老根大舞台南侧进入晋翼会馆,但被值守保安拦下。记者随后辗转至位于台湾街附近的小江胡同一号院,保安称该胡同可直通晋翼会馆,但记者发现该处也被施工围挡阻断。
X% F3 n/ `! D+ e4 R( F 此时,一名提着灰桶的建筑工人掀开施工围挡准备进入胡同。据该工人称,此前他一直在晋翼会馆西侧工地施工,见到过晋翼会馆内建造游泳池的全过程。
( I M" S* z9 i4 p 该工人说,大约一个月前,会馆开始在四合院南侧房屋内建造游泳池,宽度大约六七米。其间,挖池子的工人天天从晋翼会馆门口往外运土,“我进去看过,工人们是把四合院南侧室内的隔墙拆除后挖的池子,挖出的池子大约深1.5米。” + ?0 o: Q) P/ E! E/ R5 }* k6 Y8 ]
据该工人介绍,被拆除的还有四合院其他三面的屋内隔墙。20天前,游泳池用水泥砌成,但由于那几天一直下雨,工人们拿风机朝池子吹风,加速水泥凝固。 ( ` D5 z* d( f( ]% v) s+ \( `
8月17日,刘老根会馆开业的第二天,原本大开的晋翼会馆南侧和西侧门突然被封上,墙体也被加高,外人无法再看到馆内任何情况。
: H0 {& L1 V: }5 n) y8 i0 d7 S6 I& N 晋翼会馆或从置业公司租得 - I0 z, T4 c9 j- `
近日,知情人士称,刘老根会馆使用的晋翼会馆系从北京天街置业发展有限公司租得。
: t% y: ~4 d7 Q& ]. d5 N 记者查询得知,天街置业公司主要负责前门地区修缮整治工程,工程重点是整体保护前门西片的历史建筑风貌、商业业态、京味文化、会馆文化,并负责前门天街范围招商工作。 4 _" g+ Z& l" @6 c0 C8 p
前日下午,记者来到位于珠市口东大街19号的天街置业公司,该公司与北京市前门大街管理委员会同在京泰龙大酒店二楼办公。 ; k+ M# K' v+ {( E# ?
记者向该公司进门处一位工作人员询问,刘老根会馆是否是从天街置业公司租得晋翼会馆,该工作人员称,“可能是”。
; m) M8 a1 A$ }# } k7 n 随后,记者向该公司办公室工作人员求证,工作人员称,所有有关刘老根会馆的问题,公司领导交代过,都去对门的前门大街管委会询问,“管委会是我们的上级单位。” 7 h9 ?5 X. j; g8 A+ u' ]
随后,记者向前门大街管委会询问刘老根会馆是怎么租得的晋翼会馆,其修建泳池是否报批,该管委会刘姓工作人员让记者留下采访提纲,称随后回复,但同时表示,管委会跟天街置业公司无任何关系。 t" l, n7 V3 C. \
不过截至发稿,记者未收到该管委会回复。
; M$ L4 M+ |) ~& @ ■ 追忆 ( m; G/ q; l) ?7 v
“晋翼会馆”:大院子大瓦房 7 B( n3 \( _$ A4 N. w* b1 ?
50多岁的武大姐是小江胡同30号院的老居民,虽已离开故居五六年,但直到现在,她还能想起那铺在地下的大石碑、挂在门上的“重点保护院落”的牌子。 " r+ e1 H; d' V- p
278岁“高龄”的“晋翼会馆”原是山西翼城人士出资建造,资料上说,这是一座由山西布商出资建立的布行商馆。
/ e1 |, c3 o# M5 s5 J9 e5 Z. e 根据报道,现在,晋翼会馆只剩下两进院子,占地1100余平方米。武大姐住大门左手边的北院儿里,那进院子,还有个大石碑,“好像是‘文革’的时候给铺到地上的。”武大姐说,虽然已经看不清上面的碑刻,不过碑上的龙和凤还隐约可以显出来。 % q8 t! c' N2 C
武大姐回忆,那个时候,虽然用的是土暖气,但是冬天不觉得冷,到了夏天还特凉快,“好像砖墙特别的厚,而且老房子高,站着一个人伸直了手,离屋顶还有一米多,通风还透气。”
: W2 B/ T3 q a5 w9 L+ @ 那个时候,武大姐家“用的都是窗户纸,每年春节,我们还要去糊窗户纸呢”。在武大姐的记忆里,当时街坊特好,夏天,树下,弄个小桌儿,女的在外喝茶,男的喝酒,大家就跟一家人一样,谁家来了客人,还都互相送过饭。 ( t- [) N; X$ G% L+ p0 [- I
陈阿姨虽然不住在30号院里,但是她记得那里是“大院子大瓦房,一看就是古色古香”。陈阿姨说,现在偶尔还往前门去,“弄成了这样儿,我真挺心痛的。”
/ h {- H, h, l4 p l) _8 ?$ o A06-A07版采写/本报记者 王佳琳 吴鹏 张永生
7 J$ C# ]* v4 s4 `
|